藥師經(jīng)

《藥師經(jīng)》,全名《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由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為中文。和《地藏經(jīng)》一樣,《藥師經(jīng)》是贊嘆藥師佛行愿的佛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之一!栋浲咏(jīng)》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從一日乃至七日能夠一心不亂,此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詳情]

藥師經(jīng)講記

  己二得護持益

  庚一曼殊護持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當誓于像法轉(zhuǎn)時,以種種方便,令諸凈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悟其耳。

  如來說到,于藥師法門凡能受持、供養(yǎng)的眾生,藥師如來及與諸佛,都會加被護持;曼殊室利菩薩,即隨順佛旨,而說自己與諸天護持。先是曼殊菩薩發(fā)愿護持。

  當釋尊開示供養(yǎng)利益「時」,「曼殊室利童子」稟「白佛」說:「世尊」!受持供養(yǎng)有這么大的功德,為了利樂有情,「我當」發(fā)大「誓」愿,要「于像法轉(zhuǎn)時,以種種」善巧「方便」,「令」一切有清「凈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大家都能「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甚「至」在惛沉的「睡」夢「中」,也「以」藥師「佛」的「名」號,給他們聽到而有所「覺悟」。這是曼殊菩薩在佛前所發(fā)的悲愿,F(xiàn)今大家能夠聽到藥師如來的圣號,和親聞藥師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可說皆因曼殊菩薩的悲愿力的加被。夢里見佛或聞佛名號,也是常有的事。半年前,有位居士告訴我:臺中有一位太太,原是天主教徒。一天夜里,在夢中見一塊不像是樹干又不像石頭的東西,上面刻著『大悲心陀羅尼』六個大字。她為此請教很多人,個個都說不懂;后來遇到一個佛教徒,才告訴她,佛教確有這么一部叫『大悲心陀羅尼』的經(jīng)典。她于是改信佛教,并且發(fā)心印行那一部經(jīng)。這有兩方面的因緣:一是自己善根已經(jīng)達到成熟階段,二是菩薩的大悲愿力,使眾生在夢中不知不覺間發(fā)現(xiàn)到。當前法會大眾,不要以為自己沒有善根,夢里不曾見有菩薩指點;我們在清醒時,能夠聽聞或持念藥師圣號,及能聞此藥師法門,比之夢中的見佛聞法,善根要深厚得多呢!

  庚二諸天護持

  『若于此經(jīng)受持讀誦,或復為他演說開示;若自書,若教人書;恭敬尊重,以種種華香、涂香、末香、燒香、華鬘、瓔珞、幡蓋、伎樂,而為供養(yǎng);以五色彩,作囊盛之;掃灑凈處,敷設高座,而用安處。爾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余無量百千天眾,皆詣其所,供養(yǎng)守護。

  諸天護持,與曼殊護持稍有不同:曼殊是以各種方便,令人得聞藥師圣號;諸天則是護持修學藥師法門的人。

  曼殊又說:「若」有人對「于此」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能自己「受持」──領(lǐng)受經(jīng)義,持念不忘;閱「讀」、背「誦」,「或」者「為他」人「演說」,如實「開示」;或「自」己「書」寫此經(jīng),或勸「教」他「人書」寫。這都是修學藥師法門應修的法行。不管讀誦也好,講說、書寫也好,對于法寶總要生「恭敬」心,「尊重」心,如開經(jīng)偈說:『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對于經(jīng)典,要「以種種華香、涂香、末香、燒香、華鬘、瓔路、幡蓋、伎樂,而為供養(yǎng)」。瓔珞,即用線貫串起來的各色珠寶。幡是扁形的長幡;蓋是圓頂?shù)臎鰝悖烧谔。伎樂,如琵琶、簫、笛、琴等樂音,及歌唱的佛贊等。修持藥師法門,須從內(nèi)心生起虔誠的崇敬,又要以香花寶蓋等供養(yǎng)。同時,還要「以五色彩」緞,「作」成經(jīng)「囊」,「盛」置藥師經(jīng),然后將「處」所「掃灑」清「凈」,「敷設高座」,「用」作供壇,「安」放經(jīng)典。

  學佛者,常有用金或刺血寫經(jīng),而作虔誠的供養(yǎng)。供養(yǎng)經(jīng)典,使人生尊敬心,難得想,從此聽聞、讀誦、受持經(jīng)義,進而依解起行。一般寺院,把藏經(jīng)請去,置之高閣,供養(yǎng)得好好,而卻不進而讀誦受持,不知發(fā)掘其中法味,以長養(yǎng)自己的慧命,因之減少了供養(yǎng)法寶的意義與無上價值!佛法以信心為本,為了易于領(lǐng)受經(jīng)里的教誡,大乘經(jīng)典都特別重視隆重的供養(yǎng)。所以藥師法會,依照儀軌規(guī)定,壇的當中,應該供奉藥師經(jīng)。

  在莊嚴清凈的法壇中,大眾(個人也如此)若能如法供養(yǎng)修持,那「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其他「無量百千天眾,皆詣其所」,而作「供養(yǎng),守護」修行者。諸天的降臨,一是尊重法寶;一是見法壇布置如法,行者心誠,一意奉持,故特來隨喜──聽聞、禮拜等;三是特來護持道場,以免惡鬼神的擾亂。四大天王,向為佛教有名的護法,故大寺院的山門,總供奉四大天王的形像。真正修學佛法的人,用不著請,諸天自己會來。如法壇布置不如法,不清凈,修學的人無誠心,無恭敬心,那無論怎樣請他,也是不會來的。經(jīng)中說:若能至誠一心修持,不但四大天王,即帝釋梵天等都會來護持。經(jīng)說:『減少阿修羅,增益諸天眾』。眾生肯發(fā)心修學佛法,即是向善向光明,即使不得解脫,也可生天,所以修學佛法的人多,天眾也就跟著增加;而阿修羅(天的搗亂者)自會減少。因此,諸天見人修學佛法,便生隨喜心,誓愿護持。諸天蒞臨時,人雖見不到,但有特殊現(xiàn)象,可為證明:一、異香滿室。二、所供鮮花,雖隔天而不萎謝,鮮艷如初從樹上摘下一樣。三、大眾同見光明──非個人的幻覺。天人下降護法的現(xiàn)象很多,這不繁述?傊,參預藥師法會,如能真實如法修持,確有這些感應的。

  談到護法,最好是不請自來,受道行的感召而來,其動機真誠而純正,才能貫徹始終一意護法;否則請求而來,自己身心不純凈,有時不僅不護法,還要引起麻煩,天神護法如此,宰官護法何嘗不如此?若能道場清凈,生活嚴謹,精進道業(yè),弘揚佛法得人的信敬,自會來護法,這是從自力中引生他力。不然的話,請求護法,有時會增多困難的。

  『世尊!若此經(jīng)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及聞名號,當知是處無復橫死;亦復不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

  曼殊菩薩又接著說:「世尊!若」是「此」藥師「經(jīng)寶流行」的地方,「有」人「能」夠恭敬「受持」。一方面,「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本愿功德」力;一方面「及」聽「聞」藥師如來「名號」,而憶念受持力,承此功德善根,「當知是處無復橫死」──即在那藥師經(jīng)流通的區(qū)域內(nèi),不會有非分而死的;同時也不會「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有些人平時精神煥發(fā),色力充足,陡然間一天天頹萎下來,色力減退,精神由不振而顛倒錯亂,這即遭邪神惡鬼奪了精氣的病相。若依藥師法門修持,便不致遭此厄難;「設」使「已」經(jīng)被「奪」,也會慢慢「還」復健康,「如」同正常時候一樣,「身心安樂」。俗語說:「邪不勝正」,如我們修學佛法,心地光明,思想行為都純潔嚴正,那么一切邪惡鬼神,不獨不敢來奪精氣,就連和我們接近也不敢的。我們修學佛法,要懂得此理,切勿起不純正的思想,與不合法的行為,以免自尋苦惱。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