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經(jīng)

大般涅槃經(jīng)(梵Mahāparinirvāna-sūtra)漢語拼音Daboniepanjing 佛教經(jīng)典。亦稱《大本涅槃經(jīng)》或《大涅槃經(jīng)》,簡稱《涅槃經(jīng)》。北涼曇無讖譯。40卷。

大般涅槃經(jīng)中的涅槃思想

 。ㄒ唬┠鶚勅氩蝗胫町

  A關(guān)于入涅槃?wù)?/strong>

  先從弟子們對釋尊入涅槃的觀感說起,當(dāng)世尊在娑羅樹下欲將滅度時,弟子們即大感悲痛,咸言世尊已臨涅槃,此涅槃即成了滅亡之意,例如序品中云﹕ “時諸天人,及諸會眾,阿修羅等,見佛光明不從口入,皆大恐怖,身毛為豎,復(fù)作是言,如來光明出已還入,非無因緣,必于十方所作已辦,將是最后涅槃之相,何其苦哉,何其苦哉,如何世尊,一旦舍離四無量心,不受人天所奉供養(yǎng),圣慧日光,從今永滅,無上法船,于斯沉沒,嗚呼痛哉。”

  很顯然的,這是弟子們把世尊之入滅,看作最后涅槃之相,涅槃的意義,在此也就成了如來的滅亡,因此彼等才如此悲痛﹕“何其苦哉,何其苦哉”的哀號不已。

  且世尊亦同時說﹕ “有為之法,其性無常,生已不住,寂滅為樂。”(純陀品‧一四)也承認(rèn)最后之入滅,乃是進(jìn)入“寂滅為樂”

  的境地,此進(jìn)入亦即肉體(佛之生身)之死亡。世尊亦承認(rèn)于娑羅雙樹下之逝世而為涅槃。如純陀品世尊自說的﹕ “今日欲入涅槃”。此種死亡意味的涅槃,并贊云“諸佛法皆爾”(哀嘆品第三)。死,是生之必然性,這自無疑議,但何以把進(jìn)入涅槃視作死后境界,而稱為“諸佛法皆爾”呢﹖ 這一偈,當(dāng)然沒說明死后是否存在的,但就“寂滅為樂”一句看,可以推想該語義,乃是說世尊的肉身滅亡后,更有寂滅的安樂境存在,可是這一寂滅境雖然存在,卻是一個永絕世間的狀態(tài),無法想像它如何存在,故此弟子們哀痛說﹕ “圣慧日光,從今永滅,無上法船,于斯沉沒。”這尤其在現(xiàn)病品中,說得更明白﹕

  “世尊往昔為我故,于無量劫中修苦行,如何一旦棄本誓,而便舍命欲涅槃。”(卷十)

  舍命,便是死亡,往昔為我故,于無量劫中修行,這是說,往昔的生存,雖亦必經(jīng)生死的階段,但那階段仍是存在的,或者說是延續(xù)的,而延至今日,卻問“如何一旦棄本誓,而便舍命欲涅槃”,這表示說,此日之入滅,乃是不再延續(xù)​​了,已便舍命般入涅槃了。依據(jù)這樣一個觀念,故難怪序品中說, “必于十方所作已辦,將是最后涅槃之相”。這在當(dāng)時弟子們心中,大約的確是作這樣一個想法的,可不知這個想法中,卻有著疑問,因為既知世尊往昔為我故,已經(jīng)于無量劫中修過行了,怎能判斷今日之入滅,不是再為眾生故呢﹖ 如何敢云是“一旦棄本誓,而便舍命欲涅槃”呢﹖ 同時,照這個哀嘆的觀念,涅槃便成為一個退休的安隱處了。因為彼等認(rèn)為如來“必于十方所作已辦”,既然所作已辦了,那就應(yīng)該退休了,于是乎而說這是最后涅槃之相,這是舍命般入涅槃。

  B關(guān)于不入涅槃?wù)?/strong>

  或就因為基于弟子們認(rèn)定佛陀于娑羅樹下之滅亡,是永絕世間的般入涅槃,于是在另一方面就極力否定說,如來是畢竟不入涅槃的。在哀嘆品里,世尊自己也說過,在娑羅樹下之滅度,是“示現(xiàn)涅槃”,而非真實涅槃[12] 。于純陀品也指出說﹕ “汝今不應(yīng)發(fā)如是言,哀愍我故,久住于世,我以哀愍汝及一切,是故今日欲入涅槃。”此種涅槃表示,

  原是一種方便善巧,為化度眾生而示現(xiàn)的。至于真實之涅槃,則絕對否定不入,若入,便批評那是病行,或不究竟。如現(xiàn)病品中,世尊答迦葉說﹕ “如來正覺,實無有病,右脅而臥,亦不畢竟入于涅槃。”又說﹕ “有五種人,于是大乘大涅槃中有病行處,非如來也。”其所舉之五種人是﹕斷三結(jié)之須陀洹果,斯陀含果,斷五下分結(jié)之阿那含果,永斷貪欲瞋恚愚癡阿羅漢果,以及辟支佛果。此一批評,即否定了佛陀在娑羅樹下乃是入涅槃之說。此種否定從其用意看,可得出兩點意思,一是,否定如來在雙樹林中之入滅,非入涅槃,意在肯定如來之身為常住,不是因為滅度了而就不住了。但從反一面看,這卻又無異說,涅槃乃是真實之死亡,因為恐怕般入涅槃,法身就不常住了。二是,入涅槃?wù)哂诖舜蟪舜竽鶚劦渲杏胁⌒刑帲匆馕吨鶚勳笫且幌麡O的沉空境界,如來致所以不入涅槃,乃因為如來不是消極的,所以特別指出,五果人物入此涅槃,而非如來。恰好五果均是小乘,都是自利而消極的。又謂此五果小乘,未來亦當(dāng)證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需經(jīng)過百千劫或十千劫[13] 。就這一意義看,入涅槃又非死亡意,而是一暫時性的沉入空寂,或等如說暫時在那兒休息,以待時間到時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像這種含義的經(jīng)文很多,如大眾品所載的偈語,一連串地說﹕ “如來視一切,猶如羅睺羅,云何舍慈悲,求入于涅槃,假使一闡提,現(xiàn)身成佛道,永處第一樂,爾乃入涅槃。”又“假使一切眾,一時成佛道,遠(yuǎn)離諸過患,爾乃入涅槃。”(卷十‧三一)這在在都說明著,一入涅槃,就是休息不利益眾生了。這就以原始佛教的“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后有”來看,也是這樣的意味。永入涅槃,就等如說,永遠(yuǎn)的安靜休息,這種觀念恐怕還是基于社會的服勞及生死可厭的觀念而來,因為要利益眾生,就要和凡夫一樣的有生死,來到這個人間社會,一到了人間社會,煩惱和痛苦便都不能免,于是辦完了一期利益眾生的事,就趕快退休,找一個安息之處,靜住下來。大乘佛教則覺到此種心理是不正確的,眾生界無盡,悲愿無窮,如何能夠退休下來,于是乃主張不入涅槃。實際這還是一消極的說法,積極者是﹕

  “佛告文殊師利,汝今云何故于如來生涅槃想,善男子,如來實是常住不變,不般涅槃。”(圣行品第十九之下‧六)

  “如來常住,無有變易,名曰實相,以是義故,如來實不畢竟涅槃。”(卷二十三‧十八)

  “終不言如來畢竟入于涅槃,是名菩薩修持凈戒。”(卷十六‧三)

  “此閻浮提一切愚人,當(dāng)作是念,如來正覺必當(dāng)涅槃,生滅盡想,而如來性實不畢竟入于涅槃,何以故,如來常住無變易故。”(現(xiàn)病品第十八‧二一)

  “解大涅槃甚深義者,則知諸佛終不畢竟入于涅槃。”(卷二十三‧四)

  這均是不入涅槃的積極說法,但此種不入,對佛身常住之義是顯出來了,而對“涅槃”一語之定義,卻成為矛盾的了,因為本經(jīng)之特定闡釋及其所完成之涅槃觀念,乃是常樂我凈,與如來身無有差別的,既無有差別,為何又將涅槃和如來身分開,謂如來終不畢竟涅槃,此終不畢竟涅槃,即把涅槃不看作是,即如來身,即解脫,即般若,即佛性(本章第三節(jié)參照)了,此豈不是一大矛盾﹖ 若謂這只是對治二乘之過,而云不入涅槃,則又何需如此強(qiáng)調(diào),經(jīng)中已經(jīng)提出了一新的定義,謂涅槃為伊字之三點,具解脫、法身、般若三德,法身為涅槃之體﹔法身不變不滅,這就足以對治小乘之涅槃過失,又何需來一個“解大涅槃甚深義者,則知諸佛終不畢竟入于涅槃。”此種用語之差異,已經(jīng)不止于差異了,簡直到了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步。

  或說入于涅槃,是指般涅槃,而非大涅槃,然則“大般涅槃”又作何解呢﹖ 大般涅槃以梵文來說應(yīng)是Maha- Parinirvana 此意就是般入大涅槃,此大般涅槃在本章第三節(jié)中已經(jīng)說明和大涅槃乃同一義的,現(xiàn)再引圣行品一節(jié)看﹕

  “是諸世尊安住于此大般涅槃,而作如是開示,分別演說其義,以是義故,名曰圣行。”(卷十三)既說世尊安住于此大般涅槃,

  p. 31

  而又言畢竟不入涅槃,這是何等的相違呢﹗ 梵行品中言菩薩修慈,亦云﹕ “菩薩摩訶莎,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修如是慈。”觀此所謂住于大乘大般涅槃,意即般入大涅槃中,安住于此,始可以行無量大慈,不可思議之慈,這與根本佛教中無量慈心解脫是同一意味的,若在此種意義下,怎好否定如來終不入于涅槃﹖

  基于以上所述的理由,我們不得不說本經(jīng)的涅槃用語,不僅是有時差異,而且是相當(dāng)矛盾的了。

  揆其為何會如此矛盾,大約因為涅槃這個問題,從根本佛教到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至于大乘佛教,中間經(jīng)過了幾百年的變遷,內(nèi)容復(fù)雜,解說歧異,本經(jīng)為了統(tǒng)一整個自根本佛教發(fā)展以來的涅槃思想,加以新的界定闡述,就不得不有所揀擇,而揀擇又必得以自家的立場作為標(biāo)準(zhǔn),在合乎標(biāo)準(zhǔn)與不合乎標(biāo)準(zhǔn)中,揀擇數(shù)百年來的復(fù)雜解說,自然難免要破綻百出了。本經(jīng)的標(biāo)準(zhǔn)是以如來常住不變義為中心,凡講入涅槃或不入涅槃,只要合此一中心前提者即可首肯,不​​合乎者即加否定。不能合乎此一思想,如是就否定的說如來畢竟不入涅槃,至于歷史上的釋尊而又實有其滅度的史實,在后世佛教徒的心目中,總是一個癥結(jié),于是就說是﹕為欲令眾生修習(xí)解脫,示現(xiàn)涅槃。當(dāng)其顧及自家所發(fā)揮的涅槃意義時,則謂世尊安住大般涅槃開示演說,菩薩亦住于大般涅槃修行慈心。言至涅槃之體時,則又即如來即佛性即解脫。此一立意是好的,殊不知如是一來卻把“涅槃”這個概念弄得含糊不定,而矛盾叢生了。

  以上為入不入涅槃的差異問題,下面一再看一個涅槃有果體與無果體的差別之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