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詳情]

王驤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白話文述義

  第三小分至“而有差別”止。此段是表智相法身。因為成就無上菩提,也是法身成就的,佛又說須菩堤,你的意中,總以為一切本空,不應(yīng)取著,那未如來所成的無上菩提,和如來所說的法,豈也是虛幻不實么?你真以為成佛有所得么?又如來有法可說么?雖這種智相,原也由法身所表,但是性空假名,非有實體的呀。須菩提說:是的,我是了解如來所說的意義了,就是成佛,也沒有定法可名,因為成佛不是有法,眾生本來是佛,頓然覺悟,回到本來面目,即是佛了。一說有法,卻又輾轉(zhuǎn)不是了。但又不是無法,圣凡畢竟有別,眾生成佛,也得有方便法去引導(dǎo)。所以根本無定,不可執(zhí)實,并名亦沒有定名。因此如來說法,也只是隨緣方便,絕無定法。何以故呢?如來所說法,不過是緣生而已,不可定執(zhí)為有所說,我們也不可定執(zhí)為有可取,因為說的聽的,兩皆性空。非法,非可取法;非非法,非可離法。只隨各人的因緣而轉(zhuǎn)。一切賢圣,雖同向無為大道,取法卻有差別,有時可取,有時不可取,有人應(yīng)取,有人不應(yīng)取,有此時此人可取,彼時此人即不應(yīng)取,所以無定義的。豈但佛法如此,世間一切法,都是如此。佛法尚且如此,虛幻不可取,又何況一切有為法呢?

  第四小分至“即非佛法”止。此段是表福德法身,不是七寶布施的福德相可以比擬的。佛說須菩提呀,若是有人能廣大布施,不是少數(shù)七寶,卻是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拿來布施,這個人的福德,究竟多不多呢?須菩提說,甚多甚多。世尊呀,我為什么說多呢?因為這是有相布施,有物就數(shù)得清的,可以說多少的,但是福德相,卻非福德性,福德性是無相功德,正如十方四維上下虛空,就沒法可說多少的。是故如來說,七寶是福德多的。佛又說,是的,這種大布施,不算了不起的。因為是有相的,生滅的,有量的,不能了生死,反而加生死的,引人的貪心煩惱的。七寶是虛幻的,是不能開智慧的。如果有人對于這篇經(jīng)義,能夠自己受持,能夠替人解說,不必全文半文,或取一章一段,就只一行,不過四句偈,那已經(jīng)就了不起了。他那福德,遠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布施了。為什么呢?須菩提呀,你要曉得,這個經(jīng),這個佛說的法,專是發(fā)明自性光明的。所以一切諸佛,一切佛成就無上菩提法,都要從這里啟發(fā)出來的,因此不能拿有相布施來比的。但你卻不可因為我說的了不起、又執(zhí)取了佛法去。所謂佛法者,原也不過是一時之用,暫名為佛法而已。深悟的人,即非佛法,毋庸再取的了。

  這四小分,總說成佛必得先顯法身以為根本。法身雖是無相,但言說、智相、福德,統(tǒng)統(tǒng)是法身,即山河大地、無量世界,一切處,也不離我的法身。如黃花翠竹,無非是真如般若。我的性,包羅萬有,無不一一入我性海。所以名法性身,又名佛性。孟子所謂萬物皆備于我,凡我心所可擬到之處,無一處不是法到之處,故又名法界。因此成佛是意境成佛。成了佛,看出來,不但個個人是佛,胎卵濕化四生盡是佛,連一切器物,甚至山林河岳也是佛,入于化境,渾成一體的了。這個道理,只有到了那境界,才感覺到,不是神話,完全要冷暖自知,所以沒法可說的。

  三千大千世界,是說共有十億個世界,但也不過無量世界中一粒沙罷了。我們所居的地球,只通四分之一,所以稱一四天下南瞻部洲,只南面一部分,其余東西北三洲,還不曾通,通了,合起來,成一個地球,算一粒芝麻。要一千粒芝麻,成一燒餅,為一個小千世界。再合一千個燒餅為一羅,合起來,共有一百萬個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再合一個羅,共計有十萬萬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因為有三個千,所以合稱三千大千世界,只算一個佛土,是由一個佛所度化的。你看這個偉大,還了得么。所以稱世界無盡,這不是神話。我們已公認空中的星,是一個個地球,苦于不能通。但可眼見的,尚且數(shù)不清。就是小到我們身居的世界,尚且走不到;可到的,尚且走不完,看不盡,那我人的世智,真是有限、藐小到極點了。然而我的佛性,不但包羅這一個三千世界,連無盡的世界,也包羅在內(nèi)。因此人人有成佛的資格,不可自暴自棄的了。以上五大段,是專說證到法身、見到本空后,方有無住的力量。有此力量,才可以無四相,而內(nèi)外眾生斯得度盡成佛?伤闶巧暇斫饎偨(jīng),到此一個結(jié)束。下面是開說如何做到證法身、破四相的辦法,共分九段:

  第一段辦法,由“須菩提于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至“于法實無所得”。這一段的總意,是說人不可有驕傲自大的心。此心全從我相而來,倘自己以為我成四果,便著四相了。中間菩薩不必說,就是我如來,在燃燈佛所,也無法可得,不能自以為勝的。佛所以先引須菩提自身成就四果來比,說如初果須陀洹,他成了須陀洹,可自以為我得了果么?須菩提說:不也。因為須陀洹,名為入于圣流,但屬性空,根本無能入,亦無所入,六根不著六塵,才是初果意境。佛又說,那末二果斯陀含,他成了二果,可自以為有所得么?須菩提說:不也。斯陀含名為一往來,雖再來一生,以后不復(fù)再來六道受生。但此一往一來,終是性空不實,倘有此念,便立我人四相,就不成其果位了。佛又說,那三果呢?須菩提說:不也。阿那含也不能作此念的,因為他雖不再來此世受生,但也無不來的相,心中一著不來,便又不是了。于是佛又點到須菩提自身說,如阿羅漢成了道,可自以為有道可得么?須菩提:不也。不要說無法可得,無道可成,連阿羅漢這個名,也不可得呀! 若阿羅漢一有此念,便著了人我四相。第一,我能成阿羅漢,是我相。第二,我所成的是阿羅漢道,是人相。第三,中間有種種成道的行相,是眾生相。第四,這個法見觀念,堅固執(zhí)持,如壽命的不舍,是壽者相。還算成道么?所以佛雖許可我無諍功夫,已證到三昧,稱為第一能離欲的阿羅漢。但我始終不作此念,以為我是離欲阿羅漢了。世尊,我如果作了此念,那你世尊就不說我須菩提,是個清凈無諍的行者了。正因我無此心行,所以名我須菩提是有清凈無諍的道行的。佛于是又說,于意云何,如我呢,從前在燃燈佛時,有法可得么?須菩提說:不也。世尊如來雖得了法,實亦無所得,以本來諸法性空,以得此無所得,才是得呢。這一段,是說成了四果,不算一回事,連成佛,也不算一回事,中間菩薩不說了,那末世間還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呢?世人顛倒煩惱,就無一件事不當真,連空言虛論,一點也不放松,所以有諍成了習慣。人事紛紜,相爭不已,失去了社會上平等共處、相安互利的原則,無非一苦引眾苦,一盲引眾盲,造成個苦海世界。因此量小福薄的人,稍有一點勝人處,便驕態(tài)滿面,不知越多諍,越是丑態(tài)百出。你如得了天耳通,普世間幾萬萬的音聲來入耳鼓,無非演唱三個字,個個人說“我不錯”。你想偌大一個社會,竟分成一個個人的單位了,人人成了敵對,是何等苦惱呢?

  三昧是正受,正受即是不受。世上一切一切,不是不見,不是不知,但決定知道是性空不實,不必作真,也暫勿當假,便是受而不受,此是正受,名為三昧。人人到了無諍時,自然心空自在,無苦也無樂,一切不受便是極樂世界。

  第二段辦法,從“須菩提于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至“而此福德勝前福德”。這一段是說莊嚴佛土的法子。佛說菩薩成就種種功德,使佛道重光,眾生得度,是為莊嚴佛土么?須菩提說,不也。為什么呢?所謂莊嚴者,論事相若實有,論本體是性空,亦不過一名而已。大眾須知,佛土有二,莊嚴也有二。一是有相的,如七寶池、八功德水,種種妙相,以及此世的廟貌千秋,香花莊嚴等是。二是無相的,如自性本是佛土,此是實相,是無相相。心能清凈無染,不住一切法,不離一切法,證到法性廣大無邊,圓明自在,才是真正佛土莊嚴,但亦不可執(zhí)取以為勝。于是佛又接口云,是故須菩提,諸大菩薩,應(yīng)如是起心,不要取著塵境,是清凈心。心是要有的,倘死執(zhí)沒有,便落斷滅了,只是心無所住罷了。生心兩個字,不要誤會了,以為有心可生,那是背了不生的意義,是不可以的,佛說的是無住心。佛又說譬如有人,他的身相,大如修羅王的身,如須彌山那樣大,可算是大身么?須菩提說:大是大的,正因為是有形相的,所以名大。但佛不是這個意思,佛是說非有相之身,必是清凈法身,才可名大身呢。所以人人可顯大身,只是心有住著,被無明所蓋覆,不能莊嚴耳,顯發(fā)大身,即同諸佛,福德不可比量。所以佛又說,你看恒河中所有的沙,一粒一粒數(shù)起來,要一粒沙再成一條恒河,你想這許多的恒河里的沙,是多不多呢?須菩提說:多極了,照許多恒河,尚算不清,何況是沙呢?佛說:我實告你,若有善男女把許多恒河沙數(shù),再一粒沙,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得福多不多呢?須菩提說:甚多甚多。佛于是鄭重地再告須菩提說:這還不算是勝事。如果善男女能把這個經(jīng)義,親去受持,或是替人開說,不必多,就是一行四句偈,他那福德,已勝過許多七寶布施了。

  總說有相的是生滅的,雖多不實,亦非究竟的。在上卷里較量功德,說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是第一次,此是許多恒河里的沙數(shù)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來布施,更是無量數(shù)了,是第二次。經(jīng)中共有四次較量功德,其余不過帶便說說罷了。

  第三段辦法,由“復(fù)次”至“如來無所說”。這一段的意思,是說要尊重正教,上面表這經(jīng)義,是一切佛所自生,就是一行四句偈,表此無上法王,功德不可比擬,應(yīng)可受人天供養(yǎng)。若是經(jīng)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所以不同外道典籍的散亂諸論。佛說:隨說是經(jīng)的精義,不拘何人何地何時何文,就說一行四句偈,在此時此地,如佛現(xiàn)在,儼然是塔廟。凡是法界眾生,上自天道,下至地獄,都應(yīng)個個發(fā)心恭敬供養(yǎng),供是使現(xiàn)在功德滿足,養(yǎng)是使未來功德光大。一行偈已是如此,何況有人把這經(jīng)義完全能夠受持讀誦呢?當知道,這個人,已可成就法報化三身矣。說法身是最上,說報身是第一,說化身是希有,三身圓滿即是佛。你看這個經(jīng)典,有多么的貴重呢?所以經(jīng)典所在的地方,即為有佛,大皆當尊重,自己算是弟子。不但對經(jīng),即對受持讀誦的人,也應(yīng)當尊重為善知識,自己如弟子。因為人能宏道,人在道在,個個人有佛性,個個人可通般若,即個個人,乃至胎卵濕化,無一不是佛,一是平等。在我看來,個個當彼此互相尊重,互敬如佛?芍闳粞酃庵畯V大,佛法普利的妙用了。那時須菩提又起來問佛,這個經(jīng)典,應(yīng)定為什么名字?我等如何奉持呢?佛說:這個經(jīng)可名為金剛般若波羅密。金剛是表體,般若是言用,依之而可超登彼岸。但又恐人執(zhí)取了法,所以又說,不過是個名字,汝當奉持,不是真有實法可取,佛說般若波羅密,是不得已而隨緣應(yīng)付,為未曾證到的人所說,論到諸法空相,即非般若波羅密,不過是名般若波羅密而已。但又恐須菩提執(zhí)取佛有所說法,遂又反問曰:你以為如來有所說法么?須菩提說:世尊,如來雖說,而實無所說。我人當知般若功用,是掃蕩一切法,即掃蕩一切心,掃至無可再掃,證到無心可心時,那寂滅的金剛性體自見。不但此經(jīng)如是,經(jīng)經(jīng)都是這個法,佛佛同是一個道,無非是為眾生。佛和佛,便毋庸說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