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生活故事 >

方向弄錯了,再努力都沒用

  凡事不怕麻煩,就怕搞錯方向,如果方向弄錯了,那么再怎么努力也是無用的。有的人總是糾結于一個概念,而忽視了這個概念的所指。這樣的人,需要的就是跳出來,從另一個角度去審視,只有換了角度,才能看得更深、更透。想做到這般,就需要有放下當下、放下執(zhí)念的能力。

  天皇禪師參訪石頭希遷禪師,一見面就問:“除了超脫定慧以外,你還想告訴別人什么?”

  石頭希遷禪師回答道:“我這里根本就沒有人被束縛,談什么超脫?”

  天皇禪師說:“你這樣說話,叫人如何理解呢?”

  石頭希遷禪師說道:“你知道‘空’嗎?”

  天皇禪師道:“我對空早有心得啦。”這一句話很妙,他說早有心得,不說知道不知道。因為空不是知識上的,不是知見的;空是因緣、空是般若、空是自性、空是真如,我早有心得,就是我早已參透了空的本來面目。

  石頭希遷禪師慨嘆道:“唉!不料你還是從那邊來的人。”這里的那邊是指迷的世界,從那邊來就是說還是從迷的世界來的。

  天皇禪師否認道:“我不是那邊的人,我不是迷的世界的人。”

  石頭希遷禪師道:“不管你說的是這邊、還是那邊,但我早就知道你的來處了。”

  天皇禪師很不高興地說:“你為什么毫無根據就誣賴我呢?”

  石頭希遷禪師說:“不是我誣賴你,你的身體就是證據。”

  天皇禪師道:“四大本空,五蘊非有,那究竟應以什么去啟導后人呢?”四大就是地、水、火、風和合成我們的身體,五蘊是色、受、想、行、識和合的人。假如說我們懂得四大本空、五蘊非有,你該怎樣去啟導后人?

  石頭希遷禪師終于大喝一聲斥責道:“誰是我們的后人?怎么叫作啟導后人?人還有先后嗎?”在這一喝之下,天皇禪師豁然大悟。

  天皇禪師無法放下執(zhí)念,一直在想給后人留點什么,卻沒想過誰是后人,這就是自尋煩惱了。站在旁觀者角度的石頭希遷禪師看得明明白白,所以能夠問出那幾個問題,但天皇禪師卻想不到。

  這就是不識廬山,因為身在山中的緣故。

  因為身在山中,便將自己認作是山的一部分,所以無法窺探山的全貌。只有跳出這座山,站在更高的山上,才能看清之前所處的這座山。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懂得跳出眼前的思維。如果一味去追求做,往往會走進死胡同,這時候,就需要跳出來,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一下自己的所為,看看是否找對了方向。只有時時用第三者的眼光觀察自己,才能讓自己少犯錯誤。所以說努力是好的,但如果只懂得努力,而不懂得尋找正確的方向,那么努力也就沒有意義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