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玄奘精神 第30節(jié):第五章 不拋棄,不放棄!(1)

  到底是為生存而歸,還是為信仰而行?

  日光從身后射來,讓他感到溫暖和踏實--不拋棄信念,不放棄希望,這就是他所想的全部;

  成功也許很遠,遠到你無法再多一點希望;

  成功也許很近,近到你只需再堅持一步。

  不拋棄,不放棄,玄奘戰(zhàn)勝了戈壁沙漠,戰(zhàn)勝了上天對他的考驗,也戰(zhàn)勝了自己。

  迷路,打翻水袋,在茫茫莫賀延磧,玄奘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他曾經(jīng)東歸,又執(zhí)扭的掉頭,只為了那不變的信念;

  神奇的老馬帶他找到了綠洲,來到了他西行之路上的第一個國家--伊吾。

  在高昌,玄奘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了國王麹文泰的盛情挽留,甚至不惜以絕食相威脅,終于以誠心和堅毅打動了高昌王,并得到了巨大的幫助。

  天有不測風云,也許是覺得玄奘一路行來每每化險為夷太過順當,老天決定給他一次真正的考驗--在按照王伯隴的指示偏離第四烽通往第五烽的官道往西北前進尋找野馬泉的途中,玄奘迷路了,而他迷路的地方,真是在當時令人聞風喪膽的莫賀延磧。

  莫賀延磧,應該是指今安西縣馬蓮井以北、哈密北山(古稱天山)以南的一大片戈壁沙漠,而伊吾綠洲剛好位于這片戈壁大漠的腹地。漢代,這一帶是匈奴呼衍王的領地。"呼衍",又作"呼延",所以才用"呼衍"來稱其領地,這一點跟中原先秦時期以封地、官職為姓氏比較相似。西漢末年,"呼衍"又被譯為"五船"("船"字從?得聲,古當讀"延"音。"五延"即"呼衍"、"呼延"),因此又稱這條路為"五船道"、"伊吾路"或"新道",唐代始稱"莫賀延磧道"。"莫賀延"則是"呼衍"、"呼延"、"五船"之外的另一種不同的翻譯念法。莫賀延磧道上的莫賀延山,即現(xiàn)在甘肅新疆二省交界處的星星峽山。

  隋末,鄯善人趁中原戰(zhàn)亂割據(jù)伊吾稱王,以莫賀延山為界,與中原地區(qū)隔絕往來。唐初,人們把河西經(jīng)星星峽通往伊吾國的大道稱為莫賀延磧道,這條道路在玄奘開始西行之時因為大唐與伊吾國不相交通而仍在封鎖狀態(tài)。唐朝占據(jù)莫賀延磧道的南段,并在沿途設置五烽,以第五烽最為緊要,駐軍最多,正處在莫賀延磧頭上,因此當?shù)厝擞忠缘谖宸閬斫o這條路命名,故稱"第五道"。

  從王伯隴提醒玄奘的話中可以看出,鎮(zhèn)守第五烽的將領不信佛,也不怎么好說話,這是符合當時邊關需要的:從戰(zhàn)略位置上看,第五烽離伊吾國最近,一旦發(fā)生沖突,勢必首當其沖,在這樣險要的地方,當然要安排一個冷面黑臉不通人情只認國法的人來把守。并不是說信佛不好,而是人一旦有了喜好,就會被人抓住利用,比如將軍信佛我也信佛,不如通融一下,或是干脆假扮成佛家子弟混入唐朝境內(nèi)。

  直到貞觀四年(公元630年),伊吾國國王石萬年才舉國歸順唐朝。唐朝改伊吾為伊州,又在原先的五烽以西再置五烽,以十烽拱衛(wèi)官道。然而莫賀延磧道真正開通卻要等到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閏十月,直到武周萬歲登封元年(公元696年),才在每個烽火臺旁設置驛站。莫賀延道開通與完善的整個過程,就是大唐帝國對西域地區(qū)加強控制的過程,隨著莫賀延道的逐漸繁盛,西域的絲綢北路才在漢代之后再一次煥發(fā)新生,這些都是后話。

  玄奘迷路了,這也正是如此廣闊的邊境地區(qū),唐軍卻只需把守五烽的原因所在--即便帶了足夠的水和干糧,即便有向導,又有誰能保證從這片不辨東西的戈壁荒漠里走出去?更何況玄奘還是一個人第一次走這條路。這里沒有守軍和追兵,也沒有惡人謀害,卻比任何地方更加險惡。

  迷路之后的玄奘非常焦急,別說尋找野馬泉,就連東西南北很可能都無法辨別。當時是冬天,正是戈壁沙漠里最冷最干燥的時候,憂心如焚的玄奘又累又渴,于是就準備從馬背上取下皮囊喝水。就在這時,意外發(fā)生了,玄奘一失手,整個皮囊掉在沙地上打翻了,所有的水一下子被沙子吸得干干凈凈。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