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玄奘精神 第16節(jié):第三章 無權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2)

  魏晉風度,千百年來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這當中就包括了"品人"一說。所謂品人,就是從一個人的外談吐形舉止氣度上來鑒別其品性和前途,這個風氣隨著門閥制度的延續(xù)保留到了隋唐時期,它不但是士人博取名望的捷徑,也是當時社會判斷一個人資質的重要依據(jù)。巧合的是,負責主持度僧的官員鄭善果就是以"品人"聞名的一個人;更巧的是,偏偏讓他看見了昂首挺胸、"氣度不凡"的玄奘。

  如果用今天的話來說,鄭善果看見少年玄奘時的感覺一定是"眼前一亮",覺得這個小沙彌不一般,于是來了興趣,便走上前問他為什么在這里。玄奘一看來者是個"氣度不凡"的大官,當即就把因為年紀太小而沒被推薦的實情告訴了他。鄭善果覺得小玄奘很可憐,就問他為什么要參加這次考試,結果小玄奘的回答讓鄭善果再次"驚為天人":

  "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

  意思是,我出家的目的是繼承佛祖如來的志向,要將佛法弘揚光大。

  "這樣的人才,這樣的資質,豈能因為年紀太小而被剝奪考試的資格呢!"鄭善果愛才之心大起,心想那些老和尚們也太過迂腐了,自己身為主考官,當然有發(fā)掘人才的責任,于是大袖一揮,決意破格錄取。

  三歲看老,如果不是鄭善果的慧眼識人,玄奘的一生恐怕都會發(fā)生改變,歷史上會不會有玄奘西行,四大名著中還會不會有《西游記》,都將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從那時起,小沙彌有了自己的法號--玄奘,從此與兄長陳素一起在洛陽凈土寺出家。當時的洛陽不但是全國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而且寺院眾多、高僧云集,少年玄奘往來求學,憑借著突出的悟性和勤奮的學習,在十九歲時就已小有名氣。然而好景不長,由于隋煬帝的暴虐統(tǒng)治,中原地區(qū)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不久,由李密率領的瓦岡軍兵臨洛陽城下,玄奘兄弟只得西奔長安。隨著戰(zhàn)火的蔓延,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qū)也陷入動蕩,玄奘兄弟不得不再次出奔,前往相對安定的巴蜀(四川)。

  巴蜀,這個在當時還算不上經(jīng)濟文化中心的西南偏遠之地,隨著隋末唐初大量文人僧道的到來而成為名僧大德云集的佛教學術中心。來到成都后僅僅一年,玄奘就憑借才學也得到了西南佛教圈內高僧們的高度評價,并且受了具足戒,成為被國家登記在冊,擁有度牒(憑證)的正式僧人。

  "陳門雙驥",這就是時人給玄奘和他的哥哥長捷法師的尊稱。

  幾年后,唐朝平定天下,巴蜀也成為大唐版圖的一部分。

  二十四歲的本命年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有著特殊的意義,是一個人從青澀走向成熟,決定今后命運方向的重要關口。玄奘在他二十四歲的本命年里做了兩件事:其一,因精通佛學三藏,即經(jīng)藏、律藏和論藏,而獲得三藏法師的稱號;其二,不顧兄長長捷法師的勸阻,毅然決定離開巴蜀,云游天下。

  這是玄奘生命中的第一次不辭而別。

  離開成都后,玄奘跟隨商隊順江而下,在荊州、江南、中原等地游學數(shù)年后,終于再次返回長安。

  來到長安后,玄奘更加刻苦的學習,當他聽說有一位名叫波頗密多羅的印度僧人在長安講經(jīng)后,便立刻趕去聽講。這次聽講一下子打開了玄奘的眼界,讓他感受到了印度佛學的魅力。

  唐代以前,佛教在中國還沒有形成宗派,各地寺院的高僧都是因在某一部經(jīng)書上造詣非凡而聞名。玄奘的求學經(jīng)歷和大部分僧人不同,他沒有固定跟隨一位師傅學習某一部經(jīng)書,而是遍求名師,廣泛涉獵各種經(jīng)論,并且發(fā)現(xiàn)在不同地區(qū)對同樣的佛教理論經(jīng)常會有完全不同的解釋。玄奘認為佛教誕生于印度,經(jīng)由西域傳入中原,很可能是由于梵文翻譯的問題導致人們在理解上的巨大偏差。想要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到佛教發(fā)祥地印度去求取原始經(jīng)文。因此,玄奘在游學期間就開始學習梵文。在當時,梵文不但是古代印度的官方語言,也是佛經(jīng)的通用語言。

  波頗密多羅告訴玄奘,在印度有一所那爛陀寺,寺主戒賢法師學識淵博,一定能夠幫助玄奘解決這些問題,而他本人正是戒賢法師的弟子。這就給了玄奘西行最明確的目標--前往那爛陀寺,求教戒賢法師。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