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北直二

◇順天府東至永平府五百五十里,南至河間府四百十里,西至保定府易州二百十四里,北至延慶州百八十里,東南至天津衛(wèi)三百三十里,西南至保定府三百三十里,西北至萬全都指揮使司三百五十里,東北至古北口二百四十里。自府治至南京二千五百五十里。

《禹貢》冀州地按分州非始于《禹貢》,據(jù)其可信者言之,其在顓頊時曰幽陵。帝堯時曰幽都。帝舜時為幽州地。夏商時皆為冀州地。周亦置幽州。春秋戰(zhàn)國時為燕國。秦為上谷、漁陽二郡地。漢初為燕國,又分置涿郡見下涿州。元鳳初,改燕國為廣陽郡。本始初,更為廣陽國。東漢省廣陽入上谷。永平八年,復置廣陽郡郡治薊。又幽州亦治此。魏晉皆因之。三國魏改為燕郡。晉為燕國建興二年,石勒入薊,執(zhí)幽州都督王浚,以故尚書劉翰行幽州刺史。翰以幽州入于段匹?,其后復并于石勒。慕容雋嘗都此其后苻堅、慕容垂代有其地。后魏亦為燕郡,兼置幽州。北齊置東北道行臺。后周亦置燕郡,兼立總管府。隋初,郡廢仍曰幽州仍置總管府。大業(yè)初,府廢。大業(yè)初,改曰涿郡。唐初復為幽州初置總管府,尋為大都督府。天寶初曰范陽郡范陽節(jié)度治此。上元中,史朝義偽改郡為燕京。乾元初,復為幽州亦為盧龍節(jié)度使治。李懷仙等據(jù)其地亦曰幽州節(jié)度。唐末為劉仁恭所據(jù)。后唐亦曰幽州。石晉初,歸于契丹,改為南京幽都府,又改為燕京析津府《遼志》:初亦曰盧龍軍。開泰元年,改為永安軍。宋宣和四年,得其地改為燕山府。金仍曰燕京析津府,廢主亮改曰中都大興府。蒙古初,為燕京路。至元初,建中都。九年改為大都,而大興府仍舊。一十一年,始改為大都路。明初曰北平府。永樂初,建北京。七年,改北平為順天府,領州五、縣二十二。今仍為順天府,領州六,縣二十。

府關山險峻,川澤流通。據(jù)天下之脊,控夷夏之防,巨勢強形,號稱天府。召公初封于此,享祚八百年,辟國千余里。自漢以后,幽燕皆為巨鎮(zhèn)。光武資其兵力,克復漢祚。其后,慕容雋竊據(jù)于此,遂兼河北。唐之中葉,漁陽倡亂,藩鎮(zhèn)之患,實與唐室相終始。石晉以燕云入契丹,出帝之禍,不旋踵焉。宋爭燕云,而力不能保也。靖康之辱,復蹈石晉之轍矣。自契丹、女真以及蒙古相繼都燕,而中原受其害者,垂數(shù)百年。金梁襄言:燕都地處雄要,北倚山險,南壓區(qū)夏,若坐堂皇,而俯視庭宇也。又居庸、古北、松亭諸關,東西千里,險峻相連,近在都畿,據(jù)守尤易。元木華黎曰: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朔,一作沙,駐蹕之所,非燕不可。明成祖分藩于燕,遂因以奄有九服;蛘咴:燕都北倚邊塞,南通齊趙,誠用武之地。但飛芻挽粟,必寄命于數(shù)千百里外,似非完策。元虞集嘗言:京師之東,瀕海數(shù)千里,北極遼海,南連青、齊,萑葦之場也。而海潮日至,淤為沃壤,宜用南人法筑堤,捍水為田,召富民耕種,三年而征其稅,可以衛(wèi)京師,可以防島夷,可以省海運矣。至正十二年,脫脫為相,因宗其說,議立分司農(nóng)司。西自西山,南至保定、河間,北抵檀、順,東及遷民鎮(zhèn)遷民鎮(zhèn)屬今錦州府西廢廣寧前屯衛(wèi),皆設法耕屯。未幾,復罷。前朝徐貞明言:京東諸州邑,皆負山控海。負山則泉深而土澤,控海則潮淤而壤沃。自密云以東,至薊州永平之境,河泉流注,疏渠溉田,為力甚易,而豐潤境內(nèi)。瀕海之田,幾二百里,與吳越沃區(qū)相埒。國家據(jù)上游以控六合,而遠資東南數(shù)千里難繼之餉。近棄可耕之田,為污萊沮澤,豈計之得者歟?

今京城,遼、金、元以來故都也。舊《志》:遼太宗耶律德光升幽州為南京,亦曰燕京,改筑都城,其地在今城西南。內(nèi)為皇城,周七里一百三步按《遼志》,大內(nèi)在西南隅皇城內(nèi),宮門曰宣教,后改曰元和。有門五,正南曰南端門,左為左掖門后改萬春門,右為右掖門后改千秋門,西曰顯西門設而不開,北曰子北門。外為都城,周三十六里。有門八,東曰安東、迎春,南曰開陽、丹鳳,西曰顯西、清晉,北曰通天、拱辰。金廢主完顏亮改燕京為中都,命增廣都城其內(nèi)城周九里三步。南門曰通天門。大定五年,又改曰應天門,有門十三。東曰施仁,曰宣曜,曰陽春。南曰景風,曰豐宜,曰端禮。西曰麗澤,曰顯華,曰彰義。北曰會城,曰通玄金大安三年,蒙古游奕至都城下,金主命術虎高琪屯通玄門,即此,曰崇智,曰光泰又有廣陽門。金大安三年,命將分屯彰義、廣陽二門;蛟粡V陽門,即陽春門也。元至元初,謂之中都。四年,于舊城東北改筑都城,亦建皇城于其中。都城方六十里,有門十一。正南曰麗正,南之右曰順承,南之左曰文明。北之東曰安貞,北之西曰健德。正東曰崇仁,東之右曰齊化明初取元都,自齊化門入,東之左曰光熙按:至正二十四年,孛羅帖木兒自大同遣兵犯闕。太子愛猷識理達臘戰(zhàn)不勝,出光熙門,東走古北口。正西曰和義,西之右曰肅清,西之左曰平則。九年,名曰大都城至正十九年,十一門皆筑甕門,造吊橋以為守御。明初,改置北平布政使司。永樂初,建為北京。四年,營建宮殿,百度惟新十八年,宮殿始成,乃繕治京城于內(nèi)為宮城,周六里一十六步,亦曰紫禁城。南曰午門亦曰承天門。今名天安門,東曰東華門,西曰西華門二門之內(nèi),有東西二闕門,北曰玄武門。宮城之外為皇城,周一十八里有奇。南曰大明門今曰大清門,曰長安左右門,東西曰東安、西安門。北曰北安門一名厚載門,亦曰地安門。京城周圍四十里,為九門。南曰麗正門。今曰正陽門明正統(tǒng)初改。南之左曰文明門,今曰崇文門正統(tǒng)初改。今曰海岱門。右曰順成門。今曰宣武門亦正統(tǒng)初改。今仍曰順成門。東之南曰齊化門,今曰朝陽門亦正統(tǒng)初改。今仍曰齊化門;之北曰東直門。西之南曰平則門,今曰阜成門亦正統(tǒng)初改,今仍曰平則;之北曰西直門舊名彰義門。正統(tǒng)末,乜先薄京城,石亨敗之于此。北之東曰安定門按:明景泰元年,英宗回鑾,詔廷臣以次迎于龍虎臺、居庸關,尋入安定門,上自迎于東安門,之西曰德勝門按:正統(tǒng)末,乜先薄都城,于謙闔德勝門軍城外,即此。嘉靖二十三年,又筑重城,包京城南面,轉抱東西角樓,長二十八里,為七門。南曰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東曰廣渠門今名沙河門、東便門,西曰廣寧門、西便門。四十二年,又增修各門甕城。是后以時修治。所謂京邑翼翼,四方之極也。

大興縣附郭。在城內(nèi)東北隅。秦置薊縣。漢以后因之。州郡皆治此。遼改曰薊北縣,尋又改為析津縣。金貞元二年,改曰大興。今編戶三十六里。

宛平縣附郭。在城內(nèi)西北隅。本薊縣地。唐建中二年,析置幽都縣。遼開泰二年,改曰宛平。今編戶七十五里。

○薊城今府治東。古燕都也!队洝吩:武王克商,封帝堯之后于薊。其后燕并薊地,遂都于薊。以城西北有薊丘而名。秦始皇二十一年,王賁取燕薊城,因置薊縣,屬上谷郡。項羽封臧荼為燕王,都薊。漢盧綰亦封焉。后為廣陽國治。更始二年,光武以王郎新盛,北徇薊。其后為刺史治。自魏、晉及唐,皆曰薊縣,州郡皆治此。石晉初,沒于契丹,始改廢焉!对椭尽:薊城南北九里,東西七里,開十門。燕慕容雋都此,鑄銅為馬,城東南因有銅馬門之名。又《舊唐書》:幽都縣管郭下西界。建中二年,取羅城內(nèi)廢燕州?署置,在府北一里。即今宛平縣治。

陰鄉(xiāng)廢縣在府西南二十五里。漢置陰鄉(xiāng)縣,屬廣陽國。后漢省。其遺址,俗謂之籠火城。唐武德三年,竇建德遣將高士興擊羅藝于幽州,不克,退軍籠火城。藝襲擊,大敗之。未幾,復敗建德軍于籠火城。是也!鹩窈訌U縣,在府西四十里,本薊縣地。五代時,劉仁恭置!哆|志》:仁恭于大安山創(chuàng)宮觀,師煉丹羽化之術于方士王若訥,因分薊縣置此縣以供給之。遼亦為玉河縣。今廢。

賓義廢縣在府城內(nèi)。唐貞觀初,置順州于營州南五柳戍,后寄治于幽州城內(nèi)。天寶初曰順義郡。乾元初復曰順州,領賓義縣一,后廢!短茣酚闹莨軆(nèi)有廣平縣。天寶初分薊縣置。三載廢。至德以后,復分置,后又省入薊縣。

征北小城在府東。或曰即后漢末公孫瓚所筑。初平四年,瓚與幽州牧劉虞積不相能,瓚筑小城于薊城東南居之。虞發(fā)兵計瓚,反為所敗。晉置征北將軍,嘗治此,因名征北小城。建興三年,劉昆自太原奔段匹?。時匹?治薊,琨別屯征北小城。是也。

納降城在府城西!短茣酚闹莩莾(nèi)有經(jīng)略軍,有納降軍。本納降守捉城,故丁零川也。后置納降軍使戍守于此。西南又有安塞軍赫連城。舊《志》:回城在薊縣東,唐營州嘗寄治此。又有閭城,在府西南三十五里,亦曰關城,故城址在焉。

○土城,在府西北八里,唐時戍軍頓舍處也。或曰元置。明正統(tǒng)十四年,乜先奉上皇車駕登土城,詔廷臣王復等出謁,即此矣。

○西山府西三十里。太行山之別阜也。巍峨秀拔,拱峙畿右,稱為名勝。稍北曰玉泉山。金章宗?嘗避暑于此,行宮故址在焉。其相近者,曰香山,有香山寺。明萬歷初,駕嘗幸此!吨尽吩:香山之東,接平坡山,其上平原百里,煙云林樹皆稱奇勝。成化中,車駕嘗幸此。其并峙者曰覺山、盧師山。又香山西南有五峰山,以五峰秀峙而名。自此而西,山之得名者,凡數(shù)十處,皆西山也。

○金山亦在府西三十里,亦曰甕山。其西有龍泉,匯而為池,曰甕山泊,潛通大湖。又有臥龍岡,在府西北四十五里。正統(tǒng)間,車駕嘗幸此。又西五里曰翠峰山,山形奇峭,其陰有橫嶺如列屏,曰遮風嶺。

仰山府西七十里。峰巒拱峙,中有平頂如蓮花心,旁列五峰。金主?嘗游此。又潭柘山,在府西八十里,山勢磅礴,連擁三峰。傍有二潭,潭上有古柘,因名。自西山諸峰連綿而西,潭柘為尤勝。

○顏老山,在府西北百九十里。山之西南有石青洞,東北有柳林水。其相近者曰小龍口山。山有兩崖,東崖在清白口社,西崖在清水社,有泉東入盧溝河。

分水嶺府西四十五里,山澗諸水至此,分而為二。一入盧溝河,一入房山縣界。又十八盤嶺,在府西北八十里,其山縈曲,十有八折。

○青山嶺府西百五十里。山四面高聳,中坦平,多產(chǎn)杉漆諸藥。又摘星嶺,在府西二百馀里,高聳云霄,僅通一徑。

薊丘在舊燕城西北隅,古薊門也!稇(zhàn)國策》:薊丘之植,植于汶篁。謂此。今有二土阜,林木蓊郁。

○龍頭岡在府西北四十五里。五代梁乾化二年,晉將周德威攻燕,擒劉守光將單廷?于此。明正統(tǒng)中,車駕嘗幸焉。舊《志》云:幽州東南有龍頭岡。誤。○盧溝河府西南四十里,自保安州流經(jīng)西山中,東南出,地勢平而土脈疏,最易沖決。有劉師堰,魏劉靖所筑,后廢。又東南為白狼窩口,舊筑堤于此,袤百六十馀丈,曰固安堤。又東分二流,入通州及良鄉(xiāng)縣界。詳見大川桑乾河。

大通河在府城東南。《元史》:至元二十八年,都水監(jiān)郭守敬言水利,欲導昌平白浮村神山泉,西折南轉,過雙塔、榆河,引一畝泉、玉泉諸水,經(jīng)甕八泊,至西水門入都城,環(huán)匯于積水潭。復東折而南出南水門,東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共一百六十四里有奇。每十里置一閘,以時蓄泄。從之。二十九年,開大通河。明年成。亦曰通惠河。自是都民免陸挽之勞,公私便利。歐陽玄曰:通惠河首導昌平、白浮之水,次循太行西山之麓,會諸山之流,為七里泊。東流入都城西水門,匯積水潭,又東傍宮墻環(huán)大內(nèi)之左,合金水河東折而南,出都城南水門。經(jīng)大通橋,東流至通州城西北永通橋,又東會于白河。是也。《河漕考》:元時,通惠河筑堰,起白浮村,至青龍橋,長五十余里,以障諸水入都城。前朝永樂四年,北京行部言宛平、昌平二縣,西湖景東、牛欄莊及青龍華家甕山三閘,水沖決堤岸百六十丈。命發(fā)軍民修治。五年,復言自西湖景東至通流凡七閘,河道淤塞。自昌平東南白浮村,至西湖景東流水河口一百里,宜增置十二閘,請以時修治。今并湮廢。又通州陸挽至都城,僅五十里。元人開運河,總計百六十里,置閘壩二十四所。然通州以西,雖有慶豐、文明、會川等閘,皆河流淺淤。而積水潭在禁城北,漕舟既集,亦無停泊之所。又分流入大內(nèi),然后南出,其啟閉蓄泄,非人所得專,故通惠河幾廢。嘉靖六年,始浚大通橋至通州城北之石壩,凡四十里。地勢高下四丈,修慶豐上下二閘,平津上中下三閘,又東為普濟閘以蓄水。造剝船,制布囊盛米,遞相轉輸,以達都中。軍民稱便,俗謂之里漕河。

高梁河在府城西。自昌平州沙澗,東南流經(jīng)高梁店,又東南流入都城積水潭。宋太宗伐遼,與遼將耶律沙等戰(zhàn)于高梁河。是也。金人亦謂之皂河,上有高梁橋。蒙古兵入居庸,至皂河,欲度高梁橋,為金將胡沙虎所敗!端(jīng)注》:高梁水至潞縣注于潞河。今大通河,蓋即高梁河下流也。

沙河府北六十里,即榆河也!吨尽吩:源出居庸關,至昌平舊縣南而伏,又南十余里復出,流入宛平縣界!端(jīng)注》謂之濕余河!遼史》作溫榆河。自府北合清河,東流入順義縣,下流會于白河。或曰沙河有二源,一出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龍泉寺,合西山諸泉東流,為南沙河。一出昌平州西南之四家莊,徑雙塔村東流,為北沙河。二河分流至沙河店東南竇家莊,合為一,入通州界,注于白河。沙河店在二河之間,故名。永樂十二年北征,駕次清河。明日,次沙河。又明日,次龍虎臺。是也。

○玉河在府西。源出玉泉山,流注西湖,經(jīng)大內(nèi),出都城,東南入大通河。亦謂之御河。

清河府北二十里。源出昌平州一畝泉,流經(jīng)雙塔店,合雙塔河入府境,東南流經(jīng)此,又東會沙河,入白河。一云源出玉泉山,分流北出會于沙河。元至正二十四年,孛羅帖木兒鎮(zhèn)大同,與太子有隙,遣兵犯闕,入居庸關。兵至清河,太子東走。未幾,太子還宮,孛羅復犯闕,入居庸。太子率兵御于清河,軍潰,遂南遁。

金口河在府西三十五里東麻谷,即盧溝河東岸。金人于此分引盧溝河,一支東流穿西山而出,以通漕運。下視都城,高十四丈余。金末,恐暴漲為害,塞之。元至元二年,郭守敬議按故跡開導,上致西山之利,下廣京畿之漕。又于金口西預開減水口,西南還大河,令深廣以防漲水突入之患。不果。至正二年,議者又欲于通州高麗莊開新河百十余里,而放西山金口河及引渾河之水,東流合御河,達通州,接引海運至大都城輸納。脫脫從之。役夫萬余人,開河置閘。許有壬言:渾河之水,湍悍易決,足以為害,淤淺易塞,不可行舟,況西山水勢高峻。金時在城北入郊野,雖有沖決,為害亦輕。今在都城西南,若霖潦漲溢,加以水性湍急,宗社所在,豈容僥幸?設或成功,一時亦不能保其永無沖決之患。不聽。河成,果水急泥壅,不可行舟,復罷之。

海子《志》云:在宛平治西三里,舊名積水潭。凡西北諸泉入都城,皆匯于此。汪洋如海,因名。又有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舊為下馬飛放泊,內(nèi)有按鷹臺。明永樂十二年,增廣其地,周圍凡一萬八千六百六十丈,乃育養(yǎng)禽獸,種植蔬果之所。中有海子大小凡三。其水四時不竭,一望彌漫。因禁城北有海子,故別名為南海子。正德十二年,獵于南海子,即此。

太湖府西南四十五里,廣袤十數(shù)畝。傍有二泉涌出,經(jīng)冬不凍。東流為洗馬溝,俗傳光武徇薊時,洗馬于此。

○西湖,在府西玉泉山下,玉泉之水出石罅間,潴而為池,廣三丈許。池東跨小橋,水經(jīng)橋下,東流匯為西湖,周十余里,荷蒲菱芡,沙禽水鳥,稱為佳勝。

車箱渠在府西北。曹魏嘉平二年,劉靖督河北諸軍事。登梁山,觀水道源流,乃立遏于水,導高梁河,造戾陵遏,開車箱渠,依北岸立水門。景元二年,又遣謁者樊良更制水門,水流乘車箱渠自薊西北徑昌平,東盡漁陽潞縣。凡所含潤四五百里,灌田萬有余頃。晉元康五年,靖子弘復修治之!端(jīng)注》:高梁水首受濕水于戾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剌王旦陵,故以名堰。后廢。后魏正光二年,裴延亻?刺幽州,案戾陵諸?曷,廣袤三十里,表求修復營造,溉田甚廣,百姓賴之。

百泉溪在府西南十里麗澤關。平地有泉十余穴,匯而成溪,東南流為柳林河,下流注于盧溝河。

七里泊府西北三十五里,地名碾莊。自昌平州流經(jīng)此,合高梁河。有青龍橋跨其上。又燕家泊,在府西北二十五里。廣袤五十余畝,東南流入府西十里之玉淵潭,亦曰丁家潭。

○飛放泊在府東南,地名北城店,廣三十余頃。又西有黃埃莊飛放泊。

○玄福宮府北三十二里,道出昌平。明永樂以后,車駕巡幸,每為駐頓之所。弘治十七年,置宮于此,俗呼回龍觀。又北十八里至沙河店,即昌平州之鞏華城也。

○臨朔宮在府治西南,隋時置宮于此。大業(yè)七年,伐高麗,至涿郡之臨朔宮。將發(fā),又類上帝于宮南。尋廢。

西苑在皇城內(nèi)。中有大液池、愛華島。又苑之東北有萬歲山,高聳明秀,蜿蜓磅礴。一名煤山。

○御馬苑在京城外鄭村壩等處,牧養(yǎng)御馬,大小二十所。相距各三四里,繚以周垣。垣中有廄。垣外地甚平曠,自春至秋,百草繁茂,群馬畜牧其間,生育蕃息,為國家之利。

永平館府南十里。一名碣石館。遼時朝士宴集處也。又望京館,在府東北三十里,亦遼時所建,為南北使餞息之所。宋王曾上契丹事,出燕京北門,至望京館,即此。沈括曰:幽州東北三十里有望京館,東行少北十余里,出古長城,又二十里至中頓,又逾孫侯河,行二十里至順州,其北平斥,土厚宜稼。又東北行七十里,即檀州矣。愍忠閣府西南十五里。唐貞觀十九年,憫東征士卒戰(zhàn)亡,收其骸葬幽州城西十余里,名哀忠墓。又建愍忠寺于城中。明改名觀音閣。又延壽寺,亦在府西南舊燕京城內(nèi)。宋靖康二年,金斡離不劫上皇,自青城由滑州至燕山館于延壽寺,繼又劫上皇及帝后居愍忠寺,即此。

王平口府西百二十里。中有百花陀,四圍皆山,中為平川,約數(shù)十畝,地暖而肥,杉漆藥草多生焉。金主?嘗游此。明初華云龍言:自王平口西至易州西北五十里之官坐嶺,關隘有九,相去約五百余里,俱沖要地,宜設兵屯守。是也。

○安禮寨,在府西南。宋太宗時宋琪言:安禮寨東瞰燕城,才及一舍,此周德威取燕之路也。盧溝橋府西南三十五里,跨盧溝河上。洪濤東注,若迅雷奔馬,不可測識。橋為往來之孔道。金明昌初所建,長二百余步,名廣利橋。元至正十四年,命造過街塔于橋上。明正統(tǒng)中及崇禎初,皆嘗修治!对贰:天歷初,上都兵入紫荊關,游兵逼都城南。大都兵與戰(zhàn)于盧溝橋,敗之。明建文中,李景隆謀攻北平,燕將請守盧溝橋以御之。燕王曰:彼方圖深入,舍此不守,彼必肆志,將受困于堅城之下,此兵法所謂利而誘之也。向設蘆溝橋、王平口、齊家莊、石港口四巡司。

黃金臺府東南十六里。又北里許為小黃金臺。燕昭王嘗于易水東南筑臺,以延天下士。后人慕之,因筑焉。

○謊糧臺,在府東南六里。相傳唐太宗征高麗時嘗虛設?倉于此,以疑敵人。

鄭村壩在府東二十里。明建文初,李景隆攻北平。時燕王在大寧,景隆因結營于鄭村壩,以待其還。又平安攻北平營于平村,距城五十里。平村亦在府東。

良鄉(xiāng)縣府西南七十里。西至涿州七十里,東至通州武清縣百七十里。春秋時,燕中都地。漢為良鄉(xiāng)縣,屬涿郡。后漢因之。晉屬范陽國。后魏屬燕郡。北齊省入薊縣,尋復置。隋屬幽州。唐因之。圣歷元年,改為固節(jié)縣。神龍初,復故。舊治在涿州北四十里。五代唐長興三年,移治于此。今城周二里,編戶二十五里!饛V陽城縣東八里。漢縣屬廣陽國。后漢建武初,封劉良為侯,邑屬廣陽郡。晉屬范陽國。后魏屬燕郡。北齊省入薊縣。唐總章中,以新羅降戶置歸義州于此,后廢。開元二十年,復置以處降奚!短茣:時信安王?破奚、契丹,奚酋李詩降,賜爵歸義王、歸義州都督。徙部落于幽州境內(nèi),即此。上元三年,史朝義自歸義東奔廣陽。此廣陽謂密云郡之廢燕樂縣。后魏置廣陽郡于燕樂,故云。所謂歸義,即此城也。州尋廢。或曰金廣陽鎮(zhèn),蓋置于此。陽鄉(xiāng)城在縣西北。漢縣屬涿郡。建武四年,討彭寵,祭遵屯良鄉(xiāng),劉喜屯陽鄉(xiāng)。是也。尋省。晉置長鄉(xiāng)縣,屬范陽國。后魏因之。魏收《志》作萇鄉(xiāng)。高齊時廢。

○龍泉山縣西十五里。下有石龍口,出泉不竭,東流入鹽溝河!鸱垖,在縣西十里,以形勢蜿蜒而名。又遼石岡,在縣治東三里!吨尽吩:岡有古城五座,方圓棋布,岡頂有多寶佛塔,隋建!督鹬尽纷髁鲜瘜。

○盧溝河縣東十三里。自盧溝橋下分流經(jīng)此,又東南流入固安縣界。

閻溝河在縣南。源出縣西北龍門關口,東南流合于廣陽水。《五代史》:契丹數(shù)抄盧龍諸州境,涿州運糧入幽州,彼輒伏兵于閻溝,掠取之。唐長興三年,趙德鈞鎮(zhèn)盧龍,城閻溝而戍之,因移良鄉(xiāng)縣治焉,自此糧運稍通!兑唤y(tǒng)志》謂之鹽溝水。

○廣陽水,在縣東。源出房山縣北三十里之公村,經(jīng)廣陽故城下,

○南流與鹽溝水合,注于桑乾河。

琉璃河縣南四十里!督鹗贰分^之劉李河,舊《志》云即古圣水也。自房山縣流經(jīng)縣界,至霸州入拒馬河。元延?四年,于盧溝橋、澤畔店、琉璃河并置巡簡司,即此。

○龍泉河,在縣西。源出房山縣大安山下,西南流與琉璃河合,河濱有金時盤寧宮故址。又胡良河,亦在縣西。源自房山,經(jīng)涿州東北流入琉璃河!督鹗贰分^之胡梁河。

○天津關在縣北百余里。自此而西,至易州淶水縣,出大龍門,凡十五關口。中間差大者曰天門關口;蛟铺旖蚩。一名大口。宋嘉定六年,蒙古鐵木真破金人瀛、莫等州,自大口逼中都。又元致和元年,上都諸王梁王王禪等襲破居庸,游兵至大口。天歷二年,明宗和世?即位于和林北。南還。文宗圖帖睦爾迎之,發(fā)京師,明日至大口。越二日,次香水園。又十九日,次于上都之六十店。所謂大口,皆天津口也。向設固節(jié)驛。固安縣府西南百二十里,東至東安縣九十里。漢置方城縣,屬廣陽國。后漢屬涿郡。晉屬范陽國。后魏屬范陽郡。北齊廢。隋開皇六年,改置固安縣于此,屬幽州。唐武德四年,屬北義州。貞觀初,復屬幽州。大歷四年,改屬涿州。遼金因之。元屬霸州,又改屬大興府。中統(tǒng)四年,升為固安府。明初,復為縣。今城周一里有奇,編戶三十八里。○方城舊城《括地志》:在今縣東南十七里。本燕舊邑。趙悼襄王初,李牧伐燕,取方城!俄n非子》:燕以河為境,以薊為國,襲涿方城,殘齊平山。是也。漢因置方城縣。曹魏封劉放為侯邑。高齊時廢。隋改置固安縣。《唐志》:固安,武德四年,徙治章信城。貞觀二年,又移今治。漢方城縣地,《遼志》:西北去涿州九十里。是也!段宕贰:周世宗伐契丹,下關南嬴、莫二州,遣先鋒將劉重進先發(fā),據(jù)固安,即今縣治。

臨鄉(xiāng)城在故方城縣南十里。漢縣,屬涿郡。后漢省。劉昭曰:趙孝成王十九年,與燕易土,以臨樂與燕,即此城也。《城邑考》:縣西北有武陽城,相傳燕昭王所筑。

○桑乾河縣西北二十里。自良鄉(xiāng)縣流經(jīng)縣界,又東南流入東安縣境,合于拒馬河!吨尽吩:明正德中,桑乾河堤潰決,禾黍之場,悉為巨浸。嘉靖初,徙流縣北十里,入永清縣界。今雨潦浹旬,輒有沖決之患。

拒馬河縣西南二十里。《志》云:盧溝河入縣境,復分流入霸州界,謂之拒馬河;蛑^之安陽河。五代周顯德六年,世宗遣先鋒將劉重進據(jù)固安,自至安陽水作橋,謀取幽州。會有疾而還。又明建文時,燕王駐兵固安,渡拒馬河,即此。

○韓寨營在縣南;蛞詾楣彭n城也!端(jīng)注》:方城故城東南有韓城!对姟:溥彼韓城,燕師所完。鄭玄曰:韓為獫戎所逼,稍稍東遷。韓王肅曰:涿郡方城縣有韓侯城,世謂之寒號城。皆非也。今為韓寨營。又縣西南十八里有李牧將臺。一名雀臺,音訛也。

栗園在縣界!独ǖ刂尽:固安之栗,天下稱之為御粟,因有西園。北魏孝昌三年,上谷賊杜洛周遣其黨曹紇真掠薊南。幽州刺史常景遣將干榮擊破之于栗園。是也;蛟粓@在易州。

永清縣府東南百七十里,西北至東安縣三十里。漢置益昌縣,屬涿郡。后漢省。唐如意元年,分安次縣置武隆縣,屬幽州。景云初,改為會昌縣。天寶初,改曰永清,屬范陽郡。石晉時,沒于契丹。周世宗復取之,置霸州,治此。景?二年,并入文安縣。金復置縣。今城周五里,編戶二十一里。

○通澤廢縣在縣西五里。隋大業(yè)七年置,屬涿郡。尋廢。

○拒馬河在縣南。自霸州流經(jīng)東安縣境,又東入縣界,而注于武清縣之三角淀,即盧溝河及易水之下流也。

東安縣府東南百五十里,東北至漷縣百十里。本漢安次縣地,屬勃海郡。后漢屬廣陽郡。晉屬燕國。后魏仍屬燕郡。隋屬涿郡。唐屬幽州。元初屬霸州。中統(tǒng)四年,升為東安州,屬大都路。明初,復為縣。城周三里,編戶四十四里。

○安次廢縣在今縣西北。漢舊縣也。光武初,追破尤來、大槍諸賊于安次,即此!哆|志》:唐武德四年,移治東南三十里石梁城。貞觀八年,又徙常道城。開元二十三年,又移耿就橋行市南,在東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三年,避渾河水患,又移今治。《志》云:今縣西北去舊治二十六里,在渾河水次,居民輳集,名舊州頭。以元置東安州也。

常道城在舊州頭西五里。酈道元曰故鄉(xiāng)亭也。三國魏燕王宇之子璜,封常道鄉(xiāng)公。甘露五年,司馬昭迎立之。又晉司空劉琨嘗守此,以拒石勒。北魏主宏封宇文英為常道鄉(xiāng)公,皆此城也。魏收《志》:安次縣有故萇道城。

○石梁城,在舊州頭東南五十里,或云南北朝時所置戍守城也。其地又有崧州城,相傳遼古喇王所置州。

○盧溝河在縣西。自固安縣流入境!对尽:皇慶初,渾河水溢,決東安境內(nèi)黃堝堤一十七所。是也。又東南合霸州之拒馬河。易水在縣南。舊易水過安次縣界,為固安河。今與拒馬河同為一川矣。又縣境有白祠溝水!端(jīng)注》:白祀溝出廣陽縣之婁城店東南,經(jīng)常道城,西去良鄉(xiāng)城四十里。今堙。

東沽港縣南五十八里!吨尽吩:自縣西渾河分流而東,入武清縣三角淀港,南有垂楊渡,下通河間府靜海縣!鸨R王屯在縣東。舊《志》:在常道鄉(xiāng)東南二十五里。漢初盧綰屯軍與劉賈夾攻燕者。綰尋封燕王,因名。亦曰盧綰屯。

香河縣府東南百二十里。北至通州三河縣六十里,西至漷縣四十里。本武清縣之孫村。遼于新倉置榷鹽院,因民居聚集,遂置香河縣,屬析津府。金屬大興府。元初因之,后屬漷州。明時改今屬。城周一里,編戶十里。

○扳罾口河在縣西。源出通州之孤山麓,流經(jīng)縣界,入于白河。

龍灣河縣南四十里。有大小龍灣,夏秋之際,二水合流,經(jīng)寶坻縣界入永平府昌黎縣之七里海。相傳遼時海運故道。又有百家灣河,在縣北,其水無源,四時不竭。

駱駝港在縣北八里。自三河縣之兔兒山流經(jīng)縣界,下流入于白河。附見:

長陵衛(wèi)在京城北,天壽山南。舊有歷代陵衛(wèi),今見昌平州天壽山。又京城中有錦衣、羽林等三百余衛(wèi),分領禁軍十余萬,環(huán)有坊市,而統(tǒng)于五軍都督云。

興州中屯衛(wèi)在良鄉(xiāng)縣治東。明初置于舊開平衛(wèi)境,永樂四年移置于此。

○營州前屯衛(wèi),在香河縣治東,明初置舊大興衛(wèi)境。永樂元年,移置于此。

通州府東四十里。東至薊州一百二十里,南至天津衛(wèi)二百十里,西北至昌平州一百十里。

春秋時燕地。秦屬漁陽郡,兩漢因之。晉屬燕國。后魏仍屬漁陽郡。北齊時移漁陽郡來治。隋初郡廢,屬幽州。唐武德二年,置玄州。貞觀初,州廢,仍屬幽州。遼因之。金天德三年,改置通州按:取漕運通濟之意。元因之。明初,以州治潞縣省入編戶三十二里,領縣四。今仍為通州,領縣三。

州控馭營平,屏蔽京邑,屹為襟要。五代唐長興中,趙德鈞節(jié)度幽州,以契丹數(shù)入寇,乃城潞河而戍之,近州之民,始得耕稼。明初,大兵由直沽下通州,元主遂北走。永樂以后,為積儲重地。成化間,議者都督馬永建議以州當東西北諸邊之中,且有倉場、草場可供豢牧,欲訓練重兵于此,隨宜征調(diào),以壯虎豹在山之勢。議雖不行,識者韙之。嘉靖二十九年,虜闌入古北口,掠懷柔、順義,憲臣王竱聞警,馳入通州,嚴津戍,焚薪芻,虜不得逞。蓋州當檀、薊東下之沖,襟河為險,犄角近郊,形援易達。況轉輸數(shù)百萬畢集于此,綢繆可勿豫乎!

○廢潞縣今州治。漢置縣,屬漁陽郡。后漢興平二年,劉虞從事鮮于輔等起兵報仇,破斬公孫瓚所置漁陽太守鄒升于潞北,即潞縣北也。晉屬燕國。后魏屬漁陽郡。隋屬涿州。唐初為玄州治,尋屬幽州。金為通州治。明洪武初,省縣入州!冻且乜肌:州北三里有長城,相傳秦將蒙恬所筑。五代唐趙德鈞鎮(zhèn)幽州時,契丹寇掠諸道,乃沿舊址城潞縣而戍之。元初,隳壞城郭,兵燹之后,祗編籬寨而已。明洪武元年,燕山侯孫興祖從大將軍徐達定通州,督軍士修之,始?以磚石,周圍九里十三步,高四丈六尺。在潞河之西,因以潞水為濠。又有新城在州西門外,景泰初所筑,周七里有奇。中有西、南二倉,蓋明時歲入東南漕運四百萬石,折十之三貯于通倉,故為城以屏蔽之。萬歷二十二年,增修!吨尽吩:州舊城西北隅有佑勝教寺,內(nèi)建浮屠十三層,高共四百尺,創(chuàng)于唐貞觀七年,歷五代遼、金、元,而始成為州城之形勝。

○孤山州東四十里。四面平曠,一峰獨秀,因名。靖難初,李景隆攻北平,燕王自大寧還,至孤山,列陳于白河西。嘉靖中,虜帥俺答入犯,亦營于此。

○白河州東二十里。源出宣府衛(wèi)龍門所東滴水崖,東流經(jīng)密云縣,入通州界,其支流亦從石塘嶺過懷柔縣西,順義縣東,入通州東境合焉,東南經(jīng)漷縣、武清縣東,而入直沽,合衛(wèi)河入海。一名潞河,亦曰沽水!端(jīng)注》:沽河出御夷鎮(zhèn)北塞中,南通潞縣為西潞水。后漢建武二年,遣將鄧隆討彭寵于漁陽,隆軍潞水南,為寵所敗。宇文周宣政初,幽州人盧昌期起兵據(jù)范陽。高寶寧時據(jù)和龍,引兵聲援,至潞水,昌期已為周軍所平,乃還。唐武后萬歲通天二年,契丹孫萬榮作亂,寇掠河北諸州,既而敗走潞水東,為其下所殺。宋宣和六年,金斡離不自平州破檀、薊,至三河,郭藥師迎戰(zhàn)于白河,敗還,遂以燕山一路降金。前朝嘉靖二十九年,虜自古北口闌入近境。都御史王竱馳至通州,收艚舟艤潞河西,勿使為寇用。寇屯河東二十里孤山、洳口諸處,阻水不得渡。是也!吨尽吩:河兩岸皆白沙,不生青草,故名。《一統(tǒng)志》:白河,一名白遂河。渾河在州西南。自盧溝橋分流,經(jīng)州南十五里,謂之張家灣!吨尽吩:張家灣,以元時萬戶張?督海運至此而名。今東南運艘,由直沽至河西務,凡百十里,又百三十里至張家灣,乃運入通州倉。官民舟航,皆駢集于此!堆噤洝:白河至州東,折而迤西處,曰張家灣。蓋盧溝河與白河會流處也。今置張家灣巡司,移和合驛于此。

通惠河在州城西,即大通河也。自京城東至州城南,會于白河。又南會直沽入海。凡二三百里,俱曰通惠河。元至元十七年,浚通州運河,即此。今城西六里有永通橋,跨通惠河之上,明正統(tǒng)十三年建。余詳京城大通河。金盞兒淀州北二十五里。廣袤三頃,水上有花如金盞因名;蛟萍垂畔闹t澤。胡氏曰:夏謙澤在薊北二百余里。

○大通關在州南張家灣之長店,百貨匯集處也。其相近有廣利閘提舉司及鹽場批驗所。又舊城北門外有北關巡司。

○虹橋,在州南。元至正二十五年,孛羅帖木兒自大同引兵犯關,遂擅政。也速自永平勒兵西討,孛羅遣其黨姚伯顏不花拒之。至通州,河溢,乃營虹橋以待。也速出不意,襲斬之!吨尽吩:州南三十里有弘仁橋,今置巡司于此。高麗莊在州西十三里,盧溝河所經(jīng)。又州西二十里曰大黃莊州,西十里曰東留村,州東十里曰召里店,皆官軍巡哨處也!哆叿揽肌:州境有煙墩五,曰召里店、煙郊、東留村、大黃莊、高麗莊,即此。又有馬房八,俱在州北二三十里內(nèi)。又草場三,曰崇教、鳴玉、花園,俱在城西南十里內(nèi)。又有和合驛,在州東南三十五里。萬歷四年,移張家灣。舊城東關外。又有潞河水馬驛。

三河縣州東七十里。東至薊州七十里,本潞縣地。唐開元四年,分潞縣置三河縣,以地近七渡、鮑丘、臨泃三水而名,屬幽州。十八年,改屬薊州。金改隸通州。今城周六里,編戶三十五里。

○平谷城在縣西北。漢置縣,屬漁陽郡。后漢建武初,光武遣十二將追破大槍五幡于平谷,即此?h仍屬漁陽郡。晉省。石趙復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廢入潞縣!鸢矘烦,在州西北。亦漢漁陽郡屬縣。更始初,吳漢為安樂令,即此。后漢仍屬漁陽郡。曹魏景元四年,滅蜀,封后主禪為安樂公。晉亦曰安樂縣,屬燕國。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廢入潞縣。

三河城舊城在今縣東三里泃河南,被水沖廢。后唐長興三年,幽州帥趙德鈞于幽州東北百余里城三河縣,以通薊州運路。契丹來爭,擊卻之。邊人恃以少安!冻且乜肌:今城即趙德鈞所改置,城方六里,濠闊三丈,深半之。嘉靖二十九年虜臨城下,知縣張仁增高五尺。四十二年,寇夾城南掠,知縣劉文彬又增高五尺云。

臨泃城在縣南,石趙所置。以臨泃水而名,亦曰臨渠城。晉永和六年,燕慕容霸伐趙,出徒河,收樂安、北平兵糧,與其主雋會于臨渠,即此城也。后魏廢。唐武德二年,置臨泃縣,屬玄州。貞觀初,省!新唐書》:薊州有臨渠府,府兵所居也。時蓋置于此。徒河見廢大寧衛(wèi),樂安見永平府。

○華山縣北三十里。一名兔兒山,即香河縣駱駝港之源也。其地又有石城、青梁諸山口。

靈山,在縣北十五里。三面出泉,《形勝記》所謂北倚靈山者也。又縣東二十里,曰段家?guī)X,在官道傍。

○鮑丘河在縣西南,即白河之別名也。自密云縣流經(jīng)通州東境米莊村,又流經(jīng)縣界,至寶坻縣境,合于泃河。

泃河在縣北。自薊州平谷縣流入縣境,又東南流,入寶坻縣界,合于鮑丘河。《竹書》:梁惠成王十六年,齊師及燕戰(zhàn)于泃水,齊師遁;蛞詾榧词撬病S帧短浦尽:縣北十二里有渠河塘,西北六十里有孤山陂,溉田三千頃。渠河即泃河之訛矣。

洳河在縣西。自密云縣石峨山流經(jīng)縣境,至縣東南,入泃河。嘉靖中,虜俺答突犯,營于孤山洳口,即洳河之口也。又七渡河,在縣西北,一名黃頒水。源自順義縣黃頒峪,流經(jīng)縣界,下流入于白河。

○泥洼鎮(zhèn)縣西二十里,有巡司。又西十里,曰夏店,舊有五槐公館。又西二十里,曰煙郊店,與通州接界,有官兵戍守!鹛茣f,在縣境!锻驼肌:縣多曠土,宜耕屯。有唐會莊,為昔時墾植之址。

武清縣州東南五十里。又東南至天津衛(wèi)百二十里,東至寶坻縣九十里。漢置雍奴縣,隸漁陽郡。后漢因之。晉屬燕國。后魏仍屬漁陽郡。隋屬幽州,唐因之。天寶初,改為武清縣。元屬漷州。明初,改今屬。城周三里,編戶二十八里。○雍奴城在縣東,漢縣也。后漢建武二年,遣朱浮等討彭寵,浮軍雍奴。又光武封寇恂為侯邑!段褐尽:張?從擊袁譚于勃海,圍雍奴,大破之。《城邑考》:唐改雍奴為武清,其舊城距白河十七里,在今丘家莊南。明初,因水患移今治,去舊城八里。舊無城,正德六年,罹賊變,知縣陳希文始筑土垣為固。嘉靖二十二年,改筑土城。隆慶三年,?以磚石,即今城也。

泉州城縣東南四十里。漢縣,屬漁陽郡。后漢因之。晉屬燕國。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廢入雍奴縣!吨尽吩:縣西南三十里有長城故址,延袤數(shù)百里,相傳戰(zhàn)國時燕所筑。

○白河縣東三十五里,即運河也。北接漷縣,南達天津!对尽吩:盧溝河與白河合流,潰決為害。至大二年,決縣境皇甫村。延?初,決劉家莊,皆興役修塞。

泉州渠在縣南。建安十一年,曹操將擊烏桓,鑿平虜渠、泉州渠以通運!恫偌o》云:鑿渠自呼沱入泒水,名平虜渠。又從泃河口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泒,音孤。或曰即直沽也。泃,音句!端(jīng)注》:泃水出無終縣西山,西北流,過平谷縣而東南流,又南流入鮑丘河,又東合泉州渠口,操所鑿也。渠東至遼西郡海陽縣樂安亭南,與濡水合而入海。海陽樂安,今見永平府。

三角淀在縣南,周回二百余里,即古雍奴水也!端(jīng)注》:雍奴者,藪澤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其源曰范甕口,王家陀河、掘河、越深河、劉道口河、魚兒里河皆聚于此,東會于直沽港,入于海。一名笥溝水。

直沽縣東南百二十里。衛(wèi)河、白河、丁字沽合流于此。又東南四十里,名?!锻ǖ洹分^之三會?凇T?三年,于此置海津鎮(zhèn)。前朝天順二年,議自小直沽鑿河四十里,達薊州,以免海運,每三年一浚。尋罷!吨尽吩:大河以北之水,多從直沽入海,此即古者九河入海之處。地勢卑下,一遇霖潦,直與海平。昔人嘗欲因其填淤,置稻田以足賦。今府境諸水,類以直沽為壑。有小直沽巡司。

○清沽港,在縣南八十里,西接安沽港,東合丁字沽,由直沽入于海。丁字沽,以三水會流如丁字也。沽東南去天津六十里。

○河西務縣東北三十里。自元以來,皆為漕運要途!对贰:至元二十五年,置漕運司于此,領接海運。明初,大軍由直沽敗元人于河西務。今為商民攢聚、舟航輻輳之地,設戶部分司駐焉。隆慶六年,筑城環(huán)之,可以守御。有河西驛,并置巡司于此。

楊村驛縣南五十里!遁洺逃洝:楊村而東二十里為桃花口,又二十里為丁字沽,由楊村而西北四十里為黃家務,又三十里為河西務,皆運道所經(jīng)也。前朝建文三年,平安敗燕兵于楊村,進攻通州,不克。宣德初,駕征高煦,駐于楊村,即此。舊有巡司,今革管河通判駐于此。又楊青驛,在縣東南百五十里,舊置驛并遞運所于此。嘉靖十九年,改置于天津衛(wèi)。今屬河間府靜?h。《志》云:縣南百里又有韓家樹河泊所。今亦廢。新莊在縣西南八里,亦運河所經(jīng)。今為新莊鋪!对尽:縣有北王村莊、劉邢莊及永興。廣賦諸屯,俱并渾河堤岸,修塞不一。又縣有八里莊。正德中,賊劉六等作亂,官軍擊之于八里莊,敗績。

霍堡在縣西。唐武德初,竇建德攻幽州,不克。乃分兵掠霍堡及雍奴等縣,為幽州總管羅藝所敗。堡蓋居人霍氏所筑以自固處也。又馬百戶屯,在縣西南十五里。又縣北三十里有漷水店,皆為往來孔道。

漷縣州南四十五里,南至武清縣七十里,漢雍奴縣地。遼初為漷陰鎮(zhèn),后升為漷陰縣,以在漷河之南也。元至元十三年,升為漷州,屬大都路。明初,復為縣,改今屬。城周二里,編戶十五里?h今廢。

○白河縣東四里。自通州流至此,又東南入武清縣境!吨尽吩:白河濱有長陵營、馬頭店、白浮圈、曹家莊、諸堤鋪,皆運河必經(jīng)之道也。

漷河在縣西,一名新河。自盧溝河分流至縣界,析而為三。其正河為漷河,東入白河。其一為新莊河,南流入武清縣界。其一為黃洰河,東注馬家莊之飛放泊,各去縣十里。

延芳淀在縣西。廣數(shù)百畝,中多菱芡、騖雁之屬。遼時,每春季則弋獵于此。

○得仁務縣南二十五里。又縣東十二里,有兩家店,皆官道所經(jīng)也!鹆历椗_,在縣西南二十五里,高數(shù)丈,周一頃。元時,游獵多駐于此。

棗林在縣西北。元致和元年,上都兵破通州,燕帖木兒與戰(zhàn)于檀子山之棗林,敗之。至正十八年,山東賊田貴等攻漷州,至棗林,敗元兵,遂略柳林,逼畿甸。檀子山,或曰縣境小阜也。

○柳林,在縣西。元至元十八年,如漷州,又如柳林。是后,皆以柳林為游畋之地,建行宮于此。寶坻縣州東南百二十里。北至薊州九十里,南至天津衛(wèi)百六十里。漢泉州縣地,后唐于此置鹽倉。金初為新倉鎮(zhèn)。大定十二年,分香河置寶坻縣。承安三年,升為盈州,尋復為寶坻縣。以境內(nèi)產(chǎn)鹽而名。元隸大都路。明初,改今屬。城周不及二里,編戶三十二里。

○秦城縣南十里。相傳秦始皇并燕,筑城置戍。唐太宗征高麗,嘗駐蹕焉。又縣東南有梁城,《志》云唐末劉仁恭所筑。劉守光為燕王,曾屯兵于此,即今梁城所也。

○三叉城,在縣東北。《唐志》:檀州有三叉城,蓋置于縣之三叉口!鸪焙涌h東二十里,一名白龍港。其上源一自遵化州之梨河,一自三河縣之泃河、鮑丘河,至縣界三叉口合流,亦曰糧運河,東南入于海。

柳沽河縣東北三十里。玉田縣之水,會流入縣境,曰柳沽河,下流注于白龍港。又縣東南有草頭湖,遵化、豐潤縣境之水流入縣界,溢而為湖,俱會潮河入海。

紅心堤《志》云:在縣東南二百里,逼近海口。相傳秦始皇所筑。潮水雖滿,而堤不沒。○朱家莊在縣西十里。又西十里有崔家莊,皆當往來通道。又楊家莊,亦在縣西。明季官軍嘗敗賊于此。

○王甫營,在縣北三十里。又縣北八里有橋頭店。縣東南百二十里有黃沽店。俱官軍巡戍處。

駐馬臺縣南五里。金主?曾駐于此,一名歇馬臺!吨尽吩:縣東南百六十里有將臺,五代時燕劉守光所置。亦名蘆臺。今有蘆臺巡司。

附見:

通州衛(wèi)在州治南。明建文四年,成祖置衛(wèi)于此。又有左右二衛(wèi),俱永樂中建。

神武中衛(wèi)亦在州治南。建文二年,燕王所置。又有定邊衛(wèi),在州治西南,則建文四年所置。

○興州后屯衛(wèi),在三河縣治西,永樂二年改建于此。又營州后屯衛(wèi),在縣治東南,亦永樂二年建。又武清衛(wèi),在武清縣治東,永樂四年建。梁城守御千戶所在寶坻縣東南百四十里。明建文二年,燕王于故梁城置。

霸州府南二百十里。東至天津衛(wèi)二百六十里,南至河間府二百里,西至保定府二百七十里。

春秋時燕地。秦屬上谷郡。漢屬勃海郡。后漢屬廣陽郡。晉屬章武國。后魏屬章武郡。隋初,屬瀛州。大業(yè)初,屬河間郡。唐初,屬幽州。天寶初,屬范陽郡。五代石晉時,入于契丹。周世宗收復,始置霸州,為重鎮(zhèn)。宋亦曰霸州治文安縣,郡名永清。金元仍舊明改治益津縣。明初以州治益津縣省入,仍曰霸州編戶三十一里,領縣三。今亦曰霸州。

州倚神京之重,控瀛海之阻,作固作屏,東西聯(lián)絡。周世宗收復關南,而河北之民得以稍安。宋修其制,增戍守,浚塘泊。白溝帶水,儼然天塹。爾時之霸州,無異漢之上郡、云中,唐之朔方、靈武。國家鎖鑰深嚴,州在畿輔間,實為堂奧,以內(nèi)然烽火易警,刁斗相聞,制勝出奇,利于形援。此輔車之勢,習坎之防,州似緩而實切也。

○益津廢縣今州治。唐為永清縣地,置益津關于此,后沒于契丹。五代周顯德六年,收復,因置霸州,治永清縣,關屬焉。宋以霸州治文安。金大定二十九年,始置益津縣,徙州治此。元亦為霸州治。明初,省!吨尽吩:州城相傳燕昭王所筑,宋將楊延朗增修。又州南關有古城址,相傳趙武靈王筑。皆傳訛也!冻且乜肌:州舊有土墉,蓋金元時所筑。明弘治中,始磚?北面。正德中,復修完三面。嘉靖十九年,增修。城周六里有奇。

信安城州東五十里。唐置淤口關,后沒于契丹。周世宗收復,置淤口寨。宋太平興國六年,置破虜軍。景德二年,改信安軍。金大定七年,降為信安縣,屬霸州。元光初,升為鎮(zhèn)安府。元府縣俱廢!吨尽吩:信安東三十里有狼滅城。又十里為忻城,宋將楊延朗屯兵拒契丹于此。

○平曲城,在州東三十里!跺居钣洝:漢景帝六年,隴西太守公孫渾邪封平曲侯,即此城也。《括地志》云:平曲城在瀛州文安縣北七十里!鹉鹕街菽鲜死。相傳以莫、金二姓居此而名。宋設莫金口寨于此,俗名口頭村。

○臺山,在州東三十里,舊為九河所經(jīng),臺基有三如鼎峙。又東南五里,有雁頭山,以鴻雁群集而名,宋時有雁頭寨。又南山在州東七十里,喬林修竹,周匝十數(shù)里,為州之勝。

○巨馬河舊在州北。宋界河也。自保定府雄縣流入。《志》云:巨馬河自盧溝河分流,經(jīng)固安縣,過州治北,東合白溝河。后徙流州治西,會霸水,至直沽入海。今霸水淤塞,巨馬、琉璃諸河復合流,經(jīng)州治北,東入東安、永清縣界。

○霸水,在州南三里,舊《志》云白溝河之支流也。自雄縣流入境東,會于巨馬河,州以此名。今堙廢。沙河在州南。又有唐河,與沙河合流而東。蓋九河之水,匯流于安州雄縣之界,溢而旁出者也。東經(jīng)文安縣界入海,其入海處呼為飛魚口!跺居钣洝分^之五渠水,又謂之長鳴水。《志》云:城西有瓦河水,亦流合于沙河。

○琉璃河,在州西北五十里,自良鄉(xiāng)縣合上流諸水,東南流入州界,會于拒馬河,至州東四十五里苑家口,洪濤彌望無際。或謂之夾河。今有苑家口巡司。又有通濟河,自苑家口達栲栲圈,以注于高橋淀。弘治中,作大橋于苑家口,既以障沖波,復以便行旅。永濟渠在州東!端沃尽:信安軍有永濟渠。咸平中,置緣邊塘濼。東起乾寧軍,西至永濟渠,合鵝巢淀、陳人淀、燕丹淀、大光淀、孟宗淀諸水,橫廣百二十里,縱三十里,或五十里。深丈余,或六尺。以為邊備。今皆廢。

高橋淀州東七十里。周。三十里,其西有栲栳圈,眾流所聚也。北入柳義河,東會堂兒淀!吨尽吩:州川原平衍,厥壤卑下,西北諸山之水,多匯于州境,然后東流出丁字沽,注白河以入于海。弘治中,筑河堤,起涿州東境,接固安,至州境之趙村務臨津水口,經(jīng)州南關,長三百余里,廣尋有二尺,趾倍之。崇丈有八尺,傍植榆、柳以為固。其間為水口一百六十有七,至文安縣之蘇家橋,大城縣之辛張口而止。今多崩壞。○益津關見上益津廢縣。五代周顯德六年,周主自乾寧軍獨流口溯流而西,至益津關,契丹將以城降。自是以西,水路漸隘,乃舍舟而進,至瓦橋關。是也。乾寧軍見河間府青縣,瓦橋關見保定府雄縣!鹩倏陉P,即廢信安縣。五代周顯德六年,取益津關,又取淤口關。王應麟以淤口為三關之一。鹿角寨州東南六十里。宋置鹿角等八寨,俱屬文安縣。元豐四年,割鹿角寨,隸信安軍。金廢。

○大良驛,在州東八十里。又州東南百二十里,有蘇家淺,亦往來孔道也。

文安縣州東南七十里,東南至河間府靜?h八十里。漢舊縣,屬勃?ぁ:鬂h屬河間國。晉屬章武國。后魏屬章武郡。隋屬瀛州。唐初因之。景云二年,改屬莫州。宋為霸州治。金大定中,徙州治益津,以縣屬焉。今城周八里,編戶三十四里。

○文安城縣東北三十里,漢置縣于此。今縣治乃三河口之豐利縣,當三河合流處。隋大業(yè)九年,煬帝征遼經(jīng)此,以其沖要,乃立縣治焉,亦屬瀛州。唐初因之。貞觀二年,徙文安縣治豐利,以豐利縣并入,而文安舊城遂廢。周世宗置霸州,發(fā)濱棣丁夫城其地。即今縣城也。廣陵城縣西北二十里,與保定縣接界。宋時聚糧于此,以守益津關!冻勤S洝:縣西一十七里,有古南北二盧蒲城!左傳》昭三年,齊侯放盧蒲?于此,營二城以居。后入燕境!鹨姿诳h南。自保定縣流入境,即沙河諸水下流也。《水經(jīng)注》:易水東至文安,與滹沱河合!跺居钣洝:滹沱河在縣西三十里,又東溢為趙淀!秷D經(jīng)》云:縣有狐貍淀,俗謂之掘鯉淀。今川原改易,滹沱經(jīng)縣東南,未嘗經(jīng)縣西也。

火燒淀縣東二十五里,廣四十余畝?h境有石溝、折河、急河三水,皆聚流于此,東入衛(wèi)河,達于直沽。《元志》:河間府境有黃龍淀,自鎖井口開鑿至文安縣玳?,通濼水,經(jīng)火燒淀,轉流入海。今堙廢。

水紋淀舊在縣西。宋起塘濼,東自信安軍永濟渠,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紋淀、得勝淀、下光淀、小蘭淀、李子淀、大蘭淀為一水,橫廣七十里,縱或十五里,或六里,其深六尺,廣七尺。尋廢。

○武平亭《括地志》云:在文安縣北七十二里。今名渭城。戰(zhàn)國時地屬趙!史記·趙世家》:惠文王二十一年,徙漳水武平西。二十六年,徙漳水武平東。蓋是時,漳水北入大河也。

○安平寨,在縣西北三十里。宋置,金廢!端沃尽:縣有劉家渦、刁魚、阿翁、雁頭、黎陽、喜渦等寨。政和三年,改劉家渦曰安平,阿翁曰仁孝,雁頭曰和寧,喜渦曰喜安。是也。

蘇家橋在縣東二十里,當往來之孔道。靖難初,燕王自固安縣渡拒馬河,駐師蘇家橋,即此。

大城縣州南百三十里。東南至河間府青縣八十里,西至河間府任丘縣九十里。漢為東平舒縣,屬勃?。以代郡有平舒縣,故曰東平舒。后漢屬河間國。晉為章武國治。后魏曰平舒,亦為章武郡治。隋初廢郡,縣屬瀛州。唐武德四年,縣屬景州。貞觀初,仍屬瀛州。五代時改為大城縣,改屬霸州。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二十三里。

○章武城縣南四十七里。漢置縣,屬勃海郡,在今滄州境。后魏正光中,析置西章武縣,屬章武郡,蓋治于此。高齊省入平舒縣。

○平陵城,在縣東北百里,漢武帝封蘇建為平陵侯,蓋邑于此!瘘S汊河縣東北八十里,其上源即易水也。自文安縣分流入縣境,又東北入武清縣之三角淀。

孝順洼在縣西。相傳唐太宗征遼,萬馬所飲而成。又縣北有麒麟洼,昔嘗產(chǎn)麟于此。

保定縣州南四十里,本涿州新鎮(zhèn)地。宋太平興國六年,置平戎軍。景德初,改保定軍。宣和七年,降為保定縣,屬莫州。金屬雄州!对尽:至元二年,省入益津縣。四年,復置,屬霸州。今城周三里,編戶六里。

○玉帶河在縣北。繞縣東南,入于磁河;蛟患窗运铝饕!端沃尽:緣邊塘濼,其一水東北起霸州莫金口,西南至保定軍父母寨,合糧料淀、回淀諸水,橫廣二十七里,縱八里,其深六尺,后廢。又云:初霸州至保定軍并塘岸水最淺,故延平、景德中,契丹南牧,每以霸州信安軍為歸路。

磁河在縣西!兑唤y(tǒng)志》:源自保定府安州,聚九河之水,至雄縣為瓦濟河,至保定縣為磁河,東南流入文安縣界!吨尽吩:縣東北自路疃村起,直抵西營、唐頭等村,計長四十里。其南為文安縣界,北則霸州也。議者謂決霸州之堤,以疏水性,而筑大堤于南,以衛(wèi)文安,則畿南十數(shù)州,皆可免于水患。

○桃花寨在縣北。《宋志》:保定軍舊有寨二,曰桃花,曰父母。政和三年,改父母曰安寧,而桃花仍舊。金皆廢。

涿州府西南百四十里。南至河間府二百七十里,西南至保定府一百九十里,東南至霸州一百二十里。古為涿鹿之野。春秋時為燕之涿邑。秦為上谷郡地。漢高分置涿郡治涿縣,后漢因之。三國魏改為范陽郡。晉為范陽國。后魏為范陽郡俱治涿縣,魏收《志》:永安三年,嘗移置平州于此。后齊、后周因之。隋初廢郡,屬幽州。大業(yè)初,改幽州為涿郡治薊。唐仍屬幽州。大歷四年,析置涿州幽州帥朱希彩表置,領范陽、歸義、固安三縣。五代晉入于契丹,仍曰涿州,亦為永泰軍。宋宣和四年,收復,改軍名曰威行亦為涿水郡。金仍為涿州。元初升涿州路。中統(tǒng)四年,復為涿州。國初因之,以州治范陽縣省入編戶四十六里,領縣一今仍為涿州。

州控西山之險,據(jù)上游之勢,北通上谷,俯視關南、督亢、膏腴、岐溝隘險。居庸、紫荊為之外障,大安、房山為之內(nèi)阻。漢置涿郡,形勝甲于河北。五代時,河東由此并燕。宋爭幽、薊,往往取道于涿州,以其地形四通也。自正統(tǒng)以來,四郊屢警,增兵置戍,恃為肘腋之地。

○范陽廢縣今州治。本燕之涿邑。漢置涿縣,為涿郡治。魏晉以后,范陽郡國皆治焉。后魏孝昌三年,上谷賊杜洛周南趣范陽,幽州刺史常景破之。隋廢范陽郡,縣屬幽州。唐武德七年,改涿縣曰范陽。寶應二年,史朝義敗走范陽縣,其將李懷仙遣兵拒守,朝義至,不得入。大歷四年,幽州帥朱希彩復奏置涿州于此,后因之。明初,廢縣入州!冻且乜肌:州城形如凹字,相傳漢初盧綰所筑舊址。明景泰初,增修。周九里有奇。

西鄉(xiāng)廢縣州西北二十里。漢縣,屬涿郡。后漢省;蛑^之都鄉(xiāng)城。又良鄉(xiāng)舊城,在州北四十里,漢置縣治此。五代時,始移今治。

○廢凜州,在州境。《唐志》:天寶初,置于范陽縣界,以處降胡!皙毬股街菸魇謇,下有鳴澤。漢元封四年,由回中北出朝那、蕭關,歷獨鹿、鳴澤,從西河還,即此。

○龍安山,在州西北五十里,時有云氣騰擾如龍,山蓋大房諸山之支隴也。

○涿水州北三十里。源出保安州之涿鹿山,經(jīng)山谷中,歷房山縣界,東南流至州北,又南合于挾河。

○胡良河,在州東北二十里。源出房山縣大安山東麓,流入州境,又南與挾河合流,入良鄉(xiāng)縣界,注于琉璃河!吨尽吩:琉璃河,即圣水也。自房山縣流經(jīng)州北,大房山之孔水入焉。石橋跨其上,形勢巨麗,亞于盧溝。

挾河州西北二十里!兑唤y(tǒng)志》:自房山縣流入州界,與胡良河合,入于琉璃河。一名挾活河。湯有光曰:涿水源從大同得勝堡虜?shù)亟缛?至老班溝,一入淶水縣,一入涿州,沙水俱活,東西不定,故謂之挾活水。又謂之圣水。經(jīng)督亢亭及州南一帶,至新城縣,皆是涿水下流。北魏刺史盧文偉修為陂,以資灌溉,民享其利。亦名巨馬河!端(jīng)注》:巨馬水經(jīng)督亢澤,北屈匯于桃水。督亢水又南,謂之白溝水。

范水在州南。自易州淶水縣流入境,下流合于巨馬河,范陽之名本此。又州境舊有桃水!端(jīng)注》:桃水出涿縣西南奇溝東八里大坎下,東北與洹水合,至涿縣東,與圣水合。今水流遷徙,非復舊跡矣。

北涉溝在州西北。自淶水縣流入,即故洹水也。又南涉溝,即故督亢水也。《一統(tǒng)志》:良鄉(xiāng)縣東有南涉溝、北涉溝。蓋謂州北故良鄉(xiāng)縣耳。

岐溝州西南四十里,亦曰奇溝,又為祁溝。唐末設關于此。晉王存勖天?十年,遣周德威出飛狐攻燕,與鎮(zhèn)定兵會于易水,進攻祁溝關,下之。遂圍涿州,守將以城降。胡氏曰:關在易州拒馬河之北,自關而西至易州六十里,由巨馬河而東至新城縣四十里。宋雍熙三年,曹彬、米信等與契丹將耶律休哥戰(zhàn)于岐溝關,敗績。彬等夜渡拒馬河,南趨易州,休哥領精兵追及,溺者不可勝計。宣和中,亦嘗設關于此,以備金。

督亢陂州東南十里,其地沃美,即燕太子丹使荊軻赍圖以獻秦者。劉向《別錄》云:督亢,燕膏腴之地也。北魏主詡時,幽州刺史裴延亻?案舊跡修督亢陂,溉田萬余頃。又北齊主高演初,平州刺史稽曄開督亢陂,置屯田,歲收稻粟四十萬石!独ǖ刂尽:督亢陂徑五十余里!跺居钣洝:陂在范陽故城,東南跨連涿州新城之界。

○岐溝關在州西南,據(jù)岐溝之險,以置關也。詳見上。

○駝羅口,在州東北。宋雍熙中,圍涿州,契丹主隆緒由駝羅口應援,即此。

范村在州西南。宋宣和四年,童貫伐遼至高陽關,遣種師道總東路兵趨白溝,辛興宗總西路兵趣范村。既而興宗至范村,為遼人所敗。

樓桑村州西南十五里。后漢末,劉先主所居。明建文時,燕王嘗屯兵于此。又南三里有酈亭,后魏酈道元所居,亦曰酈村。《志》云:州南二十五里有柳河村營,西南去保定府新城縣四十里。

督亢亭州東南十五里,以督亢陂而名。亭南有月池,廣三頃,其形如月。《史記正義》:方城縣有督亢亭。方城,今固安縣也。

房山縣州西北四十里。東至府城百二十里,西至保定府易州淶水縣八十里。本良鄉(xiāng)、宛平、范陽三縣地。金大定二十九年,始置萬寧縣,以奉山陵。明昌二年,改為奉先縣。元至元二十七年,改為房山縣,屬涿州。今城周三里,編戶十六里。

○大房山縣西十五里。境內(nèi)諸山,此山最為雄秀。古碑云:幽燕之奧室也。山下有圣水泉,西南有伏龍穴,一名龍城峪,湯泉出焉。又有孔水洞,在山之東北,今訛為云水洞。懸崖千尺,石竇如門,深不可測。《志》曰:山亦名大防山,亦曰大房嶺。五代梁貞明三年,契丹圍幽州,晉王存勖遣李嗣源等趣救,至易州,以步多騎少,不利平原,乃自易州北逾大房嶺,循澗而東。距幽州六十里,與契丹遇,契丹卻,晉兵翼而隨之。契丹行山上,晉兵行澗中,每至谷口,契丹輒邀之。嗣源等力戰(zhàn),敗契丹兵于山口,乃得出至幽州。金廢主亮貞元三年,以大房山靈峰寺為山陵,遷其太祖阿骨打、太宗吳乞買葬焉,故縣有萬寧之名。

般州山縣西南四十里,上有般州山寨。又西南十里為石經(jīng)山,山之東為石經(jīng)洞,沙門鏤石以傳其教,因名!吨尽吩:山峰巒秀,拔儼若天竺。

○谷積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峰巒突起如積谷然。下有三石洞,名曰三學,中可容數(shù)千人。大安山縣北八十里,山高險。薛居正曰:大安,幽州西名山也。唐天?末,幽州帥劉仁恭筑館居其上,曰:此山四面懸絕,可以少制眾,名曰大安館。其子守光遣兵攻之,獲仁恭以歸。又三峰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吨尽吩:有三峰并峙,高插云霄。○挾河出縣東南中浣谷,流入涿州界。又胡良河,亦自縣北流經(jīng)縣東,入涿州界。

圣水在縣西!端(jīng)注》:圣水出上谷郡西南谷中,東流經(jīng)大房嶺。或曰今大房山下圣水泉,即圣水之上源,其委流為琉璃河,經(jīng)涿州北,入良鄉(xiāng)縣界。又有龍泉河,出縣北大安山。廣陽水,出縣北三十里之公村,俱流入良鄉(xiāng)縣界。

杖引泉縣西南六十里。泉水涌出,匯而成溪流,經(jīng)涿州東南,入胡良河!瘘S山店口縣北三十里。又西六十里,曰大谷口。又三十里即淶水,縣北之乾河口也。

○孤山口,在縣南五十六里,涿易二州分路處!睹麆僦尽:縣南五十里,有上方寺,在兩崖間。鑿石為磴,攀?而上。絕頂有泉如斗,汩汩不窮,其寺曰斗泉寺。又有亂塔寺,山曰紅羅?,俱稱陡絕。

附見:

涿鹿衛(wèi)在州治西北,永樂七年建。又有涿鹿左衛(wèi),在州治西,永樂八年建。涿鹿中衛(wèi),在左衛(wèi)西,永樂十一年建。

昌平州府北九十里。東至薊州一百八十里,西至延慶州八十里,北至廢開平衛(wèi)七百七十里。

春秋時燕地。秦屬上谷郡,漢因之。后漢屬廣陽郡。晉屬燕國。后魏初屬燕郡。太和中,分屬燕州,尋又置昌平郡。東魏置東燕州及平昌郡。北齊因之。后周州郡俱廢,尋又置平昌郡。隋初郡廢,屬幽州。大業(yè)初,屬涿郡。唐亦屬幽州。石晉時入于契丹,屬析津府。金屬大興府。元屬大都路。明初屬北平府,永樂中屬順天府。正德元年,升為昌平州,旋罷。八年,復升為州編戶二十七里。領縣三。

州奠負居庸,處喉吭之間,司門戶之寄,京師大命,嘗系于此。雖古北有突入之虞,紫荊多旁窺之慮,而全軍據(jù)險,中權在握,不難于東西撲滅也。居庸一傾,則自關以南,皆戰(zhàn)場矣。于少保嘗言:居庸在京師,如洛陽之有成皋,西川之有劍閣。而昌平去關,不及一舍,往來應援,呼吸可通,宜高城固垣,頓宿重旅,特命大將駐此,以固肩背之防。此陸遜所云一有不虞,即當傾國爭之者也按:正統(tǒng)十四年,于謙嘗城昌平,以扼北寇突入之道。

○昌平廢縣今州治。本漢舊縣,屬上谷郡。后漢初,寇恂至昌平,襲殺邯鄲使者,奪其軍。又耿?走昌平,就其父況。建武中,盧芳入朝,南及昌平。是也。尋改屬廣陽郡。三國魏黃初中,拜田豫為烏桓校尉,持節(jié)并護鮮卑,屯昌平。晉仍為昌平縣,屬燕國。后魏廢入軍都縣。《括地志》:昌平縣故城在今昌平縣東南六十里。是也。東魏天平中,復置昌平縣于軍都縣界,屬平昌郡。后周因之。隋郡廢,縣屬幽州。唐亦曰昌平縣。武德中,徙突地稽部落于此。垂拱三年,突厥骨咄祿寇昌平,即此也。五代唐曰燕平縣,徙治曹村。又徙于白浮圖城,在今州西八里。自遼以后,皆治焉。明景泰初,筑永安城,徙長陵、獻陵、景陵三衛(wèi)于城內(nèi)。三年,縣亦遷治焉。正德八年,改為州治。萬歷元年,又于州城內(nèi)增筑新城,置裕陵、茂陵、泰陵、寧陵、永陵五衛(wèi)于城內(nèi)。十二陵衛(wèi)署皆在城中,各領左、右、中、前、后五千戶所。州城周十里有奇。

軍都城在州東。漢立縣于軍都山南。漢初,周勃屠渾都,即軍都矣。后移治于昌平縣東南,屬上谷郡。后漢屬廣陽郡。晉屬燕國。后魏復移治于縣東北二十里,仍屬燕郡。魏收《志》:天平中,東燕州治軍都城,尋省縣入昌平。今州東四十里有軍都村,亦曰故縣址。

○居庸城,在州西北。漢縣,屬上谷郡。關因以名。東漢至晉皆為上谷郡屬縣。后魏高齊因之。后周廢。

萬年城在州西南。東魏天平中,置萬年縣,屬平昌郡。隋開皇初,廢入昌平。

○廣武廢縣,在州西境。后魏武定初,置遍城郡,領沃野、廣武二縣,屬東燕州。蓋郡縣皆僑置。鞏華城在州東南二十里。其地本名沙河店。永樂中,建行宮于此。正統(tǒng)時,為水所圮。嘉靖十六年,車駕駐沙河。嚴嵩議以春秋謁陵,此為南北適中之處,且居庸、白羊近在西北,邊防尤切,宜修復行宮,筑城環(huán)之。十七年,始于沙河店之東建行宮。十九年,城之,周四里,有四門,置軍戍守。亦曰鞏華臺。

○天壽山在州北十八里。本名黃土山,即軍都諸山之岡阜。《志》云:山脈自西山蜿蜒而來,群峰連亙,流泉環(huán)繞。明永樂五年,卜建山陵時幸此,因賜今名。歷朝陵寢皆奠焉。今州東北十五里曰玉帶山。又五里曰筆架山,三峰并列,迥出云表。中峰之下,太宗玄宮奠焉,所謂長陵也。諸陵自東西兩峰而外,或各名一山,皆以天壽統(tǒng)之。州南四里曰鳳凰山,至城西北紅門凡十里。兩山并峙,連翩如鳳翥。州西北五里曰虎峪山。又西三里曰大虎峪山,巍峨若虎踞。又十里曰照壁山,方如屏障。州東北七里有平臺山,水中間小山也。山圓秀,成祖嘗駐蹕焉。嘉靖十五年,作圣跡亭于山上。十七年臨幸,祀成祖于亭中。當口又有小山,曰影山,遠望之其影先見,是為東山口。州西有小金山,為西山口。其南有小紅門,距州西門八里。又西北十里曰德勝口。其西三里為溝,溝巖有上中下三巖,土人呼為石梯,深險可避兵。此皆寢園諸山之護翼也。其間水流環(huán)通,自諸山口分入,匯為一流,出東山口,入鞏華城東北之沙河。又自紅門而西北四里為翠屏山,下出泉九穴,潴而為池,名九龍池。紅門之東北四里曰仙人洞,深?無際。南自鳳凰山,西至居庸關,東至蘇家口,北至黃花鎮(zhèn),皆禁樵牧,林樹森列。正統(tǒng)十四年,乜先入犯,焚毀陵園,于謙遣軍分屯天壽山。弘治十三年,火篩自大同深入,亦遣大臣守衛(wèi)天壽山。嘉靖二十九年,虜俺答犯州東門,官軍潛伏林內(nèi),奮出擊,卻之。蓋控御要地矣!渡剿洝:天壽山環(huán)山凡十口。自州西門而北八里為大紅門,門東三里曰中山口,又東北六里曰東山口,距州東門八里有松園,方廣數(shù)里。又北而西十里,曰老君堂口,旁有老君堂,因名。又西十五里曰賢莊口。又西三里曰灰?guī)X口,官軍駐守于此。又西十二里曰錐石口。三口并有垣,有水門。崇禎九年,昌平之陷,自此入也。又南十二里曰雁子口。又西南三里曰德勝口,距九龍池四里,有垣,有水門。又東南十里曰西山口,距州西門八里。又東二里曰榨子口,距大紅門三里。凡口皆有垣陵,后通黃花城,自老君堂口至黃花城四十里。嘉靖十六年,命塞天壽山東西通黃花鎮(zhèn)路口。是也。又云:獻陵在天壽山西峰下,距長陵西少北一里。景陵在天壽山東峰下,距長陵東少北一里半。裕陵在石門山,東距獻陵三里。茂陵在聚寶山,東至裕陵一里。泰陵在史家山,東南距茂陵二里。康陵在金嶺山東北,距泰陵二里。永陵在十八道嶺,嘉靖十五年,改名陽翠嶺,西北距長陵三里。昭陵在大峪山,東北距長陵四里。定陵亦在大峪山,南距昭陵一里。慶陵在天壽山西峰之右,東南距獻陵一里。德陵在檀子峪,西南距永陵一里。德陵東南有饅頭山、九龍池,南行三里為蘇山。又南為銀錢山,又南為岙兒峪,又南即鹿馬山矣。又景皇帝陵,則別葬于金山。軍都山州西北二十里,層巒疊嶂,奇險天開。太行第八陘曰軍都,即此山也。后漢永平中,胡騎經(jīng)軍都,耿舒襲破其眾,斬匈奴兩王。其后,盧植嘗隱居于此。晉建興中,段匹?欲擁其眾,徙保上谷,阻軍都之險。是也。亦曰居庸山。又有積粟山,在州西二十里,與軍都山峰巒相屬。白浮山州東南十里。上有二龍?zhí)?流經(jīng)白浮村為白浮堰!吨尽吩:白浮堰在州東南十五里,起白浮村,至府西北三十五里之青龍橋,延袤五十余里。元至元中,郭守敬引白浮山諸水西折而南,經(jīng)府西三十里之甕山泊,流入積水潭,以通漕運,因筑此堰,以障雙塔、神山、榆河諸水。其后山水決溢不時,歲常修治。又致和元年,燕帖木兒與上都兵戰(zhàn)于白浮之野,敗之,既又敗之于白浮之西,又追敗之于昌平北。銀山州東北六十里。峰巒高峻,冰雪層積,色白如銀,因名。麓有石崖,皆成黑色,謂之銀山鐵壁。頂為中峰,石梯而上,約五六里,迥出云霄。又神嶺山,在州東北三十二里,山高百余丈,下有龍?zhí)?流入白浮堰,所謂神山泉也。又州東南三十八里有湯山,下有湯泉。又有湯峪山,在州西北二十五里,溫泉出焉。

駐蹕山州西南二十五里。其山綿亙而北,凡二十里。石皆壁立,正北有石梯,可登陟。金主?嘗游此,因名。又狼山,在州西北四十里,其東北有古陽夏川。或曰山亦名昆山。元致和初,燕帖木兒敗上都兵于白浮之野,上都兵走昆山,收集散亡復戰(zhàn),又敗走昌平北。

○幽都山,《志》云:山在州西北,古幽州以此名。《通典》以為山在北荒也。

○榆河在州南二十里。一名濕余河。《水經(jīng)注》:源出居庸關,南流出關,謂之下口。水伏流十余里,發(fā)為濕余潭!吨尽吩:濕余河源出軍都山,至舊縣西而伏,又南復出謂之榆河。其發(fā)處為月兒灣;蛎麥赜芎,即濕余之訛也。今上流已涸,其下流為沙河,入宛平縣北境,經(jīng)順義縣,會于白河。元致和元年,燕帖木兒御遼東之師,次于三河,聞上都兵入居庸,乃還軍次榆河,既而戰(zhàn)于榆河之北,敗之。追奔至紅橋,據(jù)之以拒上都之兵。紅橋,在州西南十二里,橋亡而名尚存。官河州西南二十里。源出一畝泉,分為二流。一曰官河,流入宛平縣,合高梁河。一曰雙塔河,在州西南三十里,經(jīng)雙塔店入榆河。《志》云:一畝泉在州西南新屯,廣一畝許,因名。又清河,源亦出一畝泉,流入宛平縣界,其下流皆匯于沙河。黃花鎮(zhèn)川河州東北三十五里。源出塞外,自二道關流入黃花鎮(zhèn)口,經(jīng)州境,歷勃海所,至懷柔、順義縣界入白河。俗謂之九度河,以河流九曲也。又芹城水,在州東北四十里!端(jīng)注》:芹城水出北山,南經(jīng)芹城,東南注濕余水!吨尽吩:芹城在州東三十里,有橋,橋下即芹城水。今為戍守處。其水西南流至藺溝,入榆河。杜佑曰:芹城在順州西南五里,今順義縣,故順州也。似誤。

高梁河在州西!端(jīng)注》云并州黃河之別源也。經(jīng)州西南三十里之沙澗泉,又東南徑高梁店入都城。又有清泉水,在州北三十里。諺云:高梁無上源,清泉無下尾。蓋以高梁憑藉眾流,而清泉分流散漫故也。

虎眼泉在州西八里舊城下。一作馬眼泉。流經(jīng)州東南豐善村,入榆河!逗愉羁肌:大通河出白浮村神山諸泉,過雙塔、榆河,會一畝泉、虎眼泉,至府城西會玉泉。是也。

○居庸關在州西北二十四里!吨尽吩:州西北二十四里為居庸關南口,有城,南北二門。自南口而上,兩山之間一水流焉。道出其上,十五里為關城,跨水筑之,亦有南北二門,又有水門。宣德三年,命修居庸關城及水門者也。又八里為上關,有小城,南北二門。又七里為彈琴峽,水流石罅,聲若彈琴。又七里為青龍橋,道東有小堡。又三里即延慶州之八達嶺矣。嶺上有城,南北二門,元人以此為居庸北口。又南口而東六里有龍虎臺,臺廣二里,袤三里,與積粟山相峙,如龍蟠虎踞狀。元時往來上都,每駐于此。明太宗北征,屢駐蹕焉。宣宗、英宗亦嘗駐此!渡剿洝:州西十八里至龍虎臺,又西六里即居庸關。是也。余詳見重險居庸。

黃花鎮(zhèn)州北八十里有城,元置千戶所于此。當居庸、古北二關之中,北連四海治,擁護陵寢,為京師后戶。城西有垣,一重曰頭道關,二重曰二道關。關之西南一里,曰撞道口堡。又西為鷂子峪堡、西水峪堡,堡西即八達嶺也。《志》云:鎮(zhèn)西三十七里曰棗陽寨,又西三十里為灰?guī)X口,又西十八里曰雁門口,又西五里曰德勝口,又西三十七里則居庸關也。自鎮(zhèn)而西,凡十一口至居庸,而灰?guī)X口極為沖要。

白楊口州西北四十里。距居庸南口二十里,亦曰白羊。元置白羊千戶所于此。今有城,調(diào)官軍戍守。西南又有小城,曰白羊新城,南北沖要處也。正統(tǒng)九年,乜先由此入犯。弘治十一年,火篩自大同深入,京師戒嚴。分遣大臣守潮河川、天壽山、居庸、紫荊、倒馬、白楊諸關隘。正德十一年,寇犯白楊口。嘉靖二十九年,寇由古北口突犯京師,欲奪白楊口北出,不果。又西北四十余里曰長峪城,其西小城,亦曰長峪新城。又西二十里,曰橫嶺口城,亦為守御要地。嘉靖中,寇自古北入犯,從橫嶺逸出,即此。今亦名龍嶺口?谖鞫,有鎮(zhèn)邊城!吨尽吩:城在長峪西北四十里,三門。正德中,設鎮(zhèn)邊守御千戶所,后益增兵戍守。自此西南二十五里,至橫中山,即紫荊關所轄沿河口界。又自白楊東至居庸,凡七口。由白楊而南至良鄉(xiāng)縣天津關,凡二十七關口。

蘇家口在縣東北八十里。嘉靖中,許論言:渤海所當山陵之北,其間有蘇家口,實為扼塞之地。自此直抵通州張家灣,凡百十里。由張家灣至通州北塞籬村四十里,有白河,水深沒馬,可據(jù)為守。惟塞籬村至蘇家口七十里,地形平漫,至為賊沖。若密筑敵臺,界之以墻,使京師有重關之險,策之得也。從之。又慕田峪堡,在州東北百有五里,其西南有慕田峪城,設官軍戍守。萬歷初,移勃海所于慕田峪關。是也。城西有賈兒峪堡、田仙峪堡。城東為?連口,與密云縣石塘嶺關接界。唐家?guī)X店州西南四十里。明永樂中,車駕北征,嘗駐于此。宣德九年、正統(tǒng)十四年,亦嘗駐焉。《明史》:太宗北征,徐行則次唐家?guī)X,疾行則一日而至榆林。是也。又有榆河驛,在唐家?guī)X北五里,舊置驛于此。嘉靖三十六年,改設于新城內(nèi),榆林驛見懷來衛(wèi)。

○皇后店,在州西南三十二里。元至正二十四年,孛羅帖木兒自大同遣其黨禿堅帖木兒犯闕,入居庸。太子遣兵逆戰(zhàn)于皇后店,潰還。禿堅兵至清河列營,尋入京城。

順義縣州東南九十里。西南至府城六十里,東南至三河縣九十里,東北至密云縣七十里。本漢狐奴縣地。北齊始置歸德縣,屬燕郡。后周廢。唐開元中,始移燕州于此,仍置遼西縣,為州治。天寶初,曰歸德郡。乾元初,改為順州。遼仍曰順州,亦曰歸化軍。宋宣和四年,復賜郡名曰順興。金亦曰順州。元因之。明初改置順義縣,屬順天府。正德八年,始改今屬。城周四里,編戶二十七里。

○遼西廢縣今縣治!杜f唐志》:隋遼西郡統(tǒng)遼西、懷遠、瀘河三縣。唐初改為燕州,廢瀘河縣。武德六年,自營州南遷,寄治幽州城內(nèi)。貞觀初,省懷遠縣。開元二十五年,移治所于幽州北桃谷山,去州九十里,仍置遼西縣為州治。五代梁乾化三年,晉將周德威攻燕,拔順州,即此。遼廢縣,而州如故。

狐奴城在縣東北。漢縣,屬漁陽郡。后漢因之。張堪為漁陽太守,于狐奴開稻田八千余頃。是也。晉仍為狐奴縣,屬燕國。后魏廢;蛟缓襞接泻,即故縣云。

○呼奴山縣東北二十五里。亦名狐奴山。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