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能觀照的智,就是般若;被智所觀照的境,就是無明

  觀心一法,是修心的要務,一切大乘經典所說的,處處不離般若,正是處處不離觀照。由于我們平時不能一念回光來返照自性,終于使妄念象脫韁之馬一般,奔馳不!,F(xiàn)在我們用自性來照于自心,是伐木斷根的根本辦法。所以《涅槃經》說:“能觀心性,名為上定”!洞蟪诵牡赜^經》也說:“若能修習深妙觀,惑業(yè)苦果無由起。”觀心的方法,初下手時,是要隨時隨地放下一切妄想雜念,是、非、善惡都不思量,直下細細靜看自己當下的心念。這時但見念頭忽來忽去,幻生幻滅,切不可分別執(zhí)著,也不可隨它流浪,又不可著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無可遣除的。我們只要平心靜氣地細細看察,妄念被自心所照,當下便能湛寂不動,以至自然化于無形。但在初觀的時候,往往易于忘記,所以必須多練,每日至少須起觀數(shù)十次,自可逐步純熟。觀至中途往往一念起后,力量甚大,有盤桓三四日不去的情況,正是習氣種子在內翻動。這時我只一味觀照,不去管它,毅力堅強,埋頭忍受,用“不取不舍”的辦法。用功久久,就會覺得妄念不流,心地空凈,寂照同時、靈光獨耀。

  這種觀心的道理,簡要的說來,能觀照的智,就是般若,被智所觀照的境,就是無明;但無明原是依于真如而起,所以觀無明妄心,就是觀自性清凈心。這樣以般若熏于無明,正象以日光照于堅冰,照得時間久了,沒有不分分融泮而消歸于自性的。又觀照般若是始覺,實相般若是本覺,由回光返照的始覺,逐步息妄顯真,觀力愈強,定力愈足,定慧互資,則始本合一,如珠吐光,還照珠體,諸妄既息,寂照現(xiàn)前。這正是《圓覺經》所說:“圓照清凈覺相”的辦法。所以觀心一門,《大乘心地觀經》說是“入如來地頓悟法門”。

  其次,關于止觀法門,當然是以天臺的圓頓止觀,系緣法界(止),一念法界(觀),初后不二,行解俱頓,為盡善盡美。因此,我想來扼要介紹一下關于臺宗一心三觀的初步修法!赌υX止觀》開所觀之境,共有十種,在十境中,先揀定陰入境中的第六意識為所觀之境,因為第六意識是我們的妄想,日常現(xiàn)前,為生死的根本,所以必須從第六意識下手觀起。此外,立能觀的方法有十乘,在十乘中,以觀不思議性德最為圓妙,這性德有即空、即假、即中的三方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空寂,叫做真諦;自性應用無盡,具足妙假,叫做俗諦;自性即空即假,而又非空非假,叫做中諦。這三諦,實際上就是一諦,一諦就是三諦,是自性一物的三面,圓融而不可分離。在這三諦圓融的自性中,自然具足百界千如的三千諸法,這三千諸法,包括盡了世間出世間的心物、因果、性相、體用等等一切諸法在內。我們日常一念之間,三千諸法,同時具足,既不是本無今有,也不是前后縱橫,而是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議,F(xiàn)在下手修觀。就在這性德不思議境上,起空假中的三觀之修,用橫豎四句推理檢點這性具三千的道理。所謂橫四句就是推檢這性具的三千諸法,究竟是我主觀的自心所具備的呢?還是客觀的諸緣所具備?是心緣和合而具備的呢?還是無因自然而具備?若說是自心所具備,自心的生起,必有待于外緣,這樣,心尚不可得,怎能具備這三千諸法?

  若說諸緣能具諸法,那末諸緣本來與我無涉,怎能具有這三千諸法?若說是心緣和合而有,心緣還沒有和合前,既各各都不具有,和合時又怎能真有所具?若說無因自然而有,無因就等于空無,既空無又怎能具足諸法?這樣用上列四句來推檢,來挖根,就可知一法尚不可得,怎么會有三千諸法呢?所以《中論》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在推檢過程中,如果有一句相應,就能使六識妄想入于空寂,那時可不必再用其他各句;若不能入寂,可再用各句一一推檢,乃至用豎四句(就是一念心滅生三千法呢?還是一念心不滅生三千法?是一念心亦滅亦不滅生三千法呢?還是一念心非滅非不滅生三千法?)及亦橫亦豎、非橫非豎等句推檢,必使妄想入于空寂為止。若果能一念澄澈,當下湛湛寂寂,萬念俱空,這叫做一空一切空的不思議空觀,照于不思議的真諦境。恰當空空寂寂時,便頓了自性中原本具足的一切諸法,并不象木石般冥頑不靈,所以能妙用無盡,法法全彰,這叫做一假一切假的不思議假觀,照于不思議的俗諦境。又正當諸法宛然時,即照而寂,卻當體全空,即寂而照,卻法法具備,這樣非空非假,即空即假,這叫做一中一切中的不思議中觀,照于不思議的中諦境。

  但以上所說,由圓具三諦的本性,起圓具三觀的妙修,所說似有次第,實際上并無先后,行起解絕,唯寂唯照。假使能驀直照去,則圓融三觀,一時現(xiàn)前。能觀的心與所觀的境相冥合,則破見思、塵沙、無明的三惑,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的三智,而成般若、解脫,法身的三德。那時自性體、相、用的三諦妙理,就全體顯現(xiàn);⑾髱熣f:“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即是中,忘照何曾有先后,一心融絕了無蹤”。所以叫做不思議的妙觀。假使觀這識陰等境不能悟入,可再用能觀的十種法,歷其余所觀的九種境,一一觀之,就是所謂“即境觀心”。讀者欲知詳細,可研閱《摩訶止觀》十卷。以上所述兩種觀法,下手方法雖有不同,究竟理趣,殊無二致,學者可隨性之相近,擇一專修。不過《摩何止觀》廣博深細,初學和事忙的人,恐怕難以下手,那末不如修第一種觀法,較為簡切了當。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