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骨舍利 > 舍利塔 >

西安仙游寺舍利的介紹

西安仙游寺舍利
  公元1998年10月20日17時17分(農歷九月初一),仙游寺法王塔地宮內出土的鎏金銅棺在考古工作者艱苦努力下,終于啟開封蓋,10枚晶瑩剔透的舍利子在眾目注視下顯露寶相。棺中琉璃瓶內存放著國內首次發(fā)現(xiàn)的10粒隋代舍利子。
 
  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欄目作了現(xiàn)場報道,消息似春風被野,頓時傳遍了海內外。
 
  陜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韓偉說,據(jù)史籍記載,隋文帝楊堅自小養(yǎng)育在馮翊般若寺,長大后返回楊家時,女尼智仙交給他一袋舍利子共31粒。公元601年,他詔令全國31州建舍利塔分別供奉,同時入塔,包括西安仙游寺法王塔。如今其它30座塔及舍利子情況不明。這次發(fā)現(xiàn)為國內隋代舍利子的首次發(fā)現(xiàn)仙游寺法王塔位于西安市周至縣城之南15公里的黑河之濱終南山麓,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由于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的興建,經(jīng)國務院批準,將它整體拆除遷建至2.8公里外的金盆湖畔。
 
  仙游寺法王塔地宮于10月7日發(fā)現(xiàn)。開啟后發(fā)現(xiàn)內有雙面刻紋石碑一塊、石函一具,打開函蓋,見內藏鎏金銅棺一座。
 
  10月17日,考古工作者從地宮藏存的石函內取出鎏金銅棺,由于銹結太重一時卻難以打開。此后考古人員一直為啟開此棺費盡心機。昨日上午,考古人員又繼續(xù)努力,在清除銹垢的同時,采取科學方法對銅棺蓋銜接處進行技術處理。在長達四五個小時的處理之后, 17時17分棺蓋終于在考古人員輕緩揭動下慢慢開啟,露出了內中黃綠白褐雜色相摻的裝填物。其中一團絲織品藏在棺中間,兩端充塞著白色的結塊狀物質,據(jù)考古人員說這是防腐品。之后,考古人員細心揭剝開那團絲織品,最終剝出一個淡綠色琉璃瓶。此瓶為直頸粗腹,高約4.6厘米,瓶口外徑約1.3厘米、內徑約0.8厘米,瓶腹外徑約2.7厘米。瓶體玲瓏剔透、碧色朦隴,似有異域風韻。用手電在瓶身照射,瓶內壁粘附著一團珠狀顆粒?脊湃藛T用棉簽小心地將其撥出,托盤內出現(xiàn)了10枚狀如米粒、形體稍小、晶瑩光潔、質地堅硬的舍利子。至此,神秘石函內所藏寶物已全部展露于世。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西安城西南周至縣馬召鎮(zhèn)黑水峪口。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建"仙游宮"。隋仁壽元年(601),楊堅為了安置佛舍利,于十月十五日命人送佛舍利至仙游宮建塔安置,改稱仙游寺。唐大中年間(847~859),擴為三寺,今存二寺。位于黑河南岸的仍稱仙游寺,后經(jīng)歷代重修,現(xiàn)存正殿5間。殿西北有法王塔。塔7層,高35米。塔底層8.7米見方,塔身各層南面有券門,塔身逐層收分減高,疊澀出檐,形制屬密檐式塔。1998年10月,因修建黑河水利工程,法王塔被拆遷。拆遷時,在塔的二、三層間發(fā)現(xiàn)3枚舍利,后又在地宮中發(fā)現(xiàn)10枚舍利和石碑。碑文記載建塔年月。仙游寺自古就是游覽勝地。白居易任周至縣尉時,在這里寫下了《長恨歌》,成為千古絕唱。?
 
  仙游寺法王塔座落于中國西北部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境內的終南山山麓,是一座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的磚質佛塔。
 
  仙游寺始建于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9年)。仁壽元年(公元601年),隋文帝楊堅為安葬佛舍利在仙游寺的西北側修建了舍利塔,即現(xiàn)在的法王塔。法王塔是一座早期磚仿木樓閣式密檐塔,塔高30米,基礎9米見方,共7級。塔身每層均以磚砌出疊澀塔檐,每層的正面還開有塔門。整個造型極為古樸、莊嚴。1998年,在塔身的搬遷過程中意外發(fā)現(xiàn)了地宮,出土有雙面刻紋石碑一塊、石函一具。石函內藏有鎏金銅棺1具,棺內有一精美的琉璃瓶,瓶中存有舍利子10顆。
 
  仙游寺法王塔中國現(xiàn)存的唯一一座隋代磚塔,對研究隋代佛塔建筑以及佛教發(fā)展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