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心情也需要“放假”

  \

  有時候,就有那么一些時候,或是見了某個人,或是因為聽了某首歌,或是因為看到某個畫面,亦或者,不因為什么,情緒忽然間就落下來,前一秒斗志昂揚,后一秒變得毫無意義。

  生活中,就有那么一種人,總是在抱怨,干不完的工作、忙不完的應酬、操不完的心,等電梯等得心急如焚,堵車堵得心生怨念,趕任務趕的焦頭爛額,總覺得每天過的很“悲催”,每個月總有那么十幾天不想上班,情緒就像吹氣球,不滿和煩躁在心里攢久了,就會在不適當?shù)臅r候傷人傷已。如果一個人過度消耗自己的體力或心力,本身就是自我虐待。

  海洋中,章魚的體重可以達到30公斤,就是這樣一個大家伙,身體卻非常柔軟。因為它沒有脊椎,可以穿過一個銀幣大小的洞。章魚是海洋里最可怕的生物之一。但是漁民有辦法制服它。他們把瓶子用繩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魚見到小瓶,爭先爭先恐后往里鉆,不論瓶子口有多窄。無往不勝的章魚,便成了“囚徒”。

  是什么囚禁了它們,是章魚自己,它們向著最狹窄的路越走越遠,不管這是一條多么艱難的路,即便是個死胡同。

  奮斗與追求、責任與擔當,確實是生活的主旋律,但為了讓日子在張弛起伏中多姿多彩,加一二閑筆,卻也實在重要。

  《世說新語》中的王子猷,晚上冒風頂雪,坐船搖櫓,著急慌忙趕去看朋友,天亮時到了人家家門前,卻門都沒敲就返程了。別人疑惑,他解釋說“盡興了”,不必非得進人家家門。

  日常中,很多的情緒,很多的心事,大多是不如已意,患得患失。得到了怕“擔不起”;失去了怕“傷不起”。之所以掉進憂傷里,不是夸大了某個人的好,就是夸大了某件事的糟。一輩子的盟約,總是在我們最想擁有的時候許下的,那個時候,我們是真的這樣想。然而,歲月會讓你知道,一輩子的心愿,真的只是個心愿。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他計較的少。多是負擔,是另一種失去;少非不足,而是另一種多余。

  大幸福是偉人創(chuàng)造的,小幸福由自己完成,多一點歡笑化解自己的煩惱;多一點寬容諒解自己的不足;多一點樂觀面對做人的難處。

  有一首《去煩歌》說的好:活在人世間,人人都說煩。出則忙事業(yè),入則思三餐。冒尖遭人妒,窩囊被人嫌。權(quán)大惡夢多,無權(quán)辦事難。錢多畏盜賊,錢少受貧寒。坎坷人生路,何時走得完。煩必傷身體,無端蝕本錢。人生幾多時,也就百十年。煩事天天有,貴在心放寬。世間許多事,誰人能做完。青山依舊在,誰見故人還。

  人生在世,無非是把想不通的事情想通,把必須要邁的坎邁過,把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放下。世態(tài)炎涼,無需迎合,人情冷暖,勿去在意。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外。

  所謂智慧,就是把不該看重的東西看輕一點,把不該看輕的東西看重一點。

  心情不好時,給自己放個“情緒假”。見想見的人,做想做的事,趁陽光正好,微風不噪;趁繁花正開,光陰正好。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