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自己的人生從改變心態(tài)做起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失敗等不如意的事情時,許多人習慣抱怨社會不公和命運不佳,認為是社會有問題、同事有問題、單位領導有問題,把自己的失敗歸咎同學、朋友、老師等外在因素。為自己的失敗找一個堂而皇之的借口:假如我有錢……假如我從小就……假如我早一點……假如我現在是30歲……假如……
生活的失敗者總習慣于從他人或社會身上找原因。結果呢?在他的周圍,每時每刻都在誕生成功的人、快樂的人,他對此卻視而不見。
古往今來有成就的人,他們都是在改造自己中尋找成功的方法。美國曾經對41萬個百萬富翁做過調查,98%以上的百萬富翁,年齡超過50歲,他們的財富都是連續(xù)二三十年里每周七天埋頭于自己的工作而獲得的。每周工作七天,意味著天天都在努力,從沒有放松、放任、放縱自己。再看看一事無成的人,又有哪一個不是在怨天尤人中尋找失敗的托詞呢?
生活中,那些成功、快樂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干一行愛一行。因為他們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生活中的失敗者,則是干一行怨一行,認為倒霉的事總讓自己攤上了,抱怨命運不好,抱怨社會不公。
下崗女工王兆蘭的故事,進一步印證了這一原理。
王兆蘭原是北京一家工廠的擋車工,她從工廠下崗后,沒有去抱怨命運,而是實實在在地去做自己能夠勝任的工作——北京貴賓樓飯店洗手間的保潔員。因為,此時她為找到這份工作而高興,覺得自己能勝任的工作就是保潔員。保潔工作對保潔員的要求極為嚴格,八小時工作時間內要不停地擦拭、清掃。一天下來,疲憊不堪,飯都不想吃,只想休息。時間不長,和她一起來的8個姐妹都承受不了保潔工作的勞苦而辭職了。家里人勸王兆蘭不要受罪了。她想:作為一名下崗女工,沒有其他技能,選擇工作的機會不多,干一行就要愛一行,干一行就要把它干好。由于她工作認真,得到領導和客人的好評,她由保潔員調到商品部當銷售員。為了適應新的工作,她努力學習商品知識、銷售技巧、商業(yè)英語,并熱心對待每一位顧客,銷售額逐月上升,多次受到領導的獎勵。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王兆蘭工作的場所要停業(yè)裝修半年,她又一次下崗。她在待業(yè)的日子里,看到一家茶店招聘服務員的廣告。但招聘的條件很高,年齡要求18~25歲,要懂英語,還要了解中國茶文化。王兆蘭前去應聘,軟磨硬泡,并極力陳述自己年齡大的優(yōu)勢和好處。最后,老板帶著疑慮收下了她。
為了學會泡茶,她反復操作,手上燙出了大泡;為了分辨不同的茶葉性狀,品質和口味,她反復試泡試喝,有時喝得心發(fā)慌,睡不著覺。有的客人來了一次,第二次不來了,她就反思自己哪點沒有做好。很快,她掌握了茶葉和茶藝的基本知識。學會了一套推銷茶葉的技巧,上崗兩個月就被老板提升為店長。
在茶葉店的兩年時間,她不斷地以提升自己為出發(fā)點。王兆蘭參加了第四次茶文化展和第六屆國際西湖北京茶會。她的八仙茶獲此次茶會茶藝表演一等獎。幾年后,王兆蘭與人合伙開辦了聚福隆茶莊,她由一名將近不惑之年的下崗女工,本著“少抱怨他人和社會,多改造自己”的人生理念,終于成為招收下崗女工的企業(yè)老板。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下崗待業(yè)、臥病不起、考試落榜、婚姻失敗等逆境挫折。在這種種挫折面前,大多數人都抱有一個自己少付出、多獲得的畸形心理,結果當這種總企望多獲取的心理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去抱怨命運、抱怨家庭、抱怨他人,抱怨政府,抱怨社會。一個人抱怨機會的時候,機會也正從他身邊溜走了。成功來自辛勤的耕耘,成功更來自改造自己和定位自己。市場經濟有那么多行業(yè),找對位置,準確定位,總會有適合自己的工作,適合自己的活法。
孫中山說:“人生以付出為目的。”當你的心態(tài)以“天下為公”時,就有了無愧于世人或自己的內心快樂感覺,也就開始了你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的旅程,你也就會成為一個在創(chuàng)造中收獲社會的尊重和認可人,你就是一個成功的人。
與其在抱怨中失去機會,不如在改造自己中練就本領。
“遇到障礙我會詛咒,然后搬個梯子爬過去。”這是美國黑人億萬富翁約翰遜的一句格言。
是的,人生中不可能沒有挫折,沒有阻礙,關鍵是你如何對待挫折、對待阻礙。“搬個梯子爬過去”,你就可能成功。沒完沒了地抱怨、詛咒,你就只能被擋在成功群體之外。
抱怨別人,到頭來失去機遇的責任全在自己。
人有多大的胸懷,就有多大的事業(yè)。虛懷若谷,寬容大度,才是仁愛之心的表現。《圣經》上說:你要別人怎樣待你,你就該怎樣對待別人。
改造社會之前,最先要實現的是改變自己,而改變自己之前,最迫切的是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因為每個人無法選擇命運,也無法主控生存環(huán)境,但可以主控自己的心態(tài),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即駕馭自己的人生。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佛學常識]什么是空想
- [佛經名句]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佛學常識]什么是般若?
- [佛學常識]什么是十力
- [佛學常識]虛空藏菩薩的形象如何
- [佛學常識]阿彌陀佛掌中蓮臺有何象征含義
- [佛學常識]什么是文字禪?
- [佛學常識]佛為阿那律說八大人覺的內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隨塵,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師]學佛一定要經過佛學院的教育嗎?
- [在家修行]佛說的這七種布施,不用花錢就能做到
- [佛與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上有什么根據?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