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到底隨的什么緣
學佛的同修,有一句口頭語,就是‘隨緣’。大家都常說隨緣、隨緣,到底隨的什么緣呢?原來隨緣二字,具足應該說是‘隨順因緣’。因緣二字,在佛經是非常深奧的名詞,是要解釋因緣二字,就要從佛陀在菩提樹下修行證道說起。佛陀在菩提樹下睹明星而證道,他所證的道就是‘緣起’。緣起,具足說就是‘因緣和合生起’。
佛陀住世時代,印度傳統(tǒng)的宗教是婆羅門教,婆門教的理論,說世間萬物是大梵天所創(chuàng)造的。就像現在天主教、基督教所說的,‘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一樣(這叫做神意論)。同時還有一些反傳統(tǒng)的沙門集團,如六師外道等,他們則說,萬法的生起,沒有什道理,全是偶然生成的(這叫做偶然論)。佛陀認為這兩者都不合理,他在菩提樹下入定沉思,證悟到萬法的生起,不是神造,不是偶然,而是‘緣起’——因緣和合而生起。
什么是緣起呢?《阿含經》中給緣起下的定義是:‘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意思是說:宇宙之間,沒有獨立存在的事物,全是許多因素條件、彼此間關系的生起與存在。任何事物,全是互相依賴、互相支持而生起存在的。其中若欠缺某一些因素條件,這一法就不會生起;生起之后,若是某一些因素條件發(fā)生變化,這一法的本身也隨著發(fā)生變化。
不過,佛陀最初是以人生生老病死的煩惱、而出家修道的,所以最初緣起的含義,主要是指生命流轉而說的。因此經中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例如《雜阿含.二八八》經中說:
‘譬如三蘆,立于空地,輾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輾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亦復如是。’
名色就是五蘊,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就是我們的五蘊和合之身。‘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識與名色和合(肉體與精神和合),而有生命的生起;名色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就是五蘊分離(精神和肉體分離)。生命即不存在,生命的生起,‘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這就是緣起的最早的定義。
緣起法,是宇宙間本然的法則,不是佛陀所創(chuàng)造或所制定,而是‘法爾如是’——大自然間自然的法則。此自然法則為佛陀之所證悟。所以《雜阿含.二九九經》謂:
‘佛告比丘: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fā)、顯示。’
緣起,是佛陀以有情生死流轉的立場所證悟的真理,這種有情生死流轉的緣起,具足的說,就是‘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的十二有支流轉。繼而由有情生死流轉的緣起,擴及于萬法生滅變異的緣起,而把前者稱‘內緣起’;后者稱為‘外緣起’。如后來的大乘經典《入楞伽經》稱:
‘佛言:大慧,一切法因緣生有二種,謂內及外。外者謂以泥團、水、杖、輪、繩、人工等緣合成瓶,如泥缽,縷壘、草席、種芽、酪蘇、悉亦如是,各外緣前后轉生;內者謂無明、愛、業(yè)等生蘊、界、處法,是謂內緣起,此但愚夫之所分別。’
經文中的內緣起,是指生命流轉的緣起;外緣起,是指萬法生滅的緣起。關于內緣起,留待后面再說,茲先探討外緣起。所謂外緣起,是指世間一切物質現象的生起、存在、變異、壞滅。前面說過,宇宙萬有,沒有孤立存在事物,一切都是仗因托緣,互相關涉對待而生起存在的。好比我們以泥土與水加以調和,再加以木杖、輪子等工具,就可以做出泥罐、泥缽等陶器來;我們用紗縷織成布,用草編成席子,也都要加上工具,人工等相關的條件。更具體的說,我們有了或瓜或豆的種子,但種子只是因緣的條件之一,必須把種子埋在土壤中,再加上陽光、雨露、人工等助緣,種子才能萌芽生長。當然,如果我們再除去雜草,施以肥料,種子萌出的芽會生長的更茁壯。所以種子生出豆苗瓜蔓,決不是種子單一的因素條件,要依賴其他許多相關的因素條件。這許多相關的因素條件,重要者稱因,次要者稱緣。有緣無因,固然不會有事物的生起,有因無緣,同樣也不會有事物的生起,而因緣具足,一定成果。在因緣具足的條件下生起存在的事物,就叫做‘因緣生’;而許多因素條件生起事物的理則,就是‘因緣起’——簡稱緣起。
許多因素條件生起的事物,有時間上與空間上兩種相對待的關系。自時間先后來說,就有了前因后果的關系;自空間相待來說,就成了互相依存的關系。譬如一棵大樹,自時間上說,先前的種子為因,而有現在大樹的果;自空間上說,樹苗要依賴土地、陽光、雨露等條件而生長。而土地要依賴周圍的土地來支持,周圍的土地要依賴更周圍的土地來支持。反過來說,土地固然支持了大樹,大樹的根也保護了土地,這就成了關涉對待的依存關系。所以,廣義的緣起,任何事物的生起、存在、變異、壞滅,其依存與因果的關系,可說是橫遍十方,縱貫三世。
宇宙萬象,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也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這些關涉和變化,必須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生起、存在、變異、壞滅。因此,所謂‘諸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因就是主要的條件,緣則是次要的條件。這就是楔經所云: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再者,人世間事,因緣沒有成熟——就是因素條件沒有具備的時,我們強求不得,一定強求,必生煩惱;因緣成熟,水到渠成,一切順乎自然。譬如樹上的蘋果,沒有成熟時,你強摘下來又酸又澀,但到瓜熟蒂落的時候,一切就自然了。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常常說‘隨緣’,意思就是說隨順著因緣,任何事不勉強。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成事在天,這其中就舍有因緣成熟不成熟的意思。
因和緣一切具足,必然成果,此果對因來說,即稱為‘報’。因此,因緣又稱‘因緣果報’,簡稱因果。所以緣起法則有三條定律,就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于此再分別說明如下:
一、果由因生:世間萬法,各有因果——物質世界有物理的因果,生命世界有生理的問因果,心識的作用有行為上的因果。行為的后果就‘業(yè)’,有業(yè)因必成業(yè)果。所以,凡果必有其因,但有因無緣不能成果,必須因緣具足始可成果。佛經上說:‘假使千有劫,所作業(yè)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二、事待理成:萬法各有其因果,而此因果中又有其普遍的理則,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瓜種豆種是因,所生出的瓜和豆是果。但瓜種生不出豆苗,豆種生不出瓜蔓,這就是其理則。為善必獲樂果,為惡必獲苦果,這也是其理則。
三、有依空立:任何存在的事物或理則,都必依否定實在性的本性而成立。佛經上說:‘緣起性空’。一切有——存在,都是依空性而立。
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的世界里,所以一切都是相對,而不是絕對。有因緣和合的生起、存在,自然也就有因緣離散的變異、壞滅。青年男女,互相愛慕,交往一段時間后,終于締結連理,這其間,自然有它的因,也有它的緣;相反的,夫婦交惡,爭執(zhí)不斷,日久不能相處,終至異離,這也有他的因、有他的緣。好友意氣相投,合伙創(chuàng)業(yè),有它的因緣;到了事業(yè)有成,彼此猜疑,終至折伙,也有它的因緣,所以、‘有因有緣世間集’,同樣的,‘有因有緣世間滅’。一切都是因緣,離開因緣,就沒有所謂宇宙與人生。
隨緣,就是有不自我執(zhí)著,不堅持己見的意思,我們與人相處,包括家人、親族、街鄰、朋友,以至于公司的同事,道場的同修,如果處處執(zhí)著自我、固執(zhí)己見,豈不是自尋煩惱?佛經上說:‘隨順眾生’——隨順別人,也是尊重別人的一種表現。隨順眾生,尊重別人,也是結善緣的一種方法。
緣有順緣、有逆緣;有善緣、也有惡緣。我們在生活過程中,隨順眾生,處處與人結善緣,自然會順緣多而逆緣少;反之,處處與人結惡緣,自然是逆緣多而順緣少了。命相學上的術語:‘你命中有貴人相助’,或者說:‘你命犯小人’。貴人相助,是我們多生多劫結的善緣;命犯小人,自然是過去結的惡緣了。
我們常常說:‘隨緣、隨緣’,要能隨順緣,也要能隨逆緣。如果只能隨順善緣,不如我意的緣我就變了臉,那叫隨什么緣?如果能隨順逆緣,則逆緣也能化為順緣,惡緣也能化為善緣。大乘佛教發(fā)菩提心的修行者,要修六度。六度的第三度是忍辱度——羼提波羅蜜,忍辱度所以度嗔恨。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忍之境,人情上最難忍受的境,莫如侮辱,辱若可忍,則其他境遇也就能忍了。
隨緣不是隨波逐流,更不是同流合污,在修持上要中心有主,不隨境轉,在生活上要隨順因緣,一切不勉強。至于其間的分寸,就要靠自己的智慧來抉擇了。
- 上一篇: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
- 下一篇:心里裝著什么,就會與什么結緣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知足少欲少煩惱
- 多也足,少也足
- 什么是滿足?
- 容易知足是不求上進?
- 知足就不會抱怨
- 現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
- 最自在的生活享受
- 真正的解脫
- 幸福是什么?
- “忙”不是問題
- 都是新的
- 忙中有序地趕工作
- 快不一定就好
- 把工作當成趣味的生活
- 保持平靜的心
- 好壞不放心上
- 工作要懂得隨順因緣
- 面對工作調整,要能夠隨遇而安,別挑三揀四
- 放下身段大有可為
- 別做一行怨一行
- 以諒解解開壓力
- 把希望當成壓力
- 少一點得失心
- 轉壓力為自我期許
- 盡其在我
- 把自己放空一下
- 壓力是成長助力
- 心甘情愿就不苦
- 挫折是正常的
- 不和過去比較
- 化解壓力
- 不求人關心
- 堅持走下去
- 機會總會輪到你
- 讓彈力球變成棉花
- 在機會中發(fā)展與成長
- 盡其在我,雖敗猶成,僥幸而得,雖成實敗
- 自我激勵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元素
- 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健全的性格
- 對于生活要心存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