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jīng)

《華嚴經(jīng)》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jīng)是大乘佛教修學(xué)最..[詳情]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白話文

19、王道樂土

  善財在曠野走了幾天,經(jīng)歷種種險難,不敢懈怠休息。好容易,才到了平地。過了幾個村莊,見一個鬧熱的城市,善財問路人說:「妙光城在那里」?那人說:「這就是妙光城」。善財聽了,好不歡喜。心想:我要參訪的善知識,就在城中,我又要增長見聞了。

  善財進城去,見大城外有七重的七寶深塹,塹底的金沙,在八功德水中,映著水面的妙華,閃閃發(fā)光。寶塹的兩岸,栽有七重寶多羅樹,有七重的金剛垣,一層一層的圍著?v橫十由旬的大城中,人口眾多,樓閣輝煌,總之,是一所非常富庶的大城。城中心,有一座最高而最好的樓閣,題名為正法樓,就是大光王施行政法的所在地。

  這一切微妙的五欲境界,善財沒有絲毫貪染,只想求見善知識。見大光王坐在法堂的師子座上。座前與城中的十字路口,陳列有名貴的珍寶、衣服、飲食、車乘、伎樂、湯藥、乳牛、美人。各處有眾多的菩薩,執(zhí)行國王的意旨。為了攝取眾生,使眾生們歡喜清凈,離一切煩惱,了解實義;使眾生們舍離彼此為敵的惡心,身體與言語上的惡行,邪見;使眾生實行清凈的十善業(yè)道:所以把這一切物品,布施給需要的眾生。大光王的政治施設(shè),很明白的,側(cè)重在滿足民眾衣食男女的正常要求,使他們知道義理,不作惡業(yè)而有清凈的行為。

  在這個基礎(chǔ)上,使眾生走上一切智的佛道。那時,善財走到王的面前,行禮,請問。大光王說:「善財!我所修行而圓成的,叫大慈幢行解脫門,就是把大慈與樂,作為自利利他的最高原則。我用此大慈法門治國;用此法門去順應(yīng)世間的欲求,攝受他們,引導(dǎo)他們,使他們修善行。我用此大慈法門,使眾生也住在慈心中,在慈心為主的利樂眾生心,不離眾生心,拔眾生苦而不息的心中。我用此大慈法門,使眾生非常的快樂,身心清凈,能舍離生死樂,愛好正法。在他們的清凈心中,用一切善行去熏習(xí)他,使他們轉(zhuǎn)上一切智道,生起堅固不壞的信心。

  善財!我在大慈幢法門中,用正法去治國,使人民喜樂,沒有怖畏。如有缺乏什么而來求索的,我必盡量的供給他,只是說:你勿可以作惡!不要害眾生、起邪見!善財!我這妙光城,你是看見的。但本城的大小,崎嶇與平坦,珍寶與瓦礫,穢惡或清凈,都不是固定的永久的,是因人民的業(yè)行而跟著變化不同的。記得在濁惡的時代,城中的民眾,都歡喜作惡,這世間就是穢土了」。

  善財問:「逢著這邪惡的時代,圣者又怎么辦呢」?「這還是要哀憫救護他,還是實行方才所說的大慈為主的順世法門。我的慈光普照,民眾所有的怖畏心,惱害心,冤敵心,諍論心,都不覺消滅了。關(guān)于這,可以事實證明,你仔細看吧」!

  說著,大光王就入了大慈為首的順世三昧,城內(nèi)城外都震動了。只見寶地、寶墻、寶堂、寶殿、寶樓閣,這一切都流出微妙的音聲。城內(nèi)城外的人民,都歡喜的來見王,連鳥獸也慈悲和樂了。山河大地,踴躍回旋。天神都歡喜的供養(yǎng)贊嘆,飲血噉肉的惡鬼──羅剎、夜叉?zhèn)儯捕忌刃,不再作惡業(yè)。善財深入慈幢三昧的境界,了解王政的真義,只是擴充這仁慈的一念,達到世間大和諧的實現(xiàn)。

  這與無厭足王的辦法,確乎有點不同,但這是適應(yīng)眾生的方便,并沒有本質(zhì)上的差別。大光王從三昧起來說:「善財!你該明白了!法門無邊,你再向別處參訪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