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300篇(216-220)
216、周末朋友打來電話,讓我今晚去濱海路的老地方。我如約而至,幾年來,我們許多個周末都扔在這里了。大部分時間是在這里瘋,很放縱的那種,喝酒,打賭,“鬼哭狼嚎”OK夠了回家睡覺。也有很正經的時候,朋友中,誰遇到棘手的事在做出決定之前,我們聚在這里認真地探討,幫他拿主意。雖然朋友什么也沒說,可我知道,今晚就是這后一種。
一進門,看見朋友坐在沙發(fā)上抽煙。我向四周看了看,他說:“沒別人,就咱倆。走,上里面去。”我們進了里間,點好菜,一邊吃,一邊聊,用張三、李四做序,然后話鋒一轉切入正題。
“上個月我去上海接觸了一家公司的部門主管,他有意讓我到他手下做事。他們是我們這個行業(yè)里很有名氣的大公司,怎么跟你說呢,相當于IBM吧。”
我看看朋友,我們是從小學到中學的同學,到了大學就分開了,我學化學,但不喜歡做實驗,他學機械,卻動不動跑到我們的實驗室。我懷疑我們都入錯了行。果然,畢業(yè)不到3年,我們都各自離開了本行當。
“你知道,以前也有過這樣的體會,但都沒動心。我從機械總公司出來,就是想辦一個自己的公司,為此,吃盡了苦頭,但我不是一個輕易認輸的人,我相信所有的付出終有回報?墒且呀浳迥炅耍疫是在生存線上掙扎,整天為房租、電話、人員、開支這些瑣事操心,為合同、定單絞盡腦汁,可辛辛苦苦賺的錢轉眼又支出去了。就這么整天忙忙碌碌、四處奔波,不知道離成功還有多遠。”
我們慢慢地喝著酒,外面電視里又在播“下崗”的節(jié)目。在越來越多的人下崗、人們?yōu)槟苤\到一份能養(yǎng)家糊口的工作而倍感知足的時候,我們卻在為該不該接受一個月薪700美元的崗位而犯愁。我們這是怎么了?
我拿起酒杯,晃動了幾下,說:“你知道,有機化學實驗,每次反應物的組份相同但得到的生成物組份卻不相同,生成物的組份不僅取決于反應物,還取決于反應時的狀態(tài)。如溫度、氣壓、攪拌速率等。人生進程就像有機化學反應,總處于一種不確定狀態(tài),我們能確定的只有一點,那就是:付出不一定有結果,但不付出就一定沒有結果。”停了一會兒,我看著他,問:“如果堅持自己做,可能會有什么結果?”他想都沒想:“兩種結果,成功或失敗。”我說:“成功和失敗的可能性各占多少?”“我不知道。”“那就是各占50%。”我又問:“去哪家公司,可能會有什么結果?”朋友想了想,說:“過一種穩(wěn)定而庸常的生活。”我說:“你甘心為了100%的平庸而放棄那50%的成功機會嗎?”朋友沉默不語。我從包里拿出筆記本,從本上撕下兩張紙:“別急著做決定,你回去以后一個人好好想想,把兩種選擇可能帶來的好處和壞處列個清單。”說完,看看表,快10點半了,我們起身離開,趕回家看國際影院的名片欣賞,今晚演《居里夫人》。
我是學化學的,當我看到居里夫人在她的“實驗室”里搬成袋子的瀝青礦渣,把它們倒在一口我在鄉(xiāng)下外婆家見過的煮飯用的大鐵鍋里,用粗棍子攪拌,我真是吃驚不小。因為那根本不是我記憶中的實驗室。由于居里夫人只是理論上推測但無法證明新元素鐳,所以巴黎大學的董事會拒絕為她提供她所需要的實驗室,實驗設備和助理員,她只能在校內一個無人使用的四面透風漏雨的破舊大棚子里進行實驗。她工作了4年,最初兩年做的是粗笨的化工廠的活兒,不斷的溶解分離,最后剩下的就是鐳。經過一千多個日夜的辛苦工作,8噸小山一樣的礦渣最后只剩下小器皿中的一點液體,再過一會兒將結晶成一小塊晶體,那就是新元素鐳。當她滿懷希望抑制住激烈跳動的心朝那只小玻璃器皿中看時,她看到4年的汗水和8噸的瀝青礦渣最后的結果只是一團污跡!我想她一定會很生氣,大發(fā)火,然后把那個小器皿連同里面的那團污跡摔得粉碎!假如換了我,我就那樣做。但是居里夫人沒有,幸虧沒有。
居里夫人疲倦地回到家,晚上她躺在床上,還在想著那團污跡,想找出失敗的原因:“如果我知道為什么失敗,我就不會對失敗太在意了。為什么只是一團污跡,而不是一小塊白色或無色晶體呢?那才是我們想要的鐳。”居里夫人像是對自己又像是對居里說話,突然,他眼睛一亮:也許鐳就是那個樣子,不象預測的那樣是一團晶體。他們起身跑到實驗室,還沒等開門,居里夫人就從門縫里看到了她偉大的“發(fā)現”:器皿里不起眼的那團污跡,此時在黑夜中發(fā)出耀眼的光芒。這就是鐳!一種具有極強放射性的元素。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為什么我們大多數人總是與成功失之交臂:當我們兩只眼睛都盯住成功的招牌時,我們無法保留一只眼睛注視自己,反省自己,又怎么可能去理會那一團不起眼的污跡呢?
217、美國,華爾街,某大銀行。
一位提著豪華公文包的猶太老人,來到貸款部前,大模大樣地坐了下來。
“請問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們效勞嗎?”貸款部經理一邊小心地詢問,一邊打量著來人的穿著:名貴的西服,高檔的皮鞋,昂貴的手表,還有鑲著寶石的領帶夾子``````
“我想借點錢。”
“完全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1美元。”
“只借1美元?”貸款部的經理驚愕了。
“我只需要1美元?梢詥幔”
“當然,只要有擔保,借多少我們都可以照辦。”
“好吧。”猶太人從豪華公文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國債、債券等放在桌上:“這些做擔?梢詥幔”
貸款部經理清點了一下,“先生,總共50萬美元,做擔保足夠了,不過先生,您真的只借1美元嗎?”
“是的。”猶太老人面無表情地說。
“好吧,到那邊辦手續(xù)吧,年息為6%,只要您付6%的利息,一年后歸還,我們就把這些作保的股票和證卷還給您``````”
“謝謝``````”猶太富豪辦完手續(xù),準備離去。
一直在一邊冷眼旁觀的銀行行長怎么也弄不明白,一個擁有50萬美元的富豪,怎么會跑到銀行來借1美元呢?
他從后面追了上去,有些窘迫地說:“對不起,先生,可以問您一個問題嗎?”
“你想問什么?”
“我是這家銀行的行長,我實在弄不懂,您擁有50萬美元的家當,為什么只借1美元呢?要是您想借40萬美元的話,我們也會很樂意為您服務的``````”
“好吧,既然你如此熱情,我不妨把實情告訴你。我到這兒來,是想辦一件事情,可是隨身攜帶的這些票卷很礙事,我問過幾家金庫,要租他們的保險箱,租金都很昂貴,我知道銀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嘛,就將這些東西以擔保的形式寄存在貴行了,由你們替我保管,我還有什么不放心呢!況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過6美分``````”
218、有3個人接受偵探的特殊注意力訓練,因為他們都不太靈敏。警官對他們進行詢問以確定他們是否足夠靈敏,如果不行就不能繼續(xù)訓練?磥砬闆r似乎有些不妙。
為了測試他們識別嫌疑犯的技能,警官拿出一張照片給第一個偵探看了5秒鐘,然后藏起來。"這是一個嫌疑犯,你怎樣識別他呢?"第一個家伙回答:"那好辦,我們很快就會抓到他,因為他只有一只眼睛!"
警官說:"哦…喔…因為照片只顯示了側面。"對這個可笑的回答警官感到有點意外,然后又拿照片給第二個家伙看了5秒鐘問:"這是嫌疑犯,怎樣才能識別他?"
第二個家伙笑了:"哈!太容易抓他啦,因為他只有一只耳朵!"警官對他們的回答很不滿意:"你們兩個是怎么搞的?當然看起來只有一只眼睛和一只耳朵,因為這是一張側面照!那就是你們的最佳答案嗎?"他接著把照片拿給第三個家伙看,很不高興地問:"這是你的嫌疑犯,怎樣才能識別他?"他很快又補充道:"在給出愚蠢的回答之前好好想一想。"
那個家伙專心地看了照片一陣后說:"哦…嫌疑犯戴著隱型眼睛。"警官驚得啞口無言,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嫌疑犯是否戴了隱型眼鏡。"哦,一個有趣的答案…在這兒等幾分鐘,我去查查檔案,再回來告訴你結果。"他離開房間走進辦公室,在電腦里查閱嫌疑犯的檔案,回來時臉上帶著愉快的笑容。
"哇,我簡直不能相信這是真的!嫌疑犯確實戴了隱型眼鏡。干得好!你是怎樣獲得這么敏銳的觀察力的?"
"那容易,"那個家伙回答,"他無法戴普通眼鏡,因為他只有一只眼睛和一只耳朵。
上資質管理的課時,有一個例子叫演繹性思維。1、2兩個人只表現出最低級別。3可就表現出對于復雜因果關系的理解了。
219、芝諾是古希臘一個極善于詭辯的哲學家。他的一個眾人皆知的“阿基里斯永遠追不上烏龜”的詭辯是這樣的:阿基里斯是古希臘神話中善跑的英雄。假設烏龜先爬一段路然后阿基里斯去追它。芝諾認為阿基里斯永遠追不上烏龜。因為前者在追上后者之前必須首先達到后者的出發(fā)點,可是,這時后者又向前爬了一段路了。于是前者又必須趕上這段路,可是這時后者又向前爬了。由于阿基里斯和烏龜之間的距離可依次分成無數小段,因此阿基里斯雖然越追越近,但永遠追不上烏龜。
當然,這個結論在實踐上是錯誤的,但奇怪的是這一論證在邏輯上卻沒有任何毛病。
在古希臘,還有一更妙的詭辯是這樣的:1粒谷子落地時沒有響聲,兩粒谷子落地時也沒有響聲,3粒谷子落地時還是沒有響聲……以此類推,1整袋谷子落地時也不會有響聲。這同樣是實踐上錯,邏輯上對。
對于詭辯怎么看,人們往往習慣于從實踐角度去評價它,總是根據事實去說它是錯的,這種評價其實是沒有真正理解那些古老詭辯家的意圖。那些詭辯家自己也知道這些詭辯在實踐上是錯誤的,他們也并不真的想否認事實,誰也沒有這么傻,真正傻的是那些認為詭辯家是犯傻的人。那些人傻就傻在不去想一想詭辯到底說明了什么問題。其實,“實踐上錯,邏輯上對”這一結果是為了說明,思想的情況和事實的情況是不同的,思想中的真理和事實上的真理是不同的真理,這兩種真理分別有著不同的用處。例如,邏輯定理與事實就常常不一致。有一條邏輯定理說的是“隨便一句假話都能推出任何一句話”,這聽上去十分荒唐。結果真的有人就要英國大哲學家羅素證明從“2+2=5”推出“羅素是教皇”。深邃無比的羅素做出了如下的證明:假定2+2=5;等式的兩邊各減去2,得出2=3;易位得3=2;兩邊各減去1,得出2=1;教皇與羅素是兩個人,但既然2=1,教皇與羅素就是1個人,所以羅素是教皇。
這個結論,有人說是笑話,如果是這樣,應當說是一個很深刻的笑話。由此,的確可以悟出,思想和事實是兩回事,理解這一點至關重要。實際上這并不很難理解,我們在數學中講到的點、線、面、平行線、三角形、圓形等等在事實上是不存在的,它們只是思想中的理想化的東西。思想與事實的聯系只是表現為思想可以應用到事實中去。前面講到的那兩個詭辯只是給錯誤想法敲敲警鐘,除此之外并沒有什么用處,因為它們的確很荒謬。
220、一個城市里的有錢人,到鄉(xiāng)下收田租,到了佃農的谷倉,有錢人東看看,西看看,不知何時把心愛的懷表弄丟了。有錢人心急如焚,佃農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去把村里所有人找來搜找懷表。翻遍谷倉,但是懷表依然不見蹤影。
天色漸漸晚了,有錢人一臉失望的神情,村里的人也一個個回家去了,但是有個人留了下來。“我有把握找到你心愛的懷表。”這人告訴有錢人,信心十足。
“好吧!那就麻煩你,找到了我會獎賞于你的。”
只見這個人再走谷倉,找定位置后,靜靜的坐了下來。切都安靜了,悄然無聲,但是有個小小的聲音從谷倉的右后方角落傳來。
“滴答,滴答,滴答……”
這人輕輕的像貓一樣,踏著幾乎無聲的腳步,尋聲走向右后方角落去。到了附近,這人伏身下來,耳朵貼地,在一堆稻草中找到了懷表,走出谷倉,露出得意的微笑,朝有錢人走去。
人生會遭遇許多事,其中很多是難以解決的,這時心中被盤根錯結的煩惱糾纏住,茫茫然不知如何面對?如果能靜下心來思考,往往會恍然大悟。
心靜則一切豁然開朗
- 上一篇:哲理故事300篇(211-215)
- 下一篇:哲理故事300篇(221-225)
- 哲理故事300篇(296-300)
- 哲理故事300篇(291-295)
- 哲理故事300篇(286-290)
- 哲理故事300篇(281-285)
- 哲理故事300篇(276-280)
- 哲理故事300篇(271-275)
- 哲理故事300篇(266-270)
- 哲理故事300篇(261-265)
- 哲理故事300篇(256-260)
- 哲理故事300篇(251-255)
- 哲理故事300篇(246-250)
- 哲理故事300篇(241-245)
- 哲理故事300篇(236-240)
- 哲理故事300篇(231-235)
- 哲理故事300篇(226-230)
- 哲理故事300篇(221-225)
- 哲理故事300篇(211-215)
- 哲理故事300篇(206-210)
- 哲理故事300篇(201-205)
- 哲理故事300篇(196-200)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魅力、體現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