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力王血施
慈力王血施
「真是奇妙。佛陀在世,恩澤如雨,普潤眾生,這是怎么做到的呢?」阿難在林間坐禪時,思惟著這個問題。
「憍陳如等五比丘又是具足了什么福德因緣,能在佛初成道時,入佛法門;法鼓初振,便能率先得聞;甘露初降,便能獨蒙其潤,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想著想著,阿難決定前往請示世尊。
世尊一聽到阿難的問題,即為他開示過去的因緣……
過去久遠劫前,有一位慈力王,他領導這個世界八萬四千個小國,擁有一萬名大臣及二萬名夫人。他慈心廣大,愍懷一切眾生,從來沒有生起一絲絲的厭煩心,并且常以十善教化百姓,國家一片安樂,令四方各小國國王十分欽慕。
有一次,國內出現(xiàn)許多夜叉,常食啖人血,以此資身活命;但因人民皆收攝身心、敦修十善,所以有諸多護法善神在旁守護,使夜叉無法靠近。久而久之,夜叉沒有飲食來源,個個骨瘦如柴、饑餓無力,不知如何是好。五名夜叉來到慈力王面前,說道:「大王啊!我們這些鬼卒,都是仰賴人血才得以活命,但因大王您教導人民修習十善,使我們失去飲血的來源,現(xiàn)在實在又餓又渴,已經快活不下去了,請您大發(fā)慈悲,救救我們吧!」
慈力王一聽,心生悲愍,即以利刃劃破自己身體五處,布施自身的鮮血,夜叉?zhèn)冓s緊拿容器盛接鮮血,高興地飽足一頓。喝飽之后,他們非常感恩慈力王的恩德,慈力王即說:「如果你們感到飽足,現(xiàn)在就要開始修習十善,現(xiàn)在我以色身之血來解救你們的饑渴,未來當我成佛之時,一定要以法身的戒定慧血,除去你們貪瞋癡三毒的饑渴,以資養(yǎng)你們的法身慧命,并且使你們安住在菩提涅盤中,得到究竟安隱之處!」
佛陀告訴阿難:「當時的慈力王就是我,五夜叉是憍陳如等五比丘。我生生世世皆發(fā)誓愿要先度化他們,所以初成道時說法,他們一聽就能契悟。」阿難及在場比丘聽到這段因緣后,不僅對世尊更生敬仰,亦歡喜奉行佛陀所說的教法。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二》
省思
古德云:「入道要門,發(fā)心為首;修行急務,立務居先。愿立則眾生可度,心發(fā)則佛道堪成!乖噶κ情_啟行動的金鑰,一旦啟動,未來就能夠成就!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愿意本著這一念平等、慈悲的大愿心,不放棄任何一個眾生,就能為世界開啟一片光明。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為老公念心經,菩薩真的加持為其開智慧了
- 學會心平氣和
- 夫妻姻緣天注定,能改變嗎?
- 吃虧是在給自己積福
- 梅蘭芳父親傾囊布施 終獲善報
- 當代最受歡迎的佛學大師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卻很幸福
- 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馱密多的故事與傳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慳與舍,墮落轉生為牛的弟弟與成就阿羅漢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