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文人詩僧們所創(chuàng)作的“曹溪詩”

文人詩僧們所創(chuàng)作的“曹溪詩”

  南華禪寺位于廣東韶關(guān)境內(nèi),是中國南宗禪的發(fā)祥地。自從禪宗六祖惠能禪師住錫南華禪寺之后,禪宗頓悟禪法得到大力弘揚,很多禪門學徒從四方云集南華求法。由于南華禪寺毗鄰曹溪,因而后人都將惠能所傳的頓悟禪法稱為‘曹溪禪”,“曹溪”也因此成為南宗禪的代稱,于是在禪門中便流傳有“天下禪宗,皆本曹溪”之說。

  古往今來,有很多文人(包括詩僧)創(chuàng)作了許多與“曹溪”相關(guān)的詩。這些“曹溪詩”從不同方面表達了詩人對曹溪道場的留戀,對惠能禪師的追思,以及對曹溪頓悟禪法的體悟。

一、張喬《贈初上人》

  張喬是唐代著名詩人,安徽池州人,生卒年不詳。張喬是唐懿宗咸通年間進士,當時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并稱“咸通十哲”。黃巢起義時,張喬隱居九華山以至終老。

  張喬曾作有《贈初上人》詩,贊頌初上人修行禪院環(huán)境的優(yōu)美,以及上人禪法的高深。

  詩云:

  竹色覆禪棲,幽禽繞院啼。

  空門無去住,行客自東西。

  井氣春來歇,庭枝雪后低。

  相看念山水,盡日話曹溪。

  初上人居住在竹林環(huán)抱的山中,這里環(huán)境十分幽靜。在幽靜雅致的環(huán)境中,山中的鳥雀環(huán)繞著禪院啼鳴聽得尤為清晰。在初上人的禪院中,常會有一些行人禮佛游賞,求法問道。大雪過后的禪院中,樹枝都被大雪壓彎了枝頭。詩人前來拜望初上人,兩人―見如故,言談十分投緣。他們先是談?wù)摱U院四周山水之勝,·然后談?wù)摬芟D悟禪法。兩人論道談禪甚是歡悅。

  本詩先描寫環(huán)境之勝,然后轉(zhuǎn)入對初上人禪法的贊嘆。“盡日話曹溪”中的“曹溪”,并非指南宗頓悟禪法的發(fā)源地曹溪,而是專指禪宗六祖惠能所創(chuàng)立的南宗頓悟禪法。

二、貫休《題曹溪祖師堂》

  貫休(823―912)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溪(今浙江蘭溪)人。貫休的詩冠絕群芳,受到當時文人士大夫的贊賞;貫休于唐亡之后人蜀,被前蜀主王建封為“禪月大師”。有《禪月集》傳世。貫休作有《題曹溪祖師堂》詩。

  詩云:

  皎潔曹溪月,嵯峨七寶林。

  空傳智藥記,豈見祖禪心。

  信衣非苧麻,白云無知音。

  大哉雙峰溪,萬古青沉沉。

  本詩是貫休大師到曹溪寶林寺拜謁六祖真身之后所作。詩既描寫了曹溪寶林寺優(yōu)美莊嚴的環(huán)境,也敘述了寶林寺的發(fā)展歷史。表達了對祖師道場永遠興旺發(fā)達的良好祝愿。

  “皎潔曹溪月,嵯峨七寶林。”這兩句描述了曹溪寶林寺夜晚環(huán)境的幽靜。夜晚月光皎潔,映照著曹溪水,水中映出月亮的影子。寺旁的寶林山山勢峻拔,林木茂盛。這種清凈優(yōu)雅的環(huán)境,的確是禪子理想的修道場所。

  “空傳智藥記,豈見祖禪心。”貫休在朝拜六祖惠能禪師真身時,回想起祖師往昔對祖師道場所做的貢獻,不禁感嘆如今物是人非,令人深悟世事無常之苦。“智藥”,即梵僧“智藥三藏”。他曾于南朝天監(jiān)元年(502)率領(lǐng)弟子到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在路過曹溪口時,掬水飲之,覺此水甘美異常,于是溯源至曹溪。智藥三藏見山川奇秀,流水潺潺,于是對徒眾說:此山可建梵剎,吾去后170年,將有無上法寶于此弘化。后韶州牧侯敬中將此事奏于朝廷,上可其請,并敕額“寶林寺”。“祖禪心”指惠能大師所傳的頓悟禪法。貫休感嘆智藥三藏和惠能禪師如今都已遠離我們,我們只有空自回想智藥三藏的預(yù)言和惠能禪師傳禪的往事。

  “信衣非苧麻,白云無知音。大哉雙峰溪,萬古青沉沉。”貫休又想到當年惠能禪師曾在此傳揚禪法,諸多禪門弟子從曹溪走出,各自弘化一方?墒,如今由于時日的更迭,以心印心的心法卻少有知音來繼承7。唯有萬古流淌不絕的曹溪水,讓我們看到未來的頓悟禪法將會在曹溪寶林寺不斷發(fā)揚光大。

三、鄭谷《宿澄泉蘭若》

  鄭谷(851―910)是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江西宜春人。唐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風格清新通俗,多寫景詠物,表現(xiàn)士大夫的閑情逸致。曾與許棠、張喬等人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今已散佚,存有《云臺編》。鄭谷也作有與曹溪相關(guān)的詩,他的《宿澄泉蘭若》即是。

  詩云:

  山半古招提,空林雪月迷。

  亂流分石上,斜漢在松西。

  云集寒庵宿,猿先曉磬啼。

  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

  這首詩是鄭谷夜晚投宿澄泉蘭若所作。蘭若為寺院的別稱,一般指遠離俗塵的修道場所。詩的前四句描寫了寺景,蘭若位于半山之中,夜晚月光映照下的雪景,更顯幽靜清冷。山間的清泉靜靜地在石頭上流淌,遠在松樹西邊的銀河清晰可見。

  “云集寒庵宿,猿先曉磬啼”兩句,描寫詩人與其他來蘭若參訪的人在此留宿,猿猴久在山中居住,似乎知道僧眾早課時間已到,每當要做早課前便提前發(fā)出嗚叫。

  “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這兩句是本詩的核心內(nèi)容。詩人認為,當一個人的內(nèi)心清凈無染之時,即能明心見性。若人明見清凈自性,當下即是曹溪,用不著再踏破芒鞋,行腳參訪了。詩句中的“曹溪”,是指曹溪寶林當場。

四、許渾《盈上人》

  許渾是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生卒年月不詳,字用晦(一作仲晦),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人。許渾的詩以五七律最為有名。他的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后人認為他的詩與詩圣杜甫齊名,并以“許渾千首濕,杜甫一生愁”評價之。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許渾曾作有多首涉及‘曹溪”的詩,《盈上人》即其中之―。

  詩云:

  月沉霜已凝,無夢竟寒燈。

  寄世何殊客,修身未到僧。

  二毛梳上雪,雙淚枕前冰。

  借問曹溪路,山多路幾層。

  這首詩是許渾去親近盈上人,并在上人禪院留宿時所作。深秋的一個夜晚,詩人在盈上人禪院難以人眠。在無眠的夜晚,詩人思緒萬千,在暗中贊嘆盈上人德行的基礎(chǔ)上,又感嘆人生的無常和道業(yè)的難成。詩的前四句,描寫了―個月明星稀的深秋,投宿盈上人蘭若,到深夜時分也難以人眠,只有寒燈伴隨著詩人度過漫漫長夜。詩人由盈上人高深的佛法造詣,;油然生起贊嘆之晴。又想到自己像一個寄居浮世中的過客,雖然也在修道,卻從來沒有達到像盈上人那樣心遠塵世,專注修道。

  “二毛梳上雪,雙淚枕前冰。”詩人想著自己已經(jīng)滿頭白發(fā),可能在世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而道業(yè)卻沒有成就,禁不住在深夜中雙淚橫流。詩人的淚水,既是對人生無常的無奈嘆息,也是功業(yè)難就、道業(yè)難成的感嘆。

  “借問曹溪路,山多路幾層。”詩中的“曹溪路”是指惠能禪師南宗禪的別稱,這里借指明心見性。如《永嘉大師證道歌》云:“自從識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guān)。”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感嘆:修禪的路是如此遙遠,不知道自己到何時才能明心見性呢。

五、紫柏大師《渡曹溪一絕》

  明末四大高僧之―的紫柏真可大師(1543―1603),俗姓沉,法名達觀,中年后改名為真可,號紫柏老人,后世尊稱他為紫柏尊者。紫柏真可大師通達經(jīng)律論三藏,對佛教具有極深的造詣。不僅如此,還是一位著名的詩僧。他一生寫了大量佛教詩,描寫梵剎之景,表達對修學的體悟。他曾創(chuàng)作有《渡曹溪一絕》。

  詩云:

  踏來空翠幾千重,曲折曹溪鎖梵宮。

  欲問嶺南傳底事,青山白鳥水聲中。

  本詩是紫柏真可大師參謁曹溪寶林寺(今南華寺)時所作。寶林寺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弘揚南宗禪法的道場,惠能禪師圓寂后,肉身―直供奉在六祖殿中。詩在描繪寶林寺外觀風景的同時,用極其生動而含蓄的比喻手法,對惠能所傳的頓悟禪法作了深刻的解析。

  “踏來空翠幾千重,曲折曹溪鎖梵宮。”這兩句詩描寫了曹溪寶林山山嶺重重,風景蒼翠而又空寂。在這林木茂盛的寶林山麓,寶林古剎巍然屹立。曲折婉轉(zhuǎn)的曹溪水像鎖一樣從寶林寺前流過。“梵宮”,指佛寺中的各殿堂,這里指寶林古寺。詩中的“曹溪”則是指寶林寺前的曹溪河。

  “欲問嶺南傳底事,青山白鳥水聲中。”紫柏真可大師以設(shè)問的口吻,自問惠能禪師在曹溪傳揚什么禪法,然后自答說惠能禪師所傳的法,都在青山、白鳥和綠水之中。這兩句詩意謂,不要問惠能禪師在曹溪弘傳什么禪法,每個人的佛性都在自己心中,不須外求,常于自然中而見白本性。“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青山、綠樹、鳥語花香,都能夠成為一個禪者悟道的助緣。這正是真可大師所言“青山白鳥水聲中”的深意所在。“嶺南”,代指惠能,惠能是嶺南新洲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