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佛學典故六則
茶事佛學典故,指的是與茶事有關的佛學典故,其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典制和掌故;二是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典故”一詞,最早見諸于《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宋史·宋敏求傳》亦載:“熟于朝廷典故。”
茶,自被人類發(fā)現(xiàn)、利用至今,已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在中國茶文化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又受到了包括佛學在內的其他眾多文化的影響。其間,茶與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更加充實和豐富了茶文化的內涵。茶事佛學典故,僅是“滄海一粟”。本文,僅就常見且內容較為豐富的六則茶事佛學典故,從其意、其源入手,探討這些典故的哲理和對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霧里看花,能知大略”,通過對六則茶事佛學典故的剖析與闡述,也算是對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獻上一束“金果小枝”吧!
一、唯茶是求
故事出自唐代。據(jù)宋代錢易《南部新書》載,唐大中年間,東都進一僧,年一百二十歲,宣皇問服何藥而至此,僧對曰:“臣少也賤,素不知藥,性本好茶,至處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此說似有夸張之嫌,但飲茶有益健康,卻是事實。宋代道原《景德傳燈錄》載:“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禮拜,歸下去打睡了,起來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東事西事;上堂吃飯了盥漱,蠱漱了吃茶,吃茶了東事西事。”由此可見,佛教對茶的崇尚,僧倡對茶的青睞,已超過茶的本來作用。
至于茶葉作為藥用,歷來如此,人們常說的“藥食同源”、“食飲同宗”也是這個意思,因為茶葉這種古老的作物,最先是作為藥物和食料被應用的。已故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詩曰:“廬山云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飲時,延年益壽法。”幾千年來,茶學家、醫(yī)學家?guī)缀跏菬o一例外地認為,茶是最好的保健飲料,飲茶有利于延年益壽,這是因為飲茶不僅能補充人體營養(yǎng),增強身體健康,而且,茶中的許多藥效成分,有預防多種疾病的功用,這就是飲茶養(yǎng)生的根本所在。
有關茶與健康的關系,古往今來,論述頗多,既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的傳說,又有古人實踐經驗的驗證,更有近代科學的臨床報告。漢代華佗在《食論》中說:“苦茶久食,益意思。”梁代陶弘景《雜錄》說:“苦茶輕身換骨。”晉代張華《博物志》、弘君舉《食檄》,南朝梁任防《述異記》等著作,也有這方面的論述。至于唐代以后,有關茶藥學的著述就更多了。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稱茶為“萬病之藥”,宋代錢易《南部新書》說飲茶可以長壽,明代錢椿年《茶譜》提出茶有“止渴”、“明目”、“除煩”、“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益思”、“去膩”等多種功能。特別是明代著名藥物學家李時珍,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踐,全面闡述了茶防治疾病的功效。在他的名著《本草綱目》中,首先將茶的藥理作用描述為“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進而提出飲茶方法不同,藥效不一:“溫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近代,隨著科學的進步,研究的深入,已知茶葉中含有500多種化學成分,它們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成分,諸如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另一類是具有多種功能的藥效成分,諸如茶多酚、咖啡堿、脂多糖等,有的藥效成分已為臨床所應用。所有這些,都說明一個道理,飲茶有利于健康、有利于養(yǎng)生、有利于益壽,明白了這一點,對“自古茶人多高壽”之說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茶禪一味
自唐開始,佛教盛行,僧人坐禪均以茶提神清心,幾乎寺必有茶,僧必善茗。期間,中日文化交流日多,公元729年,茶已傳入日本。被視為最珍貴的飲料。當時的日本圣武天皇曾召百僧,聽“般若”,賜茶飲。公元九世紀初,日僧最澄(804年)、空海(806年)禪師先后來我國寺院留學,學成回國時,帶去了茶種和茶具,在日本開始種茶。此后,日僧榮西禪師先于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在明州(今浙江寧波)天童寺和天臺萬年寺等參拜,后又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拜天臺萬年寺虛庵為師,榮西于公元1191年回國,在從中國帶回禪宗的同時,還帶去了茶種和飲茶方法,竭力在僧人與民間宣揚吃茶的好處,并著《吃茶養(yǎng)生記》,視茶為“上天的恩施”、“圣藥之本源”。宋理宗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日僧南浦昭明禪師來浙江余杭徑山寺求學取經,拜虛堂禪師為師,回國時將徑山茶宴儀式一并帶走。再以后,又有日僧珠光訪華,就學于克勤禪師。珠光學成回國時,克勤禪師集佛理與茶理相通之義,書“茶禪一味”四字相贈。據(jù)報道,這四字至今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中。所以說,“茶禪一味”之說在日本廣為流行,在國內也愈來愈為人們所傳誦。
其實,“茶禪一味”指的是茶道精神與禪學主張相通而已,但這決不是說,茶理就是佛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禪宗對茶學,特別是對推動茶文化的發(fā)展所作出的一大貢獻。
佛教自漢代起傳人中國,最初,僧人飲茶主要是作為一種養(yǎng)生和助談的手段,后來,特別是唐代開始,佛與茶終于找到了相通之處。佛宗認為“迷即佛眾生,悟即眾生佛”,認為心神清靜,便能通佛之心;而飲茶“清我神”,與坐禪意念相通。唐詩僧皎然的“三飲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煩惱”,把佛宗主旨貫徹到茶道之中,在茶中融進了“清”、“靜”思想;而茶人通過飲茶,又將自己與山水、自然、宇宙融為一體,在飲茶中求得美好的韻律和精神開釋,這與佛宗的主旨又是相通的。有鑒于此,在禪宗的推動下,一方面使茶、禪得以更加緊密的結合,另一方面又對茶文化的發(fā)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主要表現(xiàn)在:(1)促使飲茶之風在全國普及,如唐封演《封氏聞見記》所載:“教學禪,務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許飲茶……自鄒齊滄隸至京邑,城市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2)寺院在提倡飲茶同時,提倡僧侶種茶、制茶,推動了名茶發(fā)展;(3)對中國茶道的向外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韓國茶禮、日本茶道的形成與發(fā)展,就是中國茶文化向外傳播的結果。
三、飯后三碗茶(和尚家風)
據(jù)宋普濟《五燈會元》載,僧問保福從展禪師:“古人道,非不非,是不是,意作么生?”從展拈起茶盞。
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資福如寶禪師答:“飯后三碗茶。”可見,茶與禪具有很密切的關系。
在中國歷史上,自從茶被發(fā)現(xiàn)、利用以后,人們一直把茶看作是提神醒腦、去魔祛邪、寧靜清雅、淡泊去欲、和睦互敬的文明飲料,它最終給人以一種品行道德的修煉,而作為人生一種信仰的佛教,正與此有很大的互通之處。佛教修行的方法是戒、定、慧。戒就是要僧人不飲酒,非時食(過午不食),戒葷吃素。定和慧,簡單說來,就是要僧人坐禪修行。為此,就需要有一種既符合佛教戒規(guī),又可以清除坐禪帶來的疲勞和彌補“過午不食”、戒葷吃素的營養(yǎng)補充物,而茶的提神益思和生津止渴的藥理功能,以及其所含的豐富營養(yǎng)物質,自然成了僧人的理想飲料。至于“飯后三碗茶,”當然還有消食的作用。
佛教的坐禪飲茶,有確切文字記載歷史的可迫溯到東晉。據(jù)《晉書?藝術傳》載,敦煌人單道開在后趙都城鄴城(今河北臨漳)昭德寺修行時,“不畏寒暑”,晝夜不眠,誦經四十余萬言,經常飲“茶蘇”以防止睡眠。“茶蘇”,乃是一種用茶葉摻果汁、香料制成的飲料。東晉名僧懷信,也樂茶為榮,在《釋門自鏡錄》中道:“跣定清淡,袒胸諧謔,居不愁寒暑,食不擇甘旨,使喚童仆,要水要茶”,表明佛教徒飲茶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坐禪修行。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載:“(唐)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禪師大興禪教,學禪務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夾,到處煮飲。從此轉仿效,遂成風俗。”唐著名詩僧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有:“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之詩句,他認為,飲茶能達悟,能得到佛的保佑。對唐代僧侶嗜茶成風,五代休貫曾作《題蘭江言上人院》詩作證:“青云名士時相訪,茶煮西峰瀑布冰。”自唐以后,歷經宋、元、明、清,乃至今日,僧侶飲茶、尚茶久盛不衰,除了佛教儀式和茶的作用外,最為僧侶稱道的,乃是茶的德行所在。古人贊譽茶有“三德”,而唐劉貞亮進一步概括為茶為“十德”,即以茶散郁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yǎng)生氣,以茶驅病氣,以茶樹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yǎng)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有鑒于此,飲茶自然成了“和尚家風”。
四、吃茶去(趙州茶)
“吃茶去”,為禪林法語,出自唐代高僧從諗禪師之口。
從諗(公元778-897年),本姓郝,青州臨淄(今山東淄博)人,一說曹州(今山東曹縣西北)人,自幼出家,為池陽南泉山普愿禪師法嗣,屬清源系,居趙州〔今河北趙縣)觀音院,人稱“趙州古佛”,又稱“趙州禪師”。卒溢“真際禪師”。從諗崇茶、愛茶,主張“任運隨緣,不涉言路”。有學人問:“如何是趙州一句”,其曰:“老僧半句也無”,惟認為吃茶能悟性,能消除學人的妄想。宋普濟《五燈會元》載:“有僧到趙州,從諗禪師問:‘新近曾到此間么?’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后院主問曰:‘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
趙州禪師的三云“吃茶去”,其意就在消除人的妄想,打消人的雜念。為此,清湛愚老人《心燈錄》載:“趙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清楊悼《游弁山資福寺呈霞胤師》詩曰:“趙州茶熟人人醉,臥聽空林木葉飛”在今杭州九溪煙霞有座古亭,亭上書有一副古楹聯(lián),上聯(lián)是:“小住為佳且吃了趙州茶去”;下聯(lián)是:“日歸可緩試閑吟陌上花來”。1989年秋,在北京舉辦的“中國茶文化展示周”上,中國佛教協(xié)會主席、著名詩人趙樸初也引用“吃茶去”這一典故,作詩一首:“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粘职倌曩,不如吃茶去。”我國著名書法家啟功也曾有詩曰:“今古形殊義不差,古稱荼苦近稱茶。趙州法語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詩末還有注釋:“吃茶去為趙州從諗禪師機鋒語。”
由此可見,古往今來,在禪林中歷來多沿用趙州的方法去雜悟性。
其實,“吃茶去”之所以能成為禪林法語,并付諸實施,是與茶的功用密切相關。古人認為,茶能清心去邪、生精陶情,具有“三德”,即坐禪時可以提神,通夜不眠;滿腹時,可以助消化,輕神氣;心煩時,可以去雜念,平和相處。所以,飲茶最符合佛教的道德觀念,應順佛教的教規(guī),因此,自然為禪林所提倡。
如今,“吃茶去”一語,己成為中國人以茶敬客、用茶聯(lián)誼的慣用語,正如本世紀30年代林語堂先生在《吾國吾民》一書中談到的:“中國人最愛品茶,在家中喝茶,上茶館也是喝茶;開會時喝茶,打架講理也要喝茶;早飯前喝茶,午飯后也要喝茶。有清茶一壺,便可隨遇而安。”茶,已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各個方面、各個階層,成了老少咸宜、男女皆愛的傾國之飲。
五、禪茶
佛教僧侶重視坐禪修定,專一悟性。由于能消除昏睡,補充營養(yǎng),茶自然成了僧侶們最合適的食物。
僧侶飲茶,上可追溯到東晉!稌x書·藝術傳》載,后趙昭德寺僧單道開晝夜不眠,誦經40余萬言,靠“時復飲茶蘇一二升而已。”唐時,寺院僧侶飲茶盛行,據(jù)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載,當時禪師皆自備茶葉,隨時煎飲,嗜茶成風。佛門認為茶能“悟性得道”,去煩凈心。唐天寶七年(公元748年)進士李嘉佑《同皇甫侍御題薦福寺一公房》曰“虛室獨焚香、林空靜磐長。閑窺數(shù)竿竹,老在一繩床。啜茗翻真偈,燃燈繼夕陽。人歸遠相送,步履出回廊。”詩中描繪了操行高潔的出家人一公僧房,即一公真人燃燈繼日,在空林馨聲,修竹猗猗的境地及其品茗揭示佛門真理的情景。唐代書法家徐凝作《普照寺》曰:“經年為客倦,半日與僧閑。更共嘗新茗,聞鐘笑語間。”詩中所描繪的也是與僧在禪林品茗清心、滌襟的景況。到宋代,飲茶便成了“和尚家風”,宋黃庭堅《題落星寺》詩曰:“落星開土深結屋,龍閣老翁來賦詩。小雨藏山客坐久,長江接天帆到遲。宴寢清香與世隔,畫圖妙絕無人知。蜂房各自開戶牅,處處煮茶藤一枝。”詩中所描繪的還是怡人的山水風景和小坐品茗的幽靜僧侶生活,其情其景,富有清遠蕭閑的情調。明代書畫家徐渭,更是把茶看作是僧侶修性悟道不可缺少之物。徐渭當年路過南京棲霞山時,曾作詩《宿棲霞》,詩曰:“晝看白帖過般若,夜夢青蓮枕《法華》。一覺長松風雨急,錯疑澗水響鐺茶。”清張問陶更是說得明白,其《船山詩草》詩云:“古寺垂簾語寂寞,禪茶僧飯暮蕭蕭”,正式提出“禪茶”一詞,以茶助禪,將茶理與禪理緊密結合在一起。
如果說唐以前,僧人飲茶還處在養(yǎng)生、保健、解渴、提神等藥用和物質功能階段,那么,從唐代開始,可以說僧侶已將茶看作靜心育德、悟道修身之物。有鑒于此,飲茶也就成了禪林的制度之一。宋林逋《西湖春日》云:“春煙寺院敲茶鼓,夕照樓臺卓酒旗。”寺院中設有“茶堂”,有“茶頭”專管燒水烹茶。在佛寺法堂西北角還設有“茶鼓”,定時擊鼓,召集僧眾飲茶。一些大的寺院,還有專職的施茶僧。為進山香客布施茶水。通過各種形式使佛教與茶物質和精神的內容交融在一起。
六、寺院茶(佛茶)
由于佛教提倡以茶育德,以德育人,因此,在提倡僧侶飲茶的同時,還提倡寺院僧侶自行種茶、采茶和制茶。我國南方眾多寺院多建在群山環(huán)抱的山腰翠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適宜種植茶樹。從茶樹上采摘下來的鮮葉,品質優(yōu)異,再加上僧侶的潛心加工使得中國的許多名茶都出自寺院,這也是寺院茶的開端。
相傳,四川的蒙頂茶,西漢時為甘露寺普慧禪師吳理真親手所植,因“其葉細長而嫩,味甘而清,色黃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結不散,以其異,謂曰仙茶。”為此,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留下了“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的絕句。江西的廬山云霧茶,始出自東漢!稄]山志》載:“東漢時(公元25--220年),佛教傳入我國,當時梵宮寺院多至三百余座,僧侶云集,攀危巖,冒飛泉,竟采野茶以充饑渴。各寺亦于白云深處劈巖削谷,栽種茶樹者焙制茶葉,名云霧茶。”東晉廬山東林寺名僧慧遠,曾用自種、自采、自制的廬山云霧茶招待詩人陶淵明,吟詩飲茶,敘事論經。在浙江的普陀山,唐時普陀僧人便廣種茶樹,制成著名的普陀佛茶。直到明代,普陀僧侶種茶仍傳承不斷。明李日華《紫桃軒雜綴記》載:“普陀老僧貽余小白巖茶一裹,葉有白茸,溣之無色,徐飲覺涼透心腑。”福建的武夷巖茶,是烏龍茶的“始祖”,相傳是六朝以后為武夷寺僧所采制。江蘇的洞庭碧螺春,是北宋時由洞庭山水月院山僧采制的水月茶演變而成的。還有浙江景寧惠明寺的惠明茶、余杭徑山寺的徑山茶、天臺萬年寺的羅漢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安徽黃山云谷寺的毛峰茶都是寺院僧侶采制的名茶。此外,浙江湖州的山桑寺、儒師寺,杭州的天竺寺、靈隱寺,江蘇常州圈嶺的善權寺,揚州的禪智寺等,在歷史上都有寺院僧人栽植的茶園和炒制的名茶。
伴隨著我國佛教的對外往來,我國的茶葉也走向世界,佛教寺院開山建茶園,采茶制佳茗,采制寺院茶的做法也同佛教一道流向海外。公元九世紀初,日本寺院開始種茶;公元十二世紀,高麗松應寺、寶林寺等寺院已提倡飲茶,寺院茶得以發(fā)揚光大。
- 上一篇: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的茶室和茶具
- 下一篇:茶葉也分寒熱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