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日本茶道與武夷山禪茶文化同宗同源

\

  眾所周知,日本茶道源于中國,但未必知道日本茶道與武夷山的禪茶文化有著共同的法脈傳承。

  漢代甘露祖師吳理真在蒙頂山上植茶,開世界茶葉種植之先河,創(chuàng)“茶佛一家”局面。唐代在寺院長大的陸羽寫就第一本茶書《茶經(jīng)》。趙州禪師以“吃茶去”接引弟子?郾欧教化閩王“以茶凈心,心凈則國土凈;以禪安心,心安則眾生安”。這些高僧大德的言行中處處隱含著禪茶文化的理念,但直到宋代圓悟克勤禪師(1063-1135)正式提出“茶禪一味”的概念,禪茶文化才得以確立和傳承。

  圓悟禪師,俗姓駱,字無著,法名克勤,河北邯鄲人。先后弘法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晚年住持成都昭覺寺。聲名卓著,宋徽宗多次召其問法,并賜紫衣和“佛果禪師”之號,后又賜號“圓悟”,去世后謚號“真覺禪師”,是禪宗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所著《碧巖錄》,被稱為禪門第一書,他提出的“茶禪一味”被尊為中國禪茶文化、日本茶道、韓國茶道源頭。

  圓悟禪師書寫的“茶禪一味”,被日本禪僧榮西帶回日本,后經(jīng)過一休宗純、村田珠光、南浦昭明、千利休諸禪師的發(fā)揚光大,漸漸發(fā)展成日本茶道。圓悟克勤——虎丘紹隆——應庵曇華——密庵咸杰——松源崇岳——運庵普巖——虛堂智愚——南浦昭明——宗峰妙超——徹翁義亨——言外宗忠——華叟宗曇——一休宗純——村田珠光的法脈,既是傳承中國禪宗文化的路徑,也是日本茶道發(fā)展的源流。

  圓悟的另一法嗣大慧宗杲禪師,得道后在浙江余杭徑山寺大開禪茶宗風,把種茶、制茶、茶宴融入禪林生活。當時武夷山五夫里的開善道謙師承大慧禪師的禪風,把禪茶文化帶回武夷山,與本土既有的儒、釋、道三教文化、茶文化互相滲透,同別互溶,形成了兼具儒家之正、道家之清、佛家之和、茶人之雅的武夷山禪茶文化,并得到了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家們的載道傳揚,形成了圓悟克勤——大慧宗杲——開善道謙——朱子晦翁(朱熹)一脈相承的禪茶文化源流。朱熹自小“格物致知”,他認為:“物之甘者,吃過而酸,苦者吃過即甘。茶本苦物,吃過即甘。問:‘此理何如?’曰:‘也是一個道理,如始于憂勤,終于逸樂,理而后和。’蓋理本天下至嚴,行之各得其分,則至和。”他從茶中悟得“理而后和”的重要哲學命題,他每每以茶會友,以茶喻學,以茶論道。

  宋開慶年間,日僧南浦昭明到徑山熏習禪茶之道,把產(chǎn)自武夷山下建窯的兔毫盞(被誤稱為天目茶碗)帶回日本,也是日本茶道與武夷禪茶文化兩脈同宗的見證。

  武夷山禪茶文化和日本茶道同源于圓悟克勤禪師“茶禪一味”的思想,但由于宋元時期的戰(zhàn)亂,正、清、和、雅的武夷山禪茶文化并沒有像日本茶道一樣以法脈的形式傳揚下去,而是隨著兼收并蓄的理學文化的傳播進入文人雅士的館閣,滋潤黎民百姓的心田。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