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即心即佛的佛性論

  佛性論是談眾生能否成佛,怎樣成佛的問題。惠能從兩個方面來具體闡述了他的即心即佛的佛性思想:

  1、佛性平等

  惠能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他在第一次見弘忍時就提出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佛性平等思想:“人雖有南北,佛性無南北。猲獠(當(dāng)時對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侮稱)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壇經(jīng)·行由品》)說明佛性是本來具足,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帝王貴胄,都同樣具有佛性,也同樣都能成佛。為了進一步說明這種佛性平等思想,惠能在《壇經(jīng)》中打了這樣一個比喻:“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壇經(jīng)·般若品》)也就是說,佛性對于眾生就像雨水滋潤萬物一樣,一無遺漏,機遇均等。所謂“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壇經(jīng)·般若品》)

  2、心性統(tǒng)一

  既然佛性平等,那么心即性,性即是佛,自性也就是自佛(佛性);菽苷f:“佛者,覺也。”(《壇經(jīng)·懺悔品》)又說:“自性覺,即是佛。”(《壇經(jīng)·疑問品》)正因為人人都有覺悟之性,所以人人皆有佛性,因此,惠能反復(fù)強調(diào)“我心自有佛”,“自性若悟,眾生是佛。”(《壇經(jīng)·付囑品》)這樣一來,心佛必然等同,于是,惠能就提出了“即心即佛”(《壇經(jīng)·機緣品》)的觀點,這是他佛性論的關(guān)鍵所在。

  3、即心即佛

  人們往往在主觀上將“心”、“佛”、“眾生”視為三個毫不相干的體,殊不知,這是迷額內(nèi)珠,不識自家珍寶,故佛在《華嚴經(jīng)》中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惠能的佛性論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菽苷J為,我即是心,心即是佛。他說:“聽吾說法,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我心是佛,自若無佛心,何需求真佛”;“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壇經(jīng)·般若品》)既然自心是佛,那么心外更無一法可得!于是,惠能又進一步提出了“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壇經(jīng)·疑問品》)的觀點。惠能認為,“心”、“佛”、“眾生”三者本來一體,并無心外之法,所謂此心從無始以來,常住不變,圣凡等一。為眾生時,此心不滅;為諸佛時,此心不添。然而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zhuǎn)失,如同使佛覓佛,騎驢覓驢一般,終不能得。即所謂:“若識眾生,即見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離逢。”(《壇經(jīng)·般若品》)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作為萬法本源之真如實性,對于眾生來說,也就是眾生之自心,離心無別佛,故曰:“即心即佛”?梢“即心即佛”乃是自性本體在心佛關(guān)系上的具體表述。

  佛教各派在談?wù)摲鹦詥栴}時,一般都把佛性和人性區(qū)分開來,認為人們必須經(jīng)過不斷的修行,才能圓滿佛性。這雖然增加了佛教的神秘感和神圣性,但卻失去了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有礙于佛教的傳播;菽芊鹦哉摰奶攸c就在于他不但肯定了佛性平等的事實,而且將佛性、人性完全統(tǒng)一起來,這雖然去除了一些佛教的神秘感,但卻給禪宗增添了生機盎然的現(xiàn)實人情味,使一向令人神妙莫測、不可捉摸的“禪”,一下子變得可感可知、可望可及,也使“禪”有了廣泛的社會現(xiàn)實基礎(chǔ),有助于佛教的傳播,導(dǎo)致了佛教人性化的根本轉(zhuǎn)變,為以后的一系列佛教改革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