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使比丘答:佛陀有什么特別的教導?

  “佛陀有什么特別的教導?”

  佛使比丘答:

  佛陀教導我們踐行不松不緊、不偏不倚的中道。一方面避免修禁欲的苦行,因為它只能帶來無謂的困擾和麻煩;另一方面也避免縱容感官的滿足。對于只愛享受感官樂趣的人,有一個相當貼切的反諷:“明天可能就要死了,好好地吃喝玩樂吧!”

  相反地,中道則主張不自我折磨,同時強調不耽溺在感官的滿足上。踐行中道能使生活、學習、修行和滅苦各方面都恰到好處,它可廣泛地應用在許多不同的情況,而且讓你不會誤入歧途。踐行中道與“七知”——知因、知果、知己、知節(jié)、知時、知人、知眾,是并行不悖的,“七知”讓我們懂得踐行中道。

  佛陀教導“自助”(selfhelp)。“自助”的意思一般人可能都懂,似乎不必再作解釋。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別想依賴運氣或命運,也不應該依賴天神和所謂的“上帝”,我們必須自己皈依自己,這在巴利文藏經中有記載。甚至有神論者也這么說:“上帝只幫助愿意幫助自己的人”。其他的宗教里或多或少存在著“自助”的教義,但在佛教中則要完全“自助”,例如當一個人在悲慘、迷惑的處境中,身心遭痛苦時,他必須“自助”。佛陀說:“諸佛只指出道路,用功則需要靠自己。”換句話說,佛陀教導“自助”。我們應謹記在心!

  佛陀教導一切是緣起,隨因緣而改變,有其自然的法則。這種敘述很像舍利出家前,由一位比丘那里所得到的答案:“佛陀教導一切事物由因生起,必須認識現(xiàn)象的因和現(xiàn)象因的息滅。”這個教義在本質上相當科學,可以說符合科學原則。佛教是主張“依法不依人”的理性宗教。

  還有另一種可被用來實修的準則,佛陀如此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這三個在一起被稱為“別解脫教誡”,意指“教誡總綱”(summary of all exhortations)。“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需要詮釋,但是“自凈其意”的意義就不是那么一目了然了。人一旦執(zhí)著任何事(甚至善事),他的心就會混亂:害怕得不到善報或擔憂善報會消失,并執(zhí)取一切為“我所有”,而這一切都會招致痛苦。所以,即使已成功地避免作惡事,也作了許多善事,仍必須知道如何放下。別執(zhí)著任何事為“我”或“我所有”,否則它會帶來悲慘的結果,成為沉重的負擔和痛苦,就像背負或執(zhí)著某種東西,一定會感到沉重或受苦一樣。換句話說,執(zhí)著善或惡和背負珍寶或巖石是一樣的,雖然珍寶很有價值,但背在肩上或放在頭上,是同樣沉重的。因此不要背著巖石,也不要背著鉆石,別把巖石或鉆石放在自己的頭上(在此意指心中)!不論善或惡都不要執(zhí)著,就是所謂的“自凈其意”。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即是佛陀的教導。

  另外,還有一種重要的教導提醒我們: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都在不停地流轉遷變,這就是“諸行無常”。佛陀的教誨適合各年齡層的人,甚至不分性別。希望大家不要放逸,所謂“不放逸”就是不與因緣假合的事物游戲,而沉迷其中,不然它將會咬你、打你,把你綁得緊緊的,你會不由自主地痛苦一場,甚至可能自殺而白白送掉生命。

  總結上面各種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問:“佛陀有那些特別的教導?”我們可以有下列的答案:

  他教導踐行中道;

  他教導自助;

  他教導正確認識因果法——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集世間。我們正確認識它的因,才能獲取想得到的結果;

  他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的實修原則;

  他提醒我們: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變遷的,應自精勤,不可放逸!

  這個問題有這幾種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問起,可任選其中一種回答。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