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的第十九愿

  經(jīng)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fā)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fā)愿,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xiàn)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前面的第十八愿,在中國祖師的判釋中,善導大師認為這一愿是不可思議,但是蕅益大師及其他祖師是認為十念往生比較偏重于中、下根器的人,臨終接引,比較偏重上等根器的人。

  第十八愿,它所攝受的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因為臨命終時,對阿彌陀佛的本愿功德,產(chǎn)生百分之百的歸依,他能夠完全順從本愿,相信自己沒有能力出離,相信阿彌陀佛決定可以救拔他,所以念念之間感應道交。

  而臨終接引這十九愿的態(tài)度不同,他的根機也不同。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這個十方眾生是誰呢?

  是指發(fā)菩提心、修諸功德的眾生,這個菩薩他有一種愿作佛之心,并且有愿度化眾生之心。

  菩提心有二種:一個是悲增上的菩提心,一個是智增上的菩提心。

  智增上的菩提心,他的四弘誓愿是怎么發(fā)呢?

  是從佛道無上誓愿成,是以佛的功德為所觀境,所以才眾生無邊誓愿度、法門無量誓愿學、煩惱無盡誓愿斷;他是以佛道無上誓愿成為他的主軸思想,是以上求佛道為根本。也就是說,雖然他發(fā)了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初階段他偏重在上求佛道;因為智增上的菩薩,是先著重自利之功德。

  另外悲增上的菩薩,他是以眾生無邊誓愿度為主軸,為了眾生無邊誓愿度,所以他斷煩惱、修法門、成佛道,為利有情愿成佛,他的思考是以眾生無邊誓愿度為主導。這樣的菩薩他大部分時間做義工,跟眾生打成一片。

  總而言之,這二種菩薩都是發(fā)了菩提心,而且不只是發(fā)愿,還有行動力——修諸功德,不斷的積集六波羅蜜的福德、智慧二種資糧,以這兩種資糧:至心發(fā)愿,欲生我國。他有成佛度眾生的愿力,有這樣理想的愿景,而且是有福德、智慧資糧的菩薩,因為五濁惡世障深慧淺、充滿了惡因緣,所以他為菩提道而求生凈土,他整個求生凈土的因緣是這樣子。跟前面的罪惡生死凡夫,臨終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不同。

  像這樣的行者臨命終時,假設阿彌陀佛不跟蓮池海會的諸大菩薩,包括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現(xiàn)在其前的話,不取正覺。

  第十八愿跟第十九愿的差別,在整個凈土宗十三代祖師傳承當中,善導大師這一系,偏重于第十八愿。因為第十八愿而提出三業(yè)專修的思想——身業(yè)專門禮拜阿彌陀佛、口業(yè)專門稱念阿彌陀佛、意業(yè)一心觀想歸依阿彌陀佛,三業(yè)專修,萬修萬人去。

  但是蕅益大師跟蓮池大師是偏重于第十九愿,強調圓修的思想,以信、愿、持名為正行,以六波羅蜜為助行,他提出了正、助合行的思想。認為念佛不能廢除六波羅蜜,必須福慧雙修;你為什么求生凈土?是為了成佛而去的,那你想要成佛,一定要把你的菩薩種性先建立起來。

  所以蕅益大師的圓修思想,是以第十九愿為軸心,開展出以一門而圓攝百千法門的正助合行思想。這沒有什么對跟錯,你是什么根機,你就修什么法門。

  至于第十八愿,它的核心思想在哪里呢?在至心信樂——在信心;這第十九愿的核心思想在至心發(fā)愿——在愿力。雖然三資糧都具足,但是二種思考模式不一樣,一個是對阿彌陀佛本愿,百分之百的至心信樂;一個是對凈土的莊嚴,產(chǎn)生強烈的好樂。當然這是看各人的根機,不論是第十八愿,或者是第十九愿,都是阿彌陀佛所發(fā)的愿,都可以啟動阿彌陀佛的臨終接引。

  這個地方我們要揀別專修、圓修,還有一個叫雜修——今日張三,明日李四,目標不明確,今天有人講禪宗你就修禪宗,明天講密宗你就修密宗,對于阿彌陀佛的信愿不具足,這個就不行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