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覺悟的人生

\

  虛空容宇宙,心能容虛空,自心本如虛空般廣闊、博大能容萬物,但眾生煩惱業(yè)力纏縛身心,畫地為牢使其不得自在,又如繩系飛鳥,雖能遠飛,一攝即還。若能解開系縛身心的煩惱結扣,便能恢復本具的自由自在身,自心的智慧光芒將徹照宇宙虛空,利益無量眾生。

  人是萬物中的一員,只有這個整體好了,人類才能真正好;只有社會好了個人才能好;只有別人好了,自己才能真正好,所以,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人世間每一個眾生都與自己息息相關,絕對沒有一個作為個體的人,可以在這個私欲橫流的世界中得到真正的解脫。因為,人有一個習慣的思維模式,就是碰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跟自己有沒有關系,如果沒有就關上心門,不去搭理。當人只關心自己利益的時候,就無護念他人的利益,導致自己的心量越來越渺小,越來越自私,相互間各自為我的利益產(chǎn)生對立性,有對立性就離不開傷害,如是自我世界越縮越小,那么煩惱痛苦就變多變大了,就呈現(xiàn)了佛說的——世間皆苦。

  佛在《四十二章經(jīng)》說的“視平等如一真地”,平等心是真理的發(fā)源地,利人即是利己、救人即是救己正是這一真理的體現(xiàn)。當人明白自己苦的根源是破壞人我不二的大我真理時,就找到開啟了快樂人生的鑰匙。識破以前的顛倒錯認,先想別人、少想自己乃至不想自己,時時處處念念關心別人,自己就變得快樂起來,那些得失擾其心的生意經(jīng),如:計較、算計、嫉妒、嗔恨、爭斗、傷害等惡念就滅度了,原來那黑暗渺小的心逐漸變得光明廣大起來。如此能正觀一切,就能正受一切,自心世界不斷擴大,這樣煩惱就變小了、變沒了,煩惱之苦就變?yōu)?a href="/remen/puti.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菩提之樂了,真正體現(xiàn)出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如此才是智慧、光明、自在、解脫的人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