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捐助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介

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簡稱《四十二章經》,佛教著作,據說是東漢迦葉摩騰、竺法蘭漢譯,一般認為是古代中國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內容是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了四十二段話所編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詳情]

《四十二章經》是怎樣一本佛書?

《四十二章經》是怎樣一本佛書?

四十二章經》是怎樣一本佛書?

  在金庸先生的小說《鹿鼎記》中,《四十二章經》表面上是一本普通佛經,其實關乎大清龍脈,滿人入關時曾在關外藏了很多寶藏,而在這部經書中,就藏有寶藏地圖。那么,真實史實上的的《四十二章經》是什么樣的呢?

  《佛說四十二章經》,簡稱《四十二章經》,為佛教著作,據說是東漢迦葉摩騰、竺法蘭漢譯,一般認為是古代中國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

  《四十二章經》論其勝義,蓋有四端:一、辭最簡馴;二、義最精富;三、臚者古真;四、傳最平易。

  用以上四重以觀察于佛,則佛之全體大用明。

《四十二章經》名目由來

  “四十二章”者,一經之別目;以此經分段為義,有四十二段故。‘經’者,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凡佛所說真理皆可曰經。經又訓為常,以所說為常法故。此經以四十二段經文,攝佛說一切因果大義,故名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經書由來

  東漢永平10年(公元69年)的一天晚上,漢明帝做了一個夢,看到一位神仙,金色的身體像朝霞一樣閃閃發(fā)光,身上有日光環(huán)繞,飄飄蕩蕩從遠方飛來,降落在大殿前。漢明帝非常高興。第二天上朝,他把自己的夢告訴眾大臣,詢問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學多才,他告訴漢明帝:“我聽說西方天竺(印度)有一位得道的神,號稱佛,能夠飛身于虛空中,全身環(huán)繞著日光,君王您夢見的大概是佛。”漢明帝對傅毅的話很感興趣,于是便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

  蔡愔和秦景跋山涉水,到達了天竺國。天竺國的人聽到中國派來使者求佛經,表示歡迎。天竺有兩位沙門(就是高級僧人),一位叫攝摩騰,另一位叫竺法蘭,幫助蔡愔和秦景得到了一些佛教的義理。后來在蔡愔和秦景的邀請下決定前來中國。三年后,他們一同來到洛陽,帶回經書和佛像,開始翻譯一部分佛經,相傳是現傳的《四十二章經》。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