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jīng)
《楞伽經(jīng)》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是震旦禪宗初祖達摩祖師傳燈印心的無上寶典,因此是歷來禪者修習如來禪、明心見性最主要的依據(jù)之一。除此之外,佛于本經(jīng)中詳示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而這些法門,也都是法相宗、唯識學主要研習的對象,尤其是..[詳情]
楞伽經(jīng)詳解
【原文】:如修行者入禪三昧,微細習氣轉而不覺知,而作是念:識滅,然后入禪正受。實不識滅而入正受,以習氣種子不滅故不滅,以境界轉攝受不具,故滅。
【解說】:如果修行者進入禪定境界,有微細習氣流轉卻不覺知,而起這樣的念頭:我的識已滅,入于禪定三昧(正受)。其實并非是諸識滅而入三昧,因為還有無始妄想習氣種子在藏識中尚未滅。因此說,識并沒有滅盡,只是暫時伏住六識不取境界罷了。以境界轉攝受不具,意思就是原來隨境界轉的六識不再具攝受境界中六塵的功能。故滅,意思是故以之為滅,其實并沒有滅。什么沒滅呢?微細的妄想習氣沒滅。
【原文】:大慧!如是微細藏識究竟邊際,除諸如來及住地菩薩,諸聲聞、緣覺、外道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一切不能測量決了。
【解說】:大慧!這微細藏識(阿賴耶識)究竟邊際在哪里呢?除諸如來和住于如如不動地以上的大乘菩薩之外,其余的像聲聞、緣覺、外道他們修行所得的所謂三昧智慧之力,再高,即便使出一切力量來,那也是無法測量解決得了的。
【原文】:余地相智慧,巧便分別,決斷句義,最勝無邊善根成熟,離自心現(xiàn)妄想虛偽,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見自心妄想流注。無量剎土諸佛灌頂,得自在力神通三昧,諸善知識,佛子眷屬;彼心意意識自心所現(xiàn)自性境界虛妄之想。生死有海,業(yè)愛無知,如是等因悉已超度。是故大慧!諸修行者,應當親近最勝知識!
【解說】:余地相智慧,巧便分別,是指菩薩們以智慧力巧妙了別諸地之相。余地相就是指從初地到十地各住地之相。
決斷句義,意思是善達佛所說諸法。
最勝無邊善根成熟,意思就是依最勝修,廣大無邊的善根逐步圓滿成熟。
離自心現(xiàn)妄想虛偽,遠離自心所現(xiàn)諸妄想。
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見自心妄想流注。意思是安于山林之中,從低到高逐步修行,漸升諸地,可見自心妄想微細相之流注生滅(普通人是無法見到的,這是指變易生死,需實證)。宴,安逸、安閑之意。
無量剎土,諸佛灌頂,得自在力神通三昧,諸善知識,佛子眷屬,意思是(變易生死過后,微細妄想不存,一念頓證無生)十方諸佛同時來為你灌頂加持,從而得神通正定之大自在力,一切真理、善知識了然于胸,廣大的佛弟子圍繞在你周圍,聽你傳經(jīng)授法。佛子就是學佛的弟子。眷屬,圍繞在你周圍,依附于你,成了一家人,佛門。
彼心意意識自心所現(xiàn)自性境界虛妄之想,生死有海,業(yè)愛無知,如是等因,悉已超度。意思是八識所現(xiàn)的一切虛妄境界,虛妄之想,三界之生死苦海,所造諸業(yè)無明,所有這些因緣,全部了斷超度。生死有海中的“有”是三有即三界的意思,海就是三界苦海。無知是指無明。
最后一句譯為,因此大慧,如實修行者,應當與最勝的善知識親近,(不可與二乘以及諸外道為伍)。
【原文】: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青赤種種色,珂乳及石蜜,淡味眾華果,日月與光明,非異非不異;海水起波浪,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譬如海水變,種種波浪轉。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謂彼藏識處,種種諸識轉。謂以彼意識,思惟諸相義。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譬如海波浪,是則無差別;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心名采集業(yè),意名廣采集,諸識識所識,現(xiàn)等境說五。”
【解說】:本段所說偈言是對前面知識的總結,但楞伽經(jīng)的偈言遠沒有經(jīng)文全面,要想全面了解楞伽經(jīng)大義,必須看經(jīng)文,偈言只能做參考,因此不做深入詮注,只翻譯大義。
這時,世尊想要重宣前面所講的內(nèi)容,以偈言說道:“譬如海上的巨浪,是由猛風掀起,巨大的波濤猶如在深不可測的深谷中怒號,沒有停下來的時候;阿賴耶識的心海本來是平靜的,境界的塵風將它鼓動,卷起七識的波浪,騰躍轉而生起。青赤種種色指的是色塵。珂指馬勒上珂佩的聲響,表聲塵。乳指香塵。石蜜在梵語中是冰糖的意思,硬而甜,能引起觸覺和味覺,指觸塵和味塵。淡味就是能分辨出濃淡等的味道,這是意識作用,指法塵,現(xiàn)在之花,未來之果,花果喻法塵,眾花果就是種種法塵。天上的日月以及它們所散發(fā)的出來的光明,日月喻性,是本體,光明喻心,這是心與性的關系,所有這一切,不是相同也不是不同;正如大海掀起的波浪,七識的流轉也是如此,八識心與七轉識和合而生諸法也。譬如海水之變換,種種波浪輾轉生起,七轉識也是這樣,與八識心和合而生諸法也。(前后有重復)。藏識之處,種種識輾轉而起。因為那個意識,分別種種相之故,才導致諸識各異。八個識本來一如不壞,無能相也無所相,就是無能辨之相,也無所辨之相。譬如海水與波浪,根本沒什么差別,都是水。諸轉識與藏識心也是一樣的,是沒有差別的。叫做藏識的能采集一切有漏無漏種子,被稱為意的能廣泛采集一切有漏業(yè),意就是第七末那識,前六識造業(yè)皆以它為根。諸識識所識意思是前五識所攝五塵皆被第六識所識別,諸識是前五識,第二個識是意識,第三個識是識別,意識一分別,前五識便由無有分別的一體之識轉化為五了別識(也就是說,意識一分別,眼睛就表示看到了,鼻子表示嗅到了等等。前五識具有了別作用,但無分別和分析作用,分別和分析是意識作用)。
【原文】:爾時,大慧菩薩以偈問曰:“青赤諸色像,眾生發(fā)諸識,如浪種種法,云何唯愿說!”
【解說】:這時,大慧菩薩以偈問佛祖:“面對青赤等諸多色相,眾生會生起諸轉識,諸轉識像波浪一樣種種法,這些法具體如何,只愿聽您說。”
【原文】:爾時,世尊以偈答曰:“青赤諸雜色,波浪悉無有;采集業(yè)說心,開悟諸凡夫。彼業(yè)悉無有,自心所攝離;所攝無所攝,與彼波浪同。受用建立身,是眾生現(xiàn)識;于彼現(xiàn)諸業(yè),譬如水波浪。”
【解說】:這時,世尊以偈回答說:“青赤這些雜色,像波浪一樣本來都沒有;說心能采集諸業(yè)種子,是要令凡夫明白諸業(yè)產(chǎn)生之由而開悟啊。如果能取的心遠離所取的境,那些業(yè)全都沒有了。攝無所攝,取無所取,與那波浪一樣,不為風所動。受用建立,指的是我們?nèi)∮孟硎艿耐饩呈澜纾ㄙY財和物質世界。身,就是我們的根身。眾生身心內(nèi)外的一切境界都是現(xiàn)識也就是阿賴耶識變現(xiàn)出來的;因藏識而現(xiàn)諸業(yè),(導致七識流轉),這些業(yè)相就像波浪一樣起伏不斷,但都是水變的,看上去不同,其實都一樣。
【原文】: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大海波浪性,鼓躍可分別,藏與業(yè)如是,何故不覺知?”
【解說】:這時,大慧又以偈問道:“大海波浪之性,我們通過聽它們?nèi)鐡艄陌愕霓Z鳴聲和騰躍的姿態(tài)而能分辨得到,如果說藏識與業(yè)相也像大海和波浪那樣,我們?yōu)楹螀s感覺不到呢?
【原文】: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凡夫無智慧,藏識如巨海,業(yè)相猶波浪,依彼譬類通。”
【解說】:這時,世尊以偈答道:“凡夫無智慧,藏識如大海,業(yè)識就像波浪,這不過是依這個比喻令凡夫能觸類旁通而已,并非業(yè)識真的有像波浪那樣的相可見!
【原文】: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日出光等照,下中上眾生,如來照世間,為愚說真實,已分部諸法,何故不說實?”
【解說】:這時,大慧又以偈問道:“太陽升起普照四方,高低貴賤一切眾生皆受惠澤,平等平等,如來也像太陽那樣照耀世間,本該為凡夫們說如來藏識的真實之法,何故(要根據(jù)眾生不同的根性)分講不同的法,而不普說阿賴耶識的真實之義?豈不墮不平等之過嗎?
【原文】:爾時,世尊以偈答曰:“若說真實者,彼心無真實。譬如海波浪,鏡中像及夢,一切俱時現(xiàn),心境界亦然。境界不具故,次第業(yè)轉生:識者識所識,意者意謂然,五則以顯現(xiàn),無有定次第。譬如工畫師,及與畫弟子,布彩圖眾形,我說亦如是。彩色本無文,非筆亦非素,為悅眾生故,綺錯繪眾像。言說別施行,真實離名字;分別應初業(yè),修行示真實。真實自悟處,覺想所覺離,此為佛子說,愚者廣分別。種種皆如幻,雖現(xiàn)無真實,如是種種說,隨事別施設。所說非所應,于彼為非說;彼彼諸病人,良醫(yī)隨處方,如來為眾生,隨心應量說。妄想非境界,聲聞亦非分,哀湣者所說,自覺之境界。”
【解說】:這時,世尊以偈答道:“我倒是想說真實,可是那些凡夫的心不真實,(你說了他們能信嗎?能引起共鳴嗎?就如同對一個木頭人說法,它聽得懂嗎?話若不投機都是廢話!只能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因勢利導)。心本來就如同幻像一樣,無境界可得,就像那海波浪,鏡中相、夢境等,雖一切俱現(xiàn),但卻都不具有真實性,心境界也是如此。境界指外境界六塵,六塵不是心本來具有的東西,但卻會隨業(yè)力作用而次第轉生,(比如當你第一次吃肉造業(yè),知道肉好吃之后,業(yè)力便開始形成,當你下次再見到肉時,肉的色塵會立刻撲入你的眼中,香塵會立刻撲入你的鼻中,當你聽到有人說真好吃,聲塵便進入了你的耳朵,你還沒等吃涎水先淌了出來,味塵撲在了你的舌頭上。“真好吃”這是意識思維作用,是法塵。如果你不知道肉好吃,可能就會視而不見。),就這樣色香聲味等諸塵次第隨業(yè)力而生。六識分別五識而識別外塵,第七識是意識生起之根,取法塵也是如此,五識隨五塵而顯現(xiàn),諸識并沒有絕對的次第順序可以遵循。這就像工畫師和他的弟子,畫師畫素像,打輪廓,弟子往里面填彩,我說法也是這樣,言語相當于畫筆,諸法相當于畫好的彩色像,言語非言語。畫筆非畫筆,它們不過是中介而已,我通過言語把諸法描述出來就相當于畫師用畫筆將彩色畫描繪出來。諸法本身上面并沒有言語文字,就像彩色畫本身并沒有實質的意義一樣,就是一堆顏料而已,有實質意義嗎?那是真的嗎?只是為了讓眾生心聲新奇欣喜之故,應機利物,錯綜綺飾出眾圖像。以言說分別施教,而真實是離名和字的,分別施教只是為應初學之人,有一定修為了以后再向他們示現(xiàn)真實,而真實只在自覺自悟處啊,非言說所能抵達,是離能覺想和所覺想的。這只能為佛子說啊。而對于那些愚者,你不對他們廣為分別,他們是無法了知的!一切皆如幻,雖顯現(xiàn)但卻無真實,這些種種的說法是隨事而分別施設的,如果所說不能被聽者接受,話不投機,那聽者會認為你胡說八道。良醫(yī)要根據(jù)不同的病人來開處方,如來也是隨順眾生不同的心量而說不同的法,如來境界非凡夫妄想和聲聞小乘等以及諸外道所能
外道所能了知的,發(fā)大悲心者說,真實是自覺自悟的境界!
【原文】:“復次大慧!若菩薩摩訶薩欲知自心現(xiàn)量,攝受及攝受者妄想境界,當離群聚、習俗、睡眠,初中后夜常自覺悟,修行方便;當離惡見經(jīng)論言說,及諸聲聞、緣覺乘相,當通達自心現(xiàn)妄想之相。”
【解說】:現(xiàn)量,這是個重要的佛學概念。現(xiàn)就是顯現(xiàn),量就是五識心對外境的量度,比如形狀、體積、狀態(tài)等。五識心照見外塵,尚無意識反應,所照之物未經(jīng)人類思維和意識加工過,只是那么大的一個東西,處于最質樸的原生態(tài),直逼物自體,即自相,也就是事物自身沒有任何修飾的本來面目。比如一件紅毛衣進入了我們的眼睛,那么這件紅毛衣在現(xiàn)量的狀態(tài)下,我們感覺到什么了呢?首先我們能不能感覺到“一件”?不能!如果你知道那是一件,而不是兩件,那是意識的分別作用,不是現(xiàn)量。能不能感覺到“紅”?不能!因為紅不是這件毛衣的自體像,紅是人們的規(guī)定,是人們從各種紅的事物中抽象出來的概念,比如紅蘋果、血液、紅花、紅云等等,因此紅是共相,而不是這件毛衣的自體相,說紅,紅就會在共相上轉,比如人與動物都有眼睛,眼睛是人與動物的共相,你能用眼睛來區(qū)分人與動物的不同嗎?顯然不能,必須用人獨有的自相的東西才能將人與動物區(qū)分開來。因此上面所說的紅不是毛衣的自體相,不是現(xiàn)量。必須將一切華而不實的東西徹底清除干凈,才是現(xiàn)量。那么在現(xiàn)量狀態(tài)下能不能感覺到“毛”?不能!因為毛也是共相,是人從豬毛、牛毛、馬毛等等毛發(fā)中抽象出來的概念,不能反映毛衣的自體,不是現(xiàn)量。還剩最后一個字“衣” ,“衣”能不能反映這件毛衣的自體?也不能!因為衣也是共相,是人們從各種衣服當中抽象出來的概念,“衣”這個概念不是這件毛衣本來具有的東西,說它是衣它是衣,說它不是衣它就不是衣,它與石頭又有何異?衣也不是現(xiàn)量。沒有一個字能真實地反映現(xiàn)量,現(xiàn)量是離言說的,是不能用語言來描述的。由此足見人類語言的貧瘠。一件紅毛衣了無可得,一切法如幻。
掌握現(xiàn)量,還要知道現(xiàn)量的三種相,其一為非不現(xiàn)見相,是指能被五識清楚照見的相,如果因天黑或眼睛壞了,耳朵聾了,或者在極遠的地方等等,五識無法照見,則不是現(xiàn)量;其二是非思構所成相,就是不是人大腦想出來的相;其三是非錯亂所見相,如有人挨打后,眼冒金星,那不是現(xiàn)量。
人要想真實地見到現(xiàn)量,必須親身證到第八菩薩地以上,否則凡夫俗子想見現(xiàn)量那是做夢!見不到現(xiàn)量,就是凡夫,搞鬼弄神、自以為是、自欺欺人,修也白修。
佛說:“大慧!若大菩薩們想要了知自心所現(xiàn)的真實境界,能攝受以及所攝受的妄想境界,應當離開群聚、習俗、睡眠,從早至晚、通宵達旦,無人干擾,才方便修行,常自覺悟不要理解錯,意思是要恒常地保持在自覺入定的狀態(tài),不要三心二意(這是對大菩薩所說的話,大菩薩們能夠做到這一切)。還要遠離一切外道惡見言說,及聲聞、緣覺等乘相,只有這樣才能徹悟一切都是自心所現(xiàn)的妄想之相啊!”
【原文】: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建立智慧相住已,于上圣智三相,當勤修學。何等為圣智三相當勤修學?所謂無所有相,一切諸佛自愿處相,自覺圣智究竟之相。修行得此已,能舍跛驢心智慧相,得最勝子第八之地,則于彼上三相修生。
【解說】:佛說:“大慧!大菩薩們已經(jīng)建立起智慧之相并能持住了,但若要證得上圣智三相,還應當修學。什么是圣智三相?就是無所有相,一切諸佛自愿處相,自覺圣智究竟之相。若修行得此三相,就能到達最勝的第八菩薩地,而不會像一頭瘸驢那樣因為道遠而不能行或行起來費勁。第七菩薩地叫遠行地,第七菩薩地前的修行是相當漫長的,有好多佛子會在這段時期內(nèi)出現(xiàn)懈怠情緒,常常停滯不前,就像瘸驢,佛祖因之而斥責之,勉勵佛子應當勤修三相得生圣智。
【原文】:大慧!無所有相者,謂聲聞、緣覺、及外道相,彼修習生。大慧!自愿處相者,謂諸先佛自愿處修生。大慧!自覺圣智究竟相者,一切法相無所計著,得如幻三昧身,諸佛地處進趣行生。大慧!是名圣智三相。若成就此圣智三相者,能到自覺圣智究竟境界。是故大慧!圣智三相,當勤修學。
【解說】:佛說:“大慧!無所有相,是聲聞、緣覺和外道修習所生的相(無所有相既然被稱作圣智三相之一,為何還說是聲聞緣覺和外道所修呢?魏譯云:謂觀聲聞緣覺外道相。一個“觀”說明了一切。無所有是空相也,聲聞緣覺等外道證了無所有相之后,便起斷滅之心,認為一切皆空而入住空相,這對于他們來說就算修到頭了,最終一切枉然不是打輪回就是墮小乘。而菩薩則與之不同,證得無所有相之后,只觀,了知而不取證、不入住,站在三界之外觀照而已,勤觀勤修,不斷精進)。大慧!所謂自愿處相,就是諸先佛(為救度眾生故,為佛種不斷故)自心發(fā)愿住持世間諸法(如地藏王菩薩發(fā)愿:等度盡一切眾生之后再成佛,而眾生是度不盡的,因而地藏王菩薩永遠也成不了佛)。大慧!所謂自覺圣智究竟相,就是對于一切法相都不再執(zhí)著,得如幻三昧之報身(已脫離肉體凡胎),在一切佛地隨意趣行。大慧!這就是圣智三相,如果能成就此圣智三相,就能到自覺圣智究竟境界。因此大慧,此圣智三相,應當修學。
凈土推薦看凈土五經(jīng),《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佛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普賢菩薩行愿品》,不過和當下的人最契機的還是《無量壽經(jīng)》,另外推薦你可以先從印光大師的《印光法師文鈔》入手,末學接觸佛教22年,但是真正認識凈土是從這本書開始的。
十分感謝
第五節(jié)
【原文】: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知大菩薩眾心之所念名圣智事分別自性經(jīng),承一切佛威神之力而白佛言:“世尊!唯愿為說圣智事分別自性經(jīng),百八句分別所依,如來、應供、等正覺依此分別說菩薩摩訶薩入自相共相妄想自性。以分別說妄想自性故,則能善知周遍觀察人法無我,凈除妄想;照明諸地,超越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外道諸禪定樂,觀察如來不可思議所行境界,畢定舍離五法、自性;諸佛如來法身智慧,善自莊嚴,起幻境界,升一切佛剎兜率天宮乃至色究竟天宮,逮得如來常住法身。”
【解說】:圣智事包括五法、三自性、二無我、八識等。自性是指三自性,前面大慧等眾已經(jīng)聞聽佛所說的八識法,此再請佛說關于三自性的法。兜率天,欲界六天的第四天,意譯為妙足天,知足天。色究竟天,色界四禪天的最頂位
這時,大慧菩薩明了大菩薩們心之所念是圣智事分別自性的法門,承一切佛威神之力而對佛說:“世尊!只愿聽您說我前述的那百八句分別所依圣智事自性的法門;如來、應供、等正覺若能依這百八句分別說大菩薩們墮于自相共相妄想執(zhí)著的原因,分別解說妄想自性的含義,知此,就能善知全面觀察人無我和法無我,清除一切妄想,無染污,心如凈水澄澈,諸菩薩地自然一一現(xiàn)見,超越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外道之所謂的禪定境界樂,不執(zhí)著樂中,從而證得如來不可思議境界,(畢定舍離就是究竟舍離的意思,即是舍非舍,是離非離)五法自性不離而離,不舍而舍,諸佛如來的智慧法身自發(fā)地莊嚴,無造作,起如幻三昧之自覺境界,能以幻化之身度化眾生。遍行一切佛剎,在兜率天則示現(xiàn)應身佛,在色究竟天則示現(xiàn)報身佛,隨類現(xiàn)身,想怎么變就怎么變,幻化無窮,獲如來常住法身(其他皆為分身、化身,而法身不變,這是佛法的神奇之處)。”
【原文】:佛告大慧:“有一種外道,作無所有妄想計著。覺知因盡,兔無角想;如兔無角,一切法亦復如是。大慧!復有余外道,見種、求那、極微、陀羅驃、形處、橫法各各差別,見已計著;無兔角橫法,作牛有角想。”
【解說】:佛說:“有一種外道,執(zhí)無所有妄想見。認為人的感覺、知覺隨因滅而滅(如認為因為人死了,就一無所有了,不會有來世),就像兔子沒長角一樣確定無疑。兔子本來無角硬說兔子長角了,是不是很荒唐?根本不存在的事;人死了什么都沒有了,硬說有,是不是也同樣很荒唐?就像兔子無角一樣,其他一切法也都是這樣。這就是外道的斷滅論。(這種論調很容易破,首先該外道認為人死了就一無所有了,所有的一切全都消失了,這可能嗎?不可能!因為人死了至少還有尸體呢!尸體是物質的,按照佛學的觀點,物質雖然是由自心所變現(xiàn),但在世間法中物質是不滅的,物質無論怎樣變化也只能是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而已。其次,從日常生活的經(jīng)驗看,人死了之后還有許多因緣沒有斷滅,比如,這個人生前的一些事跡、音容笑貌還會長久地留在親朋好友甚至仇人的記憶中。如果這個人生前成就很大,他的思想和精神可能還會流芳百世。這怎么能說是徹底斷滅了呢?人雖死,但他與人間的緣并沒有徹底斷,還以精神的狀態(tài)與世間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聯(lián)系!這是從日常經(jīng)驗上來說的。再次從這個比喻的本身上看并不恰當。兔子與角的關系是物質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而人的生死是物質與精神的關系,這兩者本質不同怎么可以做類比?按照現(xiàn)代科學的觀點,想讓兔子長角并非難事,只要改變它的基因就行了。但人的精神怎么改變?)。大慧!還有一些外道,見四大種(地水火風)、求那(功德塵,極微細)、極微(極微塵,如現(xiàn)代的原子)、陀羅驃(塵)等等諸物形處(這些塵所處的狀態(tài)),便橫生種種差別執(zhí)著,認為這些差別相都是自己親眼所見,是實的,與兔無角那種斷滅完全相反,于是他們由執(zhí)兔無角遂生牛有角想的“有見” 。他們認為四大等微塵就像?偵且粯,是永恒不變的。外道們認為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常見就是斷見。因而墮于兩邊之見。”
【原文】:大慧!彼墮二見,不解心量,自心境界妄想增長,身受用建立妄想根量。大慧!一切法性,亦復如是,離有無不應作想。大慧!若復離有無而作兔無角想,是名邪想。彼因待觀,故兔無角不應作想,乃至微塵分別事性,悉不可得。大慧!圣境界離,不應作牛有角想。
【解說】: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受用,就是被我們身根所感受利用的物質世界,也就是六塵,器界。身受用建立妄想根量,就是六根與器界六塵互相作用而建立起來的妄想根識之量度。
大慧!外道們墮于兩邊之見,是因為不懂得自心現(xiàn)量的道理,自心境界妄想不斷,六根和與器界六塵互相作用而建立起來的妄想六根識之量度造成的。大慧!一切法性都是這樣的,皆是離有無的,不應去想是有呢還是無呢?大慧!若你們修證過程中在離開有無之見的情況下,生起兔無角這樣的想法,那就是邪想,也就是說,在你們的心里千萬不要生出一個兔無角這樣的相來。“彼因”就是指兔無角產(chǎn)生的原因,“待”就是互相對待、對比、比較。“觀”就是觀察其他動物如牛等頭上有角。彼因對待的意思就是之所以會產(chǎn)生兔無角這樣的念頭,就是因為你們曾經(jīng)見過某些動物如牛等頭上有角,經(jīng)觀察比較就產(chǎn)生了兔無角的想法。因此兔無角這樣的想法不應該有,一有必然引起妄想,就如同見牛有角便心生妄想,這兔子怎么沒角呢?感覺很奇怪,結果越想越遠,妄想心一去千里。即便是那微塵等的分別事自性,全都不可得。大慧!圣境界遠離二見,不應作牛有角而妄自分別。
【原文】: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得無妄想者,見不生相已,隨比思量觀察,不生妄想言無耶?”
【解說】:這幾句看似簡單,但意義深遠,如果不解其意,那定會把人繞迷糊了。世上的人多數(shù)都不懂“無”是怎么回事,以為修佛修空了,修徹底無了,什么也沒有了,就是悟道了,這實在是大錯特錯!
大慧問佛:“世尊!得到?jīng)]有妄想的人,見自己心中已經(jīng)可以不生起相了,便隨之將不生妄想與‘無’這兩種境界進行對比思量觀察,于是便說不生妄想就是無嗎?”
佛曾對這樣的觀點曾給予嚴厲斥責,人之所以不成佛,就是因為在修的過程中墮入“無”的境界中了,而且好多人都無法從中擺脫出來,簡直就是一大頑疾。佛的境界并非是“無” ,也并非是有。不生妄想不等于無,試問“無”是不是妄想?“無”不也是人想出來的一種境界嗎?“無”是關于“無”的一種思想!只有人才有“有”或“無”這樣的觀念,如果你是一個木頭人,你會不會產(chǎn)生關于“無”的想法?顯然不會! 即便你擺脫了自心內(nèi)外一切現(xiàn)實“有”境界,但你的心卻立刻被一大片“無”給侵占了,有和無是兩邊對立的境界,脫離了有就是無,脫離了無就是有,總在有無兩邊轉換,那不就是輪回嗎?因此執(zhí)著有或執(zhí)著無是無法跳出三界的。三界都是什么?欲界、色界、無色界。你跳出了欲界和色界,卻墮入無色界中,怎么出三界?因此修行者在修證過程中千萬不要起分別心,一動念就是妄想,當你知道自己心內(nèi)外皆空的時候,你一定墮入了空境。有的人說我已經(jīng)修空了,那他一定沒空,因為他至少還有心空這個念頭。不生妄想是指不生“有無”兩種妄想。
【原文】:佛告大慧:“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所以者何?妄想者,因彼生故。依彼角生妄想,以依角生妄想,是故言依因故,離異不異,故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角。大慧!若復妄想異角者,則不因角生,若不異者,則因彼故。乃至微塵分析推求悉不可得,不異角故。彼亦非性,二俱無性者,何法何故而言無耶?大慧!若無故無角,觀有故言兔無角者,不應作想。大慧!不正因故而說有無,二俱不成。”
【解說】:佛說:“不是觀察不生妄想就說是無。為什么這么說呢?妄想是因他而生的,就像那兔無角之相是依牛有角之相而生的,否則怎么會憑空出來一個兔有無角的想法?角的觀念從何而來?還不是因為見到了牛等動物頭上有角嗎?因有角和無角這兩種想法都是依角這個觀念而生的妄想,因此說有無角的妄想是依角這個因生起的。要遠離有角之妄想與無角之妄想是相同還是不同的兩邊邪見。因此并非觀察不生妄想就說像兔子無角一樣是無。大慧!若說有角之妄想與無角之妄想不一樣,那么它們就不應該由角而生起,有角應該有“有角”的自性,無角應該有無角的自性,它們應各有各的自性,完全不一樣,而事實上呢,不管有角還是無角這樣的觀念都是因角而生的,從這個角度上看,有無兩種妄想都是一樣的;若說一樣,一個有角,一個卻是無角,從這個角度看,又是不一樣的,因角而生不同。因此有無兩種妄想非相同非不同,非一非異。乃至從微塵上分析推求,這句是指牛有角說的,這里的分析是無限分割的意思,絕不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思維分析,將牛角無限分割下去,會越分越小,數(shù)學上有個概念叫無窮小,無窮小的極限是什么呢?當然是0,因此牛角分至最后會化成0,一無所有,同兔無角完全一樣了,都是無,有角無角沒分別,因此說角不異,一切皆空,皆不可得。佛祖在那個時代里能認識到無限可分的結果最終是0,這是到了牛頓時代才有的微積分極限思想,而在中國古代卻認為一根木棒對折下去萬世不竭,無窮匱也,永遠也分不完,就沒能認識到無限可分的結果就是一無所有。從微塵方面推知,有角是沒有自性的,有和無兩者都是無自性的,沒有自性怎么還弄出來一個永遠不變的“無”?顯然荒唐。大慧!把不生妄想當作無,就說像兔子無角一樣,兔子無角這樣的想法怎么出來的?這不是妄想嗎?或者觀牛有角便生兔無角的想法,這兩者都是邪見,不應有這樣的想法。大慧!邪因才產(chǎn)生有無對立的兩邊見觀念,二者都不成立。
【原文】:“大慧!復有余外道見,計著色空事、形處橫法,不能善知虛空分齊,言色離虛空,起分齊見妄想。”
【解說】:復有余外道見,譯為還有其他外道的邪見。計著就是執(zhí)著。色空事,就是色(物質)與空的事相,外道認為色是色,空是空,將兩者完全對立起來。形處,譯為形狀、形態(tài)和處所,認為有形的東西是色相,處所是空相,色相住于空相之中。橫法就是因執(zhí)著于色空事而形成種種不同的法門。
不能善知虛空分齊,這里的分齊是分際、邊界的意思,意譯為不能了知色與空的究竟邊界在哪里,因為無法找到色與空轉化的界限,因而將色與空完全對立起來。色與空的界限在哪里呢?在上一段中佛祖已經(jīng)舉例說明了,譬如說將那個牛角無限分割下去,最終會一無所有,這樣有就轉化成了無,在有與無相互轉化的剎那就是色與空的界限,由此我們也就明白了原來色相的本質就是一無所有。
言色離虛空,起分齊見妄想,譯為外道們一說色便離虛空,認為色與虛空是兩碼事,由此生起差別之相而產(chǎn)生妄想。妄想心皆是因有差別才產(chǎn)生的。若一切都一樣,就不會產(chǎn)生那么多的想法,一切都一樣還想什么呢?譬如單位發(fā)工資,如果人人都發(fā)一樣多,大家就不會生起攀比之心,但如果相差懸殊,那可能就會出很多問題,這很多問題就是由于生起妄想心造成的。再比如見一個美女嫁給一個十分丑陋的男人,便自然而然地生起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的妄想,等等,不勝枚舉。分齊在這句話里是差別的意思。
- 上一篇:楞伽經(jīng)義疏
- 下一篇:入楞伽經(jīng)梵本新譯
- 地藏經(jīng)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注音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心經(jīng)》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jīng)》全文-金剛經(jīng)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圓覺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jīng)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解釋-地藏經(jīng)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jīng)注音版
- 維摩詰經(jīng)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的作用和好處,心經(jīng)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jīng)白話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