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不可言的禪 序
妙不可言的禪 序
釋智空法師
禪宗,以它源遠流長的歷史,以它大量生動的傳說和奇異精妙的禪語,以它對東方文化長期的深刻影響和對當今西方文化的不斷滲透,成了一個深邃、廣袤的禪的世界。
在這個禪的世界里,時而花紅柳綠,鼻豎眼橫,極為普通,極為平常。時而海底紅塵,火中白雪,奇特怪誕,令人驚疑。禪玄遠而貼近,平實而空靈,難以捉摸,不可思議,充滿了難解之謎,越是難解,越叫人著迷!
禪對千萬人的心靈親切呼喚:歸來吧!別迷途忘返,快回到自身的安寧的家園。禪告諭人們,佛在自身中,此心就是佛,如能識自心,人人都成佛。于是,人們把禪宗又稱作心宗。
唐代有位禪師名叫道林,他居住在浙江紹興東南郊秦望山中的古宋枝上,與鳥鵲為鄰,時人稱為鳥巢和尚。他有一個弟子叫會通,有一天領(lǐng)來向他告辭。禪師問他到哪兒去,會通回答說:“我為尋求佛法而出家,拜您為師。但是您從不給我說法,如今我要到其他地方學佛法去。”道林禪師說:“若是佛法,我這里也有一點兒。”會通馬上就問:“您的佛法是什么?”這時候,禪師從衣服上拈出一根紗絮,輕輕地吹向會通,會通立即醒悟了,不再求奔他方。這就是“布毛示法”的故事。(禪家把這類故事稱作“公案”)
佛性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就好比人人身上都有布毛(紗絮)一樣。然而在生活中,人們陷入繁冗事務(wù),到處馳走尋求,常常有意無意地忘記、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最寶貴的東西應(yīng)該從自身中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禪師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騎驢覓驢”(騎上驢兒去找驢),淺顯易懂的比喻,包含人生的啟迪。
唐宋時代的法律規(guī)定,不得“壓良為賤”(也寫作“押良為賤”),意思是不允許掠奪購買平民作為奴婢。禪師常用壓良為賤一語來斥責那些不領(lǐng)會自我為主、到處求教請益的僧徒,這些僧徒當然沒有在外掠買平民作為奴婢,然而他們辛苦奔走,東問西求,卻不識自身佛性的癡迷行為,恰恰是出賣了自己,把自己從主人降成了奴婢,這不是人世間經(jīng)常發(fā)生的可悲的喜劇和可笑的悲劇嗎?
不僅要發(fā)現(xiàn)自我,而且必須充分地重視自我,確立自我在參道過程中的主體作用,這是禪師們常常強調(diào)的話題,從印度傳來佛教思想的同時,也傳來了佛教歷史和佛教神話中一大批佛祖和神祗。這批佛祖神祗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天上地下,無處不現(xiàn),隨時可給人們帶來幸;蛟斐蔀(zāi)難。于是,教徒們誠惶誠恐,頂禮膜拜,人格的屈從轉(zhuǎn)成盲目的迷信,心性的懦弱化為宗教的虔誠。就在這樣的時候,傳來著名禪師德山宣鑒的呵佛罵祖聲:
我對先祖的看法就不是這樣!這里沒有什么祖師佛圣,菩提達摩是老臊胡,釋迦牟尼是干屎橛,文殊、普賢是挑糞漢。
對先佛先祖痛快淋漓的否定,表現(xiàn)了禪師對自找,對現(xiàn)實人生飽含激情的信心。
唐代慧安禪師道譽遠播,中宗皇帝曾請他到宮中說法,奉為國師。有一次,僧徒問:“什么是祖師西來意?”慧安國師反問他:“何不問自己意!”
多么簡捷明快!又多么清新自然!這對于已經(jīng)習慣了模仿和盲從,習慣了東施效顰和邯鄲學步,習慣了把自己依附寄生在他人身上的人,應(yīng)該是振聾發(fā)聵的一聲響雷呀!
有人問緣觀禪師(五代):“怎樣才是認識了自我呢?”
禪師回答:“寰中天子,塞外將軍。”
這一答語充溢著重視自己,自我為主的禪的精神。
重視自我自心是認識和恢復自我自心的本來面目和寶貴價值,并非不切實際的狂妄自大。禪一方面認為人人具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另一方面也指出,人的根器才具是有上中下之分的。了解這一點便能更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與周圍世界的關(guān)系,認識自己在人群中應(yīng)有的適當位置。正如北宋時清滿禪師所說:“堪作梁的作梁,堪作柱的作柱。”
楊歧派重要傳人佛果克勤禪師有一次上堂說:
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上是天下是地,左邊廚庫右邊僧堂,前是佛殿三門,后是方丈寢堂。寶藏在什么處,你們看到了嗎?
寶藏究竟在哪兒呢?當一個人充分重視自我,正確認識自我,在大千世界茫茫人群中處于合適的位置,滿腔熱忱、全副身心地投入工作投入事業(yè),這不正是人們心靈的需要,心靈的寶藏嗎?而此時感覺到的平靜安逸,舒展無礙的愉悅,不正是寶藏的煙耀閃光嗎?
在我們閱讀禪僧語錄時,最使人震驚的莫過于禪師在死亡之前的那種寧靜曠達了。用“視死如歸”一語來形容禪師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是絕對沒有一絲夸張意味的。唐代法常禪師是這樣告別人世的:
有一天,法常禪師對弟子們說:“將要來臨的不可抑制,已經(jīng)逝去的無法追回。”弟子們大概感覺到了什么,不知說什么好。靜默之間,忽然傳來老鼠的吱吱叫聲。禪師說:“就是這個,并非其他。你們各位,善自保重,吾今逝矣。”說完就去世了。
以燒佛像取暖而聞名禪林的天然禪師是這樣逝世的:
長慶四年六月,禪師對弟子們說:“準備熱水洗浴,我就要出發(fā)啦。”洗完澡,禪師戴上笠帽,穿上鞋子,操起拄杖,從床上下來,腳還沒著地,就去世了。
類似的記載在禪師語錄和傳記中屢見不鮮,絕非偶然。得道禪師在死亡前沒有絲毫的驚怕恐懼;沒有因留戀人生而引起的痛苦;沒有因世事牽累而造成的遺恨和不安。通達從容,不失詼諧,保持了禪的人格、禪的精神的連貫和一致。禪師對待死亡有此共識,出于多方面的宗教和人生涵養(yǎng),其中有一條,那就是清楚地認識了自我在自然界的適當位置,反映了禪對生命流程、對生死規(guī)律地深度認同。北宋時的黃龍祖心禪師就這樣說過:
大凡要窮究生死根源,必須認清自家的一片田地。(自家田地:喻指自身自心)
禪宗發(fā)展的鼎盛時期是晚唐五代。在這段時期,先后發(fā)生武宗滅佛、農(nóng)民起義、軍閥割據(jù)等重大歷史事件。社會混亂,經(jīng)濟衰退,佛教其他宗派都遭受道眼中的挫折,許多宗派從此一蹶不振,趨于消亡。唯有禪宗一枝獨秀,系派繁衍,門葉興旺,精英輩出,聲譽大振。當時天下幾乎無寺不禪,政界重要人物,上有皇帝宰相、朝廷顯貴,下至各地方州、府縣官僚,許多人都與禪師有所交往,有的過從甚密,有的為禪所傾倒。影響所及,當時的朝鮮,日本等國朝野也對禪宗產(chǎn)生濃厚興趣,于是,中國禪傳播異域,開國外千年禪風。
印度佛教從漢代傳入中國,竟魏晉南北朝而入唐代,已擁有相當數(shù)量的中國信徒。然而,佛教經(jīng)典卷帙繁多,義理艱深玄奧,戒律細密苛嚴,修行長年累月,仍使許多人望而卻步或畏難而止。禪宗六祖,唐代慧能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提出他的頓悟?qū)W說的;勰苤赋鋈诵员緛砬鍍簦娦员憧沙煞,他在著作《壇經(jīng)》中反復強調(diào):“一念修行,法身等佛”,“一念若悟,眾生是佛”,“一悟即知佛也”,“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慧能滅萬年愚。”并且指出,不出家同樣可以修行,不必定在寺院中。慧能開創(chuàng)的禪宗特別標出“不立文字”,如此一來,實際上就撇開了所有佛教典籍,讓人免于皓首窮經(jīng)之苦。禪師反對僧徒“尋言逐句”,陷于義理詮釋和知識見解。曹洞宗開創(chuàng)者之一的本寂禪師有一次對僧眾說:全部佛經(jīng)教義“只是個‘之’字”,像“之”字形那樣,繞來繞去,使人不能頓見本性,獲得省悟。
五代后唐的莊宗信重佛教,他親自邀請休靜禪師和其他宗派的高僧入宮說法。莊宗看到其他高僧都認真讀經(jīng),只有休靜禪師和他的弟子不讀經(jīng),就問:“禪師您為何不讀經(jīng)?”休靜用兩句詩回答:“道泰不傳天子令,時清休唱太平歌。”含有既已省悟成佛,不必再讀佛經(jīng)的意思。莊宗再問:“為什么您的弟子們也不讀經(jīng)?”休靜又用兩句詩回答:“師(獅)子窟中無異獸,象王行處絕狐蹤。”意謂我禪門之中,個個是獅子、象王(佛教圣物),都是不讀經(jīng)而成佛的。莊宗又問:“那么其他大師們?yōu)槭裁炊甲x經(jīng)呢?”回答仍是兩句詩:“水母元(原)無眼,求食須賴蝦。”海中的浮游動物水母本沒有眼睛,它求覓食物須要依賴蝦的幫助,這對那些讀佛經(jīng)的高僧和高僧讀的佛經(jīng)是多么辛辣的譏刺!
唐代神贊禪師出家于福州大中寺,后外出行腳時遇上著名的百丈懷海憚師,領(lǐng)受了禪法。神贊此時才知道自己在大中寺的受業(yè)老師尚未省悟,就回到大中寺。業(yè)師見他回來,問他有何收獲,神贊說沒有收獲。業(yè)師讓他仍做雜務(wù)。
有一天,業(yè)師在窗下看經(jīng),正巧一只蜜蜂要飛往窗外,急切地撞擊著窗欞上糊著的舊紙。神贊看到時機來了,就說:“世界如此廣闊,不肯出去,卻鉆那故紙,一輩子也出不了!”業(yè)師一聽這話,十分震驚,放下經(jīng)卷問他:“你上回外出行腳,究竟遇上什么人?”神贊如實相告,業(yè)師立即打鐘集眾,恭請他的弟子神贊為大眾說法。這個故事極為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僧侶對禪宗和頓悟?qū)W說的向往。
禪宗雖以“禪”名宗,卻反對傳統(tǒng)的坐禪修行的方式。慧能就尖銳地指出:住心觀凈,長坐不臥,“是病非禪”!
南岳系始祖懷讓禪師在南岳衡山住持寺院,唐開元年間,有一位年輕僧名叫道一(著名的禪宗大師,后來成了南岳系二世重要傳人),修行十分精誠專一,日日在山中坐禪。懷讓就問他:“你坐禪圖個什么呢?”道一回答:“圖做佛。”懷讓聽了,就撿來一塊磚頭,在寺院門前的大石上磨起來。道一奇怪地問:“老師磨磚做什么?”懷讓一面磨磚,一面回答他:“鏡子。”道一感到十分荒唐,說:“磨磚豈能做鏡子?”懷讓丟下磚頭,對道一說:“既然磨磚不可能做鏡,那么坐禪又怎能成佛呢!”
不用長年累月地讀經(jīng),不用拘束身心地坐禪,當修行者們從這一系列僵硬死板的形式桎梏中解放出來,他們的心靈是多么舒適輕快,多么活潑自在!呵佛罵祖,貶抑佛經(jīng)(這些佛門中大逆不道的言行),都可成為上佳機語。騎在圣僧像頭上,焚燒佛像來烤火(唐代天然禪師的故事),禪林一直引為美談。
禪,一方自由自在的身性的天地。
禪,一座無拘無束的心靈的家園。
禪,如此隨心適性,如此簡捷易行的頓悟解脫法門,怎么會不吸引社會各層次的廣大的民眾呢!
唐代懷海禪師住持江西百丈山,他規(guī)定禪僧必須經(jīng)常參加勞動,并且以身作則。雖然年事已高,也堅持和眾僧一起干活。有一次,一位僧人實在不忍心,悄悄地把懷海老人的勞功工具藏了起來。懷海無法干活,就拒絕進食,他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那位僧人只好把工具還給了老人。懷海把禪僧必須參加勞動作為寺院制度寫入著名的《百丈清規(guī)》(又稱《禪門規(guī)式》),這一作法迅速地推廣到各地禪寺,并為后世禪林仿效。
佛教僧侶長期讀經(jīng)坐禪,勢必脫離勞動,依賴政府和施主供養(yǎng)。一旦社會經(jīng)濟惡化,其生活來源便趨枯竭。這也是晚唐五代社會動蕩經(jīng)濟蕭條時期,佛教其他各宗派紛紛衰敗的原因。唯獨禪宗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繁盛興旺。這正體現(xiàn)了禪的大膽革新,重視現(xiàn)實的精神。
黃龍派第二世傳祖禪師曾經(jīng)說:
如果單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有眼無足;如果只悟目前,不明自己,此人有足無眼。
我在上文已談過禪的重視自我的精神,祖心把重視目前和重視自我相提并論,并且形象地比喻成如同眼和足一般的重要,這是極富啟示意義的。人如無眼,漆黑一團;人如無足,行之不遠。禪之所以能洞察心靈,發(fā)現(xiàn)人人具有佛性,能傳播于天下,綿延于后世,正是因為它具有這樣的眼和足呀!
有一位住持廬山棲賢寺的禪師曾對僧徒說:
出得僧堂門,見五老峰,一生參學事畢。
五老峰,在這里是眼前事物的代表或象征。見五老峰,也就是重視目前。
禪師經(jīng)常使用“腳跟下”一語,例如有人問楊歧派創(chuàng)始人方會和尚:“怎樣學習佛祖的教說?”方會回答:“腳跟下!”云門宗的重元禪師也要求學生“腳下看取”。這是極其平常通俗的語言,“腳跟下”、“腳下”也就是每個人自己的眼前目下。著眼目前,重視目前,參悟目前,投入日前,也便可達到禪所要求的“應(yīng)用現(xiàn)前,隨處解脫”。
有個僧徒問崇慧禪師(牛頭宗第六世):“菩提達摩沒來中國之前,中國有沒有佛法呢?”崇慧回答:“沒來之前的事暫且別問,你如今的事怎么樣啦?”僧徒表示不領(lǐng)會,崇慧又說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長空萬古不變,風月朝朝不同。每個時代,每個人都應(yīng)當自我為主,立足眼前,參學領(lǐng)悟,這就是禪的要求。
禪師時常把佛法和世間法相提并論。臨濟宗的女禪師妙總評論文偃禪師的名言“日日是好日”時說:這句話把佛法和世法都包容無盡。另一位臨濟宗禪師崇岳說得更干脆:佛法和世法統(tǒng)統(tǒng)都是混合一致的。注重現(xiàn)實,隨機應(yīng)變,保持清醒頭腦,在這一方面,禪和世間法是相通的。云門宗禪師懷璉說:“世間法里,迷卻多少人?佛法里面,醉卻多少人?至于不迷不醉,應(yīng)該是什么人的態(tài)度呢?”答案不言自明,無論對于佛法還是世間法,都應(yīng)當保持現(xiàn)實的、不迷不醉態(tài)度的,應(yīng)該是禪者。
禪,是幾十代(其中有許多人中英杰)用了十幾個世紀的漫長時間精心構(gòu)筑的精神世界。此世界植根于深遠而豐富的華夏文化,也溶入了同樣深遠而豐富的印度文化。它流光溢彩,博大精深,蘊涵著令人嘆止的宗教智慧和人生智慧,洋溢著東方文化特有的風范、情致和魅力。
對于這樣一個禪的世界,自然不是作為序言的一篇短文所能夠詳細探討的。這篇引文所介紹和論述的,只不過是一個現(xiàn)代僧人用現(xiàn)代眼光來觀察禪的一些思考和體會,著重于禪對今人的啟示,僅供讀者參考而已。
最后,引用古往今來歷代禪師常說的幾句話作為本系列叢書的開篇語: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領(lǐng)會意旨,一切自看。
- 上一篇: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
- 下一篇:錢財露白引事端
- 因果報應(yīng)
- 嫖娼有報應(yīng)嗎?真實的嫖娼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yīng)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jīng)招鬼?不敢念地藏經(jīng)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yīng)
- 金剛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yīng)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jīng)》,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jīng)的真實感應(yīng)六則
- 佛咒感應(yīng)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guān)系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yīng)
- 金剛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yīng)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yīng)事跡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海回狂》白話解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yīng)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yīng)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yīng)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