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佛教五大高僧面對死亡的時刻

佛教五大高僧面對死亡的時刻

  “生命里所出現(xiàn)的事情中,哪件最讓您感到驚奇?”古今賢哲回答:“這件事就是,人雖看到身邊的人一個個去世,卻從沒想到自己也會死去。”

虛云大師

  虛云大師由于病重而越來越虛弱,有人敦促他看醫(yī)生,他卻拒絕:“我與這世間因果連接就快斷了。”他感謝弟子們和他協(xié)力重建寺院,然后向他們指示:“我死后,幫我穿上黃色袈裟,一天后,放入棺中,移到牛棚西邊的山腳下火化。然后請將骨灰與糖、面粉、油混合,捏成九個球,丟入河里,供養(yǎng)給水中生靈。若你們能幫我實現(xiàn)誓愿,我心永懷感謝。”有人請求他最后再說些話,師父回答:“要修行戒、定、慧,以清除貪、嗔、癡。”他停了一下,接著又說:“培養(yǎng)正思維與正念,在面對眾人與整個世間時才能有大無畏的精神。你們累了,請回去休息吧!”

  師父在辭世之前一段時間曾懇求弟子要保持信心。“怎么保持?答案就在‘戒’這個字里。”說完這話,他便合掌,并囑咐身邊幫忙的人要照顧好自己。他們在離開房間后一個鐘頭回來,發(fā)現(xiàn)虛云以寂然而逝,享年120歲。遺體進行火化時,空氣中有種少有的香氣,還有白煙上漂天際。骨灰中發(fā)現(xiàn)超過百顆的五色舍利子和不計其數(shù)的小舍利子,大部分是白色的。

宗喀巴大師

  1419年,62歲的宗喀巴在哲蚌寺講道時,在場的人看到晴朗的天空出現(xiàn)了數(shù)道彩虹,他們認為這標識他就要死了。講道進行一半時,宗喀巴果不其然地停了下來,說他要暫停一下。這種情況十分不尋常,因此眾人再次有種感覺,認為這表示他在為自己將辭世做準備。如果上師要離開某處前沒有完成講道,會被認為是個吉兆。因為這確保師父與弟子在此生及來世會再次相見,以接續(xù)該次講道。他于是前往拉隆大寺作祈禱與供養(yǎng),在離寺前還禮拜,而這項舉動通常只有在不可能回到原地時才會做。

  第二天,他承認自己覺得痛,雖然從外表上,別人并無法馬上清楚看出這點。他把帽子和袍子交給一位弟子,并對在場的人提出忠告,強調不要轉移利他心的重要性。

  在第10個月的第20天,宗喀巴對黑魯嘎本尊做了盛大的供養(yǎng),并在當晚進行金剛持誦。第25天還很早時,他以雙腿盤坐的姿勢禪修空性。到日出時,則做了許多內供養(yǎng),但在場的人都不明白他為什么這么做。接著,他的呼吸便停止了,身體則恢復16歲時的活力。許多在場的弟子都看到他的身體放射出多彩的光束,這證實了許多人的信念:宗喀巴進入證悟者的道。

  為了知道如何妥善處理他的軀體,大家便詢問傳神諭的人。他們預言,該肉身應被供奉在佛塔中,于是便建造了一處專用廳堂,內置銀色平臺,其上安有一座黃金佛塔。本世紀中葉時,宗喀巴的肉身已如木乃伊一般,但保存完好仍讓人驚訝。第九世嘎瑪巴贊頌他是個“以正確完善的見地掃除錯誤之見”的人。

臨濟禪師

  臨濟常被稱為“中國的蘇格拉底”。他向師父黃蘗告別后,便出行游方去了。直到公元八五零年后,才在一小寺落腳。在那里,他大約進行了十年的教學,然后便退休。到了公元八六六年將死之時,他坐好后并說:“吾滅后,不得滅卻吾正法眼藏。”某僧靠近些回答:“怎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臨濟問:“以后有人問你,向他道什么?”僧便大聲喝叫。臨濟說:“誰知吾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說完,師父雖無病,理理袍衣,端坐而逝。

慧能大師

  在臨死前,中國禪宗六祖惠能說了以下感人的臨別贈語:

  靠近點。到八月,我便要離世了。你們任何人有疑問的,盡快提出,我會為你們解答。我要解決你們的妄念,讓你們能得到平靜。我走之后,就沒有人教你們了。

  所有弟子都因深受感動而哭泣。他們當中只有神會不為所動,惠能面向他,說了些話:

  神會,你還年輕,但你已證悟,好與不好并無二致,也不為毀譽所動。你們其他的人則尚未了解……你們哭,只是因為不知道我將去的地方。你們若知道我的去處,便不會哭了。大自然本身即無生無死,無去無來。

  以下則是惠能的遺言:

  再會,各位,F(xiàn)在我要離開了。我走了以后,不要如世俗那般痛哭流涕,不要接受致哀、奠儀、絲綢,也不要披麻戴孝。你們誰要如此做了,便不合于圣法,也就不是我的弟子。大家要像我還在這里一樣,一起坐禪。只要你們可以平靜安詳、無動無止、無生無死、無來無去、無是無非、無住無往,那么,就是大道。我走了以后,你們要修行佛法,就像我還在你們身邊一樣。就算我還活著,假使你們違背教法,留著又有何用。

僧燦禪師

  僧燦禪師在去世前做了準備,剃頭、沐浴,然后敲響寺鐘集合僧眾,宣布自己要走的消息。

  然后,他問道:“各位師兄,你們知道無聲的‘三摩地’嗎?”

  在場的人都回答:“不知道”

  禪師便說:“安靜地傾聽,不要有任何雜念。”

  僧眾于是不出一聲,期待聽到有關無聲三摩地的教誨,僧燦禪師便在同一時間離開了人世。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