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禪宗六祖是誰?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一生

禪宗六祖是誰?

禪宗六祖是誰?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一生

  禪宗六祖是曹溪慧能大師;勰艽髱熓翘瞥呱,唐貞觀十二年(638)生于嶺南新州,三歲喪父,由母親撫養(yǎng)成人。成人后,家境愈發(fā)貧寒,只能靠上山打柴和幫人做零活維持生計。因聞客讀《金剛經(jīng)》,有所感悟,遂往黃梅東山,弘忍大師默而識之,后傳衣法;勰艿梅ㄖ,隱居獵人隊。后離開獵人隊,到了廣州法性寺,因為發(fā)表風(fēng)幡之爭的高論,得到印宗法師的禮遇,并在此由印宗法師為其剃度受戒,且開始在廣州弘揚(yáng)禪宗佛教。不久慧能到曹溪寶林寺(韶關(guān)南華寺),廣收門徒,大弘禪教。先天二年(713)圓寂于新州國恩寺,世壽七十六。

  慧能大師一生在廣、韶二州弘法度眾近四十年,引起了廣大的回響。雖然嶺南地處蠻荒,但頓教法音遠(yuǎn)播四方,不只是影響到一般的社會大眾,也令皇室尊崇敬重。六祖一生的行誼和遭逢的磨難,可說是一紙難以書盡。他不只是學(xué)佛修行者的模范,更可以說是冒險犯難,追求成功者的老師。六祖的一生,是鼓舞人們向上的勵志史,具有寧靜致遠(yuǎn)的人生意境。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一生

  六祖慧能大師,俗姓盧,先世河北范陽(今涿縣)人,其父謫官至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東),唐貞觀十二年(638)生慧能,遂為廣東新州人。慧能幼年喪父,后移南海,家境貧困,靠賣柴養(yǎng)母。有一天,能在市中,聞客店有人誦《金剛經(jīng)》,頗有領(lǐng)會,便問此經(jīng)何處得來,客人告以從黃梅東馮茂山弘忍禪師受持此經(jīng)。他因之有尋師之志。咸亨初(670),他把母親安頓后,即北行。到了韶州曹溪,遇村人劉志略,引其出家之姑無盡藏尼,持《涅槃經(jīng)》來問字。慧能說:我雖不識字,但還了解其義。尼說:既不識字,如何解義?慧能說:諸佛妙理,非關(guān)文字。尼聞其言,深為驚異,遂告鄉(xiāng)里耆老,競來禮敬,即請慧能居于當(dāng)?shù)貙毩止潘,稱他為盧行者。

禪宗六祖是誰?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一生

  慧能在寶林寺住了不久,又至樂昌西石窟,從智遠(yuǎn)禪師學(xué)禪,智遠(yuǎn)勸他到黃梅東禪寺(寺在黃梅雙峰之東,亦稱東山)去從弘忍受學(xué)。慧能于咸亨三年(672)到了黃梅東山,弘忍見著他即問:居士從何處來,欲求何物?慧能說:弟子是嶺南人,唯求作佛!弘忍說:你是嶺南人,又是獦獠(當(dāng)時中原對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如何堪作佛?!慧能說:人有南北,佛性豈有南北?和尚佛性與獦獠佛性無別;和尚能作佛,弟子當(dāng)能作佛。弘忍遂命他隨眾勞動,在碓房舂米。

  慧能在碓房間踏碓八個月,當(dāng)時東山禪眾達(dá)七百人。相傳弘忍有一天為了考驗大眾禪解的淺深,準(zhǔn)備付以衣法,命各人作偈呈驗。時神秀為眾中上座,即作一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一時傳誦全寺。弘忍看后對大眾說:后世如能依此修行,亦得勝果,并勸大眾誦之。慧能在碓房間,聞僧誦這一偈,以為還不究竟,便改作一偈,請人寫在壁上。偈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這句是較通行的記載,敦煌本《壇經(jīng)》此句作“佛性本清凈”),何處惹塵埃!”眾見此偈,皆甚驚異。弘忍見了,即于夜間,召慧能試以禪學(xué)造詣,傳與衣缽,并即送他往九江渡口。臨別又叮囑他南去暫作隱晦,待時行化。

  因此慧能回到廣東曹溪后,隱遁于四會、懷集(今廣西懷集縣)二縣間,過了十余年,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jīng)》,因有二僧辯論風(fēng)幡,一個說風(fēng)動,一個說幡動,爭論不已;勰鼙悴蹇谡f:不是風(fēng)動,也不是幡動,是你們的心動!大家聽了很為詫異。

  印宗便延他至上席,請問深義,慧能回答,言簡理當(dāng)。印宗便問: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非就是行者?慧能便出示衣缽,印宗歡喜贊嘆,即集眾就法性寺菩提樹下為慧能剃發(fā)。又請名德智光律師等為他授具足戒(按法性寺即今廣州光孝寺。寺中有六祖瘞發(fā)塔、菩提樹、風(fēng)幡堂、六祖殿諸古跡)。兩月后,慧能即于寺中菩提樹下,為大眾開示禪門,說般若波羅蜜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