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放生 > 放生文庫 >

持戒與行善

  持戒與行善
 
  持戒在世俗人的眼里往往是與宗教相關的少數(shù)人的行為,行善或是做好事則被看作是世間倫理通常的美德。以致于很多人以為,為人處事只要行善做好事就行了,受戒持戒是給自己戴個鎖鏈,多此一舉。這種觀點的形成是因為沒有真正理解戒律的精神與實質(zhì),在這里我想就佛教的戒律與世間的行善作一簡單的比較。
 
  戒的漢文古體字是  ,雙手持戈,表示警戒。警戒什么?眾生流轉(zhuǎn)生死輪回,雖是由于無明,但無明微細難知,即使是十地菩薩也還有一分未破,所以戒不是去戒無明,而是警戒由無明長養(yǎng)的三毒,警惕心中的貪嗔癡(這三不善心是容易觀察到的),不使之發(fā)于身口,造作惡業(yè)。這防非止惡的功能是受戒時所領納的無作戒體所獨有的,單是行善并不使人具備這一能力。因為一個人可以抱著貪心、癡心去行善,也可以由心情的好惡對同一緣境或行善、或行惡。
 
  戒分為性戒和遮戒,性戒是通于社會的善行,而遮戒卻超過了世間的善行,因為它更潛在,更深遠。俗語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當我們分析社會上的壞人惡事時,往往會說原因很復雜,有社會的、環(huán)境的、教育的、個人的等等因素。總之就是世上沒有天生的惡人,可恨之人也有其可憐之處,但在惡人還沒有成為惡人前,就沒有苗頭,就不能預防嗎?不一定非要違背了世間的法律才制止他,制裁他。這里就顯出了佛陀制定遮戒的可貴,預防第一,雖不即是善行,卻在止惡的大門上又加上了一把牢固的鐵鎖。
 
  戒分四科??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其中戒體是核心。行善雖然是造善業(yè),卻并不會感得什么善體。戒由佛制,相當于佛陀的法身,戒體世代燈續(xù),要有一定的傳承,不能自己憑空獲得。這可從領納戒體的過程中看出,戒體的領納是在三皈依時就完成,而三皈依必從持戒清凈的出家人受。有了戒體,就會時常反省戒律條文,檢察自己的身口意三業(yè),在日常生活中,以行副愿,努力使之清凈。
 
  業(yè)由心造,行善和持戒的用心不同。行善事的心,既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惡或無記的。即使是善心,其心力也可能很微弱,在阿賴耶識里留下的印象很淺。而持戒則不同,當初受戒時,緣境廣大,發(fā)心猛利,念念虔誠,則熏本藏識,成善種子,這就是戒體。《羯磨疏》云:“由有本種熏心,故力有常,能牽后習,起功用故,于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隨心功用,還熏本識,如是展轉(zhuǎn)能凈妄源。”也就是說受戒時,由強烈的心念造就了一個業(yè)體,通過以后隨作無犯的熏習,可長養(yǎng)此業(yè)體,使其功用日漸明利。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守戒的行為,每一個隨作都可以轉(zhuǎn)到持戒護戒的信念上來,這等于是“回向”。所有清凈無染的戒行都“回向”到了守護的戒體上,即使是命難亦不舍棄,那么阿賴耶識里的這一清凈善種當然會增長廣大,以致成為我們整個生命輪回里的主宰力量,盡未來際地影響著我們。而單純地行善對阿賴耶識的熏習很淺,既然沒有發(fā)心納體的過程,也就更談不上回向長養(yǎng)的可能了。
 
  經(jīng)中說:布施不如持戒,縱然以飲食、衣服、臥具、醫(yī)藥四事供養(yǎng)四天下眾生滿一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的功德。為什么看似消極地持戒卻勝過了積極地行善呢?因為在最初受戒時,實際就已對一切眾生行了三種布施,盡形壽不盜,就是對法界一切有情財施;盡形壽不殺,就是對法界一切有情無畏施;以此戒法自行化他,就是法施。而世間的布施并不具足三施,且不遍于一切眾生界,故其有限的功德無法與緣法界一切眾生的持戒功德相比。歸根結(jié)底,一切的功德果報,其實與所發(fā)的心量有關,而不即是實際的物質(zhì)付出。中國有句古話叫作“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行,論行貧門無孝子”。這就是說心的付出才是真正的付出,不能僅僅通過行為大小判斷功德的大小。
 
  佛教特別重視意業(yè),這是佛法不同于外道業(yè)論的地方。為什么持戒的意業(yè)超過世間善業(yè)的百千萬倍呢?這是因為戒法通于有情境和非情境,,周遍法界,不名獨善。《俱舍論》云:“戒從一切眾生得定,分、因不定。”就是說求戒時的發(fā)心可以有上中下三品,所受的戒支也可一支或多支,但是所緣的眾生則必須是遍法界一切眾生。又說:“若不從一切眾生得,戒則無也。何以故?由遍眾生起善方得,異此不得。云何如此?惡心不死故。”《行事鈔》也說:“若人不作五種分別,得木叉戒。一、于某眾持;二、于某分持;三、于某處持;四、于某時持;五、某緣不持。如此受者,得善不得戒。”雖然二、四兩條,其他的律部還有不同的主張,但綜合看來,戒與善的分別就在于遍與不遍。所以《羯磨疏》說:“夫論戒者,普遍生境俱無害心,方成大慈行,群行之首。豈隨分學,望成大善,義不可也。”
 
  另外,經(jīng)論中還提到持戒者可獲得五種功德――現(xiàn)世中得大財聚,得善名揚,于大眾中無畏,臨終不昏昧,死后生于善趣。而不持戒者雖做布施等善,積聚了福報,卻沒有斷三惡趣的因,所以也還有成為龍,有福鬼,大力夜叉等可能。而一失人身,縱有福報亦惘然。為什么呢?因為人身之所以義大難得,是因為人身是獲得解脫的最佳時機,時機稍縱即逝,如盲龜浮木,不知何時才能再遇上。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持戒者保住了人天的身份,就是保住了解脫的希望。
 
  暇滿義大的人生如果說有什么意義,那就是獲得解脫。持戒以相信因果為前提,這樣就種下了解脫的因。雖然剛?cè)?a href="/remen/fome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佛門的人可能只是畏懼三惡道苦而持戒,但隨著持戒的清凈不犯,自能獲得不悔的法喜,對因果的道理自然會逐漸明了。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信者持戒,而持戒反過來增長信根,當信根成熟時,解脫之花就開始綻放了。而世間的善者,可能不相信因果(如雷峰同志),雖行種種好事,卻不能種下解脫的因。而要趣向解脫,戒的清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華嚴經(jīng)》上說“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yǎng)一切諸善根”。只有在斷除了染污心,清凈持戒的基礎上的善行,才可能以一極微善行而遍法界一切眾生。因為戒緣一切,所以善亦緣一切。
 
  愿法界一切眾生戒圓善廣,早登覺地!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