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放生 > 放生文庫 >

依教奉行,戒殺救生

  作為發(fā)過大乘菩提心的人,我們的責任就是自度度他,在救度眾生時,心中也應該生起歡喜心。大家都清楚,在每一次放生時,當鯽魚、泥鰍、麻雀等眾生回歸大自然的懷抱時,我們也同樣有得到釋放的感覺。

  所以,即使在放生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或感受饑寒交迫等痛苦,也應該忍受。因為,我們都是大慈大悲的世尊——釋迦牟尼佛的傳承弟子。據(jù)佛傳記載,佛陀在因地時,為了一個眾生也愿意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諸如此類的公案相當多。

  大家都清楚,在學菩薩道時,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大悲心!洞髮毞e經(jīng)》中云:“善男子!菩薩成就一法,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其所愿嚴凈佛剎。善男子!何謂一法?此菩薩于一切眾生行大悲故,以勝志樂發(fā)菩提心。”所以,要迅速獲得圓滿菩提,沒有一法比得上大悲心。每次放生時,我看到很多佛教徒愛護這些生命,就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確實應該這樣。

  前一段時間,我看到《大莊嚴論經(jīng)》中,有一則精彩的故事:一位比丘到一位穿珠師家去化緣,這位穿珠師正在為國王穿珠寶,因為是佛教徒,他很高興,于是將珠寶放在一邊,自己去準備食物。當時出家人的紅色衣服映在珠寶上,使珠寶變成了紅色,旁邊的鵝認為這是一團血肉,便產(chǎn)生貪心,馬上把珠寶吞了下去。

  主人回來時,發(fā)現(xiàn)珠寶不在了,就要求出家人還給他。出家人想:如果把事實告訴他,這只鵝就會喪命;如果說其他人偷了,就犯了妄語罪。于是他說:我沒有偷。這位施主怕受國王制裁,就使勁摧殘他,打得七竅流血。血流在地上時,鵝便來舔,施主一怒之下就把鵝打死了。

  比丘見鵝死后,大聲哭了起來。施主覺得很奇怪,打他時不哭,鵝死了反而哭。于是好奇地問:你為什么要哭?他說: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為了一只鴿子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也想為了這只鵝,付出自己的生命,因為珠寶被它吃了,可是我的愿沒有成功,因此特別傷心。后來這位施主打開鵝的身體,確實得到了珠寶。

  所以我想,只要是大乘佛教徒,時時刻刻都要有大悲心,這非常重要!《大般涅槃經(jīng)》中云:“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若無大悲者,是則不名佛……”所以,大家皆應以大悲心恒時利益眾生。

  其實,大悲心是可以修出來的。若經(jīng)常觀其他眾生與自己的生命同等可貴,逐漸逐漸就不會殺害眾生,也不愿意享用眾生的血肉。本來南方這一帶的人經(jīng)常愛吃眾生血肉,但我看到很多人在學了佛以后,都吃素食,有些實在做不到,也不會去點殺,或親自去殺,這一點也是大悲心的表現(xiàn)。

  聽說這邊還有用生命祭祀的傳統(tǒng),這種做法也是不合理的。佛陀在《法句譬喻經(jīng)》中說過:“若人壽百歲,勤事天下神,象馬用祭祀,不如行一慈。”如果有人活一百歲,但他精勤用大象、駿馬來祭祀、承事天下的鬼神,這也沒有一點一滴的功德,對自己也不會有任何吉利事,還會帶來極大的痛苦。所以,想家庭平安、生活快樂、身體健康等,還不如行持一次慈悲心。因此,所有人皆應遠離殺生祭祀、血肉供奉的顛倒行為,否則今生來世都會感受痛苦,不會得到快樂。

  總之,我們平時一定要有慈悲心,還要斷除殺生,并行持種種善法,在因緣具足時,就能以菩提心饒益眾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