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九 福建五
◇泉州府東至海百二十里,南至海百有三里,西南至漳州府二百七十里,西至汀州府五百五十里,西北至延平府五百五十里,東北至興化府百六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四百五十里,至江南江寧府三千二百五十五里,至京師七千二百五十五里。
《禹貢》揚州地。周閩越地。秦屬閩中郡。漢屬會稽郡。三國吳屬建安郡。晉屬晉安郡。宋、齊因之。梁天監(jiān)中,析置南安郡治晉安縣。隋平陳,郡廢屬泉州時泉州治閩縣。大業(yè)初,屬建安郡。唐武德五年,置豐州治南安縣。貞觀初,并入泉州。圣歷二年,置武榮州治南安。三年,州廢,還屬泉州。久視元年,復置。景云二年,改為泉州改故泉州為閩州,而以武榮州為泉州。開元中,始治晉江。天寶初,曰清源郡。乾元初,復曰泉州。五代時,屬于王閩,后屬于南唐石晉開運二年,南唐得泉州地。三年,南唐置清源節(jié)度使,以授留從效。宋仍曰泉州亦曰清源郡。乾德初,改清源軍曰平海軍。元曰泉州路福建行省嘗置于此。今詳見前福州府。明初,曰泉州府,領縣七。今因之。
府倚山為險,濱海稱雄,北奠吳會之藩籬,西連嶺粵之唇齒。一有不虞,不惟八閩數(shù)州同憂共患而已。蓋水陸異用,戰(zhàn)守殊趣,一隅之地,而千里之形在焉。論泉南者,第謂其土膏民沃,華實所資,抑末矣。晉江縣附郭。晉為晉安縣地。隋為南安縣地。唐開元八年,始析置晉江縣,為泉州治。今編戶百二十九里。
○刺桐城即府城。以昔時城下多植刺桐樹而名。《志》云:郡舊有衙城、子城、羅城、翼城。內外有濠,舟楫可通。城市歲久類多堙廢。衙城在子城內,相傳留從效所筑。子城則唐天?中王審知所筑也。羅城亦留從效所筑。子城周三里有奇,羅城周二十三里有奇。宋太平興國二年,陳洪進挈地歸朝,詔三城皆隳壞。宣和以后,復葺舊址。嘉定四年,始大加修治。紹定三年,郡守游九功于羅城之南筑翼城,?石二里有奇。元至正十二年,以四方盜起,監(jiān)郡偰玉立議尋故址增筑,乃拓羅城、翼城而一之,周三十里有奇。城在五代時名葫蘆城,以城不正方也,改筑,后象其形曰鯉魚城。明洪武初增筑。累朝復相繼修葺。至萬歷中,地震,城圮,益加營繕。城內有濠,頗深廣,瀠洄三面,獨東北阻山麓無濠。濠本在城外,元末拓城,城南濠因入城中。城有陸門六,水門一,隆慶二年,增為三。周廣皆因元舊。
○泉山府城東北八里。一名清源山,一名北山,一名齊云山。周圍四十里,橫跨十余里,高數(shù)千仞,郡之主山也!跺居钣洝:泉山以山有孔泉而名。朱買臣謂東越王居保泉山,即此。山多石,泉出石竅中,故曰孔泉。上多巖洞諸勝,其得名者凡三十六處,而尤著者曰清源洞!犊ぶ尽:泉山上起三峰,俗名三臺。中峰有清源洞,一名純陽洞,登其巔,可盡一郡之勝。俗謂東甌王避漢兵處,誤也。其左右二峰俱高秀,層巖稠疊,達于郡治。有事時,清源為攻守要地矣。又凰山在泉山南,山回拱如飛舞,一名皇績山。嘉靖三十七年,倭賊掠凰山、清源山,犯南安。明年,復由此入犯!痣p陽山,在府北四十里,泉山來脈也。兩峰并峙,曰大陽、小陽,在南安縣則謂之朋山,在永春縣則謂之雙髻山。蓋山接三縣界,各以形似名。又五洋山,在府北五十里,高頂中有田千畝。宋時有五姓居此,今訛五為吳。有小髻洞,可以避兵。山麓又有清水巖。紫帽山府西南五里。山高峻,常有紫云覆其頂,因名。中有甘泉,味最勝。《志》云:環(huán)山凡十二峰,而二峰尤高。左峰之陰有金粟洞,右峰之頂有凌霄塔,與泉山南北對峙,為郡之案山。又獅山,在府南十里,一名峰山。相傳昔人置峰寨處。又南為行輦山,俗曰下輦。○羅裳山,在府南三十里,其東有玉髻峰。又南十里曰靈源山,蜿蜒數(shù)十里,高出東南諸峰。上有靈泉,大旱不竭,一名太平山,以山頂平正也。亦曰吳山。《志》云:山西北麓有吳明宮,亦曰吳明山,昔有吳氏隱于此,后人為宮以祀之。又有石曰望江石,南瞰大海外,如在眉睫,絕頂又有紫霞峰。
寶蓋山府東南四十五里。一名大孤山。絕頂有石塔,宏壯突兀,出于云表,商舶以為抵岸之標。半山有虎岫巖,東南跨海。又有玉泉井,在石塔下,隨海潮汐以為盈縮。相近者曰金鞍山,亦名小孤山!鸾疴O山,在府南三十里。兩峰延袤數(shù)百丈,如釵股然。今浯嶼水寨移置于此。有六勝塔,頗壯麗。相接者曰石湖山。
洋嶼府西南十里。四圍田疇數(shù)百頃,嶼突起其中。又岱嶼,在府東南六十里,突起海中,介于石湖、北鎮(zhèn)兩山之間!吨尽吩:岱嶼相連者為白嶼,聳出江中,為洛陽、圣姑、北鎮(zhèn)、石湖諸港湍流分匯之處。而左右多沉沙,遷徙不常,屢為商舶患。又烏嶼,在府東北二十里,四面潮水環(huán)繞。民居輻輳,舊有石路,潮至則沒,行者病之。宋寶?中,始作橋以通往來,人以為便。
彭湖嶼在府東南海中。山形平衍,東西約十五里,南北約二十里,周圍小嶼頗多。自府城東出海,舟行三日可至。又有東西二碇山,亦在海中。自東碇開洋,一日夜可至。其海水號彭湖溝水,分東西流。西達漳泉,東達呂宋!逗7揽肌:隋開皇中,嘗遣虎賁陳棱略彭湖地。其嶼屹立巨浸中,環(huán)島三十有六,如排衙。居民以苫茅為廬舍,推年大者為長,以畋漁為業(yè)。地宜牧,牛羊散食山谷間,各?耳為記!对尽吩:三十六島,巨細相間,坡隴相望,有七澳居其間,大約有土無木,土瘠不宜禾稼。產胡麻、菜豆,山羊尤多。居人煮海為鹽,釀秣為酒,采魚蝦螺蛤以佐食。土商興販,以廣其利,貿易至者歲常數(shù)十艘,為泉外府。至元末,置巡司于此。明初洪武五年,湯信國經略海上,以島民叛服難信,議徙之于近郭。二十年,盡徙嶼民,廢巡司而墟其地。繼而不逞者潛聚其中,倭奴往來停泊取水,亦必經此。嘉隆以后,?茉急镜葘覈[聚為寇,官兵大舉,始討平之。萬歷二十年,倭犯朝鮮,哨者云將侵雞籠、淡水。雞籠密邇彭湖,于是議設兵戍險。二十五年,增設游兵,春冬汛守。四十五年,倭入犯龍門港,遂有長戍之令,兼增沖鋒游兵,以厚其勢。其地環(huán)衍可二百余里,三十六嶼之勝,蓋清漳、溫陵二郡之門戶。但地斥鹵,水咸澀,常燠多風,稼穡差艱耳。嶼之正中曰娘宮嶼。從西嶼入,二十里為茶盤,又十里為進嶼,即娘宮嶼矣。波平浪息,無淜奔激射之勢,其狀如湖,因曰彭湖。湖面寬轉可里許,深穩(wěn)可泊,遇南北風,我舟汛守皆頓其中。夷人往往窺伺,以為窟穴。面為案山,右為西安,各置小城,列銃其中,以為戍守,名曰銃城。又左為風柜,夷人嘗筑銃城于此。山略高至七八尺,夷拗其中,上壘土,若雉堞。日后毀其城,仍分軍戍守,與案山、西安相犄角。東為蒔上澳、豬母、落水,最當東南之沖?軓臇|南來者,遇風輒寄泊焉。由陸趨娘宮三十余里,舊有舟師戍守,后又筑銃城以防橫突。又東向為鉆管港、林投仔、龍門、青螺諸澳。龍門有原泉,舊為居民聚落。萬歷三十五年,倭流劫大金,所余船突犯泊此嶼。西為西嶼頭,正夷寇出入之道。有果葉澳,泉甚冽可飲。稍北為竹篙灣。又西為?仔員。又西北為丁字門、水吼門,非乘潮舟,不得出入。皆設水陸兵戍守。嶼北為北山墩,有北太武,稍卑為赤嵌。循港而進,越一澳區(qū),為鎮(zhèn)海港,累城于此。又西北為吉貝嶼,沿海諸山,亂石森列,港道迂曲,非練熟舵梢,不能駕舟也。又北太武與中墩,稱兩太武,俱湖中最高處,便于??望。娘宮稍后二里有穩(wěn)澳山,頗紆坦。自萬歷三十七年,紅夷一舟闌入彭湖,久之乃去。天啟二年六月,有高文律者,乘戍兵單弱,以十余船突據(jù)彭島,遂因山為城,環(huán)海為池,破浪長驅,肆毒于漳泉沿海一帶,要求互市,欲如粵東香山澳夷例。總兵俞咨皋者,用間移紅夷于北港,乃得復彭湖。議于穩(wěn)澳山開筑城基,通用大石壘砌,高丈有七,厚丈有八。東西南共留三門,直北設銃臺一座,內蓋衙宇營房,鑿井一口,戍守于此,以控制娘宮。然議者謂彭湖為漳泉之門戶,而北港即彭湖之唇齒,失北港則唇亡而齒寒,不特彭湖可慮,漳泉亦可憂也。北港蓋在彭湖之東南,亦謂之臺灣。天啟以后,皆為紅夷所據(jù)。
○海府東南八十三里。府境群川畢達于此。舊《志》:自城東海道正東行,二日至高華嶼。又二日至
- 太上感應篇原文
- 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一
- 老子道德經全文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一卷
- 太上感應篇感應選錄
- 卷一 道德部
- 逍遙游第一
- 卷六十四 百家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二
- 老子道德經名句
- 始計第一
- 太上感應篇后記
- 卷一 暢玄
- 捭闔第一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三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二卷
- 卷三十三 山東四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四
- 原始章第一
- 道原
- 印光大師序
- 老子道德經原文
- 卷六十三 喻蔽
- 一宇(宇者,道也。)
- 李炳南居士序
- 卷一 文韜
- 齊物論第二
- 天瑞第一
- 內篇第一逍遙遊
- 卷一人謀上●天無陰陽篇 第一
- 卷五十六 安貧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四卷
- 老子道德經簡介
- 卷六十九 知止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三卷
- 馬蹄第九
- 人間世第四
- 第一計 瞞天過海
- 卷二 混元混洞開辟劫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