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如何養(yǎng)氣?
氣欲柔旋, 不欲剛硬
草木活著的時候是柔軟的, 死了才變得堅硬;人活著的時候, 身軀是柔軟的, 死了就堅硬了。所以柔乃是生氣, 硬是死氣。做人, 就要多溫柔, 少抵觸頂撞他人, 少與他人爭執(zhí), 少強硬的態(tài)度, 把好斗好諍降下來, 這可以使我們生氣充沛, 壽命延長。老子說: 善者不辯, 辨者不善。好辯論口舌斗諍的, 不是善者。
氣欲暖, 不欲寒
大家可以想一想, 為什么春天是萬物回生的時節(jié)呢? 因為春天氣暖回陽,所以暖是代表生機的。之于我們做人, 心地就要暖, 冷冰冰的心腸, 沒有溫暖的心, 這是沒有生氣的。對于人來說, 死了才是冷的, 所以冷就是生氣不足, 這個人的福祿壽都有問題。
氣欲有情, 不欲無情
在風(fēng)水上, 一條直直的水流, 叫做無情水, 屬于破格。一條彎彎曲曲, 回旋曲繞的河流叫做有情水, 這才是藏風(fēng)聚氣的善象。之與我們做人, 就是為人處事, 注意婉轉(zhuǎn)的表達方式, 這樣能使氣流回旋盤繞, 這就叫有情。
命格要無破, 先學(xué)會婉轉(zhuǎn)的做人表達, 說話, 做事, 顧及一下他人的立場和感情, 尤其是說話。說話是最容易增長福德, 也是最容易削祿削福的。你說話割傷其他人, 就是破自己的命格。
氣欲通, 不欲滯
醫(yī)書上說: 痛則不通, 通則不痛。這也是說做人要圓融, 對待周圍的人, 多多通融, 理解, 不生別扭, 不故意為難, 不認死理。我們不這樣阻礙他人, 他人也就不會阻礙我們, 讓我們"不通則痛"。常常幫助他人達成心愿,幫助他人通達, 比如上班, 如果有能力有機會就要幫助同事做好, 幫助上司分憂分責(zé)任, 幫助他們順利通達; 比如在路上少扔垃圾, 幫助清潔工減少工作量, 維護他的勞動成果; 比如十字路口遵守交通規(guī)則, 讓車輛和行人都多一些方便……這些都是非常細微的實際養(yǎng)氣。我們能這樣盡量成全他人的通達方便, 不有意無意阻礙他人, 氣就會暢流無阻, 命運就會通達。
氣欲上升, 不欲沉降
降下去就凝滯了, 上升才是有生命的。這是說遇到困難, 要保持樂觀向上,樂觀就象熱度, 氣體遇熱就會鼎氣上升。 但是又不能驕傲,把氣體加熱過度, 它的體積會擴大, 象熱氣球停不住, 飄走了。驕傲狂妄的人, 留不住福份, 就是這個原因。也不能過度的快樂歡喜, 歡喜也是傷五臟氣的, "怒傷肝, 喜傷心, 思傷脾, 憂傷肺, 恐傷腎", 最養(yǎng)五臟的, 就是保持平靜的內(nèi)心, 不要隨人轉(zhuǎn), 隨人轉(zhuǎn)沒出息。
氣欲厚
不欲薄要厚, 就先要有容納的空間, 這個容量也是容納福祿的容量。做人要有空杯心態(tài), 有容納他人, 他物的心胸, 容納他人, 不只是容納他的惡行, 還有他的善行, 他的思想, 他的立場, 即使你認為很錯很幼稚, 一人一種角度, 一種智慧。有個成語叫做: 虛懷若谷. 講的是謙虛, 謙虛就能使胸懷象山谷一樣大, 所以謙虛是擴大納氣容量的好方法。若自己做了將軍, 小偷不要, 騙子不要, 小人不要, 有缺點的不要, 自己就成光桿司令了。
氣之明暗
明就是不做慚愧事, 暗則相反。但是我們不能要求別人, 否則自己就成了三百瓦的燈, 不是明, 是刺眼。有的人, 做得很光明磊落很正義, 但是他為什么有災(zāi)難呢? 因為他顯示自己的智慧襯托別人的愚昧, 修養(yǎng)自己的清凈品行以顯示別人污濁, 光明顯赫的樣子象舉著日月行走, 襯托別人的晦暗, 這樣沒有中途聾啞盲瘸, 那就很不錯了, 所以就不能免于災(zāi)難。所以老子說: 混兮, 其若濁。他將自己混合在污濁的環(huán)境中, 就象自己也是這么污濁一樣。這應(yīng)該指順應(yīng)環(huán)境的意思,書上解作: 圣人不自以為自己是高尚清凈的人, 所以才能成為圣人; 凡人自命高尚清凈, 看別人都不清不凈, 所以才越像一個凡人。
氣之清濁
清氣上升, 濁氣下降。 天清無物, 地濁而載萬物。天上住的是神仙,在人受人福, 在仙受仙福。神仙不能受凡人的福, 凡人也不能受神仙的福。所以太清的人, 往往做了修道者, 享受不了凡人的福。做人不能太清明, 太明察, 不應(yīng)別人一點小過小性就覺得眼里生刺, 這樣的體質(zhì)就承不了凡人的福。
每個人有自己的特長和謀生方式, 有的人特長是關(guān)系, 有的人特長是美貌, 有的人特長是父母, 有的人特長是讀書, 有的人特長是做事, 沒有高下, 都是上天賦予的才能, 他們以此來與你競爭, 雖然表面上不是拿知識和你正當(dāng)競爭, 但大家都是在用自己的長處來競爭. 但也不能盡是濁氣, 否則就象泥土, 泥土沒有清氣來交泰, 它什么也不能生發(fā), 沒有生氣. 泥土有阻滯的作用, 盡是濁氣, 智慧也被阻塞了。
做人常是不好的念頭, 智慧會越來越阻. 比如流行的搞揭批, 宣揚其他人的小過惡小缺陷, 非常折福, 每向一個人宣揚, 就削下1祿, 網(wǎng)絡(luò)流量太大, 削祿很快。揭別人的缺點, 小過失, 到處宣揚, 這會像官祿氣上的霉斑, 逐漸腐蝕掉官祿氣, 不只是你的, 而是你整個的直系血脈家族官祿氣。
一、謙虛
大江大海之所以是水川之王, 是因為它處在地勢低的地方。高智商, 低姿態(tài)是成為王者的特質(zhì)。謙虛的人, 上天不會降災(zāi)難給他, 鬼神不會阻撓障礙他, 即使小人惡人也不會, 一切災(zāi)難退避三舍.
假如能夠教育子女從小謙虛溫潤地做人, 那么他的人生就會無往不利。教育他謙虛, 不是教育他明白自己的渺小,而是教育他去看, 去思考這個奇妙的世界組成, 去看地球上的一切生靈, 去聽天地自然與生靈的話語, 去領(lǐng)悅一切生靈之美, 從小都不要傷害任何生靈,因為懂得欣賞生命, 所以尊重生命; 因為尊重生命, 所以謙虛自己。
教育孩子不要傷害小生靈的性命, 不要捉蜻蜓, 踩螞蟻, 抓小魚, 抓青蛙, 挖河蚌, 挖蚯蚓, 捉各種小蟲, 這個非常重要。否則, 他小時候傷了這些生靈, 福祿壽在無知的時候就已削下一半。這是以后無論如何也彌補不了的。再有就是盡量不要摘花踩草, 這些生靈也是有感覺的, 花不一定是為你開, 果不一定是為你長。
二、尊重
懂得尊重, 這是一個人乃至神, 最高貴的一種靈魂。所謂尊重, 就是不管是說話, 還是做事, 有一種成熟的態(tài)度,在表達個人的情感和立場的時候, 兼顧他人的情感和立場。尊重他人的想法, 言論, 信仰, 愛好, 想反駁的話, 以對方可以接受的方式表達。任何情況都不要罵人, 也不要因為別人罵你, 你就罵人, 你不要隨他的境轉(zhuǎn)。死老鼠能壞一鍋湯, 因為湯隨死老鼠轉(zhuǎn)。大海容納千百條污流, 但不是它隨污流轉(zhuǎn)濁, 而是污流隨它轉(zhuǎn)清.
這就是一鍋湯和大海的區(qū)別。譬如別人生氣了, 罵你了, 此時你要是也生氣, 也罵他, 這就是隨他轉(zhuǎn),你本來清凈的水, 被他轉(zhuǎn)污了, 每條污流來, 你都隨它轉(zhuǎn)污, 那只說明你是一鍋湯, 所以一個死老鼠就能壞你。
三、禮敬師長
切忌刻意搜集先賢的過失處, 發(fā)帖子立個新說法,這樣會把自己和子孫的福都敗盡。愛沖父母發(fā)怒的人, 工作必然不順遂, 因為父母在五行來講, 就是護持你的官祿[工作]的;另一個是姻緣, 必定阻礙很大, 要承受情苦煎熬, 痛苦萬分。只要立刻改過來, 工作和姻緣兩件就會立刻轉(zhuǎn), 決然轉(zhuǎn)過來, 什么時候開始改, 什么時候開始轉(zhuǎn)。
四、不生氣發(fā)怒
發(fā)脾氣罵人的聲音, 就像狼叫一樣難聽,發(fā)脾氣的人, 怨天怨人的人, 面相變得最快, 因為這是削祿最快的。愛生氣發(fā)火的人, 除非本身受父母庇蔭, 否則今生的財帛不順遂, 和氣就是財氣, 一生氣財帛就都跑了。
釋迦牟尼說, 你信佛但是做事還是不順, 其中一條重要原因就是你愛發(fā)脾氣愛罵人。印光大師說: 假如你遭遇逆境而不怨天, 那么你后面及子孫必興盛流長。發(fā)脾氣叫做火燒功德林, 一把怒火, 就把你積累的善行福報燒盡了, 這個忌諱最大。姚明深受老子道家思想的熏陶和良好家教, 在球場上被對手沖撞受傷時逆來順受從來不發(fā)脾氣,所以姚明代表的中國價值觀與文化就在美國掀起波瀾。
五、謹記報恩
有人所做之事不易成辦, 經(jīng)常遭到障礙, 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他對自己的父母,上司, 長輩等,一切對自己有過恩德的人不行報恩所致。不報恩還抵觸頂撞, 完蛋, 全身戾氣, 命運多舛。
- 上一篇:雞蛋可以吃嗎?
- 下一篇:我不偉大,掙錢比你容易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xué)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dǎo)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