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如來禪與祖師禪

  再說仰山聽香嚴(yán)說什么去年貧、今年貧的,搖搖頭說:“如來禪許師弟會,祖師禪夢都沒有夢到。”香嚴(yán)于是又作一頌:

  我有一機,瞬目視伊。

  若人不會,別喚沙彌。

  仰山聽了這首偈頌,方才點頭認(rèn)可,于是回去向溈山報告說:“且喜閑師弟會祖師禪了。”

  這樣看來祖師禪的見地主要就反映在這第三首偈頌里了,F(xiàn)在先來解讀“我有一機,瞬目視伊”一句的意思。機,即機關(guān),與永嘉《證道歌》“喚取機關(guān)木人問”之“機關(guān)”二字同義,喻指六根之性,亦即佛性。這句話字面句意思是說:我有一個機關(guān),揚眉瞬目之間就見到它。直白一點說,我在揚眉瞬目之間,當(dāng)下就見到自己六根中不動的自性,也就是佛性了。若用《楞嚴(yán)經(jīng)》中的一段偈頌來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最親切不過了。經(jīng)云:

  如世巧幻師,幻作諸男女,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fù),六用皆不成。塵垢應(yīng)念銷,成圓明凈妙!尽洞蠓痦斒桌銍(yán)經(jīng)》卷第六,《大正藏》第19冊,第130頁上。】

  經(jīng)文大意是說,譬如魔術(shù)師制作了各種男女形象的木偶人,在臨時搭建的棚架上演木偶戲,雖然見到木偶人表演各種惟妙惟肖的動作,但要依一機關(guān)來回抽動線條才行,息了機關(guān),一切都?xì)w于寂然了。我人的六根也是如此,原依一精明之心體(喻機關(guān)),分成六根見、聞、嗅、嘗、覺、知之用,若能從一根門返本歸元,則六用之差別都不能成。在這里《楞嚴(yán)經(jīng)》為學(xué)人指出一條用功辦道最直截了當(dāng)?shù)南率痔帲蔷褪菑牧羞x擇一個根門作“返本歸源”的功夫,念念回光返照一精明之心體,熏習(xí)功深,復(fù)本歸源,六用之差別都不能成,所有的前塵垢染應(yīng)念消滅,還成圓明凈妙的真性。這就是香嚴(yán)“我有一機,瞬目視伊”的見地及做功夫下手處!這就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祖師禪!

  再來解讀“若人不會,別喚沙彌”一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某人(意指仰山)不解我方才所說之意,就別喚做有主沙彌。“有主沙彌”,在這里是特指仰山為沙彌時去參訪溈山的一段公案,據(jù)《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所載:

 。ㄑ錾剑┖髤可剑瑴可絾枺“汝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師云:“有主。”溈山云:“主在甚么處?”師從西過東立。溈山異之。師問:“如何是真佛住處?”溈山云:“以思【思:原意為思維,在這里應(yīng)是“智慧觀照”的意思!繜o思之妙,返思靈焰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師于言下頓悟,自此執(zhí)侍,前后盤桓十五載!疽姟洞笳亍返47冊,第582頁中。】

  這則公案是對祖師禪見地的最親切詮釋,現(xiàn)在逐段進(jìn)行剖析。先解讀“有主沙彌”的意思。沙彌,是指在佛法中依剃度師出家受過十戒的男子。通常情況下,沙彌都依止剃度師而安住,聽從剃度師之教導(dǎo),學(xué)習(xí)規(guī)矩威儀、背誦佛經(jīng)等,不能離開師父單獨遠(yuǎn)行,故名有主沙彌。如果是私自出家或剃度師已經(jīng)往生者,則名為無主沙彌。溈山問仰山:“你是有主沙彌,還是無主沙彌?”這句問話一語雙關(guān),既是問仰山剃度師父是誰,獨自出來參學(xué)是什么道理?同時也是問他是否知道自己內(nèi)在的自性主人公?仰山回答:“我是有主沙彌。”這句答話也是一語雙關(guān),既回答自己有剃度師,是離開師父出來參學(xué),也回答自己識得自性主人公。溈山進(jìn)一步勘問:“主在什么地方?”仰山從西側(cè)走到東側(cè),站立不動。溈山一見,便知這沙彌與眾不同,于是對他非常重視。

  為什么仰山從西側(cè)走到東側(cè),溈山便知他與眾不同呢?借引臨濟義玄禪師的開示來作解答,禪師示眾:“心法無形,通貫十方,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口談?wù)、在手?zhí)捉、在足運奔。本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一心既無,隨處解脫。”【見《鎮(zhèn)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大正藏》第47冊,第497頁上!看笠馐钦f心法雖沒有形象可見,但可以通過六根的作用覺知心性的存在,表現(xiàn)在腳上就是可以來回運動奔走。所以仰山從西側(cè)走到東側(cè),是在告訴溈山指揮這色身來回走動的,就是他的自性主人公,得到了溈山的認(rèn)可。同時,讀者還可以比較一下,臨濟這段開示和上文所引《楞嚴(yán)經(jīng)》的偈文是多么的一致,又臨濟三句之第三句“看取棚頭弄傀儡,抽牽都藉里有人”即源自上段偈文,臨濟心法無疑是從《楞嚴(yán)》脫化而出,這是很多禪者沒有注意到的。

  仰山又問:“怎樣才是法身真佛安住之處呢?”仰山這一問的意思是說,我雖然領(lǐng)悟了參禪要依“自性主人公”起修的道理,但功夫做到究竟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溈山回答說:“用智慧去觀照沒有起思維分別以前的寂妙心體,返觀心體靈光獨耀無有窮盡,時節(jié)因緣成熟,能觀照之心亦滅盡無余,猶如波浪息滅還歸于本源心海,一切諸法當(dāng)體空寂,性相常住不動,一切因緣所生之有為事相與不生不滅之理體平等無別,法身真佛如如,常住諸法空寂舍。”仰山于言下頓時領(lǐng)悟玄旨,從此執(zhí)侍于溈山坐下,前后盤桓達(dá)十五年之久。

  香嚴(yán)舉這則公案,仰山一聽立馬放手,知道香嚴(yán)已經(jīng)悟徹,樂呵呵回去向溈山報告說“閑師弟會祖師禪”了。

五、祖佛分親疏

  此后,香嚴(yán)悟道的公案開始盛行于禪林間,諸方禪人浩浩坐地商量,或說如來禪淺、祖師禪深,如來禪有次第、祖師禪無次第,或說兩者根本沒有差別,今天禪和子們聚在一起時,還在重復(fù)論議這個話題。當(dāng)代學(xué)者方立天先生在《如來禪與祖師禪》【見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0年第5期!恳晃闹校試圖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通過梳理佛教文獻(xiàn),概括出兩種禪法的主要含義。筆者綜合諸方辯論的焦點,將以設(shè)問的方式,分三點來論述如來禪與祖師禪的關(guān)系。

  1.問:如來禪與祖師禪,到底是分不分家呢?

  答:《溈山禪師語錄》在記載香嚴(yán)悟道的公案下,附有幾則評論,今擇錄如下:長慶慧棱(854~932)云:“一時坐卻。”云居清錫【清錫禪師:法眼文益禪師(885~958)法嗣,具體生卒年代不詳。】云:“眾中商量,如來禪淺,祖師禪深,只如香嚴(yán),當(dāng)時何不問如何是祖師禪?若置此一問,何處有也?”徑山宗杲(1089~1163)云:“溈山晚年好則劇,教得遮一棚肉傀儡,直是可愛。且作么生是可愛處?面面相看手腳動,爭知語話在他人?”【《溈山語錄》所載之引文與原文稍有差異,今改用大慧杲之原話,見宗杲著《正法眼藏》卷第二之下!孔陉蕉U師的意思是說,溈山老人晚年好手段,教出了一幫木偶一樣的弟子,可愛極了!如何可愛法?面面相看手腳動,指高劃低,怎知語話權(quán)掌握在他人手里?從這里可以看出古代先賢多不認(rèn)為有所謂祖師禪與如來禪的差別,強分親疏是可笑的。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