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舌尖上的禪意

\

  那是一個寒冷的季節(jié),我因茶事活動出差京城,晚宴時刻,偶然在一本大肆渲染“食神蒸霸”,大快朵頤地比拼“廚廚動人”的美食雜志上讀到了那個冬天最溫馨、最養(yǎng)眼,也是最養(yǎng)胃的一個句子——“讓禪意溫暖你的胃”。

  那一刻,可能是出于某一種敏感,在“讓禪意溫暖你的胃”的芬芳里,我的思維飛花亂濺,想入非非,想起了古老而博大的思想液體——茶,想起了“舌尖上的禪意”,想起了福州茶人小筑——地一茗。

  “地一茗”,顧名思義,她是“地地道道一等一,實實在在傳統(tǒng)茶”的形而上的一種現(xiàn)實形態(tài)。結(jié)緣“地一茗”,當(dāng)時是在老福州耳熟能詳?shù)臏厝钒钶x大酒店。就在酒店大堂的南翼,有一個小小的邊廳,遠(yuǎn)遠(yuǎn)望去,“地一茗”牌匾高懸店堂,墨寶源自福州本土?xí)嬅谊惓趿嫉氖止P。步入店堂,又見治壺方家顧紹培先生兩個書法小品:“茶朋壺友”和“紫砂精華塑自然”。望文生義,俏皮、生動、形象,活脫脫一副老頑童的神態(tài),想必顧先生與茶結(jié)緣不淺,寥寥數(shù)字,茶的年輕態(tài),茶的健康品,惟肖惟妙。正徜徉字里行間,便有泡茶的美眉,鄰家小喬模樣,迎來送往,推杯置盞。恰遇年輕的老茶客艾先生,談茶論道,滿口妙語,字句珠磯,禪意最深的一句便是——“懂喝茶,喝懂茶,茶喝懂”。其實,這“禪茶一味”的九個字,就很散漫地碼在貨柜的上方,毋須高高抬頭,即可一瞥,尋?梢,卻又意味非凡。沒有過多的揣磨,那份散漫,那份俏皮,那份繞來繞去的幽默,那份鄰家小喬的親切,莫名地叫人喜歡上了,喜歡到心里頭去了。

  斷斷續(xù)續(xù)地來來往往,來來往往且斷斷續(xù)續(xù)。鐵觀音、大紅袍、鳳凰單樅,地地道道的傳統(tǒng)茶續(xù)了一杯又一杯,還有陳年普洱、北苑貢茶、老樅水仙,實實在在地,吸引的都是一等一的老茶客。年輕的艾先生,是這里的?,惟嗜武夷巖茶,每每呼朋喚友,左擁右簇,茶不離口,壺不離手——武夷山名樅“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北斗”、“雀舌”,一一點化,禪意在舌尖上,禪意在胃囊里,禪意在你自由自在的思想里……

  魯迅先生說:“會喝好茶,有好茶喝,是一種清福。”艾先生會喝茶,好喝茶,常喝茶,該是一種莫大的享福吧?幸哉,斯人。

  2007年春節(jié)期間,得艾先生傳訊,“地一茗”遷址福州城北溢景苑小區(qū)。我即刻趕了一部的士尋訪而去,遷址后的“地一茗”,風(fēng)格沒有太多的移易,店堂也不是很大,僅僅二三十平方米,甚至感覺太小,還好小有小的可愛——扶梯盤旋而上,直通樓中樓,飛躍式的想象空間——“非”一般的表情,“飛”一般的空間。迎來送往,樓上樓下,閣里閣外,不像在泡茶聊天,更勝奔赴當(dāng)年親情四溢的同學(xué)會、戰(zhàn)友會,那般熟悉,那般懷舊,簡直是一圈又一圈杯子里深深淺淺的禪意。

  “地一茗”不大的店堂,有樓有閣,又有前店后堂之別,10余平方米的小小堂屋掘地三十三公分,層次感立即顯見,而石案木幾,更見質(zhì)樸。說是前廳后堂,其實僅有的兩個案幾,只可容納10來人。除此之外,便是若干羅列茶品的貨柜、冷藏柜,還有零零散散的幾株采自深山老林被馴養(yǎng)得野趣盎然的“石橄欖”之類,幾方明清老房子里流傳三兩百年的石磨石廊。除此之外,最顯眼的莫過于頂上懸掛的一盞燈,外罩由黑、紅、黃三色融合拼裝而成。套用艾先生的話說:“黑色寓意風(fēng)水,紅色表明吉氣,黃色象征尊貴……”茶元素彌漫四起,茶禪意四下流傳。

  沉醉在茶香世界里的艾先生,不時搖頭晃腦地吟哦:“閩中三五閑云,無他喜好,惟嗜吃茶。八千里河山,四方尋覓,難得武夷丹霞名樅傳統(tǒng)巖骨花香之韻,冥中悟徹,天心大師禪茶之說,普天下金木水火土,均可把杯玩味。于是應(yīng)呼,北峰以南溢景苑開辟一茶人小筑——地一茗。”

  佛經(jīng)說,佛度有緣人。今生今世,此時此刻,“地一茗”羈留的也都是與茶禪有緣的人嗎?

  不論生客,還是熟客,推門跨入前廳,眼皮底下即是茶案,沒有人招呼你落座,也沒有很熱情的奉茶,老茶客新主顧都是自個兒尋個地方靜坐下來,慢慢地,慢慢地,品茶說道,水煮三國,茶香世界,這大概是女店主做為商人的悟茶之道吧。

  不難想象,這樣的地方,這樣的修為,不僅養(yǎng)身,更能養(yǎng)心;不僅洗卻人間凡塵,更滌盡身心喧嘩。

  無怪乎,夜里日里繁華不息的老福州,多多的茶人茶友,趕遠(yuǎn)遠(yuǎn)的路,尋訪而來,只為——舌尖上的禪意。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