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學(xué)問答
禪的教育中,最具特色的方法之一,便是問答。這是在兩個人之間的對話,通常是禪師與弟子。然而,后者也不一定是弟子,因為問答往往是任何兩個人之間都可以發(fā)生的。
問答與對話之間有如下的不同:就以對話平常是以「柏拉圖對話」或「佛陀對話」為典型代表而言,它是一系列的問與答。但禪的問答是簡短的、截然的、完全沒有系列。這是禪體驗之本性的自然結(jié)果。禪不是一種哲學(xué),不是一種由種種觀念所組成的網(wǎng),不是概念之展現(xiàn)。就如禪師們所說,它是直指人心。它拒絕用任何媒介來使它自己被認(rèn)知。但由于我們是人,是社會動物,我們就不得不用某種方式來表白自己。禪師也不能脫離這一層人性限制。因此有問答的產(chǎn)生。
然而,禪一旦用語言來表白自己,就無可避免的要變成寓含在語言中的種種不便、種種限制、種種矛盾的犧牲品。問答只是盡力把這些東西縮減到最低限度。禪之采用警語式的、謎語式的表達(dá)方式,這乃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由此可以避免言辭變得冗長和流于爭論。
然而,問答并非有一個劃一的性質(zhì);它是隨當(dāng)時的情況與對話者的不同而應(yīng)變的。下面舉一些例子,這些例子主要是引自《景德傳燈錄》,這本書包含著豐富的問答礦藏。
宋代一位名叫長水子璇的禪師(1),有一次問一位名叫瑯(王耶)慧覺的禪師說:
「本然清靜──山河大地如何從其而出?」
慧覺答道:「本然清靜──山河大地如何從其而出?」
「本然清靜」是絕對或神。在佛教中,清靜意謂不具一切分殊,而當(dāng)它用「本然」來形容時,所做的是時間上的表達(dá)。因此,本然清靜是指處于絕對超越狀態(tài)的神。用另一種方式來說,這個問題是:「萬象世界如何從神而出?‘一’如何能造萬物?」換句話說,在「有」與「緣起」(becoming)之間的關(guān)系是什么?
這是一個形而上學(xué)的大問題。從神學(xué)上來講,我們可以說它觸及到一切宗教體系的根本。禪對這個問題當(dāng)然也是十分關(guān)心的。但前面所引的這一則問答,回答卻只是把問題重復(fù)一遍。表面上看來,這幾乎無法說是一個問答,因為從我們一般的理性觀點(diǎn)來看,這里的答與我們所叫做回答的答沒有關(guān)系。但據(jù)記載,發(fā)問的長水卻由此開悟。
這是什么意義?
要使我們這些相對心靈的人有充份的了解,非得寫一本厚厚的書不可。但我在此只要提出下列幾個問題,看看會有什么結(jié)果:根本說來,究竟是什么使神想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呢?它怎么會想到一個念頭這樣說:「要有光」?答案是超乎人類計量的。要想了解神的意志或思想,必須自己是神自己。再者,是什么使得我們?nèi)柹竦囊庵寄丞ぉぴO(shè)若創(chuàng)造的背后有所謂意旨──這一種尋問,本身豈不是來自神的意旨嗎?豈不是神本身使我們?nèi)査囊庵蓟蛞庵締?設(shè)若如此,能夠回答這個問題者必須是神自己。當(dāng)我們問這個問題而以為它是出自我們自己、卻不是出自神時,我們豈不是將自己置于歧路?問與答是出于同源。因此,當(dāng)掌握住問題之源,回答于無意識間已在我們掌握中。
當(dāng)發(fā)問者發(fā)問,他即已回答,因為問無異于答。神由創(chuàng)造世界而回答了他自己。長水看到他的問題以他問題的形式而產(chǎn)生回音,他懂了他的問題。這回音便是回答。如果沒有回音,問題也就不會有回答。敲門有開門為回答。事實上,敲即是開。張三喚李四,李四回應(yīng)。呼喚就是響應(yīng)。悟到這一點(diǎn),就有禪。
如此,問答意謂相互或相應(yīng)。當(dāng)本然清靜仍舊是清靜,即是說,仍舊寓于自身之內(nèi),而不提出問題,即沒有分裂,因此也就沒有問題,沒有相互,沒有「參與」。一旦任何問題出現(xiàn),它就看見自己反映為萬物,反映為山河大地。這既不是出亦不是進(jìn)。本然清靜即是山河大地。當(dāng)清靜呼喚,回音就回響;山起,河流,大地動。神現(xiàn)在看到他自己映在萬物之鏡中。發(fā)問者乃是設(shè)鏡。
洞山來見薯山慧超(2),慧超問道:「你已經(jīng)是一個被公認(rèn)的領(lǐng)導(dǎo)者,為什么還來這里?」
洞山答道:「但我無奈仍有疑思,不能解決。所有來這里!
慧超召洞山說:「良價(良價是洞山的名字)!」
洞山應(yīng)諾。
慧超說:「是什么?」
洞山?jīng)]有回答。
與此,慧超說:「好一個佛,只是無光焰(光輪)。」
有光焰的佛或無光焰的佛正站在慧超前面。但有一件事是我們須記得的。當(dāng)我們意識到這光焰時,它就消失了。不但消失,并且它會傷害我們。當(dāng)我們沒有意識到它時,它才最為熾亮。當(dāng)由于人類秉賦著種種的意識作用,我們總有意識到它的時候,然而,我們對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忘掉。常常記得它,乃是執(zhí)著它,而執(zhí)著會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此,讓我們就似乎不記得般記得它──即是,無意識的意識到它。
趙州從諗是唐代一位偉大的老禪師,有一次,他這樣告誡弟子:「有佛處住不得,無佛處急須走過!惯@個自身顯然是佛的人為什么如此反對佛呢?又有一次他說:「說了佛字,嘴漱干凈!埂阜稹惯@個字難道這般污穢骯臟嗎?當(dāng)你意識到光焰時,情形即是如此。如果說老禪師們顯得嚴(yán)格,那是因為他們慈悲。
當(dāng)大隨法真(4)在為山門下修習(xí)的時候,他在許多方面──諸如修行、勞動與日常行為──都出類拔萃。為山禪師很看重他。有一天,為山召他進(jìn)來,問道:「你在這里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但是你從來沒有問過問題。是為什么?」
大隨:「你要我何處插一句呢?」
為山:「何不問‘佛是什么’?」
大隨立即用手掩住為山的嘴。
為山:「你真正已經(jīng)得到髓了!
用禪者的話說,為山也真是有些「老婆心切」了。為什么不干脆給大隨一頓棒子?──因為他就象懂得了什么似的!但他也同樣可以給為山一頓棒子──甚至在為山教他問什么之前。
一個和尚問:「如何是吾心?」禪師答道:「問者為誰?」當(dāng)你發(fā)一言,「它」即已不在。但若你不發(fā)一言,你如何能夠有體認(rèn)得一天呢?發(fā)問確實是重要的,但讓我們記得,發(fā)問實是在已有的頭上再加一個頭。神若不是創(chuàng)造了具有一切悲歡的世界,它就不是神──如果我是基督徒,而有人問我神何以創(chuàng)造世界時,我將如此作答。說實在的,發(fā)這個問題的人是個癡人。因為一旦他發(fā)出諸如下列的問題時,他就得從這個禪師跑到那個禪師,一直跑到生命完了:什么是心?什么是自己?什么是神?什么是佛?
下面是濟(jì)龍紹修與一個和尚之間的一則問答。
和尚:「什么是我常在的心?」禪師:「你曾問過荷玉嗎?」和尚回答:「我不懂!苟U師道:「如果不懂,夏末去問曹山。」
現(xiàn)在我要介紹另一種形式的問答,在這種問答中處理著肯定與否定的問題。這是一種禪的辯證法。但在此處我們見不到一般見之于西方哲學(xué)的辯證痕跡。如你所知,禪不是邏輯推理的,它也不耽于形而上的談?wù)。這乃是何以問答是禪的一個特色。
一個行者領(lǐng)著一群和尚來見大隨法真,大隨問道:「那些已經(jīng)參得禪的人稱東為什么?」
行者說:「不叫做東!
大隨大叫:「臭驢漢,不叫東叫什么!」
行者無語。
當(dāng)行者說「不叫做東」時,他是對的。但當(dāng)行者說「東不叫東」而大隨罵他臭驢漢時,大隨也是對的。因為,東如果不叫做東,又該叫做什么呢?依照我們一般頭腦的人說,東是東,西是西。這是自從文明開始就互相共認(rèn)的。如果東不再是東,西不再是西,則所有的一切必然都要大亂了,因為我們?nèi)魏稳嗽趥惗亟诸^走路或駕車都不可能安全了;蛟S我們的生命都落入危險中,因為太陽不再出自東方、落入西方。夜要變成日,日要變成夜。我的筆可能會從我的手中溜出去,變成你的。不然就是我偷了你的東西,或者你喪失了你的同一感──這并非夸張之詞。因為當(dāng)東不是東,則不但空間坐標(biāo)體系告終,我們的時間坐標(biāo)體系也告終。當(dāng)我們甚至不能移動一根手指時,我們就不能再活一分鐘,而由于這個原因,我們連死也不能死。因為不再有死這件事。這一則小小的問答中竟含藏著如此可怕的推論后果,含藏著生死問題,豈不是使人吃驚?
現(xiàn)在我們可以知道,在看似最為平常的言句中可以含藏著最出乎意料的思想。禪宗問答不可認(rèn)做是沒有意義而棄置一旁。禪師的每一句話或每一個動作,我們確實都要善自衡量。
為了使我的意思更為清楚,或許我該再說幾句話。
當(dāng)神(godhead)肯定它自己,它變成了一個神(god),而這是它自己的否定。神為了成為自己,而不再是神?隙ǹ偸且夂穸,而否定意含著肯定;它們是相互的。沒有其二就沒有其一。當(dāng)A欲為A時,A須是「非A」。這一種欲愿只有當(dāng)否定其自身時才是可能的。神無法不做為創(chuàng)造者。當(dāng)一旦當(dāng)它創(chuàng)造,它即不再是它自己;此時已有創(chuàng)造者與被造物的存在。
禪師把一串念珠拿出來,問弟子道:「如果稱它為念珠,你就觸,如果不稱它為念珠,你就‘背’,不觸不背,你怎么稱它?」
「觸」是肯定,「背」是否定。禪師要求我們說的是「一句」,這一句是在初始,是在無始之始,因之當(dāng)世界之末仍不會消失,而世界之末實是無末。這「一句」超乎是與否、東與西、念珠與非念珠,超乎「觸」與「背」。當(dāng)大隨責(zé)駡行者為臭驢漢之際,他意思是指這個和尚還沒有了解到那超乎肯定與否定者,是因為這個和尚離那「一句」還太遠(yuǎn)。
現(xiàn)在你自然會問,這「一句」是什么。確實,如果我們有它,我們就有了一切生與創(chuàng)造的秘密。下面一則問答是你要去解決的。
虔州處微(7)問仰山:
「你名叫什么?」
仰山道:「慧寂!
處微:「哪個是慧,哪個是寂?」
仰山道:「就在你目前。」
處微:「仍舊有前后(關(guān)系)在。」
仰山:「讓我們放下前后(關(guān)系)的問題,和尚你看到什么?」
處微:「吃茶去!
若想使那些尚未步入禪門的人對這則問答有所了解──設(shè)若這是可能的──我必須做幾句注解。禪師對于新來到禪寺的人習(xí)慣于提出這樣的問題:
(1)「你從何處來?」(2)「你往何處去?」(3)「你的名字叫什么?」
第一個和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的存在何來何去,第三個問題則是關(guān)乎存在本身。禪中的「何處來」并不總是指我們?nèi)蚨鹊目臻g關(guān)系。因此,「去何處」也不是指和尚旅行的目的。但我們又最好記得,禪厭惡我們談?wù)摮橄笥^念的習(xí)慣。
在這一則問答中,處微問和尚的名字,而當(dāng)后者把名字說出來,他卻把它分解為兩個字;圩值谋疽馐恰赋健沟智慧,這是與梵文的般若相等的字,「寂」則是「平靜」或「安靜」。這兩個字連在一起,意謂「超越的智慧之平靜」,或者,「清靜的本寂」,這是一個適當(dāng)?shù)亩U僧名字。處微本來用不著問這第二個問題,因為他很了解慧和寂的意義。因此,當(dāng)他這般問的時候,他心中必另有用意。他想知道這個禪僧對禪的了解。仰山不是一個沙彌;他當(dāng)然不會向處微解釋什么是慧什么是寂。他很清楚處微是什么意思。因此他答道:「就在你目前!
「超越智慧」或「本然清靜」不是可以用言詞來解釋的東西;那不是可以對之做某種肯定或否定的東西。一個在相對與個殊層面上名叫「慧寂」的人,現(xiàn)在正站在另一個于此個殊世界名喚處微的人面前。然而,這仍是一種英文上的說法。在中文原文中,并沒有提及任何主體或客體。它僅是「只在目前」四字。從英文的習(xí)慣看來,這沒有什么意思,因為我們要問是在誰的目前,誰又在誰面前。所有這些指稱都得確定陳明。在中文或日文中,代名詞或代名詞所代表物體卻省略掉,而這往往導(dǎo)致曖昧不明。但在現(xiàn)在這個例子中,這個曖昧性卻是處微和仰山所處的狀之確切的描述!副救磺屐o」存在,卻未特定它是在此或在彼,也沒有特定它是在現(xiàn)在或在那時。它在目前,這意謂是在任何人的目前,是在每個人的目前─即是說,有目可看之處它就在!钢辉谀壳啊,對于處微和仰山在做此問答時所面臨的狀況是一個確切的描繪。
但語言一旦闖入,時空于因果問題就插足進(jìn)來。因此處微便以前后(關(guān)系)的問題相詢。然而,仰山立即抓住處微的用意,因此他說:「和尚,你看到什么?」這種反問是禪宗的特色。仰山不直接回答問話,卻要知道處微在他前后看到的是什么。此中有微妙之處。因為只要有看,必有誰在看、看到什么以及前與后的問題產(chǎn)生。
當(dāng)一則問答到此地步,必須要有一個轉(zhuǎn)機(jī),將它告終。當(dāng)智性作用開始,禪就變成了哲學(xué)。處微自然要避免這個陷阱。因此,他戲劇化但又恰當(dāng)以「吃茶去」來結(jié)束這段問答。
當(dāng)我們處在相對的或智性作用的層面上,我們會有種種的意見分歧,因之不得不有一大堆的熱烈爭辯。禪對于這一點(diǎn)看得十分清楚,因此要我們統(tǒng)統(tǒng)回到生活本身去,在那里不再有爭論。此處有一件最為重要的事情是我們必須記得的。禪不僅要我們?nèi)ド疃灰p入邏輯的糾葛中;它還要我們在生活之際有一種覺知的體驗,因為這種覺知是使我們?nèi)祟惻c所有其它一切生物在本質(zhì)上有別的。而就是在此處──不論我們各個人間有何等可見的不同──我們尋見我們最終的和平居所,同時這里也是我們原本的家,我們都從那里來,將來也都回到那里去。這里是我們大家都可以快快樂樂「吃茶」的地方,而沒有「前──后」,沒有「何來──何去」,沒有「我──你」。
順便我想提醒我的讀者,在「生活的最終實在」這共同的根基上,靜靜坐在一起吃茶,并不意謂會阻止我們各自之間無限的不同,也不阻止我們可能會投入無止息的論證。
說到處微的「吃茶去」,有另一個故事或許是讀者會感到有趣的。趙州從諗(8)是唐代中期一位偉大的禪師。一天,一個新和尚來到禪寺,趙州問他:「你以前來過沒有?」這個和尚答道:「沒有,這是我第一次來。」趙州說:「吃茶去!购髞砹硪粋和尚來見趙州,趙州問:「以前來過沒有?」和尚答道:「來過。」趙州說:「吃茶去!
這時管寺廟的院主和尚說:「這兩個和尚的回答不同,你為什么都叫他們吃茶去呢?一個說沒來過,你叫他吃茶去,另一個說來過,你也叫他吃茶去。我不懂你的意思。」
趙州便叫道:「院主!」院主應(yīng)諾。趙州立即說:「吃茶去!
如此,凡是來到這位禪師面前的人,不論他們對他是什么態(tài)度,都一律「吃茶去」?隙ɑ蚍穸,是或否,鏟子或不是鏟子,所有的都不過是語言上的分別。只要是還在語言的領(lǐng)域中,對話就是需要的。但一旦脫離語言領(lǐng)域,問答就成了禪師唯一可以用以表達(dá)他們之體驗的方式。
讓我再引幾個大同*的問答例子,來做為結(jié)束。
問:「有人說,一法普潤一切群生。這法是什么?」答:「雨下也!
「潤」是隱喻法華經(jīng)中的一個故事,故事是說佛解釋雨如何潤澤一切植物,使它們各依其性而生長,松為松,菊為菊。因此大同回答說:「雨下也!
問:「有言一粒微塵包羅無盡宇宙。如何?」
答:「一粒已變?yōu)閿?shù)粒!
問:「金鎖未開時如何?」
答:「開也!
(1)《續(xù)傳燈錄》卷七,長水子璇禪師。
(2)《傳燈錄》卷九,薯山慧超。
(3)《五燈會元》,卷四。
(4)同前。
(5)《傳燈錄》,卷二十四,龍濟(jì)山紹修。
(6)《傳燈錄》,卷十一。大隨法真。
(7)《傳燈錄》,卷九,虔州處微。
(8)《五燈會元》,卷四。
*傳燈錄,卷十五,投子山大同禪師。
- 上一篇:我和中國佛學(xué)研究
- 下一篇:心靈的品級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xué)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dǎo)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jì)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yán)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yùn)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yùn)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yùn)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dá)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