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禪,究竟是什么

\

  前幾天,為了查一些佛學資料,我回到了柏林寺,并準備多住一些日子。恰巧發(fā)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事情是這樣的,有幾個澳地利朋友,不遠萬里來柏林寺體驗生活禪。因為我懂一點英語,所以有些活動我也參加了。一交談才知道,這些澳地利人的背景和目的相當復雜。他們都是一些酒店的老板,他們覺得自己的員工太懶了,而在他們那里做事的中國人都很勤奮,他們覺得再這樣下去不行。他們很想找到中國人勤奮的原因,他們覺得這一定和中國的文化有關系,所以就來到了中國,天知道怎么就跑到柏林寺了。他們的第二個目的更具有功利性,現在西方禪很盛行,而酒店的競爭相當激烈,他們也想在柏林寺學上一招兩式,回去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想用我們的禪賺錢!第三個目的,就是他們的年紀都五十多了,很想學一些養(yǎng)生的方法,他們對打坐很感興趣,覺得這對他們的身體有好處。第四個目的更有意思,他們那里抑郁病很普遍,他們想能不能在中國找到對治的方法。而他們對禪的了解呢,幾乎等于零!他們甚至連禪文化的愛好者都不是,怎么樣向他們介紹禪呢?禪可不僅僅是盤腿打坐。我想,明海師一定費了很多躊躇,雖然他的英語很棒。

  禪究竟是什么呢?于是,在進行了一天的打坐后,我們決定和澳地利朋友舉行一個座談會。賓主落座后,有片刻的寂靜,只有趙州茶的清香和著慢慢升騰的水汽,彌漫在整個會議室。顯然,澳地利朋友還沒有從腿子的酸痛和對寺院的神秘感中解脫出來,他們顯得有些拘謹。明海師用英語開始了開場白。

  “How do you feel today?”

  可以想像這個問話會帶來什么樣的回答。

  漸漸的,會場的氣氛活躍起來,澳地利朋友的問題也多了起來?伤麄兊膯栴}多集中在一些技術細節(jié)上,比如,一次坐多少時間,一天坐幾次,等等。回答完這些問題后,明海師又向他們介紹了佛教所特有的哲學、人生觀以及禪宗的歷史和一些公案?吹某鰜,澳地利朋友很感興趣。但他們對參禪始終不太理解,他們難以想像理性行不到處是一個什么樣的境界。明海師告訴他們,參禪可以給人生帶來轉變。幾個老外興致很高,他們覺得參禪很有意思。我在一旁聽的也滿開心,終于聽到明海師講禪了。

  他說到: “禪要解決的是人生的根本問題。因此,這種投入也是全方位的。你不能星期六參禪,而從周一到周五,你還和以前一樣,你要把參禪的精神,貫穿在每一時每一刻。對于我們出家人來說,我們是在拿命來參禪,我們奉獻出的是我們最珍貴的生命。”

  這時,他抬眼向旁邊的另一位師師望去,兩個人的眼光在空中交匯。一種莊嚴而又會心的微笑同時在兩個人的臉上浮現。剎那間,我有點恍惚,仿佛看到了兩個禪師在以心傳心,心心相印,仿佛他們已經停留在了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也一直是我所渴望,卻總也找不到的。當他們拿自己的生命來參禪時,我在干什么呢?我把禪當成了什么呢?

  接下來的座談我已經沒有什么印象了。因為一個問題在我的內心升騰起來,揮之不去,“當他們用自己的生命來參禪時,我把禪當成了什么,我在干什么呢?”是到了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