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
浴佛的起源,是因悉達(dá)多太子在蘭毗尼園無憂樹下(亦稱婆羅樹或波羅叉樹)降生時,九龍(亦說二龍)吐水洗浴圣身的傳說而來。在古代,它已成為佛教故事中一個重要的題材。印度鹿野苑和阿摩羅伐底近代出土的佛傳雕刻,都有這種情景的構(gòu)圖。據(jù)《過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卷一的記載,摩耶夫人懷胎臨近產(chǎn)期,一日出游蘭毗尼園,行至無憂樹下,誕生了悉達(dá)多太子。難陀和伏波難陀龍王吐清凈水,灌太子身。因此,后世佛教徒紀(jì)念佛陀誕生的儀式,都在佛堂中或露天下凈地設(shè)灌佛盤,在盤中的蓮臺上安置著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釋迦太子金像,然后灌以香水,以表示慶祝和供養(yǎng),就叫做「浴佛」或「灌佛」。這一天是佛教四眾信徒的歡喜節(jié)日。
浴佛的儀式開始于印度,是從求福滅罪的一種宗教要求傳衍而來的。佛教以外,婆羅門教早有一種浴像的風(fēng)俗,起源于印度人使精神清潔的思想!洞髮毞e經(jīng)》卷一百記述這樣一個故事:舍衛(wèi)城波斯匿王的女兒無垢施,于二月八日和五百婆羅門一道,持滿瓶水,出至城外,欲洗浴天像。這時許多婆羅門見諸比丘在門外立,認(rèn)為不吉祥,其中一個長者要求無垢施回到城內(nèi),但遭到她的拒絕。于是展開辯論,無垢施終于感化了五百婆羅門皈依了佛陀?芍》饋碓从诠庞《鹊纳鐣L(fēng)俗。
唐義凈《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卷四《灌沐尊儀章》說:「大師雖滅,形像尚存,翹心如在,理應(yīng)遵敬。或可香花每設(shè),能生清凈之心;或可灌沐恒為,足蕩昏沉之業(yè)。……但西國諸寺,灌沐尊儀,每于男中之時,授事便鳴楗椎(木制「打木」),寺庭張施寶蓋,殿側(cè)羅列香瓶。取金、銀、銅、石之像,置以銅、金、木、石盤內(nèi)。令諸妓女奏其音樂,涂以磨香,灌以香水,以凈白毯而揩拭之,然后安置殿中,布諸花彩。此乃寺眾之儀。……至于銅像無論大小,須細(xì)灰磚末揩拭光明,清水灌之,澄華若鏡。大者月半、月盡合眾共為;小者隨己所能每須洗沐。斯則所費雖少,而福利尤多。其浴像之水,即舉以兩指瀝自頂上,斯謂吉祥之水!
義凈所譯的《浴佛功德經(jīng)》也只說日日澡沐尊儀,可以獲大利益,并未說專在佛生日舉行。所以贊寧于《僧史略》上《浴佛》條說:「然彼日日灌洗,則非生日之意。疑五竺多熱,僧既頻浴,佛亦勤灌耳。東夏尚臘八,或二月、四月八日,乃是為佛生日也!
隨著佛教的輸入,浴佛的儀式很早就在中國流傳了!秴菚肪硭摹秳Ⅳ韨鳌犯接涹腥谑论E說:「笮融初聚眾數(shù)百,往依徐州牧陶謙。謙使督廣陵、彭城漕運。……乃大起浮屠祠。……每浴佛,多設(shè)酒飯,布席于路,經(jīng)數(shù)十里,人民來觀及就食且萬人,費以巨億計。」這樣大規(guī)模的佛教儀式,大概就是中國「浴佛會」的濫觴。
后來這種浴佛的儀式逐漸流行于朝廷和仕宦之間,到了兩晉南北朝時代,各地普遍流行。后趙的國主石勒(319—332),為他兒子祈福,曾舉行過浴佛!陡呱畟鳌肪硎斗饒D澄傳》說:「石勒諸稚子,多在佛寺中養(yǎng)之。每至四月八日,勒躬自詣寺灌佛,為兒發(fā)愿」。《佛祖統(tǒng)紀(jì)》卷三十六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條說:「四月八日,帝于內(nèi)殿灌佛齋僧」。又《宋書》卷四十七《劉敬宣傳》說:「四月八日,敬宣見眾人灌佛,乃下頭上金鏡以為母灌,因悲泣不自勝!箍梢娫谖髟迨兰o(jì)以前,浴佛儀式已在我國各民族之間相當(dāng)流行了。
我國浴佛的日期,古來有幾種不同的記載。一是二月八日,一是四月八日,還有一種是十二月八日。佛陀的誕生、出家、成道和涅槃,在印度南、北傳的《佛傳》里雖都明記七月日,但各記載不一!洞筇莆饔蛴洝(卷六、卷八),曾述上座部和諸部所傳的不同。據(jù)上座部傳,佛降胎在嗢咀羅額沙荼月之三十日,相當(dāng)我國五月十五日;誕生、出家、成道都在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相當(dāng)我國三月十五日。諸部所傳降胎同于額沙荼月的后半八日,相當(dāng)我國五月八日;其他誕生等同于吠舍佉月的后半八日,相當(dāng)我國三月八日。南傳佛誕則在逝瑟咤月后半八日(南傳《本生經(jīng)》覺音序言),相當(dāng)我國四月八日。印度歷法以黑月(從月既望到月晦)為前半月,白月(從月朔到望)為后半月。所謂「月盈至滿,謂之白分;月虧至晦,謂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黑前白后,合為一月」(《西域記》卷二)。七月之下弦(當(dāng)下半月之八日)在我國陰歷次月之上弦。我國漢譯佛經(jīng)記載二月或四月,大抵辰以印度的某月當(dāng)我國之月,又隨譯經(jīng)時代歷法之差而傳為二月或四月的。吠舍佉月后半八日,本相當(dāng)于我國陰歷三月初八;而譯者則理解為二月上弦,因傳為二月八日。后來多從南傳的三月后半八日換算為四月八日,于是佛誕四月八日之說就一般通用了。
從歷史的記載看來,后漢時笮融的浴佛日期未見明記;北朝多于四月八日浴佛。自梁經(jīng)唐至于遼初,大抵遵用二月八日;宋代北方改用臘八,南方則用四月八日。后趙的石勒及劉宋孝武帝、劉敬宣等于四月八日浴佛,已如上述。梁時《荊楚歲時記》以二月八日為佛誕!独m(xù)高僧傳》卷二十二唐《釋玄琬傳》說:「琬以二月八日大圣誕沐之辰,追惟舊緒,敬崇浴具。每年此日,開講設(shè)齋,大會道俗。」《遼史》卷五十三《禮志》記載,遼時以二月八日,為悉達(dá)太子生辰。至宋代,浴佛儀式多在十二月八日舉行。宋贊寧《僧史略》卷上《佛誕生年代》條說:「今東京(宋都開封)以臘月八日浴佛,言佛生日!官潓幰詾榕D八恐怕是印度的節(jié)日,或者是用《多論》(《薩婆多毗尼毗婆沙》)的二月八日,臘月即是周的二月!斗g名義集》卷三引《北山錄》云:「周之二月,今之十二月也。而大圣在乎周年,故得以十二月言正!沟灿忻髦概D八為釋迦成道之日而浴佛的。如宋丹霞子淳禪師臘八上堂說:「屈指欣逢臘月八,釋迦成道是斯辰,二千年后追先事,重把香湯浴佛身。」(《丹霞子淳禪師語錄》)又宋祝穆《事文類聚》說:「皇朝東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諸大寺作浴佛會,并造七寶五味粥,謂之『臘八粥』。」這是浴佛會和臘八粥相結(jié)合的記載,但江南一般多在四月八日浴佛。《歲時雜記》說:「諸經(jīng)說佛生日不同,其指言四月八日生者為多,……故用四月八日灌佛也。今但南方皆用此日,北人專用臘月八日,近歲因圓照禪師(1020—1099)來慧林(禪院),始用此日行《摩訶剎頭經(jīng)》法;自是稍稍遵(之)。……其后宋都開封諸寺,多采用四月八日浴佛!埂稏|京夢華錄》卷八說:「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禪院各有浴佛齋會,煎香藥糖水相遺,名曰『浴佛水』!乖摹痘米♀智逡(guī)》及《敕修百丈清規(guī)》均制定四月八日為釋迦如來誕辰,其后南北浴佛的日期就完全一致了。
關(guān)于浴像的方法,寶思惟譯的《浴像功德經(jīng)》所說最為清楚:「若欲浴像,應(yīng)以牛頭旃檀、紫檀、多摩羅香、甘松、芎?、白檀、郁金、龍腦、沉香、麝香、丁香,以如是種種妙香,隨所得者以為湯水,置凈其中。先作方壇,敷妙床座,于上置佛。以諸香水次第浴之。用諸香水周遍訖已;復(fù)以凈水于上淋洗。其浴像者,各取少許洗像之水置自頭上,燒種種香以為供養(yǎng)。初于像上下水之時,應(yīng)誦以偈:『我今灌沐諸如來,凈智功德莊嚴(yán)聚;五濁眾生令離垢,愿證如來凈法身』!
我國叢林的浴佛,多依元代《敕修百丈清規(guī)》(1336年修)所定的儀式。但比《敕修百丈清規(guī)》更早十九年的《幻住庵清規(guī)》(中峰明本1317年作)已經(jīng)有所規(guī)定了!峨沸薨僬汕逡(guī)》卷二《報本章》的《佛降誕》條,具體地規(guī)定浴佛的儀式說:「至四月八日,庫司嚴(yán)設(shè)花亭,中置佛降生像,于香湯盆內(nèi),安二小杓。佛前敷陳供養(yǎng)畢,住持上堂祝香云:『佛誕令辰,某寺住持……虔爇寶香,供養(yǎng)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上酬慈蔭。所冀法界眾生,念念諸佛出現(xiàn)于世。』住持說法竟,領(lǐng)眾同到殿上。住持上香三拜然后跪爐。維那白佛云:一月在天,影涵眾水;一佛出世,各坐一華。白毫舒而三界明,甘露灑而四生潤。……宣疏畢,唱浴佛偈」(偈見如上《浴像功德經(jīng)》),一面反復(fù)地唱偈言,一面讓僧眾進(jìn)行浴佛。最后并以浴佛的功德回向于無上的佛果菩提。
明代的風(fēng)俗大抵是繼承宋代的。據(jù)田汝成《熙朝樂事》記明代的風(fēng)俗說:「四月八日,俗傳為釋迦佛生辰。僧尼各建龍華會,以盆坐銅佛,浸以糖水,覆以花亭!惯@種風(fēng)俗到清代并無多大改變。按照《敕修百丈清規(guī)》,禪林在佛誕浴佛這一天,還有煎「香湯」和造「黑飯」供眾的習(xí)慣!肚逡(guī)》卷四《兩序章》的《知殿》條:「佛誕日浴佛,煎湯供大眾;」卷七《節(jié)臘章》的《月分須知》條:「四月初八日,佛誕浴佛,庫司預(yù)造黑飯,方丈請大眾夏前點心!沟沁@種遺規(guī)后來雖已不通行了,而以四月八日為佛誕,舉行浴佛議式,則至今不替。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xué)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dǎo)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jì)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yán)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dá)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