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賴耶識淺問

  (李炳南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問:阿賴耶識,是不是我們的靈魂?是永生不滅嗎?(李永茂)

  答:本性為惑所障,名阿賴耶,外道名為靈魂。誤認為本體,更誤認為永生不滅,去題愈遠矣。破惑究竟,顯豁本性,名轉識成智,惑可破,識可轉,何云不滅?

  問:唯識宗謂:‘一切法種子皆藏第八賴耶識中’。但不知第八本身種子,藏在何處?(方明)

  答:海納百川之水,試思本海之水納于何處?

  問:阿賴耶識,為無名雜染之識,與‘真如’為一或二?(田倩君)

  答:真如因有雜染,始稱為識。如水因風激,而生動蕩,名曰波浪,水與波浪,是一非一,說二非二也。

  問:末那識與阿賴耶識,如何分別?(徐公起)

  答:阿賴耶以含藏及異熟為作用,末那以執(zhí)我及不斷思量為作用,此其區(qū)別。

  問:阿賴耶識又名藏識,一切種子都藏其中,人死后帶同轉生,是以該新生小孩之性情好惡,應同前生,而事實則不然,亦每見新生小孩性情好惡多肖其生身父母,俗稱遺傳性,此前生種子已失其功用乎?抑尚未成熟乎?(仲志英)

  答:阿賴耶歷劫輪回,所藏善惡種子,其數(shù)無量。許多善種與惡種,均千差萬別,并不一律。其父母之性分(即賴耶)中,所含習氣(即種子),雖具遺傳作用,然必須胎兒神識所含之某種子,與父母習氣同等者,而有力量,今遇父母之習氣作增上緣,引起現(xiàn)行,生后之兒,其性始與其父母同,故稱曰遺傳。如胎兒神識所含之種子,多不與其父母同者,亦不受其遺傳。賢者若舜禹,不肖者若管蔡,是其例也。

  問:諸法無我,惟列不生不滅之阿賴耶識不稱是我嗎?(李永茂)

  答:阿賴耶乃無明雜染之識,何得云為不生不滅?至于我之一字,原有分限,不能一概而論,凡夫不明真如,迷執(zhí)有我,是為顛倒;二乘滯空,迷執(zhí)無我,亦是顛倒。

  問:阿賴耶識往往在人死后數(shù)小時后,身體冷透才離去,其他眾生是否也如是?(樓永譽)

  答:須視舍暖之遲早而論,似不一也。

  問:阿賴耶識(性)即循環(huán)不斷,為何常于昏厥中失去知覺,果爾,豈不是斷滅了一次嗎?(張弓)

  答:茲以眼睛作喻。在清凈光明之際,如本性體,一切能照,各得真相,發(fā)炎生翳之時,如阿賴耶,所照幻化,不得萬物真相矣。閉目或睡眠時,概不能照,然此時雖不起照,決非眼睛是斷滅了,參此可知。

  問:為業(yè)力所牽的眾生是否結束了報身生活(死后)必須往地獄走一遭?領導著去受報的是業(yè)抑是第八識?受報的眾生是主動的去抑被動的呢?若是主動的必定會趨利避害,若是被動的又怎可能在恒河沙數(shù)眾生中認識或找到還報主?(莫我虛)

  答:不出六道輪回,即有入地獄之可能,如人居屋中,四隅總是要全經對幾次。第八識是主人翁,業(yè)力是八識中含藏之種子,所起之現(xiàn)行,此業(yè)力量,譬如繩索,能牽第八識升沉六道,此其主因,冤家酬對,不過外緣而已。

  問:人死之后,七八兩識,是否繼續(xù)存在?抑與前六識隨軀體同時散滅?若是散滅,則一切都盡,何以復有輪回之說?(徐公起)

  答:人死不滅者唯第八識,舍一身入一身,即是此識。頌云:‘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后來先作主公。’

  問:人死不滅者唯第八識,其余七個識,是否再由第八識產生出來的?并請指教唯識學書類幾種!(謝元甫)

  答:三細六粗,本已成熟,不過入胎后再借勝義根顯示作用耳。研此之書,宜先看百法明門論,八識規(guī)矩頌。

  問:請問全身麻醉后識在何處?第八識中是否會落境象?為何落?(慈芳)

  答:識待緣而起,緣若是不起,麻醉之時,諸根暫失作用,識伏不起而已。八識功能,即是含藏。識依于根,待緣而起,麻醉之時,乃諸根所受,暫時根失功能,識因無緣伏而不起。再第八識之功用,本為含藏,七識一切攀緣,皆屬思想,思想有其習氣,即落其中,F(xiàn)代言語,名曰印象,印象深淺,又關記憶短久,知此推彼,其理一也。

  問:由第八識推至第一識全皆無明,然而宇宙之客觀存在是否真?是否假?又宇宙之客觀存在,無非是說宇宙為生我感覺之實物,然宇宙如何能生我感覺?且是實物呢?(吳商生)

  答:宇為空間,宙為時間,此二皆非實物,不過二間包萬物耳。此為境,我心起念,多為境引故曰:‘生我感覺。’

  問:無意或間接犯的罪過,自己既不知道,影子怎么會落入八識內的?(白張文適)

  答:無意造作,罪;蛭捶謩e,而三業(yè)造作之事豈能不知,知即有念,念即落影子。而一切造作,自具善性惡性,善惡寓事中,事寓念中,念落識田中,試思善惡落在何處?不過有意無意,其罪亦分有力無力,起現(xiàn)行時,有輕重之別耳。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