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問答 > 漢傳人物問答 >

如本法師答:行善修行者今生福報大,但現(xiàn)前富貴者多非善類?而善良人卻不少窮苦愚笨?

如本法師答:此問題波及很廣,非三言兩語所能解答周詳,請仁者有耐心注意看下去,這可分為兩方面解答:

一.眾生未開悟有隔陰之迷故。今生若廣行善業(yè)(梵語kusalakarma),布施喜舍,捐助救濟(jì),甚至修行精進(jìn),這些功德利益之因是不會消失的,今生若無開悟證成菩提往生凈土,那么,今生的善因與修行的功德,必然會感召來生的大富大貴,甚至聰明絕頂,但由于沒有證成果位之故,投胎人間便成隔陰之迷!忘記了前世自己所做的一切因果,心地亦然被五欲(梵語panca kamah)六塵(梵語sad visayah)所染污與蒙蔽,善根一時無法大展流露,自己的私欲作崇,憑著他的福報,造業(yè)下去,為名為利的習(xí)氣,還是熾盛燃燒著,甚至橫行霸道,又如你所說的,鬼頭鬼腦皆使出來哩!

二.因果是不失亂的。因果是分明的,是有規(guī)律而且平等的。富貴有富貴的因果,聰明的聰明的因果,為善有為善的因果,為惡有為惡的因果,窮苦有窮苦的因果。因果律是分明的,所以佛要我們廣修諸法,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要學(xué)習(xí)。

般若經(jīng)云:“菩薩摩訶薩,若有一善法未能圓滿,而得無上正等菩提(梵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無有是處。”

由此可見,有些人行善或修行,往往會顧此失彼,顧彼失此,修此法而無修彼法,修彼法而無修此法,不能面面顧到,比方說:有些人布施心做到了,但為人不仁,以后的果報就會富而不仁;有些人布施心做到了,但不聽經(jīng)聞法,來生的果報就會富貴命,但沒有智慧,得到愚笨無知的果報;有些人聽經(jīng)聞法,但布施心沒有,來生的果報就會很聰明,但沒有福報,生活貧窮困苦;有些人布施心有,也聽經(jīng)聞法,來生果報就很聰明,而且很富貴又很善良。

有些人不布施喜舍,又不聞法聽經(jīng),來生果報就很窮苦,而且愚癡魯鈍;有些人布施喜舍心有,但喜歡吃喝嫖賭,來生的果報就很富貴,但為人橫行霸道,常使用權(quán)威欺淩弱者。但以上種種實例,我們就知道因果的關(guān)聯(lián)性是如何了!

因果(梵語hetuphala)是分明的,不會錯亂的,是平等的,為善為惡,果報就有善有惡;修行者若如是知,如是見,是名正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