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問答 > 漢傳人物問答 >

圣嚴(yán)法師答:佛教是主張人性本善論的嗎

  圣嚴(yán)法師答:這是中國儒家思想中的問題,孟子講人性本善,荀子講人性本惡,揚(yáng)雄主張人性是善惡混合,公孫子主張人性無善無惡。究竟那一個的主張較對?大致上,后人喜歡靠在孟子的一邊,因?yàn)榭酌喜攀侨寮业恼y(tǒng)思想。

  因此,也可以說佛教是主張人性本善論的。佛說‘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主張佛教性善論的根據(jù)。

  事實(shí)上,佛教雖可說是性善論,也可說是性惡論,佛教的本質(zhì),卻是既不屬于性善論,也不屬于性惡論。

  眾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論;眾生皆由于無始以來的無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這是性惡論。因?yàn)?性善論者可以防惡而還歸于善,性惡論者則可以去惡而成其善;兩者觀點(diǎn)不同,目的卻是一樣。所以,佛教可以左右逢源而適其所適。

  若從根本上說,儒家的性善論也好,性惡論也好,他們都是僅僅討論當(dāng)下一生的本性問題,說性本善與性本惡,是從哇哇墮地時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惡行為──業(yè),他們沒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后的善惡行為,他們也無從再追究。孟子偏重了理性價值,所以說性善,荀子著眼在物性的轉(zhuǎn)變,所以說性惡,其實(shí),他們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從這一點(diǎn)上說,佛教既非性善論,也非性惡論。因?yàn)?佛教看眾生,是從無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終的目的達(dá)成──成佛,從當(dāng)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論斷善惡;在眾生來說,善的佛性與惡的無明,根本就是難兄難弟,分割不開,有佛性的時候,就已有了無明,它們是一體的兩面,在生死,是無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從無明開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說我們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對,是惡,也是不對。若從當(dāng)下的一生而言,善與惡,理性與物性,乃是與生俱來,投于善則善,投于惡則惡。(注十)

  照這么說來,佛教是同于揚(yáng)雄的善惡混合論了?那也不是,佛教主張:無明煩惱,是可以逐漸降伏而分分?jǐn)喑?無明斷盡了佛性也就圓成了,這就叫做斷煩惱證菩提,了生死入涅槃。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煩惱是惡,佛性是善;一旦證了菩提,入了涅槃,根本也沒有善惡可言。善惡問題,僅是世間法中的觀念,出世法中,乃是無善無惡的。善別于惡,有善必有惡,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講惡,也不講善。其實(shí)善惡問題,縱是世間法中,也是沒有絕對的,正像毒藥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人,良藥可以救人也可能殺人一樣。因此,圣位的佛菩薩,他們本身固然沒有善惡可言,他們看眾生也沒有善惡的區(qū)別,唯有如此,才能怨親平等而來普度眾生。善與惡,不過是凡夫眾生的自我執(zhí)著而已。但這也不同于公孫子的無善無惡,因?yàn)樵诂F(xiàn)實(shí)世間的凡夫位上,人性并非沒有善惡,出世之后,才沒法加上善惡的名目。

  正因?yàn)榉鸾痰纳茞河^念,是沒有永恒性的,是要徹底廢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給佛教加上一個關(guān)于人性的甚么論,那就只好勉強(qiáng)地叫做善惡解脫論吧。

  注十:佛祖統(tǒng)紀(jì)卷三十五(大正藏四十九冊三三六頁)司馬君實(shí)注揚(yáng)雄之性善惡混,亦謂孟荀各得性之一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