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都缺少對公共道德的遵守

\

  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中國人在國際上的形象并不是很好。我第一次出訪法國,由于不知道法國公交車的規(guī)定,他們一律從后門上車,從前門下車,我看前門開著,大家排在后門,就從前門上車了,也不是擠車擠慣了,只是想早點上車就可以早點開車,可那法國司機對我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訓(xùn)斥了半天。我不太清楚他用法語說了什么,陪同我們的是法國外交部人員,他與司機說了幾句話,司機頓時對我客氣了。下車之后外交人員告訴我,他對司機說我是日本人,法國人不喜歡中國人,因為太不懂規(guī)矩,如果說是日本人,法國人就會以為是初犯。當時我的自尊心受到非常大的傷害。

  后來我寫了一篇《文明的尺度》,文章的結(jié)尾寫到:我感覺可能是文明在西方,傳統(tǒng)在臺灣,腐敗在大陸。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我們乘車到法國巴黎郊區(qū)的一個鄉(xiāng)村旅社住宿,當天刮風下雨,山路也很窄,我坐在司機旁,前面的車上有兩個法國女孩子臉朝后,望著我笑,他們可能很少看到中國人。當時有客人在等著我們,心里很著急,車又開不快,前面有車又不能超過去,心想真倒霉,要是我們的車在前面就好了。后來有一段路夠?qū),前面的車停下來,開車的那位父親下了車,我們車上負責開車的法國外交部人員也下了車,兩人在那說了半天,我心想,還跟人家說什么,趕快把車開過去就是了。

  那位父親對他說,一路上都是他的車在前邊,這不太公平,現(xiàn)在請我們開到前邊去,外交部的小伙子說,我們馬上就要到住的地方,還是保持原來的狀態(tài)吧。那位父親接著說了一句話,還是希望我們開到前邊去,車上坐著他的兩個女兒,他不能讓女兒認為不讓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峙挛覀冎袊司腿边@一點,我不太知道這是由于什么樣的文化,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直抵人心,而且成為一種不可度量的似乎先天具有的遵守。

  我們經(jīng)常講外國人等紅燈過路的事,雖然路上沒有行車,依然會等到綠燈再過。我一般要求自己不闖紅燈,特殊情況下人行道雖然是紅燈,但路上沒有車輛,也經(jīng)常闖紅燈。我最初堅持一個人站在那,等紅燈變成綠燈再走,盡管左右兩邊沒有車,但最后發(fā)現(xiàn)就我一個人在那兒,別人看著我,覺得好奇怪,然后也就變得有時闖紅燈了。我看到的一篇文章就談到,中國人和外國朋友在那里等綠燈,雖然路上沒有車,但外國朋友說或許在對面的幾層樓上正有孩子們看著,他們是那么在意孩子們看到了會怎么樣。

  改革開放有一個好處,中國人出去后不但看到外國怎么樣,還了解到外國人怎么生活。比如,到海邊游玩捕捉沙灘上的螃蟹,包括海螺,外國有相關(guān)規(guī)定,如果從沙灘挖出來的螃蟹或者海螺不夠尺寸,不可以放在自己的小籃子,否則就是違法。有心細的中國人特意帶了一把尺子,測量之后發(fā)現(xiàn)有些海螺確實比法律要求的尺寸小一些,但他已經(jīng)把它挖出來,就去問海濱的巡邏員,這個海螺差一點就夠尺寸,可不可以?后來收到了罰單,還收到法庭的傳票,他就覺得很委屈,并告訴人家說帶了尺子,對方的回復(fù)是既然帶了尺子,它不符合尺寸,為什么不當即埋下去。

  中國人可能覺得老外們生活太矯情,在中國確實做不到,他們甚至到了這樣的程度,即使旁邊沒有人,釣到的魚不符合尺寸也要拋回水里,因為如果回到家偶然被鄰居發(fā)現(xiàn),會把你視為一個不遵守公共道德的人。

  中國的淡水蟹被引進德國,但德國人又不是很喜歡吃,導(dǎo)致泛濫涌上公路,對中國人來說肯定是件好事,但外國人騎自行車到這里都停下,汽車也停下來,沒有人會覺得這是我們不喜歡的,就像看到甲殼蟲一樣,可以用車輪碾壓過去,會有人拿出手機給有關(guān)部門打電話,讓他們處理一下。

  這是一種什么文化?用多長時間才會使一個國家的公民成為這樣?當然,我們沒有必要說歐洲人都是君子,從新聞也可以看到他們的校園暴力、恐怖事件,這樣或者那樣的社會問題。但我們看人家好的一面,向人家學(xué)習(xí),有時他們好的一面又是我們很難做到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