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佛教的九種食與飲食之法“食存五觀”

食存五觀

  佛門中規(guī)定在正常的進食過程當中,修行之人要心存五種觀想,亦叫“食存五觀”,這既是一種修行,又是一種有益于健康的飲食之法。因此佛教的齋堂通常又稱之為“五觀堂”。

  出家眾有五觀:

  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想著自己所吃的每一口飯,會有許多人付出辛勤勞動。我們不耕不織,卻在此安然享用,由此生起感恩之心。

  2、忖(cǔn)己德行、全缺應(yīng)供

  同時還要想想自己有什么資格和德行接受他人供養(yǎng)?如果德行未具而受供,是有損福報的。所以我們不僅要惜福,更要培福。如果不慎將現(xiàn)有這點福報耗盡,修道障緣將會更多。

  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用餐時應(yīng)該保持觀照,不起貪嗔。吃飯的時候要保持正念,不應(yīng)該“合口味就拼命貪吃,不合口味就心生煩惱”,自己的正念不應(yīng)該被舌根所控制住,要自己控制自己的食欲,自己控制自己的舌根。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瘦了就多吃點,胖了就少吃點,不要“好吃就多吃,不好吃就少吃”。

  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飲食不是為了吃了長得好看,也不是為了貪著美味,而是為了治療饑渴之病。我們身體有個病叫“饑渴”,只要能把這個病治好,就行了。而不是說是為了自己的口欲、為了自己的舌根,然后被控制住,拼命去吃;或者就因為感覺味道不好或者心情不好就不去吃。吃的這個飯、這個食物它是藥,該吃的時候就吃,而不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而決定吃什么。

  5、為成道業(yè)、應(yīng)受此食

  不管是出家眾還是實修弟子,我們吃飯,是為了修行、為了養(yǎng)我們四大的這個色身,而不是滿足我們的食欲、口欲的。

  古德云:“五觀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修行之人出家修行辦道,內(nèi)求佛法,以增長法身慧命,外受諸食,以滋養(yǎng)色身性命。只是在接受飲食供養(yǎng)時,不可以用貪嗔癡之心去計較受食的好壞,揀擇受食精粗,而應(yīng)該以惜福、慚愧、感恩、精進等心來接受供養(yǎng),然后更加用心辦道,不造諸惡,廣增善根,以此功德才可以抵消施主的供養(yǎng),也才合乎佛教食之道也。

  這五觀是出家眾必須要有的觀想,但是我們實修弟子吃飯的時候,這幾條都應(yīng)該觀想。第二條對于在家眾雖然有點不符合,但是我們也可以觀想,因為我們的工作并沒有自己耕織,精進的菩薩也應(yīng)該仔細想想。

  我們實修弟子,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特別在吃飯的時候,我們的凈念不能斷。特別在吃飯的時候,我們不要被貪欲打斷了我們的正念,應(yīng)該隨時提起正念。

  以上的五條可以幫助我們隨時提起正念,遠離貪著,我們一定要學習好。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