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寺院的“山門”指的是什么?為什么又叫“三門”?

寺院的“山門”指的是什么?為什么又叫“三門”?

  山門又作“三門”,乃大乘佛教叢林之象征。本義為寺院正面的樓門,為禪剎七堂伽藍之一。后引申發(fā)展出以下幾種意思:第一、寺院正面、最外層的樓門,稱山門;第二、寺院的一般稱呼。通常寺院為了避開市井塵俗而建于山中,故凡寺院必有山林,因此稱山號、設山門,名“山門”;第三、泛指寺院為山門。后世即使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稱山門。《高僧傳》曰:“支遁于石城山立棲光寺,宴坐山門,游心禪苑。”第四、寺院全體有時亦稱山門。

  關于“山門”一詞,《法苑珠林》卷三十九有關于荊州河東寺的記事:“寺開三門兩重七間。”日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記載:“西國僧佛陀波利空手來到山門。文殊現(xiàn)老人之身,不許入山。”而于大華嚴寺條載:“院內大眾相送到三門外,捫淚執(zhí)手別。”金閣寺條載,“出金閣寺三門,尋嶺向南”等。

  三門的內涵豐富,表法意義深遠。三門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脫門之表法意義。修行佛法的次第:信、解、行三者為象征,非必有三扇門。根據(jù)《大智度論》卷二十所載:“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佛地經(jīng)論》卷一闡述:菩薩進趣菩提所修之三種法門。即:

 。ㄒ唬┲腔坶T,知進守退為智,知空無我為慧;依智故不求自樂,依慧故遠離貪著。

  (二)慈悲門,拔苦為悲,與樂為慈;依悲故拔一切眾生之苦,依慈故遠離無安眾生心。

 。ㄈ┓奖汩T,正直為方,外己為便;依正直故生憐憫一切眾生心,依外己故遠離供養(yǎng)恭敬自身心。

  智慧門屬自利,慈悲門屬利他,方便門則自利利他雙行。然三門雖分,實則不二,智即悲,悲即智,是為智悲雙行以攝化眾生而成方便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