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佛經故事 >

她與他定下娃娃親 卻在婚禮當天出家

她與他定下娃娃親 卻在婚禮當天出家

  當佛陀在舍衛(wèi)城的時侯。舍衛(wèi)城的薩迦國王與鹿野苑的梵施國王因一些爭執(zhí),雙方起兵戰(zhàn)爭,傷亡都十分慘重。有一天,梵施國王又率領了軍隊,氣勢洶洶地在康丹河的附近扎營;薩迦國王也不甘示弱,統(tǒng)率大軍前來迎戰(zhàn)。由于雙方兵力相當,打了很久,仍是難分勝負。

  正在僵持不下的時候,薩迦國王的妃子生了一位秀麗的女孩,而梵施國王處則誕生一位端莊的男孩。兩國同時都以歌舞奏樂慶賀各自孩子的降生,彼此的鼓樂聲,皆引起對方的好奇,于是便派人探知原因,原來薩迦國王得個女兒,梵施國王得個兒子。這時,梵施國王暗自高興“這是很好的機會,雙方對陣時,同時各得一個孩子,這意味著和平即將到來,因為可以停戰(zhàn)和親。”于是,梵施國王派一位使節(jié)與薩迦國王和談“雖然咱們兩國一直兵戎相見,但現(xiàn)在我方愿意停戰(zhàn),希望貴國的小王女能許配給我國的小王子,過去恩怨一筆勾消。”薩迦國王聽了很高興,心想“自己兵戎戰(zhàn)場多年,操勞國事,也實在夠累的了,如果兩國能夠和好,正合我意。”

  于是,雙方互相道歉,還互贈厚禮。薩迦國王考慮到:自從女兒誕生之后,戰(zhàn)爭就停止了,我的身心才得以安樂。因此,為女兒取名“生樂母”,并精心呵護喂養(yǎng)她,生樂母就如同海中蓮花般健康成長。生樂母自幼賢淑善良,皈依受戒,歡喜廣作布施,經常去尼眾經堂聽經,對釋迦佛生起極大的信心,并證得不還果,具足種種神通及八大解脫功德。她回到宮中,對父母示現(xiàn)神變,并告訴他們“我已經獲得不還果,不愿再享受世間生活。希望父王母后能準許我,在佛陀的僧團中出家。”父母都說“你要出家,我們無權干涉你?墒窃谀銊偵聛淼臅r候,就已經許配給梵施國王的王子,因此你還應當征求他的同意。”生樂母回答“好,我會跟王子商量。”

  這時,她的父母暗派信使,對梵施國王說“你們是不是該選個良辰吉時,盡快辦理王子的婚事呢?否則,王女要是出了家,我們可就沒辦法了!”梵施國王聽后,馬上選定吉日,并通知眾人參加王子的婚禮。

  婚禮當天,王子穿著上好的珠寶服飾前來迎娶,王女也是穿著妙衣霓裳,被接到鹿野苑。這時,王子、王女各自坐在一張凳子上,準備舉行結婚儀式,突然間,王女飛到空中示現(xiàn)雷、雨、電、光、雹、火等神變,并對王子說“我已獲得勝法,不愿再享受欲界生活,請您同意我出家。”王子想了想,覺得王女言之有理,就對她說“您請先下來,我很好說話的,您愿意怎么做都可以。”王子同意生樂母出家之后,生樂母高興地對在座的賓客講了一些佛法。接著,她也得到父母的恩準,來到給孤獨園,在佛陀座下長跪合掌,恭敬頂禮,祈求“世尊,要是有出家因緣的話,請世尊慈悲攝受,我愿意出家受持凈戒。”佛陀開許了,把她交給摩訶波阇波提長老尼。摩訶波阇波提長老尼為她落發(fā)、授戒、傳法,她也勤懇精進修行,很快地便斷盡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連天人們都贊嘆她的功德。

  這時,她已是尼眾中智慧第一的圣者。而那位王子聽說生樂母已證得圣果,故也在釋迦佛的教法中出家,他勇猛精進,后來也斷盡一切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于是,比丘們請教世尊“世尊,是什么樣的因緣,生樂母和王子都出生在高貴王家呢?又是什么樣的因緣使他們令佛歡喜,出家證果呢?”世尊說“這是往昔的愿力所造成的。很久以前,賢劫人壽二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的時候,印度鹿野苑有位財富圓滿的施主,與妻子一起過著安樂的生活,并對迦葉佛具有大信心。有一天,夫妻兩人商量‘我們膝下無子,再多的財產,也沒意義,不如趁有生之年,在迦葉佛前多作些供養(yǎng)功德。’決定以后,他們用自己的財富修建一座經堂,供養(yǎng)迦葉佛和僧眾。后來,他倆都在迦葉佛前出家,一生中都沒有得到圣果,但在臨終的時候,他們共同發(fā)愿‘以今生布施、出家的功德,希望我們生生世世財富圓滿,生在貴族王家,當未來世釋迦世尊出世的時候,能令佛歡喜,在佛的教法下一起出家,皆證得阿羅漢果。’借著他們共同發(fā)下的愿力,如今已經成熟,所以今生他們都能生在富貴之家,并能出家,共證圣果。今世的王子、王女就是迦葉佛時的那對夫婦。”

  摘自《百業(yè)經

  《百業(yè)經》是佛教中著名的宣講因果的經典。其中共有一百多個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仙人、國王、大臣、婆羅門、施主,居民、妓女、獵人等人物,闡釋了善惡之因必感善惡之果的因果業(yè)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