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與非教徒的區(qū)別: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佛教徒與非教徒的區(qū)別: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佛陀比丘們的態(tài)度,仿佛是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但是,佛陀對弟子所教的東西,并不是數(shù)學、歷史,而是為人處世的做法。從這一點看,稱之為「做人的教師」,也許是最恰當不過的。這位「做人的教師」,為考驗弟子理解的程度,時常拿出一些問題來質(zhì)問。有時,提出應(yīng)用題目,看看弟子能答對多少。本題就是其中的一個。

  「比丘們!未受教的人,遇見樂受,遇見苦受,也會遇見非苦非樂受。受過我的教法的人,也會遇見樂受,遇見苦受,也會遇見非苦非樂受。那么,未受教的人和已受教的人之間到底有何差別存在?」。

  這里所說的「受」,是佛教術(shù)語,指著由外界的事象所觸發(fā)人的感官感覺和所產(chǎn)生的情感而言?匆娒利惖幕ǘ鹂鞓返母杏X和情感就是「受」,這叫做「樂受」。碰見慘痛的遭遇而所引起的痛苦的感覺和情感也是「受」,這叫做「苦受」。有的,則不樂亦不苦,這種感覺和情感是「非苦非樂受」。對這些種種的感覺和情感而言,無論是佛教徒或不是佛教徒,所受的感覺和情感都是沒有兩樣的。這樣講,佛教徒和非教徒,到底有沒有差異呢?這就是佛陀所提的問題。

  「大德!吾人的法,以世尊為本,以世尊為眼,但愿惠予啟示賜教為幸!」。

  佛教徒有所不知而要請教時,常以這種口吻請求佛陀。于是,佛陀就說:

  「比丘們!未受教的人,遭遇到苦受,則悲嘆萬分,愈顯得彷徨迷惑,恰似中頭一支箭而又中第二支箭那般,感到非常痛苦。相反的,受過教法的人,遭遇到苦受,絕不致徒然悲嘆,自亂手腳。所以我說:『不受第二支箭』!」。

  對樂受,佛陀也講了同樣的說法。身為佛教徒,見了美麗的花,也會像一般人那樣,引起樂感的。不過,終不致于因為快樂而放逸怠情而已。一旦陶醉于快樂而放逸怠情,第二支箭便會帶來苦受了!覆皇艿诙Ъ目啵供し鹜诱f:「在這一點,即是佛教徒與非教徒的區(qū)別啊!。

  受第二支箭即是相續(xù)的念頭,已遠離未受之前的本心,倘能回歸最初的本心,就不必受第二支箭之苦了。

經(jīng)典出處:

  ◎相應(yīng)部經(jīng)典·三六·六·箭

  ◎雜阿含經(jīng)·一七·一五·箭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