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皈依的心路:金庸與池田的對話

  皈依的心路

  ——金庸與池田的對話

  [編者按] 池田大作是日本創(chuàng)價學(xué)會名譽會長、國際創(chuàng)價學(xué)會會長。迄今,池田大作被譽為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哲學(xué)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作家、桂冠詩人、攝影家、世界文化名人、國際人道主義者。1983年獲聯(lián)合國和平獎,1989年獲聯(lián)合國難民專員公署的人道主義獎,1999年獲愛因斯坦和平獎。在中國獲得的獎項有:中國藝術(shù)貢獻獎(1959),中日友好“和平使者”稱號(1990),“人民友好使者”稱號(1992),中國文化交流貢獻獎(1997)。

  金庸(1924— ),原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1948年移居香港,60年代創(chuàng)辦《明報》。1955年開始創(chuàng)作武俠小說,共創(chuàng)作了15部作品。他的武俠小說將通俗的形式與傳統(tǒng)文化意蘊完美地結(jié)合起來,不少作品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代表作有《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

  池田:金庸先生信奉佛教,且對佛學(xué)甚有造詣,先生皈依佛教,是緣于什么事呢?

  金庸:我皈依佛教,并非由于接受了哪一位佛教高僧或居士的教導(dǎo),純粹是一種神秘經(jīng)驗,是非常痛苦和艱難的過程。

  池田:請往下說。

  金庸:1976年10月,我19歲的長子傳俠突然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xué)自殺喪命,這對我真如晴天霹靂,我傷心得幾乎自己也想跟著自殺。當時有一個強烈的疑問:“為什么要自殺?為什么忽然厭棄了生命?”我想到陰世去和傳俠會面,要他向我解釋這個疑問。

  池田:是嗎?我可是初次聽到。失去孩子的父母親的心情只有當事者才可理解。我也是這樣,我曾失去我的次子。我的恩師戶田先生也有過這樣痛苦的經(jīng)歷,他還年輕的時候,他僅有1歲的女兒夭折了,這是發(fā)生在他皈依佛教前的事,他曾經(jīng)感傷地緬懷道:“我抱著變得冰冷的女兒,哭了整個晚上。”過了不久,他的夫人也撒手人寰,這使得他認真地思考有關(guān)“死”的問題。

  金庸:此后一年中,我閱讀了無數(shù)書籍,探究“生與死”的奧秘,詳詳細細地研究了一本英國出版的《對死亡的關(guān)懷》。其中有湯因比博士一篇討論死亡的長文,有不少精湛的見解,但不能解答我心中對“人之生死”的大疑問。這個疑問,當然只有到宗教中去尋求解答。我在高中時期曾從頭至尾精讀過基督教的新舊約全書,這時回憶書中要義,反復(fù)思考,肯定基督教的教義不合我的想法;后來我忽然領(lǐng)悟到(或者說是衷心希望)亡靈不滅的情況,于是去佛教書籍中尋求答案。

  池田:戶田先生也曾在失去長女及妻子之后的一段時期信奉過基督教,但是,關(guān)于“生命”的問題,卻始終無法令他信服,也無法解答他的困惑和疑問。您之所以認為基督教不合您的想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不能解答“生死觀”的問題吧!那次會晤,我們說起過康丁霍夫·卡列盧基先生曾經(jīng)說過:“在東方,生與死可說是一本書中的一頁。如果翻起這一頁,下一頁就會出現(xiàn),換言之是重復(fù)新生與死亡的轉(zhuǎn)換。然而在歐洲,人生好似是一本完滿的書,由始而終(沒有新的一頁)。”這也就是說,東方與西方的生死觀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對于“生死觀”,您曾作過竭力的思考,當然也不會滿足于那種將人生視作“一本完整的書”的生死觀吧!但是,佛典浩繁,不可能一口氣學(xué)完,那種苦讀和鉆研殊非易事啊!

  金庸:是啊!中國的佛經(jīng)卷帙浩繁,有數(shù)萬卷之多,只讀了幾本簡單的入門書,就覺得其中迷信與虛妄的成分太重,不符合我對真實世界的認識,但還是勉強讀下去。后來讀到《雜阿含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長阿含經(jīng)》,幾個月之中廢寢忘食,苦苦研讀,潛心思索,突然之間有了會心:“真理是在這里了。一定是這樣。”不過中文佛經(jīng)太過艱深,在古文的翻譯中,有時一兩個字有完全歧異的含義,實在無法了解。于是我向倫敦的巴利文學(xué)會訂購了全套《原始佛經(jīng)》的英文譯本。所謂“原始佛經(jīng)”,是指佛學(xué)研究者認為是最早期、最接近釋迦牟尼所說佛法的記錄,因為是從印度南部、錫蘭一帶傳出去的,所以也稱為“南傳佛經(jīng)”。大乘佛學(xué)者和大乘宗派則貶稱之為“小乘”佛經(jīng)。

  池田:能以漢譯的佛經(jīng)與英譯的佛經(jīng)相對照比較,才可以對之進行研究。

  金庸:英文佛經(jīng)容易閱讀得多。南傳佛經(jīng)內(nèi)容簡明平實,和真實的人生十分接近,像我這種知識分子容易了解、接受,由此而產(chǎn)生了信仰,相信佛陀(印度語文中原意為“覺者” )的的確確是覺悟了人生的真實道理,他將這道理(也即是“佛法” )傳給世人。

  我經(jīng)過長期的思索、查考、質(zhì)疑、繼續(xù)研學(xué)等等過程之后,終于誠心誠意、全心全意地接受。佛法解決了我心中的大疑問,我內(nèi)心充滿喜悅,歡喜不盡—原來如此,終于明白了,從痛苦到歡喜,大約是一年半時光。

  池田:我希望您能原原本本地談?wù)劗敃r的心情。

  金庸:隨后再研讀各種大乘佛經(jīng),例如《維摩詰經(jīng)》、《楞嚴經(jīng)》、《般若經(jīng)》等等,疑問又產(chǎn)生了。這些佛經(jīng)的內(nèi)容與“南傳佛經(jīng)”是完全不同的,充滿了夸張神奇、不可思議的敘述,我很難接受和信服。直至讀到《妙法蓮華經(jīng)》,經(jīng)過長期思考之后,終于了悟—原來大乘經(jīng)典主要都是“妙法”,用巧妙的方法來宣揚佛法,解釋佛法,使得智力較低、悟性較差的人能夠了解與接受!法華經(jīng)》中,佛陀用火宅、牛車、大雨等等淺近的比喻來向世人解釋佛法,為了令人相信,甚至佛陀假裝中毒將死也無不可,目的都是在于弘揚佛法。

  池田:《法華經(jīng)》富于藝術(shù)性,有“永恒”,有廣闊的世界觀、宇宙觀,有包容森羅萬象及一切生命空間的廣大。其中許多警句般的經(jīng)文有影像般的美,簡直可以說是一本莊嚴的“生命攝影集”,可以一頁一頁翻轉(zhuǎn),那一瞬一瞬的畫面如在眼前浮現(xiàn)。

  金庸:我也是了解了“妙法”兩字之旨,才對大乘經(jīng)充滿幻想的夸張不起反感。這個從大痛苦到大歡喜的過程大概是兩年。

  池田:《法華經(jīng)》是“圓教”,如果從作為大乘經(jīng)典最高峰的《法華經(jīng)》來看的話,其他的佛經(jīng)都可謂各執(zhí)真理一端的說教,一切經(jīng)全部都可收納于“圓教”的《法華經(jīng)》中,宛如“百川歸海”。您先學(xué)小乘佛經(jīng),后再研讀大乘經(jīng)典,得出的結(jié)論認為《法華經(jīng)》是佛教的真髓,這確實反映出先生對于佛教的認真探索之精神。

  金庸:對于我,雖然從小就聽祖母誦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和《妙法蓮華經(jīng)》,但要到整整60年之后,才通過痛苦的探索和追尋,進入了佛法的境界。在中國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靈上最接近“般若宗”。

  摘自《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金庸、池田大作對話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