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州九峰詮和尚山居詩
第一
真源如寂靜。靜極即光輝。云散孤峰出。山高眾岫歸。野花開蘚徑。芳樹隱柴扉。卻指沖虛處。松風(fēng)動翠微。
第二
且問居山士。其山復(fù)是何。簾前廬岳雨。天外洞庭波。卷縮晴云少。鋪舒碧嶂多。返觀嵓畔路。流水共煙蘿。
第三
山戶有來客。相逢問我居。庭前莎細狹。島上雨微疏。歲月淹人事。風(fēng)霜阻附書。還聞拾得子。卻隱在廬。
第四
我欲陳少問。憑君細審詳。庵前太湖石。那個是雌黃。草色逢秋短。云根入夏長。此情通至鑒。吟味徹斜陽。
第五
止水淃波濤。南看北嶂高。頂飛云外鶴。山壓海中鰲。松韻生幽谷。寒光入毳袍。陋聞徐孺子。卻謂是風(fēng)騷。
第六
獨向諸峰上。何緣益著詞。鳥攀毛舐羽。形讓影為師。有句流芳葉。無言話所思。卻來嵓里坐。寂默捻長髭。
第七
何處不相逢。煙嵐苦霧中?椿ㄍ姽C匀~背幽藂。洗草清明雨。敲松白露風(fēng)。此心明達后。誰復(fù)謂窮通。
第八
問我有何能。獨稱僧更僧。抬頭山兩島。伴手一枝藤。野鶴窺禪榻。閑云抱石棱。幽嵓多冷淡。隨分過炎蒸。
第九
盡道我居山。居山事亦難。未能明所問。何話太多端。月色連云白。風(fēng)聲帶雨寒。修心未到此。嵓谷路盤桓。
第十
山路分明在。迷途人未知。眼遙青黯色。心浪白頭兒。秋晚風(fēng)霜甚。暮天猿狖悲。古今粗不盡。來往更何之。
第十一
芳草競萋萋。花開百鳥啼。往年共招隱。故友在嵓西。舉步潛疑遠。端居轉(zhuǎn)更迷。默然嵓下坐。流水滿長溪。
第十二
深居莫可論。僻靜亦長存。云外從天曉。山中猶閉門。水聲分洞口。樹影掃嵓根。此意無人會。閑眠日又昏。
第十三
棲心在何處。風(fēng)騷瀑布間。欲行終不到。無住始居山。古木生修葉。浮云閉巨關(guān)。寂然何處見。嵓下鬢長班。
第十四
那堪話世情。干利及求名。未斷紅霞路。先愁白發(fā)生。寒風(fēng)添旅思。晚照促蟬聲。誰伴山居者。水云深處行。
第十五
廓爾無所示。如來話本來。路分三徑草。門掩百花開。鶴鬢垂如雪。素眉橫似瑰。幽棲疊嶂下。長憶在天臺。
第十六
欲往前嵓去。幽深薜荔中。瓶添數(shù)掬水。錫振一枝風(fēng)。石徑迷云跡。溪澄色照空;乜磁f林下。端坐白頭翁。
第十七
住在匡峰省萬端。遙空光彩轉(zhuǎn)前山。猿啼自愛寒嵓上。兒戲從教竹屋間。流俗未嘗憐水石。殊途何處得心閑。如今已是成衰颯。爛煮黃菁養(yǎng)病顏。
第十八
住在匡峰似著蓬。柴門涼枕虎溪東。五湖夢斷池塘月。三峽猿啼松檜風(fēng)。不把文章干肺腑。曾無名利到山翁。安禪獨坐深深處。苔繞懸崖石半紅。
第十九
住在匡峰事若為。盤桓泉石貴延時。人間名利從他愛。少室心閑更是誰。藥圃養(yǎng)苗防雨雪。秋廚添膳即樝藜。柴門不欲教重振。從聽蒼苔滿路岐。
第二十
住在匡峰近十年。新栽松竹韻笙全。山雞報曉啼殘月。童子烹茶汲練泉。落葉背嵓驚宿鳥。釰云歸竇露安禪。尋常不欲臨流望。影瀉澄潭鬢皓然。
第二十一
住在匡峰論祖行。白檀灰盡未聞香。僧瑤不得神蹤妙。秦鏡翻遭怨恨長。事到郢門須與奪。棋逢敵手定雌黃。如今此語徒搔首。且向林間臥夕陽。
第二十二
住在匡峰卻閉關(guān)。生涯勞役謾循環(huán)。百年魂夢能幾日。一寸寒灰宜近山。濾水煮茶醒睡眼。聽泉留客話身閑。思量更有冥心事。松竹森森不可攀。
傅大士四相頌
生
識托浮泡起。生從愛欲來。昔時曾長大。今日復(fù)嬰孩。星眼隨人轉(zhuǎn)。朱唇向乳開。為迷真覺性。還卻受輪回。
老
覽鏡容顏改。登階氣力衰。咄哉今已老。趨拜禮還虧。身似臨崖樹。心如念水龜。尚猶耽有漏。不肯學(xué)無為。
病
忽染沉痾疾。因成臥病身。妻兒愁不語。朋友猒相親。楚痛抽千脈。呻吟徹四鄰。不知前路險。猶尚恣貪嗔。
死
精魄辭生路。游魂入死關(guān)。只聞千萬去。不見一人還。寶馬空嘶立。庭花永絕攀。早求無上道。應(yīng)免四方山。
- 上一篇:善慧大士語錄--又名傅大士錄(卷三)
- 下一篇:如何看待夢和修行中的境相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xué)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dǎo)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yán)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