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李渤之九江緣
白居易和李渤是我國唐代文人中的代表人物,他們年齡相仿,人生歷程也頗為相似。在九江的歷代名人中,白居易和李渤早已成為九江人心中揮之不去的永久記憶。
白居易和李渤都有隱居的經(jīng)歷,并且地點都在廬山。白居易生于772年,比李渤長1歲,元和十年(815年),貶授江州司馬。白居易在《江州司馬序記》中寫道:“江州左匡廬,右江湖,土高氣清,富有佳境。”他告訴好友元稹“東西二林間,香爐峰下,見云水泉石,勝絕第一,愛不能舍,因置草堂。”從此白居易開始了“從容于山水詩酒間”的隱逸生活。李渤隱居之所在白鹿洞和棲賢寺一帶,比白居易早了20年,但廬山把他們的足跡連在了一起。白居易在《游大林寺序》中說“周覽屋壁,見蕭郎中存、魏郎中弘簡、李補闕渤三人姓名文句。……自蕭、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可見,登廬山是白居易和李渤共同的愛好;他們隱居廬山時留下的文化印跡早已幻化成九江人文精神的重要內(nèi)涵。長慶元年(821年),李渤任江州刺史,故地重游,在白鹿洞廣植花木,增設(shè)書院亭臺,開辟了白鹿洞書院的先河。
東晉以來,以廬山為中心形成了我國南方佛寺最密集的區(qū)域。白居易和李渤來到九江與廬山佛教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他們和歸宗寺的智常禪師各有一次充滿禪意的對白,被傳為佳話。智常是當(dāng)時南禪宗的代表人物,佛書《祖堂集》載:“白舍人為江州刺史(司馬),頗甚殷敬。舍人參師,師泥壁次,師回首云:‘君子儒?小人儒?’白舍人云:‘君子儒。’師以泥鎋敲泥板,侍郎以泥挑挑泥送與師,師便接了云:‘莫是俊機?’白侍郎對云:‘不敢。’師云:‘只有送泥之分。’”白居易拜會智常卻做了一回泥水匠,不知白大詩人是否因此悟出了一些禪機。有一次(822年),白居易和李渤相偕來到歸宗寺拜會智常,號稱“李萬卷”的李渤亦不忘向智常請教禪理。李渤問佛經(jīng)中“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作何解,智常道:“摩踵至頂,只若干身,萬卷書向何處著?”李渤頓時嘆服不已,之后李渤熱心禮佛,為佛教在九江的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xiàn)。
在九江城區(qū),白居易和李渤最有緣的地方莫過于南湖了,此緣至今未了,李公堤之綠蔭和煙水亭之秋月便是最好的鑒證。南湖對白居易來說,是詩人之湖;對李渤來說,則是德政之湖。當(dāng)年白居易的司馬宅位于南湖北岸,南湖四時之景是白居易遣臆抒懷的不盡題材,現(xiàn)存《南湖早春》等詩數(shù)首,其中“日沉紅有影,風(fēng)定綠無波”、“亂點碎紅山杏發(fā),平鋪新綠水蘋生”等不失為佳句。白居易晚年居洛陽曾寫有著名的《憶江南詞三首》,其中第一首“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句與這些描寫南湖的詩句視覺效果相同,格調(diào)如出一轍,顯然是對九江景色的回憶。如今,湖中的浸月亭和浸月島仍在向人們訴說著當(dāng)年白居易“別時茫茫江浸月”的詩人情懷。李渤給九江人留下的不是詩名而是政德。他在九江任刺史兩年,勤勉直正,愛民為本。為了免除九江百姓舊欠苛捐,竟不惜犧牲自己的前程,他上書道“臣既上不副圣情,下不忍鞭笞黎庶,不敢輕持符印,特乞放臣?xì)w田”。在南湖筑堤是李渤造福九江的一件大事。之前九江人向南出城先要乘船再登上山川嶺的南下大道,堤成后農(nóng)田灌溉也有保障了。人們?yōu)榱烁兄x李渤,將該堤名曰“李公堤”,堤之北湖名曰“甘棠湖”,名傳至今。《詩經(jīng)》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召伯就是西周召公奭,傳說他曾在甘棠樹下辦公理政,以甘棠為食,晚上也睡在樹下。九江人以“甘棠”之名紀(jì)念李渤,正所謂“人惠其德,甘棠是思”。李渤雖然沒有留下贊美甘棠湖的詩句,但是甘棠湖因為李渤而詩意更濃;如果說九江是富有詩意的城市,那么甘棠湖就是一張用詩寫就的名片。
也許是相同的時代造就了白居易和李渤相似的人生際遇。長慶二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途經(jīng)九江,見到了李渤。這是他們在九江惟一一次會面,兩位詩人倍感親切,思緒萬千。白居易贈李渤詩兩首并作注云“元和末,余與李員外同日黜官,今又相次出為刺史。”其中《贈江州李十使君員外十四韻》寫道“長短才雖異,榮枯事略均。殷勤李員外,不合不相親。”此次九江之行白居易仍未忘記回到廬山草堂住一宿,并用調(diào)侃的口氣告訴李渤“君家白鹿洞,聞道已生苔”。兩人在仕與隱之間的矛盾與彷徨顯而易見。
古人說得好,風(fēng)景得遇文人,若士之遇知己。白居易和李渤與九江結(jié)緣,乃九江之幸,亦文人之福。清乾隆進(jìn)士王賡言來到九江,登上李公堤賦詩云“長堤一帶接平蕪,隔岸青青柳萬株。卻怪多情白司馬,南湖不筑筑西湖。”可見文人眼中的九江愈顯文化之美。如果說山水是九江的血脈,那么文人就是九江的風(fēng)骨,白居易和李渤等人在九江描繪的文化天空永遠(yuǎn)燦爛,魅力無窮。(撰文/聶建華)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xué)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dǎo)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jì)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yán)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dá)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