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公案 >

圓融之道 

  藥山禪師向石頭希遷禪師問道:

  “我對佛法三藏十二分教,已略有所知,但對于南方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道理卻始終不能了解,懇請禪師為我指點!”

  石頭希遷禪師說道:“肯定的不對,否定的也不對,肯定的否定,否定的肯定也不對,恁這么時,該怎么辦?”

  藥山禪師雖有契入,但未接心,過了一會,石頭希遷說道:

  “你的因緣不在我這里,還是到馬祖大師那邊去吧!”

  藥山禪師去參拜馬祖時,提出同樣的問題。馬祖說:

  “我有時叫他揚眉瞬目,有時又不叫他揚眉瞬目;有時揚眉瞬目是他,有時又不是他。你究竟怎樣去了解他呢?”

  藥山聽罷,一句話不說,便向馬祖禮拜。馬祖問道:

  “你見到了什么,要向我禮拜?”

  藥山回道:“我在石頭禪師那兒,正像蚊子叮鐵牛。”

  聽明白后,融會于心,那是理解;見到什么,體會實踐,那是境界。

  境界的深淺,不可言語,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藥山禪師游走“江湖”,從湖南的石頭希遷禪師,到江西的馬祖道一禪師,江湖問道。所謂禪心,所謂本性,如果要能實踐,石頭禪師對他把肯定與否定放在一邊,馬祖禪師用揚眉瞬目也說是他不是他。是他是肯定,不是他是否定,其實,道--是否一如,空有一如。禪,原來是圓融之道。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