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問答 > 漢傳人物問答 >

圣嚴(yán)法師答:關(guān)于“觀心法門,雜念妄想”的相關(guān)問題?

  問: 實施觀心法門后,雜念妄想不多,比較常能保持空念或無念狀態(tài)。唯古德有云:‘起心動念是天魔,不起心動念是陰魔,道起不起時是煩惱魔。’有念與無念,似乎相違,究竟如何才好?大概只要不執(zhí)著即可。又何謂天魔、陰魔、煩惱魔?

  圣嚴(yán)法師答:居士的保持空念、無念,并非湯有遣空的中道之空,是沈空滯寂的頑空,甚至可能尚在無所事事的無事殼中,所以不能徹見空性的法身而悟入佛之知見。

  禪者用功,必須從念念一摑一掌血的切實感,而至念念不留痕跡的自在解脫,方為真工夫、真見地。有念有著是凡夫,無念無執(zhí)是死尸,無念有著是定境,有念無著是自在境。著有念固不對,住空念也不對。永嘉玄覺主張:‘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惺惺是不空、寂寂是無妄想。雖無妄想而仍清清楚楚,故非住于空念或無念。

  居士所引古德句,我也不知出處。魔的分類有多種,如三魔、四魔、十魔。通常多稱四魔:1、貪等煩惱,名煩惱魔,2、色、受、想、行、識的五陰,稱為陰魔,3、死亡稱為死魔,4、欲界第六天的天子,稱為天魔。居士所引句,大概是說,天魔未入定,故起心動念;陰魔不修定,也不知起心動念為何事;煩惱魔則是由于分別起念和不起念而產(chǎn)生的?傊,乃在說明,不論起心動念或不起心動念,都不是禪修工夫,正如居士所言:‘只要不執(zhí)著即可。’

  我們必須明了,中國的禪修者,不主張修傳統(tǒng)的次第禪觀,也不主張入次第禪定,而在于當(dāng)下直指,雖不能直指,亦當(dāng)不以‘住空守?zé)o’為修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