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三卷 維摩詰所說經(jīng)

第三卷 維摩詰所說經(jīng) 弟子品第三

肇曰。上善若水。所以洿隆斯順與善仁。故能曲成無吝。動善時至。所以會幾不失。居眾人之所惡。故能與彼同疾。世尊大慈必見垂問。因以弘道所濟良多。此現(xiàn)疾之本意也。生曰。以閡疾不豫妙聽。良可哀也。此之可哀理應近者。是哀之為事宜遣慰問。而佛大慈普念。今也無使。寧不愍之耶。此蓋因常情以期使耳。豈曰存己。乃遠以通物也。若佛遣使。則向疾之弊匆化成大休矣。返常之致不亦然乎。

爾時長者維摩詰自念寢疾于床。世尊大慈寧不垂愍。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聲聞法中諸羅漢無漏智慧。勝菩薩世俗智慧。大乘法中二事俱勝。今用聲聞法明大小。故先命弟子也。舍利弗于弟子中智慧第一。故先命之。知其不堪而命之者。欲令其顯維摩詰辯才殊勝發(fā)起眾會也。復命余人者。欲令各稱其美明兼應辯慧無方也。此下宴坐梵本云攝身心也。肇曰。至人懸心默通。不先形言冥機潛應。故命問疾也。舍利弗五百弟子之上智慧第一。故先敕也。如來知諸人不堪而猶命者。將顯凈名無窮之德以生眾會怖仰之情耳。舍利其母名。弗秦言子。天竺多以母名名子。生曰。知其意者達其旨也。今日之使理歸文殊。而命余人者。托常遣使之儀。欲以假顯維摩詰德也。德以此顯者。遘既在昔。今必高推。推若有理則理可貴矣。茍己伏德而藉。聞理為貴。至于論疾之際豈有不悟哉。夫遣使之體。要當自近及遠。是以先弟子后菩薩也。舍利弗是親承之最故首命之焉。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肇曰。奉佛使命宜須重人。凈名大士智慧無量。非是弟子所堪能也。且曾為所呵默不能報。豈敢輕奉使命以致漏失之譏。生曰。夫以妙乘粗無往不盡。而今所扣蓋是近應群生。于舍利弗豈有不堪之時耳。不堪之意良在于茲。今欲現(xiàn)之若實要應有寄。維摩詰跡在辯捷。為一國所憚。往有致論之理。而舍利弗曾亦示屈于彼以為不堪。孰謂虛哉。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曾于林中宴坐樹下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

肇曰。無施之跡效之于前矣。曾于林下宴坐時。凈名來以為坐法不爾也。生曰。有以致辭。非拒命也。托不拒命之辭以取推維摩詰美也。不必是者不言非是。但不必是耳。不言非是者。實可以為求定之筌也。不必是者。有以之致病。病所不病?刹缓窃。舍利弗誠無所復。假宜由行以軌物。所行交是彼之所病。維摩詰以其居不足之地。固可寄以為呵。然則舍利弗跡受屈矣。宴坐者閑居之貌。

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現(xiàn)身意是為宴坐。

什曰。此章大明至定以誨未能。非獨明空也。菩薩安心真境識不外馳。是心不現(xiàn)也。法化之身超于三界。是身心俱隱禪定之極也。聲聞雖能藏心實法。未能不見其身。身見三界則受累于物。故隱而猶現(xiàn)。未為善攝也。亦云。身子于時入滅盡定能令心隱。其身猶現(xiàn)故譏之也。肇曰。夫法身之宴坐形神俱滅。道絕常境。視聽所不及。豈復現(xiàn)身于三界。修意而為定哉。舍利弗猶有世報生身及世報意根。故以人間為煩擾而宴坐林下。未能形神無跡。故致斯呵。凡呵之興意在多益。豈存彼我以是非為心乎。生曰。原夫宴坐于林中者。以隱其形也。若不隱必為事之所動。是以隱之使離于事。以為求定之方。而隱者有患形之不隱。茍執(zhí)以不隱為患。而隱者猶為不隱所亂。非所使隱也。隱形者本欲藏意也。意不藏必為六塵所牽。是以藏之以不見可欲。得因以息欲。而藏者有患意之不藏。茍執(zhí)以不藏為患。而藏者尚為不藏所亂。非所以藏也。若能于三界不見有不隱不藏之處。則不復為之所亂爾。乃所以是隱藏之意耳。不隱不藏為現(xiàn),F(xiàn)必不出三界。故言不于三界現(xiàn)身意也。

不起滅定而現(xiàn)諸威儀。是為宴坐。

什曰。謂雖入滅定而能現(xiàn)無量變化以應眾生。肇曰。小乘入滅盡定則形猶枯木。無運用之能。大士入實相定心智永滅。而形充八極。順機而作。應會無方。舉動進止不舍威儀。其為宴坐也亦以極矣。上云不于三界現(xiàn)身意。此云現(xiàn)諸威儀。夫以無現(xiàn)故能無不現(xiàn)。無不現(xiàn)即無現(xiàn)之體也。庶參玄君子有以會其所以同而同其所以異也。

不舍道法而現(xiàn)凡夫事是為宴坐。

肇曰。小乘障隔生死。故不能和光。大士美惡齊旨道俗一觀。故終日凡夫終日道法也。凈名之有居家即其事也。生曰。既隱林中便應求定。求定之法先當正身使不動。不動故不乖定。正身故不違道。斯可以求道定之良術(shù)也。若封以不正違道而正之動乖定而住之者。猶復為不正及動所亂。非所以正身不動旨也。若不起滅定即是現(xiàn)諸威儀者。是則不現(xiàn)威儀異于定也。無異故不相乖矣。威儀者則是動也。滅定者滅心心數(shù)法定也。此定正反形動之極。故偏舉以為言也。若不舍道法即是現(xiàn)凡夫事者。是則不見凡夫事異于道也。凡夫事者即是身不正也。威儀凡夫事在下句者。所病在此故以上牽之也。

心不住內(nèi)亦不在外是為宴坐。

什曰。賢圣攝心謂之內(nèi)。凡夫馳想謂之外。言不內(nèi)不外者等心內(nèi)外也。肇曰。身為幻宅。曷為住內(nèi)。萬物斯虛。曷為在外。小乘防念故系心于內(nèi)。凡夫多求故馳想于外。大士齊觀故內(nèi)外無寄也。生曰。既正身不動。次應攝念。攝念之法若去所緣即攝令還。念去從事謂之馳外。攝還從我謂之住內(nèi)。若以馳外為亂住內(nèi)為定。即復是為內(nèi)外所馳。非所以攝念之意也。心不住內(nèi)者則無內(nèi)可住也。亦不在外。者則無外可在也。然后乃是不復馳焉。

于諸見不動。

什曰。若以見為動是見住也。

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

肇曰。諸見六十二諸妄見也。夫以見為見者。要動舍諸見以修道品。大士觀諸見真性即是道品。故不近舍諸見而遠修道品也。生曰。攝念之義要得其道。其道為何在乎正觀。正觀即三十七品也。三十七品觀是見理之懷也。以從理而見故意可住耳。若貴觀得理。即復是為觀所惑。則失乎理。非所以觀也。若于諸見不動即是行三十七品者。是則不見三十七品異于諸見。則無復惑矣。不動者不去之。諸見者邪見也。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宴坐。

什曰。煩惱即涅槃。故不待斷而后入也。肇曰。七使九結(jié)惱亂群生。故名為煩惱。煩惱真性即是涅槃;哿娬哂^煩惱即是入涅槃。不待斷而后入也。生曰。既觀理得性。便應縛盡泥洹。若必以泥洹為貴而欲取之。即復為泥洹所縛。若不斷煩惱即是入泥洹者。是則不見泥洹異于煩惱則無縛矣。此上二句亦所病在下。以上牽之。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肇曰。此平等法坐佛所印可。豈若仁者有待之坐乎。

時我世尊聞是語默然而止不能加報。

肇曰。理出意外。莫知所對也。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大目揵連。

什曰。目連婆羅門姓也。名俱律陀。拘律陀樹神名也。以求神得故因以為名。生便有大智慧故名大目揵連。神足第一者也。肇曰目連弟子中神足第一。出婆羅門種。姓目揵連。字拘律陀也。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生曰。夫人才有長短。所能不同。舍利弗自可不能余何必然。故不抑之而不告也。復得因以廣維摩詰之美也。

目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毗耶離大城于里巷中為諸居士說法

什曰。居士智慧利根應直聞實相。而目連未睹人根。依常說法。先以施戒七事發(fā)悟居士。居士聞施戒生天受福。則起眾生想。起眾生想已則于諸法妄生眾相。故建章明無眾生后破眾相。乃可以返其所迷應其本識也。肇曰。經(jīng)不載其所說。依后呵意。當是說有為善法施戒之流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目連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如仁者所說。

肇曰。凈名觀諸居士應聞空義。而目連不善觀人根導以有法。故致呵也。生曰。說法本欲引使貴法。非除法也。彼既貴之。便封著而樂小。樂小者專欲離病。然違其大本封著者則乖于法理。乖違誠出彼情。而說法者可致闇根之嫌。又有不如法說之跡。白衣非取道之操。幸可不說舍俗之理以傷其本也。居士以貪著為懷。不可使見法可貴以移其著也。故云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如仁者之所說也。

夫說法者當如法說。

肇曰。法謂一相真實法也。法義自備之后文。

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

什曰。眾生垢即二十身見也。妄見取相。而法竟無相。理乖于見故言離也。章始終以二義明畢竟空。一言離相。二言離見。因惑者謂言有相故。以離相明無相也。邪者雖起妄見而法法中無見。故以離見明無彼妄見所見相也。自此以下凡言無名無說離識離觀。類如離見也。肇曰。自此以下辯真法義也。夫存眾生則垢真法。若悟法無眾生。則其垢自離。眾生自我習著偏重。故先明其無。生曰。自此以下大論法理也。法有二種。眾生空法空。眾生空法空理誠不殊。然于惑者取悟事有難易。故分之也。眾生以總會成體。不實之意居然可領(lǐng)。故易也。法以獨立近實之趣多。故難也。今先明眾生空也。法無眾生者。以無眾生為法也。離眾生垢故者釋之也。言眾生自出著者之情。非理之然也。情不從理謂之垢也。若得見理垢情必盡。以離垢驗之知無眾生也。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

法無有我離我垢故。

生曰。我者自在。主爾。

法無壽命離生死故。

肇曰。生死命之始終耳。始終既離則壽命斯無。諸言離者皆空之別名也。生曰。存世曰命。百年為壽。亦以名有壽命者矣。壽命是宿行之報生死之法。夫有壽命之垢則有生死之累。于累既離以驗無壽命者。乃諭明也。不言壽命而言生死者。壽命是人情所愛。若聞離之必不能樂。生死是人情所惡。若聞離此必欣故也。

法無有人前后際斷故。

肇曰。天生萬物以人為貴。始終不改謂之人。故外道以人名神。謂始終不變。若法前后際斷則新新不同。新新不同則無不變之者。無不變之者則無復人矣。生曰。人者有靈于土木之稱。是往來生死者也。往來固無窮矣。斷則愈可樂也。

法常寂然滅諸相故。

肇曰。夫有相則異端形。異端既形則是非生。是非既生安得寂然。諸相既滅則無不寂然。生曰。上四句眾生空也。此下二十六句法空也。寂然者寂靜無事之義也。相者事之貌也。眾生易了。著之為惑重故。以其垢于內(nèi)明之。法難悟。著之為惑輕故。以所惑于外顯之。

法離于相無所緣故。

肇曰。緣心緣也。相心之影響也。夫有緣故有相。無緣則無相也。

法無名字言語斷故。

肇曰。名生于言。言斷誰名。

法無有說離覺觀故。

肇曰。覺觀粗心言語之本。真法無相故覺觀自離。覺觀既離則無復言說。二禪以上以無覺觀故。故稱圣賢默然也。

法無形相如虛空故。

肇曰。萬法萬形。萬形萬相。

法無戲論畢竟空故。

肇曰。真境無言。凡有言論皆是虛戲。妙絕言境畢竟空也。

無我所離我所故。

肇曰。上直明無我。此明無我所。自我之外一切諸法皆名我所。

法無分別離諸識故。

肇曰。分別生于識也。

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肇曰。諸法相待生。猶長短比而形也。

法不屬因不在緣故。

什曰。力強為因。力溺為緣。肇曰。前后相生因也,F(xiàn)相助成緣也。諸法要因緣相假然后成立。若觀法不在緣則法不屬因也。生曰。因謂先無其事而從彼生也。緣謂素有其分而從彼起也。因本以生為義。今也不能不生。豈曰能生哉。是則因不成因矣。因近故難曉。緣遠故易了。今以所易釋所難。則易也。因親故言屬。緣疏故言在也。

法同法性入諸法故。

肇曰。如法性真際此三空同一實耳。但用觀有深淺故別立三名。始見法實。如遠見樹知定是樹。名為如。見法轉(zhuǎn)深。如近見樹知見是何木。名為法性。窮盡法實。如盡知樹根莖枝葉之數(shù)。名為實際。此三未始非樹。因見為異耳。所說真法同此三空也。入諸法者。諸法殊相誰能遍入。遍入諸法者其唯法性乎。生曰。法性者法之本分也。夫緣有者是假有也。假有者則非性有也。有既非性。此乃是其本分矣。然則法與法性理一而名異。故言同也。性宜同故以同言之也。諸法皆異。而法入之則一統(tǒng)眾矣。統(tǒng)眾以一。所以同法性者也。

法隨于如無所隨故。

肇曰。法自無法。誰隨如者。以無所隨故名隨如也。生曰。如者無所不如也。若有所隨則異矣。不得隨也。都無所隨乃得隨耳。良以名異實因故有隨之言也。如宜言隨。故以隨言之也。

法住實際別本云。法同如法性實際。

什曰。此三同一實也。因觀時有深淺故有三名。始見其實謂之如。轉(zhuǎn)深謂之性。盡其邊謂之實際。以新學為六情所牽。心隨物變。觀時見同。出則見異。故明諸法同此三法。

諸邊不動故。

什曰。故有無非中。于實為邊也。言有而不有。言無而不無。雖諸邊塵起不能轉(zhuǎn)之令異。故言諸邊不動也。肇曰。有邊故有動。無邊何所動。無邊之邊謂之實際。此真法之所住也。生曰。有無諸邊不能改法性使變則無際矣。無際之際謂之實際。其不動者是住此也。

法無動搖不依六塵故。

肇曰。情依六塵故有奔逸之動。法本無依故無動搖。生曰。六塵各有主。對事相傾奪故有動搖之義也。既已動搖便成異矣。非其實也。

法無去來常不住故。

肇曰。法若常住。則從未來到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到過去。法逕三世則有去來也。以法不常住故法無去來也。

法順空。

生曰。著有則乖理遠矣。故空宜順也。

隨無相。

生曰?账朴锌障嘁。然空若有空則成有矣。非所以空也。故言無相耳。既順于空便應隨無相。

應無作。

肇曰。同三空也。生曰。遣成無相似有意作。意作非理故言無作也。既順空隨無相。便應冥符此矣。

法離好丑法無增損法無生滅法無所歸法過眼耳鼻舌身心。

肇曰。超出常境。非六情之所及。

法無高下法常住不動。

肇曰。真法常住。賢圣不能移也。

法離一切觀行。

肇曰。法本無相。非觀行之所見。見之者其唯無觀乎。

唯大目連法相如是豈可說乎。

肇曰。心觀不能及。豈況于言乎。

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

肇曰。無說豈曰不言。謂能無其所說。無聞豈曰不聽。謂能無其所聞。無其所說故終日說而未嘗說也。無其所聞故終日聞而未嘗聞也。示謂說法示人。得謂聞法所得。生曰。法既如前。何有可說。此茍無說彼豈有聞得乎。

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

肇曰。當如幻人無心而說。

當了眾生根有利鈍。

肇曰。居士應聞空義而目連為說有法者。由其未了眾生根也。

善于知見無所掛閡。

肇曰。說有不辯空者。由其于諸法無閡知見未悉善也。無閡知見即實相智也。

以大悲心贊于大乘。

肇曰。自舍空義。諸有所說皆非弘贊大乘之道。非弘贊大乘之道則非大悲之心。生曰。非達其根不作小說也。夫說大者必有贊大之辭。贊大是會其本也。會本故其人可拔。能拔然后為大悲之懷耳。此則呵其闇根。以擊去彼樂小之情耳。

念報佛恩不斷三寶。

肇曰。夫大悲所以建。大乘所以駕。佛恩所以報。三寶所以隆。皆由明了人根善開實相。而目連備闕斯事故以誨之。

然后說法。

肇曰。若能備如上事。然后可說法也。生曰。成大乘為繼佛種。使三寶不斷則報佛恩矣。然后乃是說法也。

維摩詰說是法時八百居士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無此辯是故不任詣彼問疾佛告大迦葉。

什曰。先佛出家。第一頭陀者也。昔一時從山中出。形體垢膩著粗弊衣。來詣佛所。諸比丘見之起輕賤意。佛欲除諸比丘輕慢心故贊言。善來迦葉。即分床坐。迦葉辭曰。佛為大師。我為弟子。云何共坐。佛言。我禪定解脫智慧三昧大慈大悲教化眾生。汝亦如是。有何差別。諸比丘聞已發(fā)希有心咸興恭敬。迦葉聞是已常學佛行。慈悲救濟苦人。有是慈悲而舍富從貧。意將何在耶。將以貧人昔不植福故致斯報。今不度者來世益甚。亦以造富有名利之嫌故。又不觀來世現(xiàn)受樂故。亦以富人慢恣難開化故。亦以貧人覺苦厭心易得故。從舍之生必由異見故。譏其不普誨以平等也。肇曰。迦葉弟子中苦行第一。出婆羅門種姓迦葉也。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于貧里而行乞。

生曰。大迦葉少欲行頭陀中第一也。得滅盡三昧亦最勝。凡得滅盡定者能為人作現(xiàn)世福田也。其自以幸。能使人得現(xiàn)世報。而貧有交切之苦。故以大悲欲拔之也。乞食是頭陀之業(yè)。又至貧里有會少欲之跡。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舍豪富從貧乞。

肇曰。迦葉以貧人昔不植福。故生貧里若今不積善后復彌甚。愍其長苦多就乞食。凈名以其舍富從貧故。譏迦葉不普也。生曰。從貧乞本以悲為主。故先呵其悲偏也。夫貧苦為切既交。自應在先。何偏之有哉。于不達者為偏耳(故得寄之以為呵也言夫大悲以普為主)。而用之有偏良在可怪也。

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

肇曰。生死輪轉(zhuǎn)貴賤無常;蚪褙毢蟾弧;蚪窀缓筘殹4蠖^之?鄻凡划。是以凡住平等之為法。應次行乞。不宜去富從貧也。生曰。既以悲乞。乞又偏矣。故次呵其乞偏也。乞食有四事。以次行為一也。次行為法不越次之謂也。不越次者從等來也。今別詣貧里。雖不違其事。以傷其意也。住平等者。出家本求泥洹。泥洹為等則住之矣。茍住等法理無偏情。故言應次行乞食也。

為不食故應行乞食。

什曰。即食之實相。應以此心乞食也。肇曰。不食即涅槃法也。涅槃無生死寒暑饑渴之患。其道平等。豈容分別。應以此等心而行乞食使因果不殊也。生曰。以乞為二也。在家以生須食。故有資生之業(yè)。其業(yè)既繁為惡滋多。業(yè)繁惡多則生死愈有。是謂以食長食也。將欲絕食者不得不出家舍生業(yè)也。既舍生業(yè)是無復資生之具。不得不乞食以存命行道。故言為不食故應乞食也。不食是平等之法。而今有偏又違之也。

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揣食。

什曰。和合相即揣食。食有四種。一曰揣食。二曰愿食。如見沙囊命不絕。是愿食也。三曰業(yè)食。如地獄不食而活。由其罪業(yè)應久受苦痛也。四曰識食。無色眾生識想相續(xù)也。壞和合相即是實相。令其以是心行乞也。肇曰。五陰揣食俱和合相耳。壞五陰和合名為涅槃。應以此心而取揣食也。若然則終日揣食終日涅槃。生曰。以取揣食為三也。凡欲界食謂之揣食。揣食者揣握食也。揣是和合之物。隨義言之也。壞和合者壞五陰和合也。泥洹即是五陰壞也。

為不受故應受彼食。

肇曰。不受亦涅槃法也。夫為涅槃而行乞者。應以無受心而受彼食。然則終日受而未嘗受也。生曰。以受為四也。不受者不受生死也。

以空聚想入于聚落。

肇曰。空聚亦涅槃相也。凡入聚落宜存此相。若然則終日聚落終日空聚也。生曰。次呵其少欲也。若見彼富此貧而舍富從貧為少者是惡多也。惡多者是不免多矣。非所以少也。當以空聚想入于聚落勿見貧富有主。

所見色與盲等。

肇曰。二乘惡厭生死怖畏六塵。故誡以等觀也。盲謂不見美惡之異。非謂閉目也。生曰。六情所欲為多。若能無之然后免耳。

所聞聲與響等。

肇曰。未有因山響而致喜怒也。

所嗅香與風等。

肇曰。香臭因風。風無香臭。又取其不存也。

所食味不分別。

什曰。法無定性。由分別取相謂之為味。若不分別時則非味也。雖食當如本相也。

受諸觸如智證。

什曰。證義同于觸。觸時當如以智觸實相也。肇曰。得漏盡智無生智自證成道。舉身柔軟快樂而不生著。身受諸觸宜若此也。生曰。梵語智證與觸音相比。故即以為喻也。泥洹是智之所證也。

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

什曰。指會成拳故無自性。指亦如是故無他性也。肇曰。諸法如幻。從因緣生。豈自他之可得。夫有自故有他。有他故有自。無自則無他。無他亦無自也。

本自不然今則無滅。

什曰。迦葉自謂滅生死能為福田。故以不然明無所滅。以遣其所謂也。肇曰。如火有然故有滅耳。法性?毡咀詿o起。今何所滅。猶釋意所對法也。生曰。從他生故無自性也。既無自性豈有他性哉。然則本自不然。何有滅乎。故如幻。

迦葉若能不舍八邪入八解脫。

肇曰。八邪八解本性常一。善觀八邪即入八解。曷為舍邪更求解脫乎。若能如是者。名入解脫也。生曰。然后呵其以滅盡定欲福于人。為不得也。若以定欲福于人。則是滅盡定異于八邪矣。茍有異心不能福也。若能不舍八邪入八解脫者則無異矣。

以邪相入正法。

肇曰。若本性常一者。則邪正相入不乖其相也。生曰。向在八事。今取邪正之義也。

以一食施一切供養(yǎng)諸佛及眾賢圣然后可食。

肇曰。因誨以無閡施法也。若能等邪正。又能以一食等心施一切眾生。供養(yǎng)諸佛賢圣者。乃可食人之食也。無閡施者。凡得食要先作意施一切眾生。然后自食。若得法身則能實充足一切。如后一缽飯也。若未得法身但作意等施。即是無閡施法也。生曰。乞食得好而在眾食者要先分與上下坐以為供養(yǎng)也。若等解脫者則能無不供養(yǎng)也。力既如此。然后必能福彼也。

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

肇曰。有煩惱食凡夫也。離煩惱食二乘也。若能如上平等而食者則是法身之食。非有煩惱而食。非離煩惱而食也。生曰。既受食食之。便應著味生煩惱也。以既解脫心而食者。則不生煩惱。故言非有煩惱也。既無煩惱又不見離之矣。

非入定意非起定意。

肇曰。小乘入定則不食。食則不入定。法身大士終日食而終日定。故無出入之名也。生曰。比丘食法食時作不凈觀觀食也。雖入此定不見入也。不見入為非入耳。非起定也。

非住世間非住涅槃。

肇曰。欲言住世間。法身絕常俗。欲言住涅槃。現(xiàn)食同人欲。生曰。食既充軀則命存住世也。既得存命行道以取泥洹。故不兩住也。

其有施者。

什曰。乃至不依聲聞此盡是施主所得矣。

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

肇曰。若能等心受食則有等教。既有等教則施主同獲平等。不計福之大小己之損益也。生曰。施平等人應得平等報。故施主亦不見有大小福也。

是為正入佛道不依聲聞。

肇曰。平等乞食自利利人。故正入佛道不依聲聞道也。生曰。得平等報者必不偏局為小乘也。

迦葉若如是食為不空食人之施也。

肇曰。食必有益。生曰。言必能福彼也。然則非徒拔其貧苦而已。乃所以終得大乘之果也。

時我世尊聞說是語得未曾有即于一切菩薩深起敬心復作是念斯有家名辯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誰不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肇曰。時謂在家大士智辯尚爾。其誰不發(fā)無上心也。

我從是來不復勸人以聲聞辟支佛行。

肇曰。始知二乘之劣。不復以勸人也。

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須菩提。

什曰。秦言善業(yè)。解空第一。善業(yè)所以造居士乃致失者。有以而往亦有由而失。請以喻明之。譬善射之人發(fā)無遺物。雖輕翼迅逝不能翔其舍。猶維摩詰辯慧深入言不失會故五百應真莫敢窺其門。善業(yè)自謂智能深入辯足應時。故直造不疑。此往之意也。然當其入觀則心順法相。及其出定則情隨事轉(zhuǎn)。致失招屈良由此也。維摩以善業(yè)自謂深入而乖于平等故。此章言切而旨深者也。諸聲聞體非兼?zhèn)鋭t各有偏能。因其偏能謂之第一。故五百弟子皆稱第一也。又上四聲聞復有偏德。有供養(yǎng)者能與現(xiàn)世報。故獨名四大聲聞。余人無此德。故稱第一而不名大也。肇曰。須菩提秦言善吉。弟子中解空第一也。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其舍從乞食。

生曰。須菩提得無諍三昧人中第一也。無諍三昧者。解空無致論處為無諍也。維摩詰機辯難當。鮮有敢窺其門者。而須菩提既有此定。又獨能詣之。跡入恃定矣。便有恃定之跡而致詰者。豈不有為然乎。

時維摩詰取我缽盛滿飯。

生曰。維摩跡在居士有吝惜之嫌。若未與食便詰之者。物或謂之然矣。故先取缽盛滿飯而不授之者?猪毱刑岬美彵闳ゲ槐M言論也。

謂我言唯須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諸法亦等。

生曰。茍恃定而來者。于定為不等矣。即以食詰之者。明于食亦不等也。不等于食豈等定哉。是都無所等也。既無所等。何有等定而可恃乎。

諸法等者于食亦等。

生曰。更申前語也。食事雖粗其理自妙。要當于諸法得等。然后可等之矣。

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肇曰。須菩提以長者豪富自恣多懷貪吝不慮無常。今雖快意后必貧苦。愍其迷惑故多就乞食。次入凈名舍。其即取缽盛飯。未授之間譏其不等也。言萬法同相。準一可知。若于食等諸法亦等。諸法等者于食亦等。以此行乞乃可取食耳。曷為舍貧從富自生異想乎。生曰。用心如此。乃可恃以取我食也。意云不爾勿取之也。

若須菩提不斷淫怒癡亦不與俱。

什曰。得其真性則有而無。有而無則無所斷亦無所有。故能不斷而不俱也。肇曰。斷淫怒癡聲聞也。淫怒癡俱凡夫也。大士觀淫怒癡即是涅槃故不斷不俱。若能如是者乃可取食也。生曰。須菩提是斷淫怒癡人。原其恃定必以斷為不俱。故復就而詰之也。就詰之意轉(zhuǎn)使切也。若以斷為不俱者。非唯無有等定。于淫怒癡亦不斷矣。

不壞于身而隨一相。

什曰。身即一相。不待壞而隨也。肇曰。萬物齊旨。是非同觀一相也。然則身即一相。豈待壞身滅體然后謂之一相乎。身五陰身也。生曰。斷淫怒癡者則身壞泥洹也。泥洹無復無量身相為一相矣。不壞于身。事似乖之故云隨也。

不滅癡愛起于明脫。

肇曰。聲聞以癡曀智故癡滅而明。以愛系心故愛解而脫。大士觀癡愛真相即是明脫故不滅癡愛而起明脫。生曰。身本從癡愛而有。故復次言之也。不復為癡所覆為明也。不復為愛所縛為脫也。

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

肇曰。五逆真相即是解脫。豈有縛解之異耶。五逆罪之尤者解脫道之勝者。若能即五逆相而得解脫者。乃可取人之食也。生曰。既言于縛得脫。而五逆為縛之極。故復以之為言也。斯則解為不解縛為不縛。

不見四諦非不見諦。

肇曰。真見諦者非如有心之見。非如無心之不見也。

非得果。

生曰。于縛得解是見諦之功。復反之也。非不見諦是得果矣。故即翻之也。

非凡夫非離凡夫法。

肇曰。果諸道果也。不見四諦故非得果。非不見諦故非凡夫。雖非凡夫而不離凡夫法。此乃平等之道也。生曰。見諦在人。故復論之也。

圣人非不圣人。

肇曰。不離凡夫法非圣人也。道過三界非不圣人也。

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

肇曰。不舍惡法而從善則一切諸法于何不成。諸法雖成而離其相。以離其相故則美惡斯成矣。生曰。人必成就于法故復極其勢也。

乃可取食。

肇曰。若能備如上說乃可取食。

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

肇曰。猶誨以平等也。夫若能齊是非一好丑者。雖復上同如來。不以為尊。下等六師。不以為卑。何則天地一指萬物一觀。邪正雖殊其性不二。豈有如來獨尊而六師獨卑乎。若能同彼六師不見佛不聞法。因其出家隨其所墮而不以為異者。乃可取食也。此蓋窮理盡性極無方之說也。善惡反論而不違其常。邪正同辯而不喪其真。斯可謂平等正化莫二之道乎。生曰。此一階使言反而理順也。茍體空內(nèi)明。不以言反惑意矣。須菩提見佛聞法者。而言不見佛不聞法。言正反也。若以無佛可見為不見佛。無法可聞為不聞法。則順理矣。

彼外道六師富蘭那迦葉。

什曰。迦葉母姓也。富蘭那字也。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無所有。如虛空不生滅也。肇曰。姓迦葉字富蘭那。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斷滅性空。無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也。

末伽梨拘賒梨子。

什曰。末伽梨字也。拘賒梨是其母也。其人起見云。眾生罪垢無因無緣也。肇曰。末伽梨字也。拘賒梨其母名也。其人起見謂。眾生苦樂不因行得。自然耳也。

刪阇夜毗羅胝子。

什曰。刪阇夜字也。毗羅胝母名也。其人起見謂。要久逕生死彌歷劫數(shù)然后自盡苦際也。肇曰。刪阇夜字也。毗羅胝其母名也。其人謂。道不須求。逕生死劫數(shù)苦盡自得。如轉(zhuǎn)縷丸于高山縷盡自止。何假求耶。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什曰。阿耆多翅舍字也。欽婆羅粗衣也。其人起見非因計因。著粗皮衣及拔發(fā)煙熏鼻等以諸苦行為道也。肇曰。阿耆多字也。翅舍欽婆羅粗弊衣名也。其人著弊衣自拔發(fā)。五熱炙身以苦行為道。謂今身并受苦。后身常樂者也。

迦羅鳩馱迦旃延。

什曰。外道字也。其人應物起見。若人問言有耶答言有。問言無耶答言無也。肇曰。姓迦旃延。字迦羅鳩馱。其人謂諸法亦有相亦無相。

尼犍陀若提子等。

什曰。尼犍字也。陀若提母名也。其人起見謂。罪?鄻繁M由前世。要當必償。今雖行道不能中斷。此六師盡起邪見。裸形苦行自稱一切智。大同而小異耳。凡有三種六師。合十八部。第一自稱一切智。第二得五通。第三誦四韋陀經(jīng)。上說六師是第一部也。肇曰。尼犍陀其出家總名也。如佛法出家名沙門。若提母名也。其人謂。罪?鄻繁咀杂卸ㄒ颉R敱厥。非行道所能斷也。六師佛未出世時皆道王天竺也。

是汝之師因其出家。

生曰。既不見佛聞法。是受道于邪見之師。因其得為邪出家也。順在六師之理是悟之所由為師又從以成出家道也。

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

肇曰。生隨邪見。死墮惡道。生曰。既以師彼。彼墮三惡道。不得不隨其墮也。順在若師六師理為出家者雖三惡道而不乖墮也。別本云。不見佛乃至隨六師所墮。什曰。因其見異故誨令等觀也。若能不見佛勝于六師。從其出家與之為一不壞異相者。乃可取食也。

若須菩提入諸邪見不到彼岸

什曰。此以下明其未應平等則未出眾累。故言入邪見。住八難同煩惱具此眾惡乖彼眾善。下句盡是其所不得也。肇曰。彼岸實相岸也;笳咭孕耙姙樾氨税稙檎。故舍此邪見適彼岸耳。邪見彼岸本性不殊。曷為舍邪而欣彼岸乎。是以入諸邪見不入彼岸者。乃可取食也。自六師以下至乎不得滅度。類生逆談以成大順。庶通心君子有以標其玄旨而遺其所是也。生曰。師邪見師則入諸邪見矣。到于彼岸本由正見。入邪見者則不到也。順在解邪見理為入也既入其理即為彼岸無復彼岸之可到。

住于八難不得無難。

肇曰。夫見難為難者。必舍難而求無難也。若能不以難為難。故能住于難。不以無難為無難故不得于無難也。生曰。既入邪見便生八難。不得無難處也。順在已解邪見便得住八難理中無復無難之可得也。

同于煩惱離清凈法。

肇曰。夫能悟惱非惱。則雖惱而凈。若以凈為凈。則雖凈而惱。是以同惱而離凈者。乃所以常凈也。生曰。入邪見在八難生者。便無結(jié)不起。為煩惱所牽。不能得自異之也。愈遠清凈法矣。順在既住八難理中心與煩惱理冥即之為凈無復凈之不可離也。

汝得無諍三昧。

什曰。無諍有二。一以三昧力將護眾生令不起諍心。二隨順法性無違無諍。善業(yè)常自謂深達空法無所違諍。今不順平等而云無諍者。則與眾生無差也。

一切眾生亦得是定。

肇曰。善吉之與眾生性常自一。曷為善吉獨得而群生不得乎。此明性本不偏也。善吉于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常善順法相無違無諍。內(nèi)既無諍外亦善順群心令無諍訟。得此定名無諍三昧也。生曰。上詰其恃定不等。是言其不得定也。意雖在此而未指斥。是以終就其事以貶之焉。須菩提若得此定。眾生無有不得之者也。順在彼之不得亦是此得也則無異矣。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

肇曰。我受彼施令彼獲大福。故名福田耳。猶大觀之。彼我不異。誰為福者。誰為田者。

供養(yǎng)汝者墮三惡道。

肇曰。五逆之損供養(yǎng)之益大觀正齊。未覺其異。若五逆而可墮。供養(yǎng)亦墮也。生曰。報應影響若合符契。茍施邪見之人則致邪見之報而墮在三惡道也。報以邪見者言無福田也。既無福田何有可名哉。順在終獲正見則解無有福田可名得出三惡道而不異墮也。

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

肇曰。眾魔四魔也。共為□塵勞之黨侶也。生曰。施能造果謂之為業(yè)。若于業(yè)生邪致受三界報者。為勞苦眾生也。斯則邪見與業(yè)為侶。然后得之三界報矣。而此業(yè)成勞乃與魔所作同。故云共一手。順在既得正見不異于魔所作勞侶也。

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

肇曰。既為其侶。安得有異。夫以無異故能成其異也。生曰。若受施而使施主得邪見報者。是害其慧命為內(nèi)外魔也。順在令彼獲等則生其惠心必不見與害者殊也。

于一切眾生而有怨心。

生曰。害其慧命為魔者。怨之甚者也。順在起彼惠心是親友之義而不見異于怨也。

謗諸佛毀于法。

肇曰。怨親之心毀譽之意美惡一致。孰云其異。茍曰不異亦何為不同焉。

不入眾數(shù)終不得滅度。

生曰。為害之由由乎謗佛毀法。斯人則為不入四眾數(shù)矣。順在親友之義以嘆佛譽法為體亦不異謗。故云謗也。

汝若如是乃可取食。

什曰。汝若自知有過如是之深者。乃可取食也。肇曰。犯重罪者不得入賢圣眾數(shù)。終不得滅度。若能備如上惡乃可取食也。何者夫舍惡從善人之常情耳。然則是非逕心猶未免于累。是以等觀者以存善為患。故舍善以求宗。以舍惡為累。故即惡而反本。然則即惡有忘累之功。舍善有無染之勛。故知同善未為得。同惡未為失。凈名言意似在此乎。

時我世尊聞此恾然不識是何言。

生曰。若以語言之。我則不然。就意而取。已所不及。故竟不識是何言。

不知以何答便置缽欲出其舍。

肇曰。凈名言逆而理順善吉似未思其言。故不識是何說。便舍缽而欲出也。生曰。進退無據(jù)故不知以何答。則有屈矣。向言若爾乃可取食。不爾故不取也。有屈便應輸缽。故置之欲出。

維摩詰言唯須菩提取缽勿懼。

生曰。懼無答而置缽。即復著言相矣。欲解此滯使得取缽。故先言取缽勿懼也。

于意云何如來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詰寧有懼不。

肇曰。凈名欲令善吉弘平等之道。無心以聽美惡斯順。而善吉本不思其言迷其所說。故復引喻以明也。生曰。言乃至如所作化亦不能有心于所詰也。

我言不也維摩詰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應有所懼也。

肇曰。若于弟子中解空第一。既知化之無心亦知法之如化。以此而聽曷為而懼。生曰;葻o懼。諸法如化亦不得生懼也。

所以者何一切言說不離是相。

肇曰。是相即幻相也。言說如化聽亦如化。以化聽化。豈容有懼。生曰。所以言諸法如幻便應無懼者。以諸法化幻言說亦然故也。言說茍曰如幻。如何以言致懼耶。

至于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懼何以故文字性離。

肇曰。夫文字之作生于惑取。法無可取則文相自離。虛妄假名。智者不著。

無有文字是則解脫。

肇曰。解脫謂無為真解脫也。夫名生于不足。足則無名。故無有文字是真解脫。生曰。不復縛在文字故言解脫也。

解脫相者則諸法也。

肇曰。名生于法法生于名。名既解脫故諸法同解也。生曰。向以諸法如幻明無文字。文字既解還復悟解在諸法也。

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法眼凈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什曰。富樓那秦言滿也。彌多羅尼秦言善知識。善知識是其母名也。其人于法師中第一善說阿毗曇論也。肇曰。富樓那字也。秦言滿。彌多羅尼母名也。秦言善知識。通母名為字。弟子中辨才第一也。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于大林中在一樹下為諸新學比丘說法。

什曰。近毗耶離有園林。林中有水。水名獼猴池。園林中有僧房。是毗耶離三精舍之一也。富樓那于中為新學說法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富樓那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后說法。

肇曰。大乘自法身以上得無礙真心心智寂然未嘗不定。以心常定故能萬事普照。不假推求然后知也。小乘心有限礙。又不能常定。凡所觀察在定則見出定不見。且聲聞定力深者見眾生根極八萬劫耳。定力淺者身數(shù)而已。大士所見見及無窮。此新學比丘根在大乘。應聞大道。而為說小法。故誨其入定也。

無以穢食置于寶器。

肇曰。穢食充饑小乘法也。盛無上寶大乘器也。

當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無以琉璃同彼水精。

肇曰。當識其心念之根本。無令真?zhèn)尾槐嬉病?/p>

汝不能知眾生根源無得發(fā)起以小乘法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肇曰。彼大乘之體自無瘡疣。無以小乘之刺損傷之也。

欲行大道莫示小徑無以大海內(nèi)于牛跡。

肇曰。大物當置之大處。曷為回龍象于兔徑注大海于牛跡乎。

無以日光等彼螢火。

肇曰。明昧之殊其喻如此。而欲等之者何耶。

富樓那此比丘久發(fā)大乘心中忘此意。

肇曰。未得無生。心皆有退忘也。

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導之我觀小乘智慧微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于五百佛所殖眾德本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肇曰。凈名將開其宿心成其本意。故以定力令諸比丘暫識宿命。自知曾于五百佛所殖眾德本。曾以回此功德向無上道。此其本也。

即時豁然還得本心于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詰足時維摩詰因為說法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zhuǎn)我念聲聞不觀人根不應說法是故不任詣彼問疾佛告摩訶迦旃延。

什曰。南天竺婆羅門姓也。善解契經(jīng)者也。肇曰。迦旃延南天竺婆羅門姓也。即以本姓為名。弟子中解義第一也。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者佛為諸比丘略說法要。

什曰。法要謂一切法略說有二種。有為無為也。迦旃延于后演。有為則四非常。無為則寂滅義也。肇曰。如來常略說。有為法無?嗫諢o我。無為法寂滅不動。此二言總一切法盡故言略。生曰。為悟所津。若出之由戶焉。

我即于后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

肇曰。如來言說未嘗有心。故其所說法未嘗有相。迦旃延不諭玄旨。故于入室之后皆以相說也。何則如來去常故說無常。非謂是無常。去樂故言苦。非謂是苦。去實故言空。非謂是空。去我故言無我。非謂是無我。去相故言寂滅。非謂是寂滅。此五者可謂無言之教無相之談。而迦旃延造極不同。聽隨心異。聞無常則取其流動。至聞寂滅亦取其滅相。此言同旨異。迦旃延所以致惑也。生曰。迦旃延是分別佛語中第一也。佛既略說于前。迦旃乃敷述于后也。存旨而不在辭。故曰演其義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

什曰。若無生滅則無行處。無行處乃至實相也。因其以生滅為實故。譏言無以生滅說實相法。通非下五句也。肇曰。心者何也;笙嗨行者何也。造用之名。夫有形必有影。有相必有心。無形故無影。無相故無心。然則心隨事轉(zhuǎn)。行因用起。見法生滅故心有生滅。悟法無生。則心無生滅。迦旃延聞無常義。謂法有生滅之相。法有生滅之相故影響其心同生滅也。夫?qū)嵪嘤纳蠲罱^常境。非有心之所知。非辨者之能言。如何以生滅心行而欲說乎。生曰。佛既稱迦旃延為善分別義。豈應有謬哉。于封其言者論之故有闕耳。夫佛與迦旃延所明是同。至于不達取之亦不得不異。而佛無致譏之義。迦旃有受詰之事。其故何耶。佛以窮理為主。言必在通。迦旃未能造極。容有乖旨。故可寄之以貶諸闕焉。無常者變至滅也?嗾呤鶒垡。空者非己有也。無我者莫主之也。寂滅者無此四也。然則四為可惡之法。無之是可樂理也。原夫五本為言以表理之實也。而謂盡于生滅之境者心所行耳。諸比丘行心所行故不解脫。超悟其旨然后是也。

迦旃延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

什曰。凡說空則先說無常。無常則空之初門。初門則謂之無常。畢竟則謂之空。旨趣雖同而以精粗為淺深者也。何以言之。說無常則云念念不住。不住則以有系住。雖去其久住而未明無住。是粗無常耳。未造其極也。今此一念若令系住則后亦應住。若今住后住則始終無變。始終無變據(jù)事則不然。以住時不住所以之滅。住即不住乃真無常也。本以住為有。今無住則無有。無有則畢竟空。畢竟空即無常之妙旨也。故曰畢竟空是無常義。迦旃延未盡而謂之極者。故自招妄計之譏也。肇曰。此辯如來略說之本意也。小乘觀法生滅為無常義。大乘以不生不滅為無常義。無常名同而幽致超絕其道虛微。固非常情之所測。妙得其旨者凈名其人也。生曰。夫言無常者據(jù)事滅驗之也。終茍有滅始無然乎。始若果然則生非定矣。生不定生滅孰定哉。生滅既已不定。真體復何所在。推無在之為理。是諸法之實也。實以不生不滅為義。豈非無常之所存耶。然則無常雖明常之為無。亦所以表無無常也。畢竟者不得不然也。

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

什曰。無常壞法。所以苦也。若無常粗則壞之亦粗。壞之亦粗則非苦之極也。今妙無常則無法不壞。無法不壞則法不可壞苦之甚也。法不可得空之至也。自無而觀則不壞不苦。自有而之散苦義所以生也。肇曰。有漏五陰愛染生死名受陰也。小乘以受陰起則眾苦生為苦義。大乘通達受陰內(nèi)外?毡咀詿o起誰生苦者此真苦義也。生曰。夫苦之為事會所成也。會所成者豈得有哉是以言五受陰空是苦義也。五受陰苦之宗也。無常推生及滅事不在一。又通在有漏無漏故言諸法?嗉大w是無義起于內(nèi)。又得無漏者不以失受致苦。故唯受陰而已也。洞達者。無常以據(jù)終驗之云畢竟耳?嘁钥諡槠潴w故洞達也。無所起者。無常明無本之變理在于生?嘌约贂。所以配其起也。

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什曰。本言空欲以遣有。非有去而存空。若有去存空非空之謂也。二法俱盡乃空義也。肇曰。小乘觀法緣起內(nèi)無真主為空義。雖能觀空而于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無不極。所以究竟空義也。生曰;笳呓砸灾T法為我之有也。理既為苦則事不從己。己茍不從則非我所保。保之非我彼必非有也。有是有矣。而曰非有。無則無也。豈可有哉。此為無有無無究竟都盡。乃所以是空之義也。

于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

什曰。若去我而有無我。猶未免于我也。何以知之。凡言我即主也。經(jīng)云有二十二根。二十二根亦即二十二主也。雖云無真宰。而有事用之主。是猶廢主而立主也。故于我無我而不二乃無我耳。肇曰。小乘以封我為累。故尊于無我。無我既尊則于我為二。大乘是非齊旨。二者不殊為無我義也。生曰。理既不從我為空。豈有我能制之哉。則無我矣。無我本無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我也。

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

什曰。明泥洹義也。由生死然盡故有滅。生死即不然。無泥洹滅。泥洹滅真寂滅也。肇曰。小乘以三界熾然故滅之以求無為。夫熾然既形故滅名以生。大乘觀法本自不然。今何所滅。不然不滅乃真寂滅也。生曰。法既無?嗫铡N蛑畡t永盡泥洹。泥洹者不復然也。不然者事之靖也。夫終得寂滅者。以其本無實然。然既不實。滅獨實乎。

說是法時彼諸比丘心得解脫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阿那律。

什曰。天眼第一也。肇曰。阿那律秦言如意。剎利種也。弟子中天眼第一。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于一處經(jīng)行時有梵王名曰嚴凈與萬梵俱放凈光明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幾何阿那律天眼所見。

肇曰。梵王聞阿那律天眼第一故問所見遠近。

我即答言仁者吾見此釋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勒果。

肇曰。庵摩勒果形似檳榔。食之除風冷。時手執(zhí)此果。故即以為喻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見為作相耶無作相耶。

什曰。色無定相。若見色有遠近精粗。即是為色。為色則是邪惑顛倒之眼。故同于外道。若不為色作相。色則無為。無為則不應見有遠近。而言遠見三千。則進退無可。故失會于梵天。受屈于二難也。肇曰。三界報身六情諸根從結(jié)業(yè)起名為有作相也。法身出三界六情諸根不由結(jié)業(yè)生名為無作相。夫以有作故有所不作。以法身無作故無所不作也。

假使作相則與外道五通等。

肇曰。外道修俗禪得五通。然不能出凡夫見聞之境。此有作相也。欲等之哉。

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

肇曰。若無作相即是法身無為之相。豈容見聞近遠之言。

世尊我時默然。

肇曰。欲言作相則同彼外道。欲言無作則違前見意。故不知所答也。

彼諸梵聞其言得未曾有即為作禮而問曰世孰有真天眼者。

什曰。以阿那律天眼為色作相非真天眼。若不作相則是真眼。未知誰有。故問言孰耶。肇曰。諸梵謂天眼正以徹視遠見為理。而凈名致詰殊違本涂。疑有真異故致斯問。

維摩詰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

什曰。言不為色作精粗二相也。肇曰。真天眼謂如來法身無相之目也。幽燭微形巨細兼睹萬色彌廣。有若目前。未嘗不見而未嘗有見。故無眼色之二相也。二乘在定則見。出定不見。如來未嘗不定未嘗不見故常在三昧也。

于是嚴凈梵王及其眷屬五百梵天皆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禮維摩詰足已忽然不現(xiàn)。

肇曰。其所發(fā)明成立若此。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優(yōu)波離。

什曰。長夜誓愿世世常作持律。故于今持律第一也。肇曰。優(yōu)波離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優(yōu)波離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為恥。

生曰。犯律者必有懼罪之惑也。原其為懷非唯畏苦困。已交恥所為也。

不敢問佛。

什曰。以佛尊重慚愧深故。亦于眾中大恐怖故。復次將以如來明見法相。決定我罪陷于無淺。則永出清眾望絕真路也。生曰。既違圣禁。加所為愚鄙。故不敢以斥問佛也。

來問我言唯優(yōu)波離我等犯律誠以為恥不敢問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

肇曰。愧其所犯不敢問佛。以優(yōu)波離持律第一故從問也。疑其所犯不知輕重;谄浼韧鶑U亂道行。故請持律解免斯咎也。生曰。違禁誠重。能改為貴。是以許有改法也。優(yōu)波離解律第一故以問焉。疑者恐罪及己而猶有不至之異也;谡呒纫褢种刈曰谒鶠橐。

我即為其如法解說。

肇曰。如法謂依戒律決其罪之輕重。示其悔過法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優(yōu)波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

生曰。未知罪相猶封以致懼。既明所屬而改之。法重封懼之情愈致深也。深乎惑者罪彌重矣。

當直除滅勿擾其心。

什曰。犯律之人心常戰(zhàn)懼。若定其罪相復加以切之。則可謂心擾而罪增也。若聞實相則心玄無寄。罪累自消。故言當直除滅也。肇曰。二比丘既犯律行疑悔情深。方重結(jié)其罪則封、累、彌.厚。封累既厚則罪垢彌增。當直說法空令悟罪不實。悟罪不實則封累情除。封累情除則罪垢斯滅矣。曷為不察其根為之決罪。擾亂其心重增累乎。生曰。除罪用術(shù)。于理既迂。又應病則是其方。乖之更增其病矣。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nèi)不在外不在中間。

肇曰。覆釋所以直除之意也。夫罪累之生因緣所成。求其實性不在三處。如殺因彼我。彼我即內(nèi)外也。自我即非殺。自彼亦非殺。彼我既非。豈在中間眾緣所成。尋之悉虛也。生曰。封惑本出人耳。彼罪豈當有哉。茍能體之。不復自縛于罪也。既不復縛罪。便是出其境矣。已出罪境者罪能得之乎。不在內(nèi)者不在我心也。若在我心者不應待外也。不在外者不在彼事也。若在彼事者不應罪我也。不在中間者合我之與事也。罪為一矣。豈得兩在哉。

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凈故眾生凈。

什曰。以罪為罪則心自然生垢。心自然生垢則垢能累之。垢能累之則是罪垢眾生。不以罪為罪此即凈心。心凈則是凈眾生也。生曰。引佛語為證也。心垢者封惑之情也。眾生垢者心既有垢罪必及之也。若能無封則為凈矣。其心既凈其罪亦除也。

心亦不在內(nèi)不在外不在中間。

生曰。罪雖由心垢而致。悟之必得除也。向已明罪不在內(nèi)外中間。故言心亦不在三處。

如其心然罪垢亦然。

肇曰。尋知其本也。夫執(zhí)本以知其末。守母以見其子。佛言眾生垢凈皆由心起。求心之本不在三處。心既不在。罪垢可知也。

諸法亦然不出于如。

肇曰。萬法云云。皆由心起。豈獨垢凈之然哉。故諸法亦然。不離于如。如謂如本相也。生曰。心既不在三處。罪垢亦然也。反覆皆不得異諸法豈容有殊耶。則無不如也。

如優(yōu)波離以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

什曰。心相謂羅漢亦觀眾生、心實相得解脫也。今問其成道時。第九解脫道中觀實相時。寧見此中有垢不。生曰。以優(yōu)波離驗之也。心相者無內(nèi)外中間也。得解脫者不復縛在心也。以心相得解脫者無垢可見。

我言不也。

肇曰。得解脫時謂其初成阿羅漢。第九解脫。爾時心冥一義無復心相。欲以其心類明眾心故先定其言也。

維摩詰言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復如是。

肇曰。群生心相如心解相。生曰。眾生心相無垢。理不得異。但見與不見為殊耳。

唯優(yōu)波離妄想是垢無妄想是凈。

什曰。罪本無相而橫為生相。是為妄想。妄想自生垢耳。非理之咎也。肇曰。優(yōu)波離分別罪相欲以除垢。罪本無相而妄生罪相。乃更增塵垢也。其言雖泛意在于是。生曰。垢實無也。在妄想中是垢耳。若無妄想垢即凈也。妄想者妄分別之想也。

顛倒是垢。

生曰。見正轉(zhuǎn)也。見轉(zhuǎn)于內(nèi)則妄分別外事也。

無顛倒是凈。

肇曰。無罪而見罪顛倒也。

取我是垢。

生曰。取我相者不能廢己從理也。既取我相見便轉(zhuǎn)也。

不取我是凈。

肇曰。見罪即存我也。

優(yōu)波離一切法生滅不住。

什曰。此已下釋罪所以不可得也。生曰。諸法皆從妄想而有。悉如此也。

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什曰。前心不待后心生竟然后滅也。肇曰。成前無相常凈義也。諸法如電新新不停。一起一滅不相待也。彈指頃有六十念過。諸法乃無一念頃住。況欲久停。無住則如幻。如幻則不實。不實則為空?談t常凈。然則物物斯凈。何有罪累于我哉。

諸法皆妄見。

什曰。皆由妄見故謂其有耳。

如夢如炎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生。

肇曰。上明外法不住。此明內(nèi)心妄見。俱辯空義。內(nèi)外為異耳。夫以見妄故所見不實。所見不實則實存于所見之外。實存于所見之外則所見不能見。見所不能見故無相常凈也。上二喻取其速滅。此四喻取其妄想。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

什曰。奉律梵本云毗尼。毗尼秦言善治。謂自治淫怒癡亦能治眾生惡也。生曰。作如此知無復犯律之咎也。

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肇曰。若能知法如此乃名善解。奉法律耳。不知此法而稱持律第一者何耶。令知優(yōu)波離謬教意也。生曰。善解律為理也。

于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優(yōu)波離所不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說。

肇曰。二比丘悟罪常凈無復疑悔。故致斯嘆。

我答言自舍如來未有聲聞及菩薩能制其樂說之辯。

肇曰。內(nèi)有樂說智生則說法無窮名樂說辯也。此辯一起乃是補處之所嘆。而況聲聞乎。

其智慧明達為若此也。

肇曰。其明達若此。吾豈能及。

時二比丘疑悔即除。

什曰。有罪則憂怖自生。罪無則疑悔自滅也。

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愿言令一切眾生皆得是辯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羅睺羅。

什曰。阿修羅食月時名羅睺羅。羅睺羅秦言覆障。謂障月明也。羅睺羅六年處母胎所覆障。故因以為名。明聲聞法中密行第一。菩薩出家之日諸相師言。若今夜不出家。明日七寶自至為轉(zhuǎn)輪圣王王四天下。王即于其夜更增伎樂以悅其心。于時菩薩欲心內(nèi)發(fā)。羅睺羅即時處胎。耶輸陀羅其夜有身。于時凈居諸天相與悲而言曰。菩薩為欲所纏。迷于女色。眾生可愍。誰當度者。即時變諸妓女皆如死人。甚可怖畏。令菩薩心厭。即勸出家。車匿牽馬四天王接足踰域而去。到菩提樹下思惟。苦行六年已夜成佛。時羅睺羅乃生生已佛乳母問言。悉達出家于是六年。汝今何從有身。若六年懷妊世所未聞。諸釋聞之相與議言。此是不祥。毀辱釋門。必是私竊。欲依法殺之。耶輸曰。愿見大王爾乃就死。王于是隔慢

相關(guān)閱讀